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栽培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及采种:国外有一些蒲公英优良品种,如法国的厚叶品种,叶片大而肥厚。我国主要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叶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植株作为采种栽培,在夏季,待花托由绿变黄时,于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将花剪下,放室内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蒲公英的留种采集应有固定的种子圃地。

二、蒲公英肉质直根的培育:用作生产体芽菜的肉质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这样虽然比较经济,但肉直根不肥大,不能生产优质的体芽菜,建议人工培育。

1.播前准备:选择疏松肥活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种植地。秋收后净园并结合耕翻整地。每1亩施4000—5000公斤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翌年土壤化冻后按1.2米宽做畦,待播。

2.播种:在土温达到I5℃以上时开始播种。在畦内开浅沟2—3厘米,沟距10厘米、宽10厘米,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掺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3厘米,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片,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湿度。

3.苗期管理:播种后约9—12天出苗。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促使苗子生长旺盛。当蒲公英幼苗进入2—3片、5—6片和7—9片真叶期时,应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行3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选壮苗定苗,间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时浇水,定苗后,每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克,磷酸二氢钾6—8克,结合追肥再浇一次水。此期应防止徒长与倒伏,并结合中耕,及时除掉田间杂草。

4.蹲苗与田间管理:蒲公英定苗后很快进入莲座期,此期是为肉质根膨大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此后一段时间不浇水,直到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蒲公英抗逆性和抗病较强,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清除杂草和肥水管理。要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也可采取叶面施肥的方式延缓叶片衰老。播种当年不采收,以促其繁茂生长、肉质根粗大,以利来年早春生产出优质的体芽菜。

5.肉质根的收获与贮藏:肉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顶芽。与此同时,应准备好贮藏窖,最好选择背阴地块挖宽1—1.2米,深1.5米(东西延长)的贮藏窖。将肉质根放人窖内,码好,高不超过50厘米。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引起肉质根腐烂或发芽,贮藏后期要防冻。

三、蒲公英囤栽技术

1.囤栽床准备:根据条件选择温度能稳定维持在8—25℃的各种保护设施。在设施内做好土厚40—50厘米

的栽培床,栽培基质用洁净的土壤或河

沙等。最后设施内用烟熏剂消毒。

2.囤栽方法:囤栽前应将肉质根提前1天从贮藏窖内取出阴晾。将蒲公英肉质根按长度分级。然后按级别一沟一沟地码埋,码埋间距2—3厘米,埋人深度以露出根头生长点为度,码要整齐。码埋完毕后立即浇透水,浇水后2—3天插小供棚、覆盖黑色薄膜。

3.囤栽后管理:囤栽后管理主要是设施内温湿度的调控。一般床内温度保持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为好,温湿度的具体调控方法同一般的设施栽培。由于幼叶生长主要靠贮藏营养,所以该期内不用施肥,高产的关键是培育粗大、肥壮和充实的肉质根,并且冬季合理贮藏,减少营养消耗。

4.收获:当叶片达到10—15厘米时,用刀割取叶片,注意保护生长点,幼叶清洗后打捆包装上市。收获一般应在清晨进行。为延长市场供应期,可分期分批囤栽,这需要冷库等冷藏设备。

蒲公英高产栽培技术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除药用外,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盐渍咸菜等。因野生蒲公英资源连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一、生长特性

蒲公英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热、耐寒耐瘠,抗病能力很强,少发生病虫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可栽培。

二、整地施肥

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深翻20~25cm,整平耙细,做成长10~20cm、宽1.2~1.5m、高15cm的畦,或做成45cm宽的小垄种植。每亩施有机肥4000~4500kg,过磷酸钙15kg,均匀地撒入畦内。

三、播种

1.种子处理将种子置于50℃水中浸种,放于25℃下催芽。种子无休眠期,从春到秋可随时在露地播种,冬季可温室播种。

2.露地播种在畦面或垄上采用条播或撒播两种方式。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浅横沟,播幅约10cm,种子播下后覆土1cm,然后稍加镇压。撒播:在平畦上撒播,每亩用种1公斤左右,播种后盖草保温保湿,出苗时揭去盖草,约7~10天即可出苗。

3.温室播种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育苗移栽。若大棚或中小拱棚栽培,可于第二年2~3月间扣上农膜,3月下旬采收新芽,此时市价较高,可增加收入。

四、田间管理

蒲公英生长期间应经常进行中耕松土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拔草,并进行间苗、定苗,间苗株距为3~5cm,定苗株距为8~10cm。温室内撒播株距6cm。

