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地理位置演变调查分析报告
一、 实践目的:1.培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2.培养网络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
3.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 实践步骤:1.根据调查对象拟好提纲
2.收集相关资料
3.整理资料和报告编写
西宁市地理位置 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7〃北纬36°34′3〃地势由北向 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
西宁市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全市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市区内海拔2275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8.9摄氏度,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有“夏都”之称。 西宁市人口与民族
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129.24万人, 乡村人口86.12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07.17万人。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海湖新区。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6万人,占总人口25.55%。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谱写了灿烂的发展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赋予了串富的人文精神,使西宁显现出包容,勤劳、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特点。
西宁市历史沿革 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西宁曾是西汉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基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通衢、沟通中原与西部边地的重要城镇,也是历史上“唐蕃古道”必经之地。 西宁历史悠久。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设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为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中转站。五代北宋时称青唐城,是吐蕃唃厮啰的国都,成为东西商贸交通的都会,兴盛一时。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入青唐城,改称西宁州(取名西方安宁之意),建陇右都护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宁府,1914年裁西宁府,设西宁道。1926年,撤销道,改为西宁行政区,设西宁行政长官。1946年西宁改县为市,成为青海省省会。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仍作会省会。
西宁市自然环境
西宁周围群山环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属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均温4.9℃,最高31℃,最低-18℃。年降水量379毫米。夏季凉风习习,凉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西宁市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游览点有北山寺、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宅邸等,湟中县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宁市151公里。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地貌和生态系统,造就了独特的山水自然之美。西宁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中原大地,具有仰观高原,俯察东南之势。集高山平湖与田园风光、江南水色与辽阔莽原,金色海洋与丹霞赤壁为一隅,构成西宁独有的山水特色。两山对峙,三水汇聚,四川相连,又构筑了西宁主城山水小格局。看山,南山山峦绵延,柔滑起伏,似温柔怀抱,拥城而来,暗含阴柔;北山丹霞地貌,壁立坚劲,彰显阳刚之气。观水,三水汇聚,绕城而去,河滩湿地,草木茂盛,滔滔湟水为西宁增添灵动之象。论川,四川相通,水为纽带,山为依靠,山的轮廓似界限,但却增强了人在川中的归属感,造就了人、川、山的情景呼应。可谓,南山阴柔,北山阳刚,山存刚柔兼济,仁德之相;水聚三川,润而不争,有上善灵动之气;山、水、川、城相亲相融。
西宁市城市发展
西宁市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发展遵循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点地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把西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设施完善,并具有地方特色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西宁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先后与国内外许多城市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每年在西宁举办的“郁佥香节”、“青洽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 “中国夏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背靠青海丰富的高原动植物资源,天然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近年来,西宁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和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
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抓投资环境建设,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宁在全省有较高的首位度。人口占全省的38.84%,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3.93%。“十一五”时期,我们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做强西宁,服务全省,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区域内投资环境优良的创业城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和谐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西宁市经济发展
“十一五”以来,西宁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从西部十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看,西宁市GDP增速位次比较稳定,2005年增长14.8%,位居西部十省会城市第二位;2006年、2007年分别以14.5%、15.3%的增长速度居第四位;2008年增长14.7%,居第三位。
