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

研究述评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

洪 亮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从1984年至今,已经产生1763篇博士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本文首先按照1984—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2年三个时段,梳理了论文选题的历史脉络;其次从作家作品、研究时段、地域、题材等角度分析了一些选题热点;最后指出了论文选题中的一些问题,如选题重复、问题意识不明确等。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博士论文选题 历史脉络 热点剖析 问题与缺陷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自从1984年开始有博士研究生毕业,迄今已过了近30年时间,在此期间,本专业共培养出一千余名博士,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主干力量。因此,通过分析这些年来的博士论文选题,既可以了解现代文学学科的演进历程,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早在2007年,赵献涛就辑录了《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1984-2007)》 ,共搜录到论文778,从“作家研究”、 “思潮研究”、“社团流派研究”、“报刊出版研究”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简明扼要的分析。从2008年至今,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又产生了600多篇博士论文,笔者对此进行了辑录,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1984—2007)》做了一些校订和增补,最终重新整理出《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该表共收入论文1763篇,其中除了本专业的博士论文以外,也酌情收入了一些属于比较文学、文艺学、近代文学等专业,但内容上涉・128・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及现代文学的论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最近两年(2011、2012年)的博士论文尚无法查找完全,因此该表仍有遗漏。笔者即试图以此为基础,并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

一 论文选题的历史脉络

1984—1990年

1984年,王富仁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通过答辩,他就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在整个80年代,本专业的博士招生规模一直不大,直至1990年,产生的博士论文总共仅有20篇,但是这些论文已经初步展现了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其中有作家作品研究6篇、文体研究5篇、比较研究4篇、思潮研究、文学理论研究各3篇、社团流派研究1篇。当然上述统计会有重叠之处,如有的论文属于文体研究,但同时也运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这些论文中,有的把关注点放在了“文化”问题上,有的探讨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有的以通俗小说等此前曾受冷落的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也有的将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思潮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纳入视野。

这一时期的论文选题有一个颇值得注目的现象,即在6篇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中,有5篇都是关于鲁迅的(另一篇为郑振铎研究),而且本专业最早的2篇博士论文均以鲁迅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应该说这一现象绝非偶然,它既是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之反映,也是鲁迅研究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之表现。但是,这种比例的过分失衡也同时反映出,这一时期论文选题的视域尚未充分展开。

1991—2000年

从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中,除个别年份外,本专业博士论文的数量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十年间共产生论文234篇。作家作品研究不出意外地成为“重头戏”,共占64篇,其中既有鲁迅、胡适、周作人、沈从文等重量级作家,也有无名氏、徐卓呆等文学史上的边缘作家,这与80年代的情况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其次是文体研究,共有36篇,其中以小说和诗歌居多,而散文和戏剧则相对较少。另外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门类也得到了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在学科归属上,长期以来一直是被划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之下的一个方向的,但实际上其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范畴之内,有些“儿童文学”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儿童文学理论或者外国儿童文学,而基本与中

・12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国现代文学无涉,笔者认为不宜列入表中,因此对曾收入《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1984—2007)》的若干相关条目进行了删削。

社团流派研究从80年代的仅有1篇增加到30篇,其中京派、新月派等都成为了热门,而学衡派、南社等曾经被视为新文学对立面的流派和社团,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虽然分别仅有2篇和1篇,但这仍然标志着研究者在观念上的突破。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的论文也开始增多,此一时段涉及中外比较的论文共有24篇,其中既有从宏观上比较中日、中韩、中俄等国文学的,也有讨论鲁迅、周作人、张爱玲等个别作家与他国作家关系的,另外有些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也可归入此类。值得一提的是,自从1995年以来,每年获得现代文学博士学位者的行列中,都会出现数位外国留学生的身影,他们的论文常常会涉及中国文学与其本国文学的比较。从事此类研究,他们不仅在材料方面拥有国内研究者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往往能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

思潮研究共有23篇论文,涉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主义、现代主义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年出现了一篇讨论1928—1937年间的“国民党文学”的论文,由于其所讨论的领域曾经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禁区”,该论文的选题颇具突破性意义。

以更广阔的文化视角来研究现代文学,也渐渐成为选题的热点,这段时间出现了近20篇此类论文,论题既包括基督教、佛教、道教、儒家等宗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也包括都市文化、前工业文明、自然文化等诸种文化/文明形态与文学的关系,此外还有专门从神话原型角度讨论戏剧的论文,等等。

报纸期刊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于博士论文选题的视野中,通俗文学期刊、《申报》《新青年》《小说月报》各产生了一篇论文,但这仅仅是一个滥觞,此类论文的大批量涌现则是在下一个时段。

与1980年代相比,1991—2000年的博士论文选题展现出了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更加多样的研究方法,这些论文或以史料梳理见长,或以思辨能力制胜,或注重文学文本的分析,或强调理论深度的开掘。一些重要的作家、社团、流派、思潮等都受到了重点的关注,与此同时,某些由于种种原因曾经被冷落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注意。从总体质量上看,这一时期的博士论文可谓进入了黄金阶段,许多论文都成为了此后在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的学者所无法绕过的标志性成果。而且,一些在此期间初露端倪的选题趋势,也预示着下一个时段内论文选题的发展方向。

2001—2012年

自2001年开始,随着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博士论・130・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文的数量也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到2012年,共出现博士论文1509篇(考虑到2011、2012两年的统计结果尚有遗漏,实际的数字肯定还要多于此),是此前17年(1984—2000年)论文总数的将近六倍。其中作家作品研究约410篇,涉及作家60余人。与此前相比,这一时段的作家作品研究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某些跨越近现代的作家,如梁启超、王国维、章炳麟、严复、林纾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二是越来越多的不知名作家成为了选题的对象。尽管此前的博士论文也有研究某些“边缘”作家的,但那些作家至少尚能进入文学史,而新世纪以来的某些论文,其研究对象则确实是“名不见经传”。

