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

第一课《我真棒!》

【对相关年龄特征的阐述】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作肯定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

成功的重要因素。自信心不足在三年级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无论遇到什么事,一部分同学容易

产生“我不会做”、“我不行”、“让×××先做”等缩手缩脚的念头,这多半是由于个体对环境的

不适应而引起的。如教师能创设情景,让学生展示自我,了解自我,那么学生的自信一定大增!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本课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相互欣赏、才艺展示获得成功的体验,

体验自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懂得树立自信能克服困难,增加勇气,能帮助自己尽快地成长,从

而树立自信心。这为将来走上社会,信心十足地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相互欣赏,自我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自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工具及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若干朵红花和一张成功卡。

2、小黑板上写好自信格言:“成功的山峰其实并不陡峭,只要你自信,只要你自强,只要你自立,

你就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3、信心柱

【活动流程】

一、引入

同学们,每当周一的清晨,我们都会在国旗下庄严宣誓:相信自己---(生:我能成功!)鼓励自

己---(天天成功!)超越自己---(生:一定成功!)在校训的引领下,我们正一步步走向成功!看,

教师后墙上的硬笔书法展、黑板报、雏鹰中队角,都留下了同学们成功的足迹。让我们一起大声

地对自己说---(生:我能行,我真棒!)一起自豪地说-----,一起自信地说---

二、展开

(1)、夸夸同学

“我能行”就在我们中间,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身边的同学吧!

欣赏:四人小组为单位,夸夸同桌、小组、班级同学。

汇报:指名(例:我来夸夸我的小伙伴×××,他不仅乐于助人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我学

习的好榜样。我把红花送给他。„„)

自由起立,大声地夸夸同学,把红花送出去。

体验:真了不起!×××同学得了3朵花,你能说说这朵花为什么能得到呢?

老师还发现×××同学有4朵,×××同学有5朵。原来我们在同学的眼中都是那么行,那么棒

的呀!心里高兴吗?快乐吗?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心中的愉悦吧!(可以唱,跳、喊„„),

画一画信心柱。

(2)、夸夸自己

三、小结

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我们就能迎接挑战;有了自信,我们就能战胜困难;有

了自信,我们会焕发极大的潜能。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

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

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

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

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

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

人。

三、主要内容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必须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1)、我真棒

(2)、我们都是一家人

(3)、提升你的注意力

(4)、别人行,我高兴;虚心学,我也行

(5)、品读亲情

(6)、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7)、男生和女生

(8)、我的无忧岛

四、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3、设个别心理辅导

4、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

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队活动

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课时安排:间周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

理现实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

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1、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自觉提

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2、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

学以致用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

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

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

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

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教时安排:

上课时间

第二周

第四周

第六周

第八周

第十周

第十二周

第十四周

第十六周

第十八周 内 容 健康生活 让思维做体操 相信自己 交往的学问 生活中的美 学会谦虚 学会竞争 直面挫折 改善自我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学会合作 保护自己

第二课《我们都是一家人!》

【对相关小团体的阐述】

小团体虽然多是自发形成的团体,但他们可以成为团体成员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场所,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是因为在小团体中,学生来自各种爱好,各个层次的家庭,使他们的内外信息在团体内可以互相传递,他们知识经验的不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本课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相互欣赏、才艺展示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团体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懂得树立自信能克服困难,增加勇气,能帮助自己尽快地成长,从而树立自信心。这为将来走上社会,信心十足地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团结合作、相互欣赏,自我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自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工具及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才艺活动。

2、小黑板上写好自信格言:“团结就是力量”

3、活动圈

【活动流程】

一、引入:心理聚焦

1、“小江湖”团体

2、“捣蛋分子”团体

3、“优等生”团体

二、展开:心理氧吧

1、班级小团体产生的原因

2、小团体在班级所起的作用

(1)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以及参与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2)消极作用:

缺乏理性思维,带有较强的盲目性

三、活动:心理调适

1、要树立正确的团体目标

2、提倡尊重与信任

3、发挥小团体的大力量

四、拓展:心理体操

入圆圈

同舟共济

五、小结

用名人名言进行小结: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等。

第三课《提升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的阐述】

注意力是我们要认真培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有人把注意力比喻成“心灵的大门”,十分形象、恰当。注意力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注意力的训练,对加强锻炼自我调节控制和自强哦管理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测试和活动,掌握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活动流程】

一、引入:心理聚焦

1、聪明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2、老师的不断提醒:“大家注意”。

3、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二、展开:心理氧吧

1、伟人的故事

2、注意的习惯是多方面的。

三、心理调适

几种克服注意力涣散的方法

1、培养注意重点的习惯

2、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靠途径

3、学会不想自己

4、关键是要有信心

5、疲劳时集中注意力的大敌

6、心情愉快有利于注意力集中

7、心情平静有利于注意力集中

8、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注意力集中

四、活动:心理体操

注意力情况自测(作业卷)

五、拓展:心理调适

1、深呼吸法

2、静坐法

3、目标转移法

4、回忆法

5、聆听法

6、自我奖励法

六、小结:名人名言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心!