固定资产投资。与西部省会城市相比,增速位次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05年增长17.34%,居第七位;2006年增长21.98%,居第五位;2007年增长26.9%,居第二位;2008年增长23.69%,居第六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增长13.94%,居第七位;2006年和2007分别以14.50%和16.30%的增速居第九、十位;2008年增速位次有所上升,以22.31%的增速居第七位,高于银川、兰州和成都。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逐年提高,位次呈上升趋势。2005年增长17.5%,居第七位;2006年增长20.1%,居第六位;2007年增长30%,居第四位;2008年为27.3%,居第六位。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2006年分别为8397元、9335元,均居末位;2007年突破万元为10636元并超过兰州,居第九位;2008年为11929元,高出兰州市252元,从增速位次来看,昆明和西安处于前两位,西宁位居第八。 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为2593元,排在末位; 2006和2007年超过兰州,居第九位;2008年为3944元,高出兰州市469元,从增速位次来看,贵阳和西安处于前两位,西宁居第三位。
西宁市旅游业发展
西宁市是中国优胜旅游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和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青海建设成旅游名省的机遇下,不断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积极扩大“天路起点, 中国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的两小时车程半径旅游圈,利用已开辟或正在开辟的环青海湖旅游线、黄河源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宗教朝圣旅游线、世界屋脊旅游线、青藏铁路旅游线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塔尔寺、青海湖、原子城、日月山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风俗文化。根据海拔高度分类,2000—2
500米的中等海拔高度,对人体有强化体魄,增进健康的功能。自八十年代以来,西宁市旅游产业从小到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宁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紧紧抓住这一大好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5年时间把西宁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城市,以此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高原古城西宁在国内外享有更高的声誉。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我市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增强了全市各族人民的旅游意识和参与意识。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产业形象渐趋鲜明,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旅游业已开始从“接待型”逐步向“经济产业型”转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美丽夏都———花节添彩 夏都西宁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栽种郁金香。从20世纪80年代,夏都西宁就开始种植发展郁金香,使得郁金香在高原大地上大放异彩。每年“五一”前后是郁金香怒放的时节,夏都西宁的各大公园、主要街道上形色各异的郁金香争奇斗艳,成为城市里最夺目的风景线。自
2002年开始,我省、我市将郁金香这一优势资源与“五一”黄金周有机结合,打造出了“中国·青海郁金香节”,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郁金香节开始了解夏都西宁,走进夏都西宁,一睹高原郁金香的风采,感受夏都西宁的魅力。 清凉夏都———消夏避暑 西宁位于祁连山南部的一个盆地,中等海拔高度与四周地势形成天然空调,造化赋予其独具特色的气候优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七八月份,正当全国许多城市烈日炎炎之时,西宁却清风习习、凉爽宜人,八月平均气温为16?郾9℃,白天最高气温不超过28℃,是大自然赋予世人的避暑消夏胜地,凡来西宁的游客无不深感“人往高处走,凉从夏都生”的舒心和惬意。
生态夏都———回归自然 青海是举世闻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有一些生态旅游资源是全世界独有的。青海之美,美在自然,而省会西宁便于大自然的巨大花园之中。站在西宁的原野上,农、牧区景色和谐交融,由下往上您可以看到:百里油菜花展现金色童话、青翠草原上牛羊撒珠,高山之巅白雪耸入蓝天„„面对“惟此独有”的美景,谁不叹服大自然的伟大,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人文夏都———内涵深远 西宁是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古城,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多民族移民地区。至今,先后以各种方式移居西宁的人达100万之多,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和当地人民一道,创造和丰富了西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形成了西宁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使西宁显现出多元化的城市文化特点。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目前国内最高等级公路自行车赛事,在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注册为2.5级,每年一届,在中国青海举行。2004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级由原来的2.5级升为2.3级,将成为亚洲级别最高的自行车职业赛事。
西宁市城市特色构想
当前,西宁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园林城市概念上,则会特色全无。只有抓住高原特色意境,建设高原山水园林城市,才是西宁城市特色危机的破解之道。
一要借势立意,独创特色。高原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不能停留在自然风景的利用和再现上,关键要有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山水文化在山水画、山水诗中的表达,重在意境的把握,即“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一定要借高原山水生态之势,立西宁特色意境之美。作为展示青海自然生态与文化的窗口,西宁的城市特色理所当然要代表和反映青海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成为青藏高原山川风貌的集大成者。
