小学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教案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7页例1,例2。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正确地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重点: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教学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让学生先分别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判断。2.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3.引入新课。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根据题意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应用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就学习正、反比例应用题。(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1)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2)说明: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提问:题里再买几个同样的篮球说明什么一定?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题里两次篮球个数与总价对应数值各是多少?这两次对应数值的什么相等?你能根据对应数值的比值相等,列出等式来解答吗?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启发弄清要设未知数x)。学生练习解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追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单一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3)小结:提问:谁来说一说,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这道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做?指出:先按题意列关系式判断成正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正比例关系里比值一定,也就是两次篮球个数与总价对应数值比的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2.教学改编题。出示改变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等式的依据是什么。3.教学例2。(1)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样解答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板书:效率时间=总量)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2)谁能仿照例l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知识来解答例2?请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练习后提问是怎样想的。效率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怎样,检查列式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3)提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总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谁来说一说,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成反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关系里积一定,也就是两次修地下管道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等式解答。4.小结解题思路。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例1、例2的解题过程,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指出: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列出的等式不一样。指出:只有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才能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式。2.做练习十三第1题。先自己判断,小组交流,再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反比例应用题要怎样解答?你还认识了些什么?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三第2~6题的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7页例1,例2。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正确地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重点: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教学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让学生先分别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判断。2.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3.引入新课。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根据题意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应用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就学习正、反比例应用题。(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1)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2)说明: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提问:题里再买几个同样的篮球说明什么一定?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题里两次篮球个数与总价对应数值各是多少?这两次对应数值的什么相等?你能根据对应数值的比值相等,列出等式来解答吗?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启发弄清要设未知数x)。学生练习解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追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单一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3)小结:提问:谁来说一说,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这道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做?指出:先按题意列关系式判断成正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正比例关系里比值一定,也就是两次篮球个数与总价对应数值比的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2.教学改编题。出示改变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等式的依据是什么。3.教学例2。(1)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样解答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板书:效率时间=总量)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2)谁能仿照例l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知识来解答例2?请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练习后提问是怎样想的。效率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怎样,检查列式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3)提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总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谁来说一说,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成反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关系里积一定,也就是两次修地下管道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等式解答。4.小结解题思路。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例1、例2的解题过程,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指出: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列出的等式不一样。指出:只有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才能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式。2.做练习十三第1题。先自己判断,小组交流,再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反比例应用题要怎样解答?你还认识了些什么?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三第2~6题的解答。


相关文章

  • 分层抽样(精品数学教案)
  • 分层抽样(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 ...查看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一年级语文二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九年级语文高中语文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七年级数学八年级数学九年级数学高中数学 ...查看


  • 人教版比例尺教案案例(第一课时)
  • 比例尺应用 教学内容:比例尺应用 教学设计意图: <比例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中的一节.它是学生学完"比"."正反比例关系"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 ...查看


  • 小学奥数教案--容斥问题
  • 教案 容斥问题 一 本讲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容斥问题. 二 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和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的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三 概念解析 容斥原理: ...查看


  • 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
  • "比例的意义"教学方案 简要提示 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第40页"比例的意义".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和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理解比 ...查看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案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品德)培训教案培训时间:2011 年 9 月 7 日下午 4:00 培训地点:翁塘小学办公室 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培训教师:张强 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品德与生活 培训学时:1 学时 培训目的: 1. ...查看


  • 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操作和演示,讲解和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新课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与练,相结合.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严格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 ...查看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 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46页,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反比例关系的 ...查看


  •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大纲
  •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 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 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