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现状
欧洲的自然旅游资源
欧洲有三大主要旅游带,其旅游类型和资源状况各不相同。它们是:1)地中海地区,这是夏季旅游者自北向南流动的汇集区;2)构成中欧和南欧东西向“脊柱”的山脉,它们是吸引夏季观光旅游及冬季体育运动旅游二元旅游客流的磁石;3)大陆欧洲北部。这一工业化地区是商业旅游的焦点,也有大量一日游者到当地海岸和乡村旅游。
(一)地中海地区
该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内海。它夹于欧、非、亚三个大陆之间,面积辽阔,几乎与世界大洋隔绝,内部结构复杂,且自成体系。
1.气候特点 地中海地区在气候上属典型地中海类型,其夏干冬雨的气候特征很适宜旅游。在地中海许多地区,12月和1月气温很少低于10℃;尽管降水集中于秋冬季节,但在两次降水过程之间常会出现清澈晴朗的天空。地中海地区东西长达3600公里以上,从大西洋东缘延伸到亚洲大陆西缘,南北最宽可达1200公里以上。由于范围广大,其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内部分异。
2.地中海海域 地中海是内海,因而潮差很小,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亚得里亚海顶端,最大潮差仅为1米。因此潮汐和波浪条件对旅游活动和管理来说十分优越。 然而,近于全封闭式的内海会产生环境问题。这可能会威胁沿海未来的旅游业。地中海暖热、干燥的夏季导致强烈蒸发,失去的水分一部分由河流予以补充,更重要的一部分是由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入的海水予以补充,与此同时,地中海的海水在海底随着下层水流流出地中海。这种海水的交换过程十分缓慢,以致将地中海海水全部更换一次竟需75年之久。因此,地中海的任何污染都会由于蒸发而较迅速地恶化,而且污染的水只能很缓慢地向大西洋扩散。
(二)中南欧的山脉
中南欧的山脉是欧洲大陆的地形骨架。其核心自西向东有比利牛斯山脉、桑西山脉(在法国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这些山脉好似构成了庞大的山系,欧洲的脊柱。
阿尔卑斯山脉最高达海拔4500米以上,是中南欧的主要山脉,其山脊部分由火成岩构成,经古冰川作用后,形成了锯齿状山峰和深切的U形谷,地势高差悬殊,景观十分壮丽。在石灰岩山地和干谷,有地下河、众多的溶洞和裸露的山顶等典型“喀斯特”景观。因此中南欧有各种山地景观旅游资源,为夏季观光和运动度假旅游(如登山、徒步旅行、洞穴探险等活动)提供了多样可选择的条件,形成旅游旺季。尽管夏秋季为降水高峰期,似乎不太适宜旅游,但还是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阿尔卑斯山的高度和冬季大陆性气候影响,决定了它可以积累大量的优质雪,条件之理想远超过比其偏南的山脉。因而,阿尔卑斯山具有许多旅游胜地,是欧洲主要的山地国际旅游中心。这些胜地既有提供夏季观光旅游的功能,又有提供冬季体育运动旅游的功能。
从山地“脊柱”向北,雪被覆盖的高度愈来愈低,在德国的黑森林,雪被的最低高度为1500米,哈茨山为1125米,而到英国苏格兰的山地则降到900米,但这些地区仅在局部地方可以满足国内冬季体育运动的需求。这是因为在欧洲北部和西部边缘,受大西洋低气压系统影响愈来愈大,天气多风又变化多端,不太适宜开展滑雪运动。
(三)大陆北部平原
欧洲北部的大陆内地气候严酷,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如华沙1月平均气温低到零下30℃以下,7月平均气温为19℃。夏季降水集中,并常伴有雷暴,天气很不稳定。5~8月间为降水高峰季节,华沙仅7月一个月降水量就达87毫米。与地中海气候相比,这种气候条件的旅游吸引力不大。
尽管如此,仍然有大量国内旅游者流向西部海岸,但这种旅游往往是短期的,进行
国际旅游的人们,都被吸引到南方夏季天气可靠、可预见的地中海地区。
政治和经济因素对旅游客流有相当大影响。过去,欧洲分为西方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它们之间有严格的政治界线,妨碍双方旅游者进出对方。
正在演化着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将导致欧洲形成新的旅游地理势态。自1989年以来,东欧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在欧洲联盟国家之间,旅游障碍已经基本消除,而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其国家之间的旅游移动没有什么限制。
亚洲自然旅游资源