第四课《别人行,我高兴;虚心学,我也行》

【对于嫉妒心理的阐述】

小学生的嫉妒直观、真实而自然的,它只是我们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也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的一种现象。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克服嫉妒心理,发挥并培养自己的特长,以自己的长处去抵消短处。超越自己,走向成功彼岸。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心理调适等活动,掌握克服嫉妒心理的有效方法。

【活动流程】

一、引入:心理聚焦

1、一对好朋友面临友谊的小风波。

2、怕“肥水流到外人田”

二、 展开:心理氧吧

1人们大都会有一种成功的渴望,有一种要超过别人的冲动,由于能力有限,不服输的精神又不总是换来胜利和成功,过分强烈的竞争往往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调适

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1、正确的认识竞争与合作

2、恰当的转移注意力

3、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4、客观评价、正确比较

5、少想自己,换位比较

四、活动:心理体操

嫉妒心理小测试(作业卷)

五、拓展:心理驿站

六、小结:名人名言

嫉妒是对自己同胞的犯罪

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第一课《我真棒!》

【对相关年龄特征的阐述】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作肯定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

成功的重要因素。自信心不足在三年级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无论遇到什么事,一部分同学容易

产生“我不会做”、“我不行”、“让×××先做”等缩手缩脚的念头,这多半是由于个体对环境的

不适应而引起的。如教师能创设情景,让学生展示自我,了解自我,那么学生的自信一定大增!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本课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相互欣赏、才艺展示获得成功的体验,

体验自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懂得树立自信能克服困难,增加勇气,能帮助自己尽快地成长,从

而树立自信心。这为将来走上社会,信心十足地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相互欣赏,自我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自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工具及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若干朵红花和一张成功卡。

2、小黑板上写好自信格言:“成功的山峰其实并不陡峭,只要你自信,只要你自强,只要你自立,

你就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3、信心柱

【活动流程】

一、引入

同学们,每当周一的清晨,我们都会在国旗下庄严宣誓:相信自己---(生:我能成功!)鼓励自

己---(天天成功!)超越自己---(生:一定成功!)在校训的引领下,我们正一步步走向成功!看,

教师后墙上的硬笔书法展、黑板报、雏鹰中队角,都留下了同学们成功的足迹。让我们一起大声

地对自己说---(生:我能行,我真棒!)一起自豪地说-----,一起自信地说---

二、展开

(1)、夸夸同学

“我能行”就在我们中间,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身边的同学吧!

欣赏:四人小组为单位,夸夸同桌、小组、班级同学。

汇报:指名(例:我来夸夸我的小伙伴×××,他不仅乐于助人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我学

习的好榜样。我把红花送给他。„„)

自由起立,大声地夸夸同学,把红花送出去。

体验:真了不起!×××同学得了3朵花,你能说说这朵花为什么能得到呢?

老师还发现×××同学有4朵,×××同学有5朵。原来我们在同学的眼中都是那么行,那么棒

的呀!心里高兴吗?快乐吗?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心中的愉悦吧!(可以唱,跳、喊„„),

画一画信心柱。

(2)、夸夸自己

三、小结

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我们就能迎接挑战;有了自信,我们就能战胜困难;有

了自信,我们会焕发极大的潜能。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

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

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

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

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

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

人。

三、主要内容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必须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1)、我真棒

(2)、我们都是一家人

(3)、提升你的注意力

(4)、别人行,我高兴;虚心学,我也行

(5)、品读亲情

(6)、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7)、男生和女生

(8)、我的无忧岛

四、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3、设个别心理辅导

4、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

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队活动

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课时安排:间周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

理现实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

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1、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自觉提

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2、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

学以致用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

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

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

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

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教时安排:

上课时间

第二周

第四周

第六周

第八周

第十周

第十二周

第十四周

第十六周

第十八周 内 容 健康生活 让思维做体操 相信自己 交往的学问 生活中的美 学会谦虚 学会竞争 直面挫折 改善自我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学会合作 保护自己

第二课《我们都是一家人!》

【对相关小团体的阐述】

小团体虽然多是自发形成的团体,但他们可以成为团体成员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场所,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是因为在小团体中,学生来自各种爱好,各个层次的家庭,使他们的内外信息在团体内可以互相传递,他们知识经验的不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本课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相互欣赏、才艺展示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团体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懂得树立自信能克服困难,增加勇气,能帮助自己尽快地成长,从而树立自信心。这为将来走上社会,信心十足地参与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团结合作、相互欣赏,自我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自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工具及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才艺活动。

2、小黑板上写好自信格言:“团结就是力量”

