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的核心是爱

校本培训资料(一)

师德的核心是爱

一、什么是师德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

二、师德的内涵

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为先”概括其内涵。

1、师爱为魂: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也包括对学生的安全保护,这是师德的核心。

2、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是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身正为范: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师德的直接体现。

4、理念为先:教师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拥有新的教育理念,要会沟通、善交流、能合作,这是师德的基础。

师德体现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职责中;凝聚在对学生始终如一,无微不至的关爱里;升华在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的坚贞操守上。

三、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是勤业爱生!那么勤业爱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什么样子?列举几个实例吧。

1、做个心中有“道”的教师.

一个偏僻乡村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到一位特级教师来讲一节课。

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想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的美女。特级教师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准备上课。 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台面上有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讲台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讲台上的粉笔灰。 片刻的鸦雀无声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讲课的途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过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 讲完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

课后,所有的听课教师都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这个特级教师遇到的情况我们有的老师大概也遇到吧。那你是这样做的吗?是不是面对着讲台上凌乱的摆设,视而不见,只要能腾出放讲义的地方就行了,至于清洁讲台,那是值日生的事情;有时担心厚厚的粉笔灰弄脏讲义,就用书尽力拍,吸一口气用嘴猛吹,顿时,坐在前排的学生就遭了殃,偶尔有几个学生往回吹,我还对他们吹胡子瞪眼的,认为这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敬,从没想到过要换个方位;平时,对待那些做错题,或者完不成任务的学生,岂能让他们只是笑一笑而已?往往是恨不得痛骂一番才解心头之恨!

由此,我们想到钱学森冲破国外的重重阻力,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被称为“水交杂稻之父”的袁隆平,依然与当地农民一样,天天出没在田埂上;拥有亿万身价的姚明,从国外回来的接风宴,竟然是去单位食堂……这些名人之所以令人钦佩,首先,就是他们心中有“道”——追求自身人格的完美、道德情怀的高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不传,惑也难解。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只有注重自身“道”上的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关怀。我想,这便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师德的最高境界吧。

2、做养马的“伯乐”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人们大多知道“伯乐相马”,却不知道伯乐的本职工作是“养马”。

世人把对伯乐的关注全放在他养的是否是千里马,他能否发现千里马上;对马的优劣评判标准也只有能否日行千里这一个标准上。这一现象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相似了,社会要求教师是“伯乐”,培养出来的都是“千里马”(即学习尖子);而很多教师也以培养“千里马”(学习尖子)为唯一目标。尽管千里马极少,却仍然按照千里马的标准去养马,造成的后果必然是绝大多数的普通马“屈死于'伯乐’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同马,不善跑的可能善拉,不善拉的可能善跑,不善拉、不善跑的可能善表演;于学生来说,有的善于学习,有的善于创造,有的善于管理,有的善于劳动,有的善于体艺,当初那些在学校的所谓“问题生”毕业后却成就一番事业,被邀请回母校做报告的事也不少见。所以教师不能扼杀和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把学生都按照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分类,什么样的马我们都要养,并且要根据不同的马的需要,用不同的饲料和方法喂养,让所有的马将来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发挥它的价值。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好的教师,最高的标准就是当好“养马”的伯乐

——不管什么样的马都养并能因材施教的伯乐!

当好一名“养马”的伯乐确实不容易。首先,教师要真正摒弃唯成绩至上的评判标准,摆脱学校、社会、家长甚至教育主管部门以学生成绩衡量学校好坏、教师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摆脱“虚名实利”的诱惑。其次,“养好马”也要“善相马”,知道每匹马的脾气、个性、爱好和特长,用发展的眼光有针对性地喂养,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为“好学生”的“陪读”者。在这里“相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养马”,而不仅仅是挑出“千里马”。再次,“养马”重在“养”,即培养。看到学生有某方面的潜力,引导其向这个方向茁壮成长。 如果不以速度的标准定义千里马——只要在不同领域能做出成绩,我们就把它称为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无处不在。 这样一名“养马”的伯乐才具有师德的最高境界!