文体研究共有论文约290篇,研究对象除了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以外,还包括一些较为特殊的文体。比如在2000年以前还没有一篇专论报告文学的论文,但在2001年以后则出现了5篇,此外像电影文学、旧体诗词、地方戏剧、童谣、歌词、序跋、书话、自传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文体研究类论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研究对象的细化,比如小说研究就有乡土小说、都市小说、女性小说、历史小说、政治小说、战争小说,还有更具体的如“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 “女性革命战争小说”、“重写型小说”、“成长小说”等等;散文研究则有小品文、抒情散文、游记散文、怀旧散文、散文诗等等。

比较研究类论文约210篇,与以往相比,这些论文的视野显得更加广阔,不仅有国外的作家作品被拿来与现代文学比较,而且国外的文学理论、文艺思潮甚至哲学思想等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另外此类研究还表现出了由“单向”转变为“双向”的趋势,即不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所受到的域外影响,也研究它在别国的传播、接受情况,这在一些外国留学生的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某些海外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研究,也开始成为本专业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如夏志清、李欧梵、竹内好、伊藤虎丸等等。

报刊及出版研究由上一时期的仅有4篇论文,增至90余篇,其中受到关注较多的为《新青年》10篇,《小说月报》8篇,《现代》6篇。除了对具体期刊的研究外,还有研究某一社团流派、或某一地域和时段的期刊的,前者如创造社前期期刊、左联期刊、通俗文学期刊,后者如上海期刊、“孤岛”时期期刊、抗战期间东北地区期刊等等。此外也有对北新书局、文化生活出版社等具体出版单位的研究,以及更宏观地讨论出版文化、出版产业与现代文学关系的论文。

社团流派研究、思潮研究、文化视角研究等类型的论文,数量也均有大幅度增加。其研究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如社团流派研究中有复旦剧社、前线诗人、东吴系女作家;思潮研究中有趣味主义、神秘主义、新村思潮;文化视角包

・13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括萨满教、希伯来文化、民间文化、民俗学等等,凡此种种,都为扩大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疆域”做出了贡献。

总体来看,新世纪以来的博士论文选题视域越来越宽广,其研究对象几乎遍及中国现代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往往会跨越时空与学科的界限,而与近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相近专业,甚至文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发生关联。新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各种理论纷至沓来,种种流行的话语,如“现代性”、“女性(主义)”等等,也经常会直接在博士论文的题名中出现。但是,在数量如此庞大的论文中,自然难免良莠不齐,部分论文缺乏创新意识、甚至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第三部分将对此做进一步分析),这可能也是本学科的迅速“膨胀”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效果之一。

纵观近三十年来的博士论文选题,我们在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轨迹的同时,也可以发现时代特征对于研究者的微妙影响。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某一时期最为流行的思潮,往往不会给论文选题带来立竿见影的影响,而是会有一定的“延迟”。例如80年代的“文化热”可谓知识界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但在80年代,仅有两篇关于鲁迅的博士论文采用了文化视角,直到90年代,文化视角才成为论文选题的热门;另外90年代“新左派”的勃兴也是当代思想领域的一件大事,但在整个90年代却没有研究左翼文学的博士论文,直到2000年及其后的几年内,此类论文才连续出现。其中的原因似乎不太容易解释,我们只能大致推测如下:博士论文毕竟是一名学者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因此在选题的时候,多数人难免会有“稳妥”方面的考虑,而不会去追逐过于新潮的话题——当然,与特定时期的“时髦”话语保持距离,也未必不是好事。

二 若干选题热点剖析

通观本专业所有的1700余篇博士论文,我们很容易发现,某些作家、时段、地域等等,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剖析这些论文选题的“热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动向。

作家作品方面,最突出的热点无疑是鲁迅。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论文,共有126篇,也就是说在本专业所有的博士论文里,大约每14篇中就有1篇是研究鲁迅的,其比例相当惊人。其中有的是具体针对某部作品集的研究,如研究《呐喊》《彷徨》的有4篇(均为将两部作品集放在一起论述),《故事新编》6篇,《野草》4篇,另有研究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的论文1篇。也有研究鲁迅创作的某一文体的,其中鲁迅小说7篇,鲁迅杂文7篇——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论文中题目涉及“杂文”的,也就仅有这7篇,看来“杂文”这一文体,确实已经与鲁迅・132・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将鲁迅与某一位或几位中外作家、思想家相比较的论文有近20篇,涉及的比较对象有中国的辜鸿铭、王国维、章太炎、茅盾、胡风,外国的克尔凯郭尔、尼采、夏目漱石、李光洙等等。也有的论文是综论鲁迅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或者研究鲁迅的心理、个性、人格、精神结构等等。更多的论文则是将鲁迅及其作品置于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下来讨论,涉及鲁迅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士人传统、民间文化、伦理思想、现代性、西方思想、知识阶级、左翼等诸多范畴的关系,还有讨论鲁迅与文学翻译、电影、现代传媒、儿童教育等具体领域之关联的论文。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类,一是影响研究,包括鲁迅纪念研究、鲁迅与延安、鲁迅与新时期文学、“文革”后鲁迅形象的重构、乃至网络上的鲁迅论坛研究等等,二是研究之研究,涉及竹内好、丸山昇、伊藤虎丸等学者的鲁迅研究,以及《野草》的研究史等等。

