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经典案例--扁鹊的医术

第一道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反而长兄医术最高呢?”扁鹊惭愧地说:“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水平最高。”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许多企业强调重视管理,而现实中却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误区,造成“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

问题:1.分析这则故事给你在管理思维上的启示。

2.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企业进入管理误区?

答:1.人们在认识一件事物时,往往不会留意事物的起因及初步的发展过程,只有当事物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才会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加以重视并寻求解决办法。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记住了救人于水火的扁鹊,却不曾对他的两位兄长留下印象。这则寓言给我的启示是:事前控制在管理中极为重要,不要等到出现了严重问题才知道要采取措施补救,而应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殊不知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防重于治,企业家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敏锐洞察力,尽最大可能去化解经营中的潜在风险。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时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治病是这个道理,管理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良医治未病”,处理组织管理上的问题最有效的就是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中国领导者多是“消防队员”类型的,也多喜欢“救火式”的下属,因而每天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这就丝毫不奇怪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德鲁克的观点:“一个平静无波的工厂,必是管理上了轨道。如果一个工厂常是高潮迭现,在参观者看来,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就必是管理不善。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刺激动人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且已将解决办法变成例行工作了。”同理,一个管理上了轨道的组织,常是一个令人觉得兴味索然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里,所谓“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就是为未来做决策,而不是轰轰烈烈地处理过去的问题。

2.防止企业进入管理误区的方法有以下两条:一是加强事前控制的力度。在管理过程中密切关注事态或环境的细微变化,努力将问题控制在初期阶段,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严重问题后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事前控制想要完美的实现,就要从组织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有明确的制度和文化来制约,后来的管理只能是亡羊补牢,慢慢地去修正这种控制事情的节奏。二是强调对过程的关注。尽管结果对一个企业来说很重要,但忽视过程的做法往往导致企业的行为事倍功半。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结果的必然。做一件事情或一份工作,过程是最关键的,如果每做一步都能按照程序办,踏踏实实,并在这个过程中预见问题,防范问题,或是发现问题的端倪进而给予及时的调整,那么结果必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之则不然。

第一道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反而长兄医术最高呢?”扁鹊惭愧地说:“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水平最高。”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许多企业强调重视管理,而现实中却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误区,造成“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

问题:1.分析这则故事给你在管理思维上的启示。

2.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企业进入管理误区?

答:1.人们在认识一件事物时,往往不会留意事物的起因及初步的发展过程,只有当事物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才会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加以重视并寻求解决办法。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记住了救人于水火的扁鹊,却不曾对他的两位兄长留下印象。这则寓言给我的启示是:事前控制在管理中极为重要,不要等到出现了严重问题才知道要采取措施补救,而应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殊不知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防重于治,企业家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敏锐洞察力,尽最大可能去化解经营中的潜在风险。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时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治病是这个道理,管理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良医治未病”,处理组织管理上的问题最有效的就是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中国领导者多是“消防队员”类型的,也多喜欢“救火式”的下属,因而每天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这就丝毫不奇怪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德鲁克的观点:“一个平静无波的工厂,必是管理上了轨道。如果一个工厂常是高潮迭现,在参观者看来,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就必是管理不善。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刺激动人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且已将解决办法变成例行工作了。”同理,一个管理上了轨道的组织,常是一个令人觉得兴味索然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里,所谓“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就是为未来做决策,而不是轰轰烈烈地处理过去的问题。

2.防止企业进入管理误区的方法有以下两条:一是加强事前控制的力度。在管理过程中密切关注事态或环境的细微变化,努力将问题控制在初期阶段,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严重问题后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事前控制想要完美的实现,就要从组织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有明确的制度和文化来制约,后来的管理只能是亡羊补牢,慢慢地去修正这种控制事情的节奏。二是强调对过程的关注。尽管结果对一个企业来说很重要,但忽视过程的做法往往导致企业的行为事倍功半。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结果的必然。做一件事情或一份工作,过程是最关键的,如果每做一步都能按照程序办,踏踏实实,并在这个过程中预见问题,防范问题,或是发现问题的端倪进而给予及时的调整,那么结果必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之则不然。


相关文章

  • 电影神医扁鹊观后感
  • 电影神医扁鹊观后感 电影神医扁鹊>观后感 前日,偶尔在网上发现了经典老电影[神医扁鹊],很感兴趣,看了一遍.即为扁鹊的高超医术所折服,又对庸医的行为感到愤怒. 扁鹊(前407-前310),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魏国三川郡 ...查看


  • 扁鹊时代的医学传授
  • 据史记记载,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 ...查看


  • 医古文翻译
  • <扁鹊传>译文 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谈,悄悄地告诉扁鹊说:&q ...查看


  • 8个经典哲理小故事
  • 小故事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 ...查看


  • 人教版课标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 文本──从解读.建构到超越 ──人教版课标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官正华 朱 瑛 设计理念: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故事文字简练形象,寓意深刻.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蔡桓公对扁 ...查看


  • 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什么扁鹊与灵巫的故事
  • 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什么扁鹊与灵巫的故事 <扁鹊仓公列传>出自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是其列传中的第四十五篇.<扁鹊仓公列传>所写的人物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以及西汉时期的淳于意,两人都是当时有名的神医, ...查看


  • 扁鹊三兄弟材料作文分析
  • 扁鹊三兄弟 材料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扁鹊兄弟三人都从医.大哥善于"防患于未然",把病消灭在萌芽之前,结果病人老是怀疑自己没病,大哥的名字天下不闻.二哥善于把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结果闻名乡里.扁鹊善于在 ...查看


  • 秦武王偏听阅读答案
  • 篇一:秦武王偏听阅读答案 译文:扁鹊拜见秦武王,秦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给秦武王医治.秦武王周围的人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见."武王把这话告诉了 ...查看


  • [扁鹊治病]教学案例
  • 前不久执教小学语文第八册<扁鹊治病>这课时,最后的环节是总结全文,我问学生: " 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 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 生说: " 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