3、自觉抵御诱惑

说到师德,许多人会说:用真爱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宽容之心对待不同的学生;用因材施教之法去教育、感召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以前,我也会这样认为,因为这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但时至今日,商品经济,物欲横流,老师经受住了种种诱惑的考验,才能谈得上达到了师德的最高境界!

作为教师不参加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拿学生家长送上的红包,不给自己班学生收费补课,教师节的时候不变相接受礼品、礼金……面对种种诱惑,秉公办事,对待孩子一视同仁的老师,这才是达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了。

4、谨言慎行

教师工作最大特点就是整天在“说”,对学生怎样说才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呢?

央视名嘴崔永元在回忆他的学生时代时说,他本来数学成绩非常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就因为他的数学老师一句“你丢尽了全班同学的脸”而从此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研究所佟乐泉所长在回忆他小时候读书的事时,也有这么一回:为了上学方便,他转至某小学读书,做课堂作业时,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极其小心,结果反而涂改了几处。老师课堂巡视至他的身后,他本以为能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道从老师鼻孔里哼出了这样一句话:“又是一个丙等生!”他失去了在这所学校继续读书的勇气,宁可多跑路,央求母亲给他转回了原来的学校。

能做到这两点的教师,大概也是师德达到最高境界了吧!

四、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

1、要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燕春中心学校 傅文圣老师讲述这样一个例子。

2007年初的的时候,一个女同学在作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常常听老师和家长们说,一个人要怎样怎样的活着,才是有意义、有价值,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也不明白。我不知道我的这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活得是否有价值。

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上,最终又赤裸裸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无论他生前有多少财富,多大的名誉,到头来还不是什么也没有吗?难道他可以带走什么吗?仔细想想,人活着真是没有什么意思,真的很累。在20岁之前,我们要学习,活在家人、老师的期许之下,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和包袱,在20岁之后,开始走向社会,开始工作。为了有口饭吃,不得不拼命努力工作,依然很辛苦。到了40岁,要维持生活,养活孩子,整天忙碌着……如此看来,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来世上受罪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活着呢?人生的意义在于何处,真想不通。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最后又离去,什么也没有了,来和不来又有多大区别呢?傅老师,您可以回答我这个问题吗?希望您务必讲真话,不要用大话和空话来敷衍我,因为这样的话我已经听过太多太多,早已厌烦。”

傅文圣老师在她的本子上写了以下几句话:

“十分高兴地看到你能如此深入的思考'人生的意义’'活着的价值’这类问题。能作出这番思考,说明你不甘平庸。你说财富、名誉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了,这话也许不假,李白就曾感叹'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但一个人来到这忙忙碌碌的社会,就不可能不创造财富,不可能不有所追求啊。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不要官位、不图名利,可他还要'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嘛。如果每个人都抱着功名富贵终成空,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认为活着是受罪的信条,那这个社会就不会前进,人类也就只能处在动物时代。以我个人而言,虽觉生活有重压,很苦、很累,但想到通过我的'受罪’,可以让家中老母有口饭吃,可以让孩子有本书读,这就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像你们这些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那更是叫人感到欣慰。'人生的意义’是个很大且很深奥的问题,我无从准确回答好这个问题,你相信老师,要我回答是给我出了个天大的难题。以上所说,不见得完全正确,供你参考。下面是我昨天晚上在网上为你找的赵鑫珊写的一篇《人是什么》,望你仔细读读,看看哲人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最后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更多的开心与愉悦,并与大家分享。”

一周后交上来的小作文中,傅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又写了这样的话:

“傅老师,很抱歉给你添麻烦了,我想对你说声谢谢。看了你的回答和赵鑫珊的《人是什么》,虽然不能说使我彻底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但也是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很多,对人和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我知道了我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的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我的家人和整个社会。我不知道将来的我会怎样,但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笑着走过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据说这个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这个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不但成绩很好,而且乐于为同学和班级做事。