由此可见,“鲁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甚至对整个现代中国而言,其意义已经远远不止于一位伟大的作家了,他早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位地标性人物,以鲁迅为中心,简直可以写成一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面对如此巨大的一座“富矿”,研究者的开掘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但是鲁迅研究盛极之后难以为继的局面,也已经在论文选题中有所显现,近些年来的相关博士论文,便很少能有让人眼前一亮者,因此,如何继续利用“鲁迅”这一难得的思想文化资源,仍然是摆在现代文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除鲁迅以外,受到关注较多的作家还有沈从文(28篇)、周作人(27篇)、胡适(21篇)、梁启超(21篇)、张爱玲(18篇)、老舍(17篇)、王国维(14篇)、林语堂(11篇)、茅盾(11篇)、郭沫若(10篇)。这些作家受到关注的原因各不相同,沈从文、张爱玲、老舍等主要是因其作品本身的突出特色而受到关注;周作人尽管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极高,但是研究者显然对其错综复杂的思想更感兴趣,诸如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中庸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由人文精神、甚至“附逆”心态等,他的文学翻译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胡适、梁启超、王国维所被看重的,则是其文学活动、文学思想在中国文学的转折时期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茅盾和郭沫若虽然曾经在所谓“鲁郭茅巴老曹”的“座次”中位列三甲,但从论文选题来看,其受关注程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且关于他们的论文中,仅有少数是论述其作品的,其余则多为将他们与其他作家比较,或论述其文学思想、作家接受情况、在左翼文学论争中的作用等等,可见在研究者眼里,这两位作家创作以外的文学活动之重要性,似乎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文学作品本身;林语堂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跨文化”经历,其翻译活动以及“对外讲中”的写

・13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作都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从这些“热点”作家的受关注状况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视角的多样性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

从时间段来看,“五四”时期是一个选题的热点,共有81篇论文是与此有关的,其原因自然不难理解:“五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期,不仅许多重大的文学史事件发生于此,而且它也孕育着现代文学发展的诸多可能性。论文选题涉及这一时期的文体(五四小说、五四诗歌等)、题材(乡土文学、女性题材、知识分子题材、通俗文学等)、文学思潮及文学观念(启蒙主义、个人主义、人道主义、进化论、世纪末思潮等)、文学翻译、报刊出版等方方面面。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论文也有44篇,这可能是由于到了30年代,现代文学基本已经进入成熟期,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都在此期间出现的缘故。另外30年代又是一个政治色彩分外鲜明的时代,关注30年代文学与左翼、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政治势力之关系的论文也都各有若干篇。相对来说,20年代和40年代所受到的关注较少,而关于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的“转折时期”的论文则更少,仅有10篇左右。这种研究时段上的不平衡状况,或许能够暗示出今后本学科的某些生长点。

“抗战”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段,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关于抗战时期的论文共有40余篇,有的是研究抗战期间一些较为突出的题材的,如历史剧、英雄叙事、流亡文学等;有的是研究抗战期间出版的报纸期刊的,如《抗战文艺》《七月》《希望》等;另外由于戏剧在抗战救亡的宣传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一文体在抗战时期文学的研究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的区域划分,一些论文往往以“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文学为研究对象,这种传统的、政治性的划分自然有其特定的意义,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划分方式,比如按照抗战期间的军事形势,就可以有 “前线”(正面战场)和“后方”(敌后战场)的划分,但是研究“前线文学”和“后方文学”的博士论文各自只有1篇,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发生于某些地域的文学现象,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关于上海(不包括单独作为一个流派的“海派”)的论文有38篇,足见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上海是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物质方面,它拥有众多的书局、报馆等出版单位,精神文化方面,上海则是华与洋、新与旧种种思潮交汇碰撞的场所,因此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这个城市有着不解之缘。关于上海的论文,有的研究产生于上海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如现代主义、左翼文学、新市民小说、新感觉派等;有的研究上海的出版物,或是《小说月报》《晶报》《现代》《女声》《礼拜六》《红杂志》《紫罗兰》等个别报刊,或是某一时期、某一种类的报刊(如晚清民国、30年代、沦陷时期报刊;民俗书刊、小报等),或是中华书局等・134・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为代表的出版产业。甚至还有多篇专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上海形象”、“上海书写”的论文。

较多出现于博士论文题名中的地域,还有台港澳(28篇)和东北(15篇)。其中台港澳文学本来就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相对比较独立的一个方向,因此不必赘言;至于东北,受到关注的原因则比较特别:“九一八”之后,东北早早就成为沦陷区,从东北流亡关内的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作家的创作成为了“抗战文学”的先声,而留在东北沦陷区的作家则往往会有较为复杂的人生和创作经历,这就使得“东北文学”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15篇论文中有13篇是关于“九一八”之后的东北文学的,由此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研究者的关注点。

以某一题材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并不多,但是此类论文中关于乡土题材的就有24篇,其中既有研究鲁迅、沈从文、师陀、赵树理等作家的乡土写作的,也有研究乡土文学与地域文化、民俗学、民间文化、民间理念、民族国家意识、现代性等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的,另外还有两篇关于台湾乡土小说的论文。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与“城市”的对立结构经常会显现出来,这类题材的作品在整个现代文学中也是一直屡见不鲜,其中往往渗透着作家对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独特理解,或许正因如此,在所有题材中,乡土文学才会成为论文选题较为偏爱的对象。