盘点今日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旅游市场的热点、亮点,当人们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彩云之南时,一条发源于中国,流经东南亚六国的名川大河———澜沧江—湄公河,正在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成为旅游搭桥,沟通各国,造福于沿岸各国人民的“纽带与桥梁”。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明日,由西双版纳天达旅游航运有限公司投入巨资添置的新型高速客船,将正式开通中国景洪至“金三角”泰国清盛的定期航班,这标志着被誉为“东方多瑙河”、有一江连六国美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经过沿岸四国多年的精心合作开发,正逐步“升温”成为本世纪亚洲大陆上最能吸引旅游者目光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有资料显示,在这条全长4880公里的大河沿岸,居住有各国90多个不同民族,各民族的建筑、风情、文化、服饰、生活习俗等不尽相同,从河源到出海口,涵盖了除沙漠以外所有气候环境的地表形态,将穿越世界最壮观的热带雨林,其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雄奇壮丽,被国际旅游界的规划专家誉为是一条集绿色生态游、民族风情游、探险、观光、休闲、科考等为一体的货真价实的黄金旅游线。多年来,这条旅游线路曾是世界各地旅游者梦寐以求的绿色神秘之地。如今已成为中泰两国重点推荐和打造的跨国旅游线路之一。
早在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旅游航线中抢占前机,已尝到“早期收获”甜头的西双版纳天达旅游航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自中国、老挝、缅甸、泰国4国于2000年6月正式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商船航运以来,至今已接待游客数万名,这些游客大多来自国内和东南亚各国,这次他们之所以开通定期航班,也是为了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要。目前,该公司开通的“泰国北部金三角—清莱—清迈”和“泰国北部金三角—清莱—清迈—曼谷—巴堤雅”两条旅游航线,就囊括了澜—湄黄金旅游线的三大魅力看点。
(一)原生态的自然人文景观
从澜沧江上西双版纳景洪港乘船顺江而下,经老挝、缅甸至泰国北部清盛,顺水航程约七八个小时。在此期间,你不仅可以欣赏到澜沧江—湄公河中布满河面、造型各异的激流崖石所构成的一道道“水上石林”,饱览沿河两岸满目翠绿、充满野性气息的原生态热带雨林,更可领略到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风情:两岸不时出现的原始村落,以及行走在沙滩上的猎人、在激流中捕鱼的渔夫、在暮色中凝视的小和尚、在河边清洗的哈尼族妇女等等,澜—湄“黄金水道”沿岸所展现出的人文景观与民族的多样性,其神奇、美丽与丰富的内涵,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地区,已是不可多见。
(二)神秘的“金三角”———清莱
清莱府是泰国北部著名的府城之一,坐落在名闻世界的“金三角”核心地带。质朴的山地村落,浪漫的湄公河以及神秘的金三角共同构成了清莱的主要景致。清莱府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清盛、金三角、美斯乐和美塞。而当你走进清盛的鸦片博物馆、禁毒纪念馆,走近
湄公河畔的金三角牌坊,走进泰北最大的华人村落美斯乐村时,金三角神秘的面纱便一层层的掀开,你仿佛如进入了时空的隧道,对金三角过去、现在的种种好奇和疑问或许都能得到满足和解释
(三)“北方玫瑰”———清迈
有“北方玫瑰”之称的清迈,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在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中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清迈市距曼谷700公里,有高速公路和川流不息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与首都紧密相连接。这里不仅是泰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当今泰国国泰民安,经济发展快速,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一个特色极为鲜明的大城市。清迈建于1296年,素以“美女和玫瑰”享誉天下,手工艺品名闻全国,远销国外。清迈四周群山环抱,清澈的滨河流经市区。作为兰纳王朝的首都,清迈城的城垣大多保存至今。四角的城门、环城流淌的护城河,泰北高脚式的木构建筑,城内古色古香的寺庙殿堂,与新建的白色建筑物错落有致,极富泰北特色。它所独具的历史浓厚古雅的韵味,每年都吸引着300多万的西方游客前往观光度假。