2、要确立“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的教育观念。

据《中国教育报》(2004.2.3)报道,河南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理念,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对前途充满希望。校长王金海解释说:“在我们学校,没有'差生’的说法,而只说'后进生’。因为'差’表示在智力、能力等方面不如别人,而'后进’则是发展迟早的问题。”小高是被新乡市某学校开除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特别差,又有多种不良习惯,从小学到初中,从没有尝过受表扬的“滋味”。转到拍石头乡中心学校后,班主任张海军主动找他谈心,还在班会上发动同学们帮助他寻找优点,真正打消了他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戒备心理。一次考试,小高语文考了35分,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夸奖他的字比以前写得工整了。张老师在数学课上还专门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小高回答,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小高学习开始用功了。到二年级下学期时,他的数学第一次考了91分,其他学科也全部及格,使得这个差一点自暴自弃的孩子真正抬起头走路了。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当年陶行知任育才中学校长时,有一天他看见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令其放学后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带着怀疑的眼神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我调查过了,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递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就是陶先生的教育艺术。陶先生独特的教育方式让那位男生发自内心的承认了错误。如果我们的教师都像陶先生那样,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肯定他们的优点,以表扬代批评,学生自然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和谐教育就因此产生。要知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美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我们对学生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打骂责罚,不但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更是缺少起码的师德的表现。

五、师德的核心是爱,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身上

1、还要表现在对待事业上。教师虽说是个职业,但不能按照职业去干,而要当作事业去做。

(1)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2)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3)不辞辛劳,不计得失,乐于奉献。(4)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追求卓越。

2、还要表现在对待同事上。作为班主任要爱科任,作为科任要爱班主任。(1)尊重集体,依靠集体,提倡集体英雄主义。(2)重视交流,互帮互助,重视集体智慧。(3)尊重信任,团结协作,提倡公平竞争,反对文人相轻。

3、还要表现在对待家长上。教师和学生家长人格上是平等的,责任目标是一致的。(1)秉公办事,不谋私利。(2)互相联系,紧密配合。(3)对家长做到:尊重、信任、热情、礼貌。

4、还表现在对待自己上。教师的工作不是给学校干的,更不是给校长干的,而是给自己干的,是在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活到老学习到老,修养到老。(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勇于剖析自己,做到“知耻而后勇,发愤而成才”。

在对待自己这个问题上我想多讲几句,把教育专家、盘锦市教育局长魏书生讲的一段话引荐给大家,也作为我这次讲座的结尾。魏书生说:

我一直建议把教书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强放在第一位。要自强不息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和社会大环境的关系。要多看光明的一面,要实事求是地比较。从索取、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感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

(2)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人要到理想的岗位,一靠素质,二靠机遇,而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暂时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目前的岗位当作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基地。要在主观上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最光辉的事业,把平凡的岗位看作一个宏大的世界。语文课堂有无穷无尽的学问。

(3)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要不神话人,二要不鬼话人,三要多互助,少互斗。看周围的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看周围的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

(4)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人生最难管理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要不断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

校本培训资料(二)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

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研讨会的学习中,一位特级教师的提问“教师的幸福是什么?”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不知有多少同行者感受到了这份从教的幸福?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这位专家对教师的幸福理解地比较全面和深刻,引来给大家共享,也许会增加您的幸福指数。

教师,不可能很轻松,一个很轻松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教师,不可能很富有,一个很富有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高尚的教师,因为教书育人是如蜡烛和春蚕般奉献的事业;如果,教师把轻松和富有作为幸福追求,那么肯定永远都不幸福。