关于“通俗文学”的论文有22篇(包括研究张恨水、包天笑等个别通俗作家的论文),其热度虽然并不算高,但是考虑到通俗文学在现代文学中是较为特殊的一个门类,它在很长时期以内都处于被污名化的境遇,因此这些论文的出现,也是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文学观念逐渐开放的一个表征。

三 论文选题的若干问题与缺陷

本专业近30年的博士论文中,产生了大量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论文总量的急剧上升,鱼龙混杂的状况越来越突出。下面笔者将尝试对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部分论文创新性不足,甚至有简单重复前人研究成果的情形。《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中两篇论文题目完全相同的情况就有多处,题目的文字表述略有差异、但研究对象完全相同者则更多,再算上一些虽然之前没有同类博士论文、但是已有大量其他研究成果的选题,这种重复的弊病就显得尤为严重。当然,公平地说,多数论文作者也并非有意蹈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好多选题重复的论文都出现在一两年、两三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颇令人无奈:有些选题领域,可能在论文作者开题

・13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之初还是一片“处女地”,但是等到一两年过后论文写成了,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对于现代文学这一略显拥挤的学科而言,想要避免此种状况恐怕没有太好的办法。当然,也有不少重复选题的确是由于论文作者创新意识不够、或者不了解本学科的研究进展而造成的,所以,在选题之前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学术动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造成论文创新性不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少独立的史料发现。文学史料是从事文学研究的基础,对于刚刚跨入学术门槛的博士生而言,搜集史料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术训练。但是许多博士论文的作者,似乎不太愿意做钻故纸堆的功夫,而更乐于从现成的史料中尝试提取新的观点和看法,可真正能做到“言人所不能言”者却实属寥寥,结果,大量的论文就变得表面看似“思想”满天飞、实则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因此培养发现史料的能力对于本专业的博士生而言就十分重要,这不仅是为了能写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论文,更是任何研究者都必须具备的学术基本功。

第二,某些论文问题意识不明确,选题意义比较有限。比如有的论文题为“影响×××创作的×个因素”,其处理的“问题”就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任何一位作家、尤其是重要作家,影响其创作的因素必然是复杂多样的,若有人可以总结出5条,则同样可以有人总结出4条或6条,但这都是研究者主观上的归纳,而并非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因而以此为论文题目,显然欠缺科学性。况且“影响某作家创作的因素有哪些”的提法,更像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道论述题,而不像一篇博士论文的题目,作者如何才能将它敷演成一篇几万、甚至十几万字的论文,也颇让人不解。再如不少论文是将两位或多位作家进行比较的,其中有的在题目中就能体现出比较清楚的问题意识,但也有的只是笼统地题为“××与××比较论”,而被拿来比较的两位作家之间又没有特别明显的共同点或者可供比较之处,这样的选题,其意义便会令人生疑了。

第三,有些论文盲目套用西方理论与方法。比如“现代性”一词,在论文题名中竟出现了70多次,许许多多的作家、流派、文体,无一不能与“现代性”扯上关系。尽管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现代性”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是假如刻意地在每一个角落里搜寻“现代性”,使其外延无限扩大,却也可能让“现代性”最终变成一个大而无当的概念。另外像女性主义、叙事学、文体学等理论与方法,也都是博士论文选题比较偏爱的,通过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有的时候研究者确实能够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但也有不少论文几乎纯粹就是某一方法的操练和演习,丰富多姿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仅仅被拿来当作某种时髦理论的证明或注脚,这不能不说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136・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第四,有些论文为了刻意求新,往往会选择一些过于“冷门”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这在最近几年来的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有的论文,其研究对象恐怕连本专业的研究者都未必熟悉。当然,使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处于 “边缘”地位的因素很多,就连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大作家,都曾经无法进入文学史,不过中国现代文学这片园地,在经过了几千名研究者数十年的耕耘以后,若想再发掘出像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作家,其可能性几乎为零。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作家之所以不知名,确实是由于其文学成就有限,尽管为了追求原创性而寻找“冷门”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某些作家的地位是否足以“支撑”起一篇博士论文,却也颇值得质疑。就整个学科的发展而言,发现更多的作家的确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但是这项工作并不一定要通过撰写博士论文来完成,因为博士论文对大多数研究者而言,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起点,过于冷门的博士论文选题,能否为研究者之后的学术生涯提供必要的“生长点”,也是令人担心的。注释:

该统计表发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网站:http:∥mcla.literature.org.cn/zjdt03.asp.登载于《人民政协报》,2008年4月21日。

[洪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邮编 102488]

・137・

研究述评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

洪 亮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从1984年至今,已经产生1763篇博士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本文首先按照1984—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2年三个时段,梳理了论文选题的历史脉络;其次从作家作品、研究时段、地域、题材等角度分析了一些选题热点;最后指出了论文选题中的一些问题,如选题重复、问题意识不明确等。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博士论文选题 历史脉络 热点剖析 问题与缺陷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自从1984年开始有博士研究生毕业,迄今已过了近30年时间,在此期间,本专业共培养出一千余名博士,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主干力量。因此,通过分析这些年来的博士论文选题,既可以了解现代文学学科的演进历程,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早在2007年,赵献涛就辑录了《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1984-2007)》 ,共搜录到论文778,从“作家研究”、 “思潮研究”、“社团流派研究”、“报刊出版研究”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简明扼要的分析。从2008年至今,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又产生了600多篇博士论文,笔者对此进行了辑录,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1984—2007)》做了一些校订和增补,最终重新整理出《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该表共收入论文1763篇,其中除了本专业的博士论文以外,也酌情收入了一些属于比较文学、文艺学、近代文学等专业,但内容上涉・128・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及现代文学的论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最近两年(2011、2012年)的博士论文尚无法查找完全,因此该表仍有遗漏。笔者即试图以此为基础,并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