五、肥水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和地力是蒲公英生长的关键。每次间苗和收割1次后

,结合浇水施1次速效氮肥。收割后3~4天内不浇水,以防烂根。生长期间应追1~2

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10~14kg,磷酸二氢钾5~6kg。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秋播者应在入冬前浇封冻水、施越冬肥。每亩畦面上施有机肥2500kg,过磷酸钙20kg。春节返青后,可结合浇水施尿素10~15kg,过磷酸钙8kg。

六、采收

第一年收割1次或者不收割,可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层大叶食用或用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当叶基部长至10~15cm时,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捆扎上市。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如作为药材出售,可在晚秋采挖带根的全草,抖净泥土晒干即可。

一、品种选择及采种:国外有一些蒲公英优良品种,如法国的厚叶品种,叶片大而肥厚。我国主要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采种时选择叶片肥大、叶多色绿、锯齿较深、根茎粗壮的植株作为采种栽培,在夏季,待花托由绿变黄时,于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将花剪下,放室内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开,再阴干1—2天,用手搓掉冠毛,晒干备用。蒲公英的留种采集应有固定的种子圃地。

二、蒲公英肉质直根的培育:用作生产体芽菜的肉质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这样虽然比较经济,但肉直根不肥大,不能生产优质的体芽菜,建议人工培育。

1.播前准备:选择疏松肥活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种植地。秋收后净园并结合耕翻整地。每1亩施4000—5000公斤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翌年土壤化冻后按1.2米宽做畦,待播。

2.播种:在土温达到I5℃以上时开始播种。在畦内开浅沟2—3厘米,沟距10厘米、宽10厘米,踏实浇透水,将种子掺细沙,拌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3厘米,最后在畦的两边插上竹弓片,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蒲公英萌发的最适温湿度。

3.苗期管理:播种后约9—12天出苗。幼苗出齐后,去掉薄膜并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促使苗子生长旺盛。当蒲公英幼苗进入2—3片、5—6片和7—9片真叶期时,应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进行3次间苗(间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选壮苗定苗,间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时浇水,定苗后,每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克,磷酸二氢钾6—8克,结合追肥再浇一次水。此期应防止徒长与倒伏,并结合中耕,及时除掉田间杂草。

4.蹲苗与田间管理:蒲公英定苗后很快进入莲座期,此期是为肉质根膨大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此后一段时间不浇水,直到肉质根进入迅速膨大期。蒲公英抗逆性和抗病较强,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清除杂草和肥水管理。要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也可采取叶面施肥的方式延缓叶片衰老。播种当年不采收,以促其繁茂生长、肉质根粗大,以利来年早春生产出优质的体芽菜。

5.肉质根的收获与贮藏:肉质根的收获最迟应于上冻前完成。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顶芽。与此同时,应准备好贮藏窖,最好选择背阴地块挖宽1—1.2米,深1.5米(东西延长)的贮藏窖。将肉质根放人窖内,码好,高不超过50厘米。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引起肉质根腐烂或发芽,贮藏后期要防冻。

三、蒲公英囤栽技术

1.囤栽床准备:根据条件选择温度能稳定维持在8—25℃的各种保护设施。在设施内做好土厚40—50厘米

的栽培床,栽培基质用洁净的土壤或河

沙等。最后设施内用烟熏剂消毒。

2.囤栽方法:囤栽前应将肉质根提前1天从贮藏窖内取出阴晾。将蒲公英肉质根按长度分级。然后按级别一沟一沟地码埋,码埋间距2—3厘米,埋人深度以露出根头生长点为度,码要整齐。码埋完毕后立即浇透水,浇水后2—3天插小供棚、覆盖黑色薄膜。

3.囤栽后管理:囤栽后管理主要是设施内温湿度的调控。一般床内温度保持在15—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为好,温湿度的具体调控方法同一般的设施栽培。由于幼叶生长主要靠贮藏营养,所以该期内不用施肥,高产的关键是培育粗大、肥壮和充实的肉质根,并且冬季合理贮藏,减少营养消耗。

4.收获:当叶片达到10—15厘米时,用刀割取叶片,注意保护生长点,幼叶清洗后打捆包装上市。收获一般应在清晨进行。为延长市场供应期,可分期分批囤栽,这需要冷库等冷藏设备。

蒲公英高产栽培技术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除药用外,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盐渍咸菜等。因野生蒲公英资源连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一、生长特性

蒲公英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热、耐寒耐瘠,抗病能力很强,少发生病虫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可栽培。

二、整地施肥

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深翻20~25cm,整平耙细,做成长10~20cm、宽1.2~1.5m、高15cm的畦,或做成45cm宽的小垄种植。每亩施有机肥4000~4500kg,过磷酸钙15kg,均匀地撒入畦内。