那么,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面前时的豁然开朗,当学生精神的意气风发时,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时,教师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表征。教师的幸福是教育场景中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学校是教师幸福的摇篮,我之所以总是以为学校要具有家的某些要素和功能,就是强调学校应成为教师获得幸福体验的人文场景和文化场景。我之所以一直认为学校是一种充满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学习型发展型组织,就是要求学校真正成为一种让教师感受到教育快乐的氛围。我想起课堂上的情景,40多名学生一同起立,拉着长音喊:“老师好!”你微笑,点头。他们落座,静静地坐正,眼神明澈而专注。这时,你是这个知识殿堂的主持,你是一群飞翔的年轻心灵的引导者。你好像就要步入一片春天的小树林,小树鹅黄的叶片透明而洁净;你又好像要垦种一方肥沃的田地,泥土的清香悠远而醇美。谁能拥有这美妙幸福的感受呢?平常在校园的楼道里、操场上,不时有学生迎面走来,微笑着道声:“老师好!”细想起来,这司空见惯的场景也有颇深的韵味。也许你讲的某个词语使他们茅塞顿开,也许你的某句趣话使他们捧腹大笑,也许你的某次讲解使他们曲径通幽,也许你的某次批评使他们刻骨铭心……正是在这平静而又纯朴的交往中,他们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也以某种方式进入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做教师的,能够传承文明,教化民风,培育英才,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老师好”,只是一句平凡而普通的学生祝语,但能够每天平静、自然地接受孩子们的纯真祝福,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兴趣得到维持,个性得到发展,师生关系得到融洽,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身上体验到教育的成就。教师得到理解和尊重,能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理念得到提升,艺术得到锤炼,品性得到净化,心境得到调和,同事关系得到和谐,有助于教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身教育活动并捕捉到教育的快乐。仁爱与豁达是教师幸福的容器,沟通与合作是教师幸福桥梁,反思与研究是教师幸福的通道。

教师的幸福是相对的。它相对于教师的付出,相对于教育的辛苦,相对于微薄的收入,相对于社会发展的苛求,相对于教育改革的催促。教师的劳动是辛苦的、清苦的,更是细腻的、严谨的。因而,只有那些勤于思索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那些善于不断进取的教师才能体验到教育的幸福。教师的收入虽然微薄,却时刻对学生怀有教育责任,他们才能苦中作乐;教师的工作虽然面对无尽的困惑,却时刻胸怀教育良知,他们才能默默无闻于纷杂的浮躁之世,辛勤地耕耘,播种善良,播撒智慧。难怪近四百年前夸美纽斯感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已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幸福的精神性——学生的道德成长、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都是教师生命意义的确证;教师幸福的给予性与被给予性——在给予与被给予的中体验精神性的“雅福”;教师幸福的集体性——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也是学生集体劳动的结果;教师幸福的无限性——教师对终身学生的影响,并赢得自己终身的记忆。这一切注定教师只把教师仅作一种职业看待,对教育缺乏一种事业的追求与理想是无法实现自己的幸福的,朱永新教授提出“教育理想”为什么那么倍受关注?我想也足以说明教育理想的缺失对教师幸福是“致命性”的打击。对信仰和幸福的关系研究也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因此我们呼唤教育理想的回归,唯有怀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怀抱着教育理想踏上教育工作,需要保持一份静心,慧悟妙思;保持一份良心,教书育人;保持一份真心,实现理想;保持一份幸福,体验生命。获得与感受幸福就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这份能力来自于对事业的追求,对自我的完善,对境界的提升。这时,幸福不再是经济的丰厚回报,不再是职位的逐步提高,不再是别人的点头肯定,它是我们心中怀着的梦想,是实现梦想的每一种体验,是感动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是超越自我的每一点进步。心若在,梦想在,梦想在,则幸福在。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那么,亲爱的老师:让我们面带微笑,让孩子的心田充满阳光,让我们播种快乐,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也把微笑和快乐贮满自己的心房。

校本培训资料(一)

师德的核心是爱

一、什么是师德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

二、师德的内涵

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念为先”概括其内涵。

1、师爱为魂: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也包括对学生的安全保护,这是师德的核心。

2、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是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身正为范: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师德的直接体现。

4、理念为先:教师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拥有新的教育理念,要会沟通、善交流、能合作,这是师德的基础。

师德体现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职责中;凝聚在对学生始终如一,无微不至的关爱里;升华在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诱的坚贞操守上。

三、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是勤业爱生!那么勤业爱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什么样子?列举几个实例吧。

1、做个心中有“道”的教师.