一 论文选题的历史脉络

1984—1990年

1984年,王富仁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通过答辩,他就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在整个80年代,本专业的博士招生规模一直不大,直至1990年,产生的博士论文总共仅有20篇,但是这些论文已经初步展现了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其中有作家作品研究6篇、文体研究5篇、比较研究4篇、思潮研究、文学理论研究各3篇、社团流派研究1篇。当然上述统计会有重叠之处,如有的论文属于文体研究,但同时也运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这些论文中,有的把关注点放在了“文化”问题上,有的探讨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有的以通俗小说等此前曾受冷落的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也有的将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思潮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纳入视野。

这一时期的论文选题有一个颇值得注目的现象,即在6篇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中,有5篇都是关于鲁迅的(另一篇为郑振铎研究),而且本专业最早的2篇博士论文均以鲁迅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应该说这一现象绝非偶然,它既是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之反映,也是鲁迅研究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之表现。但是,这种比例的过分失衡也同时反映出,这一时期论文选题的视域尚未充分展开。

1991—2000年

从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中,除个别年份外,本专业博士论文的数量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十年间共产生论文234篇。作家作品研究不出意外地成为“重头戏”,共占64篇,其中既有鲁迅、胡适、周作人、沈从文等重量级作家,也有无名氏、徐卓呆等文学史上的边缘作家,这与80年代的情况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其次是文体研究,共有36篇,其中以小说和诗歌居多,而散文和戏剧则相对较少。另外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门类也得到了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在学科归属上,长期以来一直是被划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之下的一个方向的,但实际上其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范畴之内,有些“儿童文学”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儿童文学理论或者外国儿童文学,而基本与中

・12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国现代文学无涉,笔者认为不宜列入表中,因此对曾收入《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1984—2007)》的若干相关条目进行了删削。

社团流派研究从80年代的仅有1篇增加到30篇,其中京派、新月派等都成为了热门,而学衡派、南社等曾经被视为新文学对立面的流派和社团,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虽然分别仅有2篇和1篇,但这仍然标志着研究者在观念上的突破。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的论文也开始增多,此一时段涉及中外比较的论文共有24篇,其中既有从宏观上比较中日、中韩、中俄等国文学的,也有讨论鲁迅、周作人、张爱玲等个别作家与他国作家关系的,另外有些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也可归入此类。值得一提的是,自从1995年以来,每年获得现代文学博士学位者的行列中,都会出现数位外国留学生的身影,他们的论文常常会涉及中国文学与其本国文学的比较。从事此类研究,他们不仅在材料方面拥有国内研究者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往往能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

思潮研究共有23篇论文,涉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主义、现代主义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年出现了一篇讨论1928—1937年间的“国民党文学”的论文,由于其所讨论的领域曾经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禁区”,该论文的选题颇具突破性意义。

以更广阔的文化视角来研究现代文学,也渐渐成为选题的热点,这段时间出现了近20篇此类论文,论题既包括基督教、佛教、道教、儒家等宗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也包括都市文化、前工业文明、自然文化等诸种文化/文明形态与文学的关系,此外还有专门从神话原型角度讨论戏剧的论文,等等。

报纸期刊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于博士论文选题的视野中,通俗文学期刊、《申报》《新青年》《小说月报》各产生了一篇论文,但这仅仅是一个滥觞,此类论文的大批量涌现则是在下一个时段。

与1980年代相比,1991—2000年的博士论文选题展现出了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更加多样的研究方法,这些论文或以史料梳理见长,或以思辨能力制胜,或注重文学文本的分析,或强调理论深度的开掘。一些重要的作家、社团、流派、思潮等都受到了重点的关注,与此同时,某些由于种种原因曾经被冷落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注意。从总体质量上看,这一时期的博士论文可谓进入了黄金阶段,许多论文都成为了此后在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的学者所无法绕过的标志性成果。而且,一些在此期间初露端倪的选题趋势,也预示着下一个时段内论文选题的发展方向。

2001—2012年

自2001年开始,随着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博士论・130・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文的数量也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到2012年,共出现博士论文1509篇(考虑到2011、2012两年的统计结果尚有遗漏,实际的数字肯定还要多于此),是此前17年(1984—2000年)论文总数的将近六倍。其中作家作品研究约410篇,涉及作家60余人。与此前相比,这一时段的作家作品研究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某些跨越近现代的作家,如梁启超、王国维、章炳麟、严复、林纾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二是越来越多的不知名作家成为了选题的对象。尽管此前的博士论文也有研究某些“边缘”作家的,但那些作家至少尚能进入文学史,而新世纪以来的某些论文,其研究对象则确实是“名不见经传”。

文体研究共有论文约290篇,研究对象除了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以外,还包括一些较为特殊的文体。比如在2000年以前还没有一篇专论报告文学的论文,但在2001年以后则出现了5篇,此外像电影文学、旧体诗词、地方戏剧、童谣、歌词、序跋、书话、自传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文体研究类论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研究对象的细化,比如小说研究就有乡土小说、都市小说、女性小说、历史小说、政治小说、战争小说,还有更具体的如“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 “女性革命战争小说”、“重写型小说”、“成长小说”等等;散文研究则有小品文、抒情散文、游记散文、怀旧散文、散文诗等等。