三、播种

1.种子处理将种子置于50℃水中浸种,放于25℃下催芽。种子无休眠期,从春到秋可随时在露地播种,冬季可温室播种。

2.露地播种在畦面或垄上采用条播或撒播两种方式。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浅横沟,播幅约10cm,种子播下后覆土1cm,然后稍加镇压。撒播:在平畦上撒播,每亩用种1公斤左右,播种后盖草保温保湿,出苗时揭去盖草,约7~10天即可出苗。

3.温室播种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育苗移栽。若大棚或中小拱棚栽培,可于第二年2~3月间扣上农膜,3月下旬采收新芽,此时市价较高,可增加收入。

四、田间管理

蒲公英生长期间应经常进行中耕松土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拔草,并进行间苗、定苗,间苗株距为3~5cm,定苗株距为8~10cm。温室内撒播株距6cm。

五、肥水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和地力是蒲公英生长的关键。每次间苗和收割1次后

,结合浇水施1次速效氮肥。收割后3~4天内不浇水,以防烂根。生长期间应追1~2

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10~14kg,磷酸二氢钾5~6kg。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秋播者应在入冬前浇封冻水、施越冬肥。每亩畦面上施有机肥2500kg,过磷酸钙20kg。春节返青后,可结合浇水施尿素10~15kg,过磷酸钙8kg。

六、采收

第一年收割1次或者不收割,可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层大叶食用或用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自第二年起,每隔15~20天割一次,当叶基部长至10~15cm时,可一次性整株割取,捆扎上市。每年可收割2~4次,即:春季1~2次,秋季1~2次。如作为药材出售,可在晚秋采挖带根的全草,抖净泥土晒干即可。


相关文章

  • 种什么菜好?山野菜种植可以让你另辟蹊径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习惯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营养保健型方面转变,过去象征着过苦日子的山野菜,如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救心菜.芦蒿.荠菜.苦菜等野菜,不仅是市民餐桌上的抢手货,宾馆酒家也常把它们列为首选蔬菜. 一.山野 ...查看


  • 100种植物认识
  • 一百种植物认识 1.苏铁(Cycas spp.),俗称铁树,属裸子植物, 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全世界约有9属90余种.苏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 子植物,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它起源 于古生代的二 ...查看


  •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有些农民朋友苦于找不到经济效益好的种植项目而迷惘.笔者认为,下面几类项目就很不错. 异地种植项目 当地引种种植异地的农产品,可省去长途运输的费用和时间,上市快而早.鲜活质优,备受消费者喜爱,如南蔗北种.南菜北栽等. 反季节 ...查看


  • 如何种植特色菜
  •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的菜农在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引领下,不断增加香椿芽.雪樱子.黄秋葵等三种特色蔬菜的种植面积,种菜收入比过去增长了近3倍,菜农的人均纯收入达16000元,其中有80%以上的收入来自特色蔬菜的种植.香椿芽等特色蔬菜以其 ...查看


  • 常见食用野菜图片大全1
  • 常见食用野菜图片大全 作者 :河北土特产网 分享野菜及山货 土特产礼品等 野菜,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每一次品尝,都是和自然的亲密接触.野菜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是自然的礼物,是我们绿色生活的气息,亦是人与自然相 ...查看


  • C36.豆芽菜类生产技术汇编
  • 豆芽菜类生产技术汇编 1.新型芽菜家庭生产技术 2.袋生豆芽技术 3.红砖培育豆芽技术 4.五种芽菜的生产技术 5. 芽苗菜生产栽培技术 6.沙生绿色豆芽 7.沙生绿色豆芽新技术 8.活体芽菜培育技术 9.活体芽菜生产技术 10.绿色大豆芽 ...查看


  • 家庭种菜种哪里
  • 家庭种菜种哪里? 一般说来,如果空间允许,大多数蔬菜瓜果都可在阳台上栽种.所谓阳台的环境条件,最主要就是阳台朝向和阳台封闭情况.朝向决定着阳台的光照条件,而阳台封闭情况则决定了阳台的温度条件.全封闭阳台冬季温度也较高,所受温度限制较小,可选 ...查看


  • 濒危药用植物三叶青研究进展_钱丽华
  • 2015,27(7):1301-1308浙江农业学报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http ://www.zjnyxb.cn J ].浙江农业学报,2015,27(7):1301-1308.钱丽华,戴丹丽 ...查看


  • 种植蔬菜把握好时间
  • 一.常见蔬菜露天种植时间表 一月:油菜.四月慢.菠菜.生菜.葱.香菜. 二月:油菜.四月慢.菠菜.生菜.芹菜.土豆.香菜. 三月:菠菜.白菜.茄子.辣椒.番茄.黄瓜.丝瓜.西葫芦.南瓜.冬瓜.苦瓜.西瓜.空心菜.生菜.茼蒿.芹菜.土豆.大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