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内能的利用

内能 内能的利用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加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小

3.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

4.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

是 ( )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5.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的方式

与此相同的是 ( )

A.烤火取暖 B.搓手取暖

C.向手“呵气”取暖 D.用热水袋取暖

6.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

体的温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 )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

7.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8.小亮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这是 现象,

它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通过 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

的内能。

9.2kg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在

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 的,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

的内陆地区 。(均选填“大”或“小”)[c水=4.2×103J/(kg·℃)]

10.小红家买了一个电暖气,她阅读说明书时发现电暖气里的工作物

质是油而不是水,好处之一是油的比热容比水的 ,加热时升

温 (选填“快”或“慢”);电暖气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这是

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1.如图所示是A、B两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

质量m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A燃料的热值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B燃料的热值。在标准大气

压下,若一定质量的B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4.9×

106J,其中有60%的热量被质量为10kg、初始温度为38℃的水吸收,c

水=4.2×103J/(kg·℃),则水的温度升高 ℃。

三、简答题(5分)

12.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

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

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如图,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

请你运

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3.(12分)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应改为 。

(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14.(10分)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

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

水,这是因为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 。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

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 (选填“沙子”

或“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

15.(8分)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

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

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

(1)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①、②两项内容漏写了,

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Δ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是否可靠? 。请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10分)

16.2013年12月17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样品。“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

(1)用“可燃冰”烧水,0.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耳?(假设“可燃冰”的热值q=4.2×108J/kg)

(2)若加热效率仅为50%,则被水吸收的热量共有多少焦耳?

(3)这么多热量通常情况下可以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内能 内能的利用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加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小

3.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

4.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

是 ( )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5.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的方式

与此相同的是 ( )

A.烤火取暖 B.搓手取暖

C.向手“呵气”取暖 D.用热水袋取暖

6.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

体的温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 )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

7.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8.小亮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这是 现象,

它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通过 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

的内能。

9.2kg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在

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 的,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

的内陆地区 。(均选填“大”或“小”)[c水=4.2×103J/(kg·℃)]

10.小红家买了一个电暖气,她阅读说明书时发现电暖气里的工作物

质是油而不是水,好处之一是油的比热容比水的 ,加热时升

温 (选填“快”或“慢”);电暖气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这是

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1.如图所示是A、B两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

质量m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A燃料的热值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B燃料的热值。在标准大气

压下,若一定质量的B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4.9×

106J,其中有60%的热量被质量为10kg、初始温度为38℃的水吸收,c

水=4.2×103J/(kg·℃),则水的温度升高 ℃。

三、简答题(5分)

12.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

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

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如图,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

请你运

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3.(12分)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应改为 。

(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14.(10分)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

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

水,这是因为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 。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

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 (选填“沙子”

或“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

15.(8分)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

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

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

(1)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①、②两项内容漏写了,

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Δ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是否可靠? 。请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10分)

16.2013年12月17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样品。“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

(1)用“可燃冰”烧水,0.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耳?(假设“可燃冰”的热值q=4.2×108J/kg)

(2)若加热效率仅为50%,则被水吸收的热量共有多少焦耳?

(3)这么多热量通常情况下可以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相关文章

  • 内能的利用 热机(全章)
  • 第三章 内能的利用 热机 第一节 燃料及燃烧值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燃烧值及其单位.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人要生存,离不开能量,机器要运转,也离不开能量,而内能又是人 ...查看


  • 201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十四章热学知识点
  • 第十三章 内能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间隙.B .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 ...查看


  • 1.2内能和热量
  •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一)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知道人类改变和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概念 5.通过对比演示或自主实验探究,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 ...查看


  • [热和能]知识点总结.doc
  • 第十五章 <热和能>复习提纲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间隙.B 分子在做 ...查看


  • 初三物理下册知识点
  • 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1. 功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 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定义式:W=F·s,其中F 是力,s 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 (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恒力的功可根据W= ...查看


  •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资料
  •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查看


  • 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图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烤火取暖 C.向手"呵气"取暖 B.搓手取暖 D.用热水袋取暖 ...查看


  •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这里的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统称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 2.组成物体的分子数很多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查看


  • 初三物理知识
  • 3.比热容:1kg 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一物质的特性.比热容的大小 ...查看


  •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内能利用练习题
  • 2015-2016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控 九年级物理学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某校的学生参观了学校锅炉房后,提出了以下几种提高炉子效率的建议,其中不应采纳的是:( ) A鼓风机向炉膛内吹风,把煤粒吹起来燃烧 B.煤磨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