二要保护利用,构建高原“大园林”城市。如果借青藏高原山水特征,立西宁高原山水园林城市意境,则西宁周边200公里旅游圈内的生态系统与人文景观就是西宁山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构成了西宁的“大园林”。要重点保护和利用这个区域,保持这些生态系统与人文景观的原生态,极尽其天然之趣。要树立保护也是发展、保护也是政绩的理念。在东部综合区发展规划中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并突出生态保护禁建区的划定。加大对各类重点林区和生态绿地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市县水源的保护及河道的污染防治。严控河道采砂,保持水质清澈。要防止在工程建设中大量裁弯取直,使河道变为混凝土渠道,保护自然和充满生机的河滩野趣。要严控重点通道如青藏铁路、公路两侧、河道两岸、重点景区周围的开山采石行为,以及重要景区大兴土木所造成的开发性破坏行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严控农用地转用审批,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田林网,保护乡村风韵,构筑好山水园林城市的基础。
三要固本清源,加快建设园林城。主城区规划与建设是西宁建设高原山水园林城市、彰显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在这一圈层内,把生态文明和山水意识贯穿与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中,渗透到城市设计、建筑风格等各个环节上。固本清源,治山治水,山为青山、水为碧水,推动城市风貌向高原山水园林城市迈进。当前要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狠抓南北两山绿化,加快“大南山”绿化工程,构建城市的绿色立体大背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构筑城市绿色平面大背景;在旧城区内见缝插绿,多建街头小游园和庭院绿地,让绿地贴近市民,处处体现山水意境。要调整河道水系治理观念和思路,实施以自然河道形态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型河道治理新理念。减少工程措施,维护河滩漫延地带,适当聚集水面,“宜河则河,宜湖则湖”,扩大河道、河滩、水面、湿地面积,使河道成为有机、有生命力、充满野趣的生态系统廊道。“处处涌泉,户户垂柳”曾是西宁多泉的真实写照,要结合历史遗迹予以恢复,加快泉水再现工程。特别是对麒麟泉、北门泉、香水泉、周家泉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古泉遗址要加快恢复,使其再现高原泉城风貌。山水城市,重在意境,重在城与山,城与水的关系。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开敞空间,留出视觉走廊,借山入城,街道与山体相呼应,有韵律。要以河道、生态廊道为
主轴,形成通畅并有机联系的生态观赏系统,城、山、水有机融合,彼此呼应,富于变化。
四要追求敞亮与拙朴风格,力塑新特色。规划布局与建筑风格,是规划与建筑的艺术,是山水意境的载体。在独特的高原山水园林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建筑风格的艺术创造中,必须表达和体现这种独特的高原文化内涵与意境。一是高原整体意境的敞亮感,体现在规划的空间布局上就是对宽阔敞亮之感的极力追求。以清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营造的开阔之气,敞亮之感,与大城市高楼林立的压抑感,与江南城市的小桥流水、精巧雅致,形成强烈对比,让人们一到高原,便有豁然开朗、放飞心情的敞亮感。二是整体建筑风格上的拙朴感。没有比昆仑山的雄浑、戈壁大漠的辽阔、丹霞赤壁的刚毅这样的山水再大气的意境了!西宁建筑风格必须远远抛弃华丽与琐碎,形成简洁与拙朴之风,体现高原山色的雄浑与刚劲,沉稳与拙朴。三是包容的精神。多民族、多宗教的地方特色,应当成为西宁建筑难舍的情怀。我们不主张大搞复古仿制,必须在地方民族特色的提炼上再下功夫。在简与拙之中,要来一点细腻,这种细腻就是民族元素的点缀,就像粗犷的青海山水中有各民族绚丽多彩的生活一样,也让民族的色彩与元素在拙朴的建筑上成为一条蓝天上的彩虹。
西宁市地理位置演变调查分析报告
一、 实践目的:1.培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2.培养网络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
3.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 实践步骤:1.根据调查对象拟好提纲
2.收集相关资料
3.整理资料和报告编写
西宁市地理位置 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7〃北纬36°34′3〃地势由北向 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
西宁市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全市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市区内海拔2275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8.9摄氏度,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有“夏都”之称。 西宁市人口与民族
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129.24万人, 乡村人口86.12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07.17万人。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海湖新区。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6万人,占总人口25.55%。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谱写了灿烂的发展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赋予了串富的人文精神,使西宁显现出包容,勤劳、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特点。
西宁市历史沿革 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西宁曾是西汉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基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通衢、沟通中原与西部边地的重要城镇,也是历史上“唐蕃古道”必经之地。 西宁历史悠久。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设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为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中转站。五代北宋时称青唐城,是吐蕃唃厮啰的国都,成为东西商贸交通的都会,兴盛一时。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入青唐城,改称西宁州(取名西方安宁之意),建陇右都护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宁府,1914年裁西宁府,设西宁道。1926年,撤销道,改为西宁行政区,设西宁行政长官。1946年西宁改县为市,成为青海省省会。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仍作会省会。
西宁市自然环境