亚欧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现状
欧洲的自然旅游资源
欧洲有三大主要旅游带,其旅游类型和资源状况各不相同。它们是:1)地中海地区,这是夏季旅游者自北向南流动的汇集区;2)构成中欧和南欧东西向“脊柱”的山脉,它们是吸引夏季观光旅游及冬季体育运动旅游二元旅游客流的磁石;3)大陆欧洲北部。这一工业化地区是商业旅游的焦点,也有大量一日游者到当地海岸和乡村旅游。
(一)地中海地区
该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内海。它夹于欧、非、亚三个大陆之间,面积辽阔,几乎与世界大洋隔绝,内部结构复杂,且自成体系。
1.气候特点 地中海地区在气候上属典型地中海类型,其夏干冬雨的气候特征很适宜旅游。在地中海许多地区,12月和1月气温很少低于10℃;尽管降水集中于秋冬季节,但在两次降水过程之间常会出现清澈晴朗的天空。地中海地区东西长达3600公里以上,从大西洋东缘延伸到亚洲大陆西缘,南北最宽可达1200公里以上。由于范围广大,其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内部分异。
2.地中海海域 地中海是内海,因而潮差很小,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亚得里亚海顶端,最大潮差仅为1米。因此潮汐和波浪条件对旅游活动和管理来说十分优越。 然而,近于全封闭式的内海会产生环境问题。这可能会威胁沿海未来的旅游业。地中海暖热、干燥的夏季导致强烈蒸发,失去的水分一部分由河流予以补充,更重要的一部分是由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入的海水予以补充,与此同时,地中海的海水在海底随着下层水流流出地中海。这种海水的交换过程十分缓慢,以致将地中海海水全部更换一次竟需75年之久。因此,地中海的任何污染都会由于蒸发而较迅速地恶化,而且污染的水只能很缓慢地向大西洋扩散。
(二)中南欧的山脉
中南欧的山脉是欧洲大陆的地形骨架。其核心自西向东有比利牛斯山脉、桑西山脉(在法国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这些山脉好似构成了庞大的山系,欧洲的脊柱。
阿尔卑斯山脉最高达海拔4500米以上,是中南欧的主要山脉,其山脊部分由火成岩构成,经古冰川作用后,形成了锯齿状山峰和深切的U形谷,地势高差悬殊,景观十分壮丽。在石灰岩山地和干谷,有地下河、众多的溶洞和裸露的山顶等典型“喀斯特”景观。因此中南欧有各种山地景观旅游资源,为夏季观光和运动度假旅游(如登山、徒步旅行、洞穴探险等活动)提供了多样可选择的条件,形成旅游旺季。尽管夏秋季为降水高峰期,似乎不太适宜旅游,但还是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阿尔卑斯山的高度和冬季大陆性气候影响,决定了它可以积累大量的优质雪,条件之理想远超过比其偏南的山脉。因而,阿尔卑斯山具有许多旅游胜地,是欧洲主要的山地国际旅游中心。这些胜地既有提供夏季观光旅游的功能,又有提供冬季体育运动旅游的功能。
从山地“脊柱”向北,雪被覆盖的高度愈来愈低,在德国的黑森林,雪被的最低高度为1500米,哈茨山为1125米,而到英国苏格兰的山地则降到900米,但这些地区仅在局部地方可以满足国内冬季体育运动的需求。这是因为在欧洲北部和西部边缘,受大西洋低气压系统影响愈来愈大,天气多风又变化多端,不太适宜开展滑雪运动。
(三)大陆北部平原
欧洲北部的大陆内地气候严酷,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如华沙1月平均气温低到零下30℃以下,7月平均气温为19℃。夏季降水集中,并常伴有雷暴,天气很不稳定。5~8月间为降水高峰季节,华沙仅7月一个月降水量就达87毫米。与地中海气候相比,这种气候条件的旅游吸引力不大。
尽管如此,仍然有大量国内旅游者流向西部海岸,但这种旅游往往是短期的,进行
国际旅游的人们,都被吸引到南方夏季天气可靠、可预见的地中海地区。
政治和经济因素对旅游客流有相当大影响。过去,欧洲分为西方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它们之间有严格的政治界线,妨碍双方旅游者进出对方。
正在演化着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将导致欧洲形成新的旅游地理势态。自1989年以来,东欧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在欧洲联盟国家之间,旅游障碍已经基本消除,而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其国家之间的旅游移动没有什么限制。
亚洲自然旅游资源