比较研究类论文约210篇,与以往相比,这些论文的视野显得更加广阔,不仅有国外的作家作品被拿来与现代文学比较,而且国外的文学理论、文艺思潮甚至哲学思想等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另外此类研究还表现出了由“单向”转变为“双向”的趋势,即不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所受到的域外影响,也研究它在别国的传播、接受情况,这在一些外国留学生的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某些海外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研究,也开始成为本专业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如夏志清、李欧梵、竹内好、伊藤虎丸等等。

报刊及出版研究由上一时期的仅有4篇论文,增至90余篇,其中受到关注较多的为《新青年》10篇,《小说月报》8篇,《现代》6篇。除了对具体期刊的研究外,还有研究某一社团流派、或某一地域和时段的期刊的,前者如创造社前期期刊、左联期刊、通俗文学期刊,后者如上海期刊、“孤岛”时期期刊、抗战期间东北地区期刊等等。此外也有对北新书局、文化生活出版社等具体出版单位的研究,以及更宏观地讨论出版文化、出版产业与现代文学关系的论文。

社团流派研究、思潮研究、文化视角研究等类型的论文,数量也均有大幅度增加。其研究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如社团流派研究中有复旦剧社、前线诗人、东吴系女作家;思潮研究中有趣味主义、神秘主义、新村思潮;文化视角包

・13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括萨满教、希伯来文化、民间文化、民俗学等等,凡此种种,都为扩大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疆域”做出了贡献。

总体来看,新世纪以来的博士论文选题视域越来越宽广,其研究对象几乎遍及中国现代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往往会跨越时空与学科的界限,而与近代文学、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相近专业,甚至文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发生关联。新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各种理论纷至沓来,种种流行的话语,如“现代性”、“女性(主义)”等等,也经常会直接在博士论文的题名中出现。但是,在数量如此庞大的论文中,自然难免良莠不齐,部分论文缺乏创新意识、甚至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第三部分将对此做进一步分析),这可能也是本学科的迅速“膨胀”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效果之一。

纵观近三十年来的博士论文选题,我们在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轨迹的同时,也可以发现时代特征对于研究者的微妙影响。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某一时期最为流行的思潮,往往不会给论文选题带来立竿见影的影响,而是会有一定的“延迟”。例如80年代的“文化热”可谓知识界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但在80年代,仅有两篇关于鲁迅的博士论文采用了文化视角,直到90年代,文化视角才成为论文选题的热门;另外90年代“新左派”的勃兴也是当代思想领域的一件大事,但在整个90年代却没有研究左翼文学的博士论文,直到2000年及其后的几年内,此类论文才连续出现。其中的原因似乎不太容易解释,我们只能大致推测如下:博士论文毕竟是一名学者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因此在选题的时候,多数人难免会有“稳妥”方面的考虑,而不会去追逐过于新潮的话题——当然,与特定时期的“时髦”话语保持距离,也未必不是好事。

二 若干选题热点剖析

通观本专业所有的1700余篇博士论文,我们很容易发现,某些作家、时段、地域等等,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剖析这些论文选题的“热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动向。

作家作品方面,最突出的热点无疑是鲁迅。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论文,共有126篇,也就是说在本专业所有的博士论文里,大约每14篇中就有1篇是研究鲁迅的,其比例相当惊人。其中有的是具体针对某部作品集的研究,如研究《呐喊》《彷徨》的有4篇(均为将两部作品集放在一起论述),《故事新编》6篇,《野草》4篇,另有研究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的论文1篇。也有研究鲁迅创作的某一文体的,其中鲁迅小说7篇,鲁迅杂文7篇——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论文中题目涉及“杂文”的,也就仅有这7篇,看来“杂文”这一文体,确实已经与鲁迅・132・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将鲁迅与某一位或几位中外作家、思想家相比较的论文有近20篇,涉及的比较对象有中国的辜鸿铭、王国维、章太炎、茅盾、胡风,外国的克尔凯郭尔、尼采、夏目漱石、李光洙等等。也有的论文是综论鲁迅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或者研究鲁迅的心理、个性、人格、精神结构等等。更多的论文则是将鲁迅及其作品置于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下来讨论,涉及鲁迅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士人传统、民间文化、伦理思想、现代性、西方思想、知识阶级、左翼等诸多范畴的关系,还有讨论鲁迅与文学翻译、电影、现代传媒、儿童教育等具体领域之关联的论文。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类,一是影响研究,包括鲁迅纪念研究、鲁迅与延安、鲁迅与新时期文学、“文革”后鲁迅形象的重构、乃至网络上的鲁迅论坛研究等等,二是研究之研究,涉及竹内好、丸山昇、伊藤虎丸等学者的鲁迅研究,以及《野草》的研究史等等。

由此可见,“鲁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甚至对整个现代中国而言,其意义已经远远不止于一位伟大的作家了,他早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位地标性人物,以鲁迅为中心,简直可以写成一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面对如此巨大的一座“富矿”,研究者的开掘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但是鲁迅研究盛极之后难以为继的局面,也已经在论文选题中有所显现,近些年来的相关博士论文,便很少能有让人眼前一亮者,因此,如何继续利用“鲁迅”这一难得的思想文化资源,仍然是摆在现代文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除鲁迅以外,受到关注较多的作家还有沈从文(28篇)、周作人(27篇)、胡适(21篇)、梁启超(21篇)、张爱玲(18篇)、老舍(17篇)、王国维(14篇)、林语堂(11篇)、茅盾(11篇)、郭沫若(10篇)。这些作家受到关注的原因各不相同,沈从文、张爱玲、老舍等主要是因其作品本身的突出特色而受到关注;周作人尽管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极高,但是研究者显然对其错综复杂的思想更感兴趣,诸如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中庸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由人文精神、甚至“附逆”心态等,他的文学翻译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胡适、梁启超、王国维所被看重的,则是其文学活动、文学思想在中国文学的转折时期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茅盾和郭沫若虽然曾经在所谓“鲁郭茅巴老曹”的“座次”中位列三甲,但从论文选题来看,其受关注程度已经大幅度下降,且关于他们的论文中,仅有少数是论述其作品的,其余则多为将他们与其他作家比较,或论述其文学思想、作家接受情况、在左翼文学论争中的作用等等,可见在研究者眼里,这两位作家创作以外的文学活动之重要性,似乎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文学作品本身;林语堂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跨文化”经历,其翻译活动以及“对外讲中”的写