3、活动圈

【活动流程】

一、引入:心理聚焦

1、“小江湖”团体

2、“捣蛋分子”团体

3、“优等生”团体

二、展开:心理氧吧

1、班级小团体产生的原因

2、小团体在班级所起的作用

(1)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以及参与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2)消极作用:

缺乏理性思维,带有较强的盲目性

三、活动:心理调适

1、要树立正确的团体目标

2、提倡尊重与信任

3、发挥小团体的大力量

四、拓展:心理体操

入圆圈

同舟共济

五、小结

用名人名言进行小结: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等。

第三课《提升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的阐述】

注意力是我们要认真培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有人把注意力比喻成“心灵的大门”,十分形象、恰当。注意力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注意力的训练,对加强锻炼自我调节控制和自强哦管理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测试和活动,掌握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活动流程】

一、引入:心理聚焦

1、聪明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2、老师的不断提醒:“大家注意”。

3、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二、展开:心理氧吧

1、伟人的故事

2、注意的习惯是多方面的。

三、心理调适

几种克服注意力涣散的方法

1、培养注意重点的习惯

2、培养自己注意力的可靠途径

3、学会不想自己

4、关键是要有信心

5、疲劳时集中注意力的大敌

6、心情愉快有利于注意力集中

7、心情平静有利于注意力集中

8、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注意力集中

四、活动:心理体操

注意力情况自测(作业卷)

五、拓展:心理调适

1、深呼吸法

2、静坐法

3、目标转移法

4、回忆法

5、聆听法

6、自我奖励法

六、小结:名人名言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心!

第四课《别人行,我高兴;虚心学,我也行》

【对于嫉妒心理的阐述】

小学生的嫉妒直观、真实而自然的,它只是我们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也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的一种现象。

【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

克服嫉妒心理,发挥并培养自己的特长,以自己的长处去抵消短处。超越自己,走向成功彼岸。

【活动重点和难点】

通过心理调适等活动,掌握克服嫉妒心理的有效方法。

【活动流程】

一、引入:心理聚焦

1、一对好朋友面临友谊的小风波。

2、怕“肥水流到外人田”

二、 展开:心理氧吧

1人们大都会有一种成功的渴望,有一种要超过别人的冲动,由于能力有限,不服输的精神又不总是换来胜利和成功,过分强烈的竞争往往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调适

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1、正确的认识竞争与合作

2、恰当的转移注意力

3、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4、客观评价、正确比较

5、少想自己,换位比较

四、活动:心理体操

嫉妒心理小测试(作业卷)

五、拓展:心理驿站

六、小结:名人名言

嫉妒是对自己同胞的犯罪

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相关文章

  • 标准化学校建设档案卷内目录
  • 档案管理 [统一 规范 完整 高效] 学校文化建设档案卷内目录 案卷题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编号:42247 顺序号 材料题名 2013-2014-2 德育工作总结 2014-2015-1 德育工作计划 (2013 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查看


  • 浅议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教育
  • 摘 要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针对这一时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对他们教育问题,本文试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关键词 六年级学生 ...查看


  • 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
  • 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 1. 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 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 2. 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 ...查看


  • [四平教育●小学]小学生心理特点,你知道吗?
  • 所谓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小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小学生的心理主要包括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个性三个方面. 1认识特点 1.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总 ...查看


  • 中小学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这种情况,班主任就先了解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尝试走进学生心里,谈心不单是说服教育,更是理解支持并帮助成长,学困生转化工作由此效果倍增,近三年转化率均在 果好很多.例如高一学生杜某,入学成绩在班级中下游,上课以捣乱为乐,成绩迅速滑到倒数第二名, ...查看


  • 第26届中国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试题
  • 第26届中国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试题(2010) 请参赛选手在所属年级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跨年级选题成绩无效.说明:每个年级组的第三道题为科普(科幻)类命题. 小学三年级 1.淘气包 2.争吵以后 3.如果我有翅膀 ...查看


  • 2012年上期期末通知书(小学生)
  • 同学: 你在我校小学部 年级 班就读.学校接上级通知,本期定于 2012年6月日放暑假.现将你本期学业成绩.操行及其他事项通知如下: 一. 三. 其他事项: (1) 下期定于2012年 月 日开学,当日办理入学手续,次日正式开课. (2) ...查看


  • 昆山市同心小学五年级课外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
  • 一.引言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小学生来说是必要的,良好的身体状况.积极向上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重视学生的健康,就是重视我国未来的发展,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主要力量.唯有健康的生活,才可以让小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2006年 ...查看


  •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 第一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 (一)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领会) 1.小学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发展很快. 视觉方面:视觉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们所获信息量绝大部分来源于视觉. 小学儿童视觉在整修感知觉中已占有 ...查看


  • 心理学问答题
  • 心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心理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属于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