一个偏僻乡村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到一位特级教师来讲一节课。

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想到竟是一位十分年轻的美女。特级教师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准备上课。 这间教室的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台面上有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讲台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讲台上的粉笔灰。 片刻的鸦雀无声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讲课的途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过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 讲完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

课后,所有的听课教师都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这个特级教师遇到的情况我们有的老师大概也遇到吧。那你是这样做的吗?是不是面对着讲台上凌乱的摆设,视而不见,只要能腾出放讲义的地方就行了,至于清洁讲台,那是值日生的事情;有时担心厚厚的粉笔灰弄脏讲义,就用书尽力拍,吸一口气用嘴猛吹,顿时,坐在前排的学生就遭了殃,偶尔有几个学生往回吹,我还对他们吹胡子瞪眼的,认为这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敬,从没想到过要换个方位;平时,对待那些做错题,或者完不成任务的学生,岂能让他们只是笑一笑而已?往往是恨不得痛骂一番才解心头之恨!

由此,我们想到钱学森冲破国外的重重阻力,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被称为“水交杂稻之父”的袁隆平,依然与当地农民一样,天天出没在田埂上;拥有亿万身价的姚明,从国外回来的接风宴,竟然是去单位食堂……这些名人之所以令人钦佩,首先,就是他们心中有“道”——追求自身人格的完美、道德情怀的高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不传,惑也难解。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只有注重自身“道”上的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才能给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关怀。我想,这便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师德的最高境界吧。

2、做养马的“伯乐”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人们大多知道“伯乐相马”,却不知道伯乐的本职工作是“养马”。

世人把对伯乐的关注全放在他养的是否是千里马,他能否发现千里马上;对马的优劣评判标准也只有能否日行千里这一个标准上。这一现象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相似了,社会要求教师是“伯乐”,培养出来的都是“千里马”(即学习尖子);而很多教师也以培养“千里马”(学习尖子)为唯一目标。尽管千里马极少,却仍然按照千里马的标准去养马,造成的后果必然是绝大多数的普通马“屈死于'伯乐’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同马,不善跑的可能善拉,不善拉的可能善跑,不善拉、不善跑的可能善表演;于学生来说,有的善于学习,有的善于创造,有的善于管理,有的善于劳动,有的善于体艺,当初那些在学校的所谓“问题生”毕业后却成就一番事业,被邀请回母校做报告的事也不少见。所以教师不能扼杀和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把学生都按照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分类,什么样的马我们都要养,并且要根据不同的马的需要,用不同的饲料和方法喂养,让所有的马将来都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发挥它的价值。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好的教师,最高的标准就是当好“养马”的伯乐

——不管什么样的马都养并能因材施教的伯乐!

当好一名“养马”的伯乐确实不容易。首先,教师要真正摒弃唯成绩至上的评判标准,摆脱学校、社会、家长甚至教育主管部门以学生成绩衡量学校好坏、教师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摆脱“虚名实利”的诱惑。其次,“养好马”也要“善相马”,知道每匹马的脾气、个性、爱好和特长,用发展的眼光有针对性地喂养,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为“好学生”的“陪读”者。在这里“相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养马”,而不仅仅是挑出“千里马”。再次,“养马”重在“养”,即培养。看到学生有某方面的潜力,引导其向这个方向茁壮成长。 如果不以速度的标准定义千里马——只要在不同领域能做出成绩,我们就把它称为千里马的话,那么千里马无处不在。 这样一名“养马”的伯乐才具有师德的最高境界!

3、自觉抵御诱惑

说到师德,许多人会说:用真爱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宽容之心对待不同的学生;用因材施教之法去教育、感召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以前,我也会这样认为,因为这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但时至今日,商品经济,物欲横流,老师经受住了种种诱惑的考验,才能谈得上达到了师德的最高境界!

作为教师不参加学生家长的宴请、不拿学生家长送上的红包,不给自己班学生收费补课,教师节的时候不变相接受礼品、礼金……面对种种诱惑,秉公办事,对待孩子一视同仁的老师,这才是达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了。

4、谨言慎行

教师工作最大特点就是整天在“说”,对学生怎样说才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呢?