盘点今日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旅游市场的热点、亮点,当人们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彩云之南时,一条发源于中国,流经东南亚六国的名川大河———澜沧江—湄公河,正在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成为旅游搭桥,沟通各国,造福于沿岸各国人民的“纽带与桥梁”。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明日,由西双版纳天达旅游航运有限公司投入巨资添置的新型高速客船,将正式开通中国景洪至“金三角”泰国清盛的定期航班,这标志着被誉为“东方多瑙河”、有一江连六国美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经过沿岸四国多年的精心合作开发,正逐步“升温”成为本世纪亚洲大陆上最能吸引旅游者目光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有资料显示,在这条全长4880公里的大河沿岸,居住有各国90多个不同民族,各民族的建筑、风情、文化、服饰、生活习俗等不尽相同,从河源到出海口,涵盖了除沙漠以外所有气候环境的地表形态,将穿越世界最壮观的热带雨林,其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雄奇壮丽,被国际旅游界的规划专家誉为是一条集绿色生态游、民族风情游、探险、观光、休闲、科考等为一体的货真价实的黄金旅游线。多年来,这条旅游线路曾是世界各地旅游者梦寐以求的绿色神秘之地。如今已成为中泰两国重点推荐和打造的跨国旅游线路之一。
早在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旅游航线中抢占前机,已尝到“早期收获”甜头的西双版纳天达旅游航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自中国、老挝、缅甸、泰国4国于2000年6月正式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商船航运以来,至今已接待游客数万名,这些游客大多来自国内和东南亚各国,这次他们之所以开通定期航班,也是为了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要。目前,该公司开通的“泰国北部金三角—清莱—清迈”和“泰国北部金三角—清莱—清迈—曼谷—巴堤雅”两条旅游航线,就囊括了澜—湄黄金旅游线的三大魅力看点。
(一)原生态的自然人文景观
从澜沧江上西双版纳景洪港乘船顺江而下,经老挝、缅甸至泰国北部清盛,顺水航程约七八个小时。在此期间,你不仅可以欣赏到澜沧江—湄公河中布满河面、造型各异的激流崖石所构成的一道道“水上石林”,饱览沿河两岸满目翠绿、充满野性气息的原生态热带雨林,更可领略到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风情:两岸不时出现的原始村落,以及行走在沙滩上的猎人、在激流中捕鱼的渔夫、在暮色中凝视的小和尚、在河边清洗的哈尼族妇女等等,澜—湄“黄金水道”沿岸所展现出的人文景观与民族的多样性,其神奇、美丽与丰富的内涵,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地区,已是不可多见。
(二)神秘的“金三角”———清莱
清莱府是泰国北部著名的府城之一,坐落在名闻世界的“金三角”核心地带。质朴的山地村落,浪漫的湄公河以及神秘的金三角共同构成了清莱的主要景致。清莱府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清盛、金三角、美斯乐和美塞。而当你走进清盛的鸦片博物馆、禁毒纪念馆,走近
湄公河畔的金三角牌坊,走进泰北最大的华人村落美斯乐村时,金三角神秘的面纱便一层层的掀开,你仿佛如进入了时空的隧道,对金三角过去、现在的种种好奇和疑问或许都能得到满足和解释
(三)“北方玫瑰”———清迈
有“北方玫瑰”之称的清迈,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在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中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清迈市距曼谷700公里,有高速公路和川流不息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与首都紧密相连接。这里不仅是泰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当今泰国国泰民安,经济发展快速,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一个特色极为鲜明的大城市。清迈建于1296年,素以“美女和玫瑰”享誉天下,手工艺品名闻全国,远销国外。清迈四周群山环抱,清澈的滨河流经市区。作为兰纳王朝的首都,清迈城的城垣大多保存至今。四角的城门、环城流淌的护城河,泰北高脚式的木构建筑,城内古色古香的寺庙殿堂,与新建的白色建筑物错落有致,极富泰北特色。它所独具的历史浓厚古雅的韵味,每年都吸引着300多万的西方游客前往观光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