・13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作都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从这些“热点”作家的受关注状况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视角的多样性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

从时间段来看,“五四”时期是一个选题的热点,共有81篇论文是与此有关的,其原因自然不难理解:“五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期,不仅许多重大的文学史事件发生于此,而且它也孕育着现代文学发展的诸多可能性。论文选题涉及这一时期的文体(五四小说、五四诗歌等)、题材(乡土文学、女性题材、知识分子题材、通俗文学等)、文学思潮及文学观念(启蒙主义、个人主义、人道主义、进化论、世纪末思潮等)、文学翻译、报刊出版等方方面面。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论文也有44篇,这可能是由于到了30年代,现代文学基本已经进入成熟期,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都在此期间出现的缘故。另外30年代又是一个政治色彩分外鲜明的时代,关注30年代文学与左翼、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政治势力之关系的论文也都各有若干篇。相对来说,20年代和40年代所受到的关注较少,而关于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的“转折时期”的论文则更少,仅有10篇左右。这种研究时段上的不平衡状况,或许能够暗示出今后本学科的某些生长点。

“抗战”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段,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关于抗战时期的论文共有40余篇,有的是研究抗战期间一些较为突出的题材的,如历史剧、英雄叙事、流亡文学等;有的是研究抗战期间出版的报纸期刊的,如《抗战文艺》《七月》《希望》等;另外由于戏剧在抗战救亡的宣传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一文体在抗战时期文学的研究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的区域划分,一些论文往往以“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文学为研究对象,这种传统的、政治性的划分自然有其特定的意义,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划分方式,比如按照抗战期间的军事形势,就可以有 “前线”(正面战场)和“后方”(敌后战场)的划分,但是研究“前线文学”和“后方文学”的博士论文各自只有1篇,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发生于某些地域的文学现象,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关于上海(不包括单独作为一个流派的“海派”)的论文有38篇,足见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上海是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物质方面,它拥有众多的书局、报馆等出版单位,精神文化方面,上海则是华与洋、新与旧种种思潮交汇碰撞的场所,因此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这个城市有着不解之缘。关于上海的论文,有的研究产生于上海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如现代主义、左翼文学、新市民小说、新感觉派等;有的研究上海的出版物,或是《小说月报》《晶报》《现代》《女声》《礼拜六》《红杂志》《紫罗兰》等个别报刊,或是某一时期、某一种类的报刊(如晚清民国、30年代、沦陷时期报刊;民俗书刊、小报等),或是中华书局等・134・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为代表的出版产业。甚至还有多篇专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上海形象”、“上海书写”的论文。

较多出现于博士论文题名中的地域,还有台港澳(28篇)和东北(15篇)。其中台港澳文学本来就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相对比较独立的一个方向,因此不必赘言;至于东北,受到关注的原因则比较特别:“九一八”之后,东北早早就成为沦陷区,从东北流亡关内的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作家的创作成为了“抗战文学”的先声,而留在东北沦陷区的作家则往往会有较为复杂的人生和创作经历,这就使得“东北文学”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15篇论文中有13篇是关于“九一八”之后的东北文学的,由此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研究者的关注点。

以某一题材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并不多,但是此类论文中关于乡土题材的就有24篇,其中既有研究鲁迅、沈从文、师陀、赵树理等作家的乡土写作的,也有研究乡土文学与地域文化、民俗学、民间文化、民间理念、民族国家意识、现代性等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的,另外还有两篇关于台湾乡土小说的论文。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与“城市”的对立结构经常会显现出来,这类题材的作品在整个现代文学中也是一直屡见不鲜,其中往往渗透着作家对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独特理解,或许正因如此,在所有题材中,乡土文学才会成为论文选题较为偏爱的对象。

关于“通俗文学”的论文有22篇(包括研究张恨水、包天笑等个别通俗作家的论文),其热度虽然并不算高,但是考虑到通俗文学在现代文学中是较为特殊的一个门类,它在很长时期以内都处于被污名化的境遇,因此这些论文的出现,也是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文学观念逐渐开放的一个表征。

三 论文选题的若干问题与缺陷

本专业近30年的博士论文中,产生了大量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论文总量的急剧上升,鱼龙混杂的状况越来越突出。下面笔者将尝试对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部分论文创新性不足,甚至有简单重复前人研究成果的情形。《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中两篇论文题目完全相同的情况就有多处,题目的文字表述略有差异、但研究对象完全相同者则更多,再算上一些虽然之前没有同类博士论文、但是已有大量其他研究成果的选题,这种重复的弊病就显得尤为严重。当然,公平地说,多数论文作者也并非有意蹈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好多选题重复的论文都出现在一两年、两三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颇令人无奈:有些选题领域,可能在论文作者开题