央视名嘴崔永元在回忆他的学生时代时说,他本来数学成绩非常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就因为他的数学老师一句“你丢尽了全班同学的脸”而从此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研究所佟乐泉所长在回忆他小时候读书的事时,也有这么一回:为了上学方便,他转至某小学读书,做课堂作业时,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极其小心,结果反而涂改了几处。老师课堂巡视至他的身后,他本以为能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道从老师鼻孔里哼出了这样一句话:“又是一个丙等生!”他失去了在这所学校继续读书的勇气,宁可多跑路,央求母亲给他转回了原来的学校。

能做到这两点的教师,大概也是师德达到最高境界了吧!

四、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

1、要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燕春中心学校 傅文圣老师讲述这样一个例子。

2007年初的的时候,一个女同学在作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常常听老师和家长们说,一个人要怎样怎样的活着,才是有意义、有价值,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也不明白。我不知道我的这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活得是否有价值。

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上,最终又赤裸裸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无论他生前有多少财富,多大的名誉,到头来还不是什么也没有吗?难道他可以带走什么吗?仔细想想,人活着真是没有什么意思,真的很累。在20岁之前,我们要学习,活在家人、老师的期许之下,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和包袱,在20岁之后,开始走向社会,开始工作。为了有口饭吃,不得不拼命努力工作,依然很辛苦。到了40岁,要维持生活,养活孩子,整天忙碌着……如此看来,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来世上受罪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活着呢?人生的意义在于何处,真想不通。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最后又离去,什么也没有了,来和不来又有多大区别呢?傅老师,您可以回答我这个问题吗?希望您务必讲真话,不要用大话和空话来敷衍我,因为这样的话我已经听过太多太多,早已厌烦。”

傅文圣老师在她的本子上写了以下几句话:

“十分高兴地看到你能如此深入的思考'人生的意义’'活着的价值’这类问题。能作出这番思考,说明你不甘平庸。你说财富、名誉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了,这话也许不假,李白就曾感叹'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但一个人来到这忙忙碌碌的社会,就不可能不创造财富,不可能不有所追求啊。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不要官位、不图名利,可他还要'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嘛。如果每个人都抱着功名富贵终成空,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认为活着是受罪的信条,那这个社会就不会前进,人类也就只能处在动物时代。以我个人而言,虽觉生活有重压,很苦、很累,但想到通过我的'受罪’,可以让家中老母有口饭吃,可以让孩子有本书读,这就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像你们这些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那更是叫人感到欣慰。'人生的意义’是个很大且很深奥的问题,我无从准确回答好这个问题,你相信老师,要我回答是给我出了个天大的难题。以上所说,不见得完全正确,供你参考。下面是我昨天晚上在网上为你找的赵鑫珊写的一篇《人是什么》,望你仔细读读,看看哲人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最后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更多的开心与愉悦,并与大家分享。”

一周后交上来的小作文中,傅老师发现这个学生又写了这样的话:

“傅老师,很抱歉给你添麻烦了,我想对你说声谢谢。看了你的回答和赵鑫珊的《人是什么》,虽然不能说使我彻底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但也是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很多,对人和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我知道了我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的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我的家人和整个社会。我不知道将来的我会怎样,但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笑着走过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据说这个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这个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不但成绩很好,而且乐于为同学和班级做事。

2、要确立“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的教育观念。

据《中国教育报》(2004.2.3)报道,河南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理念,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对前途充满希望。校长王金海解释说:“在我们学校,没有'差生’的说法,而只说'后进生’。因为'差’表示在智力、能力等方面不如别人,而'后进’则是发展迟早的问题。”小高是被新乡市某学校开除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特别差,又有多种不良习惯,从小学到初中,从没有尝过受表扬的“滋味”。转到拍石头乡中心学校后,班主任张海军主动找他谈心,还在班会上发动同学们帮助他寻找优点,真正打消了他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戒备心理。一次考试,小高语文考了35分,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夸奖他的字比以前写得工整了。张老师在数学课上还专门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小高回答,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小高学习开始用功了。到二年级下学期时,他的数学第一次考了91分,其他学科也全部及格,使得这个差一点自暴自弃的孩子真正抬起头走路了。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当年陶行知任育才中学校长时,有一天他看见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令其放学后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带着怀疑的眼神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我调查过了,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递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就是陶先生的教育艺术。陶先生独特的教育方式让那位男生发自内心的承认了错误。如果我们的教师都像陶先生那样,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肯定他们的优点,以表扬代批评,学生自然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和谐教育就因此产生。要知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美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我们对学生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打骂责罚,不但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更是缺少起码的师德的表现。