西宁周围群山环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属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均温4.9℃,最高31℃,最低-18℃。年降水量379毫米。夏季凉风习习,凉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西宁市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游览点有北山寺、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宅邸等,湟中县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宁市151公里。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地貌和生态系统,造就了独特的山水自然之美。西宁背靠青藏高原,面向中原大地,具有仰观高原,俯察东南之势。集高山平湖与田园风光、江南水色与辽阔莽原,金色海洋与丹霞赤壁为一隅,构成西宁独有的山水特色。两山对峙,三水汇聚,四川相连,又构筑了西宁主城山水小格局。看山,南山山峦绵延,柔滑起伏,似温柔怀抱,拥城而来,暗含阴柔;北山丹霞地貌,壁立坚劲,彰显阳刚之气。观水,三水汇聚,绕城而去,河滩湿地,草木茂盛,滔滔湟水为西宁增添灵动之象。论川,四川相通,水为纽带,山为依靠,山的轮廓似界限,但却增强了人在川中的归属感,造就了人、川、山的情景呼应。可谓,南山阴柔,北山阳刚,山存刚柔兼济,仁德之相;水聚三川,润而不争,有上善灵动之气;山、水、川、城相亲相融。
西宁市城市发展
西宁市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发展遵循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点地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把西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设施完善,并具有地方特色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西宁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先后与国内外许多城市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每年在西宁举办的“郁佥香节”、“青洽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 “中国夏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背靠青海丰富的高原动植物资源,天然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近年来,西宁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和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
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抓投资环境建设,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宁在全省有较高的首位度。人口占全省的38.84%,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3.93%。“十一五”时期,我们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做强西宁,服务全省,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区域内投资环境优良的创业城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和谐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西宁市经济发展
“十一五”以来,西宁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从西部十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看,西宁市GDP增速位次比较稳定,2005年增长14.8%,位居西部十省会城市第二位;2006年、2007年分别以14.5%、15.3%的增长速度居第四位;2008年增长14.7%,居第三位。
固定资产投资。与西部省会城市相比,增速位次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05年增长17.34%,居第七位;2006年增长21.98%,居第五位;2007年增长26.9%,居第二位;2008年增长23.69%,居第六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增长13.94%,居第七位;2006年和2007分别以14.50%和16.30%的增速居第九、十位;2008年增速位次有所上升,以22.31%的增速居第七位,高于银川、兰州和成都。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逐年提高,位次呈上升趋势。2005年增长17.5%,居第七位;2006年增长20.1%,居第六位;2007年增长30%,居第四位;2008年为27.3%,居第六位。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2006年分别为8397元、9335元,均居末位;2007年突破万元为10636元并超过兰州,居第九位;2008年为11929元,高出兰州市252元,从增速位次来看,昆明和西安处于前两位,西宁位居第八。 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为2593元,排在末位; 2006和2007年超过兰州,居第九位;2008年为3944元,高出兰州市469元,从增速位次来看,贵阳和西安处于前两位,西宁居第三位。
西宁市旅游业发展
西宁市是中国优胜旅游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和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青海建设成旅游名省的机遇下,不断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积极扩大“天路起点, 中国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的两小时车程半径旅游圈,利用已开辟或正在开辟的环青海湖旅游线、黄河源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宗教朝圣旅游线、世界屋脊旅游线、青藏铁路旅游线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塔尔寺、青海湖、原子城、日月山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风俗文化。根据海拔高度分类,2000—2
500米的中等海拔高度,对人体有强化体魄,增进健康的功能。自八十年代以来,西宁市旅游产业从小到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宁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紧紧抓住这一大好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5年时间把西宁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城市,以此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高原古城西宁在国内外享有更高的声誉。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04年我市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增强了全市各族人民的旅游意识和参与意识。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产业形象渐趋鲜明,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旅游业已开始从“接待型”逐步向“经济产业型”转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美丽夏都———花节添彩 夏都西宁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栽种郁金香。从20世纪80年代,夏都西宁就开始种植发展郁金香,使得郁金香在高原大地上大放异彩。每年“五一”前后是郁金香怒放的时节,夏都西宁的各大公园、主要街道上形色各异的郁金香争奇斗艳,成为城市里最夺目的风景线。自