・13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第7期

之初还是一片“处女地”,但是等到一两年过后论文写成了,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对于现代文学这一略显拥挤的学科而言,想要避免此种状况恐怕没有太好的办法。当然,也有不少重复选题的确是由于论文作者创新意识不够、或者不了解本学科的研究进展而造成的,所以,在选题之前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学术动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造成论文创新性不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少独立的史料发现。文学史料是从事文学研究的基础,对于刚刚跨入学术门槛的博士生而言,搜集史料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术训练。但是许多博士论文的作者,似乎不太愿意做钻故纸堆的功夫,而更乐于从现成的史料中尝试提取新的观点和看法,可真正能做到“言人所不能言”者却实属寥寥,结果,大量的论文就变得表面看似“思想”满天飞、实则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因此培养发现史料的能力对于本专业的博士生而言就十分重要,这不仅是为了能写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论文,更是任何研究者都必须具备的学术基本功。

第二,某些论文问题意识不明确,选题意义比较有限。比如有的论文题为“影响×××创作的×个因素”,其处理的“问题”就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任何一位作家、尤其是重要作家,影响其创作的因素必然是复杂多样的,若有人可以总结出5条,则同样可以有人总结出4条或6条,但这都是研究者主观上的归纳,而并非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因而以此为论文题目,显然欠缺科学性。况且“影响某作家创作的因素有哪些”的提法,更像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道论述题,而不像一篇博士论文的题目,作者如何才能将它敷演成一篇几万、甚至十几万字的论文,也颇让人不解。再如不少论文是将两位或多位作家进行比较的,其中有的在题目中就能体现出比较清楚的问题意识,但也有的只是笼统地题为“××与××比较论”,而被拿来比较的两位作家之间又没有特别明显的共同点或者可供比较之处,这样的选题,其意义便会令人生疑了。

第三,有些论文盲目套用西方理论与方法。比如“现代性”一词,在论文题名中竟出现了70多次,许许多多的作家、流派、文体,无一不能与“现代性”扯上关系。尽管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而言,“现代性”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是假如刻意地在每一个角落里搜寻“现代性”,使其外延无限扩大,却也可能让“现代性”最终变成一个大而无当的概念。另外像女性主义、叙事学、文体学等理论与方法,也都是博士论文选题比较偏爱的,通过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有的时候研究者确实能够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但也有不少论文几乎纯粹就是某一方法的操练和演习,丰富多姿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仅仅被拿来当作某种时髦理论的证明或注脚,这不能不说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136・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选题分析第四,有些论文为了刻意求新,往往会选择一些过于“冷门”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这在最近几年来的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有的论文,其研究对象恐怕连本专业的研究者都未必熟悉。当然,使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处于 “边缘”地位的因素很多,就连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大作家,都曾经无法进入文学史,不过中国现代文学这片园地,在经过了几千名研究者数十年的耕耘以后,若想再发掘出像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作家,其可能性几乎为零。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作家之所以不知名,确实是由于其文学成就有限,尽管为了追求原创性而寻找“冷门”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某些作家的地位是否足以“支撑”起一篇博士论文,却也颇值得质疑。就整个学科的发展而言,发现更多的作家的确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但是这项工作并不一定要通过撰写博士论文来完成,因为博士论文对大多数研究者而言,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起点,过于冷门的博士论文选题,能否为研究者之后的学术生涯提供必要的“生长点”,也是令人担心的。注释:

该统计表发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网站:http:∥mcla.literature.org.cn/zjdt03.asp.登载于《人民政协报》,2008年4月21日。

[洪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邮编 102488]

・137・


相关文章

  •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 扬州大学2002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 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魏晋南北朝歌辞研究 学生姓名:吴大顺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所在院系:文学院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2004.4.17. 一.论文选题意义: 1. 论文题目的由来:进校前就 ...查看


  • 南农大名人
  • 我国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开拓者马育华 来源:光明网 作者:盖钧镒 发稿时间:2012-04-13 马育华,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对生物统计学和田间试验技术造诣 很深,较系统地将数量遗传学介绍到国内,并结合大豆种质资 源与育种进行应用研 ...查看


  • 专业论文写作选修尔雅答案
  • [单选题]()万字是博士学位论文的的字数要求. A .6 B .7 C .8 D .9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包括(). A .语言可带有感情色彩 B .逻辑清晰 C .有新的见解 D .数据准确可靠 我的答案:A ...查看


  • 经济论文类论文选题参考(一)
  • 经济论文类论文选题参考 我在杂志社每天帮作者代写代发职称论文,经验丰富,更多期刊资讯请关注微信:LSN2020.如有不足请及时联系我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 邮政 [选题参考]国际速递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MBA) [选题参考]中国邮政 ...查看


  •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 2008年第10期(总第213期) 学术论坛 ACADEMICFORUM (Cumulatively NO.10,2008 NO.21 3)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柯颖 [摘要]毕业论文教学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本 ...查看


  • 大连交通大学概况
  • 大连交通大学概况 大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大连铁道学院,是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 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 ...查看


  •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75份)
  •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学时:六周 适用专业:2012届现代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专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要与所学专业及就业岗位紧密结合,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进行 ...查看


  • 川大水建考研论坛
  • 水建考研论坛活动策划 水建考研论坛针对全员全体同学,主在是具有考研意向的同学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关于各方面的考验知识,以及对各大高校的了解. 本考研论坛以期为单位,每期中均会对水利水电,农业水利,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工程原理五个专业一章 ...查看


  • 尔雅 专业论文写作考试及答案
  • 一. 单选题(题数:60,共 60.0 分) 1 关于"艺术终结"这一命题,描述错误的是(). 1.0 分 ∙ A . 与社会发展背景有关 ∙ ∙ B . 艺术被非神圣化了 ∙ ∙ C . 艺术被当作商品生产 ∙ ∙ 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