五、师德的核心是爱,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身上

1、还要表现在对待事业上。教师虽说是个职业,但不能按照职业去干,而要当作事业去做。

(1)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2)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3)不辞辛劳,不计得失,乐于奉献。(4)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追求卓越。

2、还要表现在对待同事上。作为班主任要爱科任,作为科任要爱班主任。(1)尊重集体,依靠集体,提倡集体英雄主义。(2)重视交流,互帮互助,重视集体智慧。(3)尊重信任,团结协作,提倡公平竞争,反对文人相轻。

3、还要表现在对待家长上。教师和学生家长人格上是平等的,责任目标是一致的。(1)秉公办事,不谋私利。(2)互相联系,紧密配合。(3)对家长做到:尊重、信任、热情、礼貌。

4、还表现在对待自己上。教师的工作不是给学校干的,更不是给校长干的,而是给自己干的,是在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活到老学习到老,修养到老。(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勇于剖析自己,做到“知耻而后勇,发愤而成才”。

在对待自己这个问题上我想多讲几句,把教育专家、盘锦市教育局长魏书生讲的一段话引荐给大家,也作为我这次讲座的结尾。魏书生说:

我一直建议把教书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强放在第一位。要自强不息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处理好和社会大环境的关系。要多看光明的一面,要实事求是地比较。从索取、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感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

(2)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人要到理想的岗位,一靠素质,二靠机遇,而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暂时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目前的岗位当作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基地。要在主观上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最光辉的事业,把平凡的岗位看作一个宏大的世界。语文课堂有无穷无尽的学问。

(3)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要不神话人,二要不鬼话人,三要多互助,少互斗。看周围的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看周围的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

(4)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人生最难管理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要不断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

校本培训资料(二)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

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研讨会的学习中,一位特级教师的提问“教师的幸福是什么?”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不知有多少同行者感受到了这份从教的幸福?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这位专家对教师的幸福理解地比较全面和深刻,引来给大家共享,也许会增加您的幸福指数。

教师,不可能很轻松,一个很轻松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教师,不可能很富有,一个很富有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高尚的教师,因为教书育人是如蜡烛和春蚕般奉献的事业;如果,教师把轻松和富有作为幸福追求,那么肯定永远都不幸福。

那么,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教师的幸福,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电话是教师的幸福……

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面前时的豁然开朗,当学生精神的意气风发时,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时,教师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表征。教师的幸福是教育场景中的一种高级情感体验,学校是教师幸福的摇篮,我之所以总是以为学校要具有家的某些要素和功能,就是强调学校应成为教师获得幸福体验的人文场景和文化场景。我之所以一直认为学校是一种充满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学习型发展型组织,就是要求学校真正成为一种让教师感受到教育快乐的氛围。我想起课堂上的情景,40多名学生一同起立,拉着长音喊:“老师好!”你微笑,点头。他们落座,静静地坐正,眼神明澈而专注。这时,你是这个知识殿堂的主持,你是一群飞翔的年轻心灵的引导者。你好像就要步入一片春天的小树林,小树鹅黄的叶片透明而洁净;你又好像要垦种一方肥沃的田地,泥土的清香悠远而醇美。谁能拥有这美妙幸福的感受呢?平常在校园的楼道里、操场上,不时有学生迎面走来,微笑着道声:“老师好!”细想起来,这司空见惯的场景也有颇深的韵味。也许你讲的某个词语使他们茅塞顿开,也许你的某句趣话使他们捧腹大笑,也许你的某次讲解使他们曲径通幽,也许你的某次批评使他们刻骨铭心……正是在这平静而又纯朴的交往中,他们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也以某种方式进入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做教师的,能够传承文明,教化民风,培育英才,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老师好”,只是一句平凡而普通的学生祝语,但能够每天平静、自然地接受孩子们的纯真祝福,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兴趣得到维持,个性得到发展,师生关系得到融洽,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身上体验到教育的成就。教师得到理解和尊重,能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理念得到提升,艺术得到锤炼,品性得到净化,心境得到调和,同事关系得到和谐,有助于教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身教育活动并捕捉到教育的快乐。仁爱与豁达是教师幸福的容器,沟通与合作是教师幸福桥梁,反思与研究是教师幸福的通道。