2002年开始,我省、我市将郁金香这一优势资源与“五一”黄金周有机结合,打造出了“中国·青海郁金香节”,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郁金香节开始了解夏都西宁,走进夏都西宁,一睹高原郁金香的风采,感受夏都西宁的魅力。 清凉夏都———消夏避暑 西宁位于祁连山南部的一个盆地,中等海拔高度与四周地势形成天然空调,造化赋予其独具特色的气候优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七八月份,正当全国许多城市烈日炎炎之时,西宁却清风习习、凉爽宜人,八月平均气温为16?郾9℃,白天最高气温不超过28℃,是大自然赋予世人的避暑消夏胜地,凡来西宁的游客无不深感“人往高处走,凉从夏都生”的舒心和惬意。
生态夏都———回归自然 青海是举世闻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有一些生态旅游资源是全世界独有的。青海之美,美在自然,而省会西宁便于大自然的巨大花园之中。站在西宁的原野上,农、牧区景色和谐交融,由下往上您可以看到:百里油菜花展现金色童话、青翠草原上牛羊撒珠,高山之巅白雪耸入蓝天„„面对“惟此独有”的美景,谁不叹服大自然的伟大,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人文夏都———内涵深远 西宁是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古城,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多民族移民地区。至今,先后以各种方式移居西宁的人达100万之多,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和当地人民一道,创造和丰富了西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形成了西宁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使西宁显现出多元化的城市文化特点。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目前国内最高等级公路自行车赛事,在国际自行车运动联盟注册为2.5级,每年一届,在中国青海举行。2004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级由原来的2.5级升为2.3级,将成为亚洲级别最高的自行车职业赛事。
西宁市城市特色构想
当前,西宁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园林城市概念上,则会特色全无。只有抓住高原特色意境,建设高原山水园林城市,才是西宁城市特色危机的破解之道。
一要借势立意,独创特色。高原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不能停留在自然风景的利用和再现上,关键要有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山水文化在山水画、山水诗中的表达,重在意境的把握,即“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一定要借高原山水生态之势,立西宁特色意境之美。作为展示青海自然生态与文化的窗口,西宁的城市特色理所当然要代表和反映青海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成为青藏高原山川风貌的集大成者。
二要保护利用,构建高原“大园林”城市。如果借青藏高原山水特征,立西宁高原山水园林城市意境,则西宁周边200公里旅游圈内的生态系统与人文景观就是西宁山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构成了西宁的“大园林”。要重点保护和利用这个区域,保持这些生态系统与人文景观的原生态,极尽其天然之趣。要树立保护也是发展、保护也是政绩的理念。在东部综合区发展规划中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并突出生态保护禁建区的划定。加大对各类重点林区和生态绿地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市县水源的保护及河道的污染防治。严控河道采砂,保持水质清澈。要防止在工程建设中大量裁弯取直,使河道变为混凝土渠道,保护自然和充满生机的河滩野趣。要严控重点通道如青藏铁路、公路两侧、河道两岸、重点景区周围的开山采石行为,以及重要景区大兴土木所造成的开发性破坏行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严控农用地转用审批,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田林网,保护乡村风韵,构筑好山水园林城市的基础。
三要固本清源,加快建设园林城。主城区规划与建设是西宁建设高原山水园林城市、彰显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在这一圈层内,把生态文明和山水意识贯穿与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中,渗透到城市设计、建筑风格等各个环节上。固本清源,治山治水,山为青山、水为碧水,推动城市风貌向高原山水园林城市迈进。当前要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狠抓南北两山绿化,加快“大南山”绿化工程,构建城市的绿色立体大背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构筑城市绿色平面大背景;在旧城区内见缝插绿,多建街头小游园和庭院绿地,让绿地贴近市民,处处体现山水意境。要调整河道水系治理观念和思路,实施以自然河道形态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型河道治理新理念。减少工程措施,维护河滩漫延地带,适当聚集水面,“宜河则河,宜湖则湖”,扩大河道、河滩、水面、湿地面积,使河道成为有机、有生命力、充满野趣的生态系统廊道。“处处涌泉,户户垂柳”曾是西宁多泉的真实写照,要结合历史遗迹予以恢复,加快泉水再现工程。特别是对麒麟泉、北门泉、香水泉、周家泉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古泉遗址要加快恢复,使其再现高原泉城风貌。山水城市,重在意境,重在城与山,城与水的关系。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开敞空间,留出视觉走廊,借山入城,街道与山体相呼应,有韵律。要以河道、生态廊道为
主轴,形成通畅并有机联系的生态观赏系统,城、山、水有机融合,彼此呼应,富于变化。
四要追求敞亮与拙朴风格,力塑新特色。规划布局与建筑风格,是规划与建筑的艺术,是山水意境的载体。在独特的高原山水园林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建筑风格的艺术创造中,必须表达和体现这种独特的高原文化内涵与意境。一是高原整体意境的敞亮感,体现在规划的空间布局上就是对宽阔敞亮之感的极力追求。以清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营造的开阔之气,敞亮之感,与大城市高楼林立的压抑感,与江南城市的小桥流水、精巧雅致,形成强烈对比,让人们一到高原,便有豁然开朗、放飞心情的敞亮感。二是整体建筑风格上的拙朴感。没有比昆仑山的雄浑、戈壁大漠的辽阔、丹霞赤壁的刚毅这样的山水再大气的意境了!西宁建筑风格必须远远抛弃华丽与琐碎,形成简洁与拙朴之风,体现高原山色的雄浑与刚劲,沉稳与拙朴。三是包容的精神。多民族、多宗教的地方特色,应当成为西宁建筑难舍的情怀。我们不主张大搞复古仿制,必须在地方民族特色的提炼上再下功夫。在简与拙之中,要来一点细腻,这种细腻就是民族元素的点缀,就像粗犷的青海山水中有各民族绚丽多彩的生活一样,也让民族的色彩与元素在拙朴的建筑上成为一条蓝天上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