教师的幸福是相对的。它相对于教师的付出,相对于教育的辛苦,相对于微薄的收入,相对于社会发展的苛求,相对于教育改革的催促。教师的劳动是辛苦的、清苦的,更是细腻的、严谨的。因而,只有那些勤于思索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那些善于不断进取的教师才能体验到教育的幸福。教师的收入虽然微薄,却时刻对学生怀有教育责任,他们才能苦中作乐;教师的工作虽然面对无尽的困惑,却时刻胸怀教育良知,他们才能默默无闻于纷杂的浮躁之世,辛勤地耕耘,播种善良,播撒智慧。难怪近四百年前夸美纽斯感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已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幸福的精神性——学生的道德成长、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都是教师生命意义的确证;教师幸福的给予性与被给予性——在给予与被给予的中体验精神性的“雅福”;教师幸福的集体性——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也是学生集体劳动的结果;教师幸福的无限性——教师对终身学生的影响,并赢得自己终身的记忆。这一切注定教师只把教师仅作一种职业看待,对教育缺乏一种事业的追求与理想是无法实现自己的幸福的,朱永新教授提出“教育理想”为什么那么倍受关注?我想也足以说明教育理想的缺失对教师幸福是“致命性”的打击。对信仰和幸福的关系研究也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因此我们呼唤教育理想的回归,唯有怀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怀抱着教育理想踏上教育工作,需要保持一份静心,慧悟妙思;保持一份良心,教书育人;保持一份真心,实现理想;保持一份幸福,体验生命。获得与感受幸福就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这份能力来自于对事业的追求,对自我的完善,对境界的提升。这时,幸福不再是经济的丰厚回报,不再是职位的逐步提高,不再是别人的点头肯定,它是我们心中怀着的梦想,是实现梦想的每一种体验,是感动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是超越自我的每一点进步。心若在,梦想在,梦想在,则幸福在。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那么,亲爱的老师:让我们面带微笑,让孩子的心田充满阳光,让我们播种快乐,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也把微笑和快乐贮满自己的心房。


相关文章

  •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 做一名好教师 在平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讲:陈发勇 时间:2015年3月29日 地点:会议室 教师,肩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如何在教书育人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和努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查看


  • 师德者,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爱与责任师德的核心.尊重学-
  • 师德者,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爱与责任师德的核心.尊重学生是师德的重点.为人师表是师德的魅力.师德的核心.师德的重点.师德的魅力,有机地构成了教师的灵魂--师德. 爱与责任 作为一位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因此,作为一位合 ...查看


  • 师德专题活动总结
  • 根据区教体局<关于做好庆祝2014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做好今年教师节庆祝工作,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现 ...查看


  • 师德师风建设报告
  •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全面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开创寺坪镇教育新局面 寺坪镇中心小学 鄢连坤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主题是深入贯彻 落实教育局<2014年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精神,深入 ...查看


  • 师德师风演讲稿: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
  •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个规模快速膨胀期后,现进入一个质量建设期.教育部进行的高校水平评估就是措施之一.××年以来,我院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校生突破万人,新上本科专业××个,教师数量增加一倍以上.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 ...查看


  • 教育部教师红七条
  •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教师[2014]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 ...查看


  • 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长期以来,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近年来,极少数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损害了教师队 ...查看


  • 学校"道德大讲堂"活动实施方案
  • "道德讲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领社会文明道德风尚,根据<2014 ...查看


  •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摘要: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我们仍要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时刻反思,用高尚的师德感染教育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自己 ...查看


  •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1
  •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