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基中学语文、英语组课例研修实施方案
(主题一)
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楚雄市培训中心的要求,结合学校《怎样做课例研修》实施方案的,依据《怎样做课例研修》的内容、特点及其我组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组课例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兴校”为指导,结合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例研修“三实践、两反思”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提高培训实效,切实提高我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探讨、研究和解决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研修目的:
1、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聚焦于常态教学,改进常态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
3、在实践中积累、传递教学智慧,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 4、谋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结合,使教师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 5、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三实践、两反思”的课例研修基本模式,研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聚集团队的智慧,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形成共识,并指导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课例研修主题: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主题提出的背景及目标要求 (一)主题提出的背景
诗词,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那博大精深的格调,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弘扬着永恒不朽的生命力。诗应该说,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新课标中,古诗词也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语文老师善于艺术地、充分地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那么,古老的诗词也完全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品读古诗,学生可以跨越历史的门槛,与诗人作心与心的交流,去神游祖国的秀美河山,去感受那雄壮的英雄气概,去体味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从中受到陶冶,启迪和激励,提高语文素养。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
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有重要地位,每册课本几乎有20首。 《虞书》中说:“诗言志”。《毛诗序》是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诗。”所谓“志”就是思想感情。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而且,诗歌的感情在中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每试必考。
由于教学中教师知道的问题、学生学习中缺乏灵活运用等种种原因,古诗词赏析一直是我校大部分学生的难题,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他们算是吃尽苦头,3分的题,就只有一分或干脆没有。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不知如何下手,或是张冠李戴。总之一句话,缺乏方法技巧的指导。那么,作为中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就尤为重要。
(二)目标要求:通过本次研修,得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的能力与水平,切实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三)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李红萍
成员:李开良 刘英 陈宏 王敏 王言丽 王丽 王建平 张太周 龚蓉芳 夏正婷
组长职责:制定本组课例研修方案,策划并协调组织研修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负责撰写课例研修报告。
队员职责:全程、全员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完成研修任务。 人员分工:王丽负责摄像。
执教教师:陈宏,分别上78班、77班、79班。 五、主题及形式的过程
2014年9月27日下午2:30,我组教师在物理实验室召开第一次课前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研讨并确定研修主题。
首先,由组长李红萍介绍主题提出的背景及学生实际情况。接着,由各位教师参与研讨。
经本组研修团队成员的积极研讨与交流,各教师一直认为,这个主题的提出具有针对性,它来源于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是较为棘手的;这个主题具有研究价值,而且可操作性强;这个主题的研讨具有前瞻性,研修成果值得
推广。它的成功,可以有效地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可以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古诗词鉴赏中存在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全组教师一致通过。决定将主题确定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活动设计
为了研修团队成员调课方便,使各环节的安排更紧凑,计划在2014年9月27——29日组织活动,第一节课召开课前会议,第二节课组织课堂观察,第三节课召开课后会议,依此类推。
七、研修活动流程、用表、成果呈现方式设计 1、语文、英语组“三实践,两反思”课堂实践日程表
(语文英语组)研修主题一 执教教师:陈宏、李红萍
2、课堂观察用表(附后)
3、成果呈现方式设计:总结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课例研修报告。
大地基中学语文、英语组课例研修实施方案
(主题二)
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楚雄市培训中心的要求,结合学校《怎样做课例研修》实施方案的,依据《怎样做课例研修》的内容、特点及其我组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组课例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兴校”为指导,结合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例研修“三实践、两反思”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提高培训实效,切实提高我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探讨、研究和解决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研修目的:
1、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聚焦于常态教学,改进常态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
3、在实践中积累、传递教学智慧,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 4、谋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结合,使教师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 5、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三实践、两反思”的课例研修基本模式,研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聚集团队的智慧,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形成共识,并指导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课例研修主题:
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事作文? 四、主题提出的背景及目标要求 (一)主题提出的背景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题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书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也是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平价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对学生的写作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八年级学生能用词组和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然而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书面表达错误较多,与《英语课程标准》前言中“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说来,学生书面表达中主要存在以下错误:时态误用、汉语式英语、逻辑错误、单词拼写错误、文章缺少衔接、文体不对等
另外, 在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师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尤其是教师正确的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写作和规范学生写作训练的力度不大等都影响着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二)目标要求:通过本次研修,得出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写好记事作文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与水平,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李红萍
成员:李开良 刘英 陈宏 王敏 王言丽 王丽 王建平 张太周 龚蓉芳 夏正婷
组长职责:制定本组课例研修方案,策划并协调组织研修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负责撰写课例研修报告。
队员职责:全程、全员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完成研修任务。 人员分工:王丽负责摄像。
执教教师:夏正婷,分别上78班、77班、79班。 五、主题及形式的过程
2014年10月11日下午2:30,我组教师在物理实验室召开第一次课前会议。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研讨并确定研修主题。
首先,由组长李红萍介绍主题提出的背景及学生实际情况。接着,由各位教师参与研讨。
经本组研修团队成员的积极研讨与交流,各教师一直认为,这个主题是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最棘手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研修意义与价值。虽然,主题的研修能否圆满是个问号,但是,我们都相信,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这一范围太大,可操作性不强。有教师提议,主题定
为: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游记作文?经第一次课堂实践,团队成员认为,“游记作文”范围太狭窄,它属于记事作文范畴。而作文记事作文是考试中最常见的一种写作题材,为了达到研修主题大小适中的目的,我们决定将研修主题的重新确定为: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事作文?
六、活动设计
为了研修团队成员调课方便,使各环节的安排更紧凑,计划在2014年10月11——13日组织活动,第一节课召开课前会议,第二节课组织课堂观察,第三节课召开课后会议,依此类推。
七、研修活动流程、用表、成果呈现方式设计 1、语文、英语组“三实践,两反思”课堂实践日程表
2、课堂观察用表(附后)
3、成果呈现方式设计:总结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课例研修报告。
大地基中学语文、英语组课例研修实施方案
(主题一)
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楚雄市培训中心的要求,结合学校《怎样做课例研修》实施方案的,依据《怎样做课例研修》的内容、特点及其我组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组课例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兴校”为指导,结合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例研修“三实践、两反思”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提高培训实效,切实提高我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探讨、研究和解决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研修目的:
1、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聚焦于常态教学,改进常态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
3、在实践中积累、传递教学智慧,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 4、谋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结合,使教师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 5、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三实践、两反思”的课例研修基本模式,研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聚集团队的智慧,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形成共识,并指导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课例研修主题: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主题提出的背景及目标要求 (一)主题提出的背景
诗词,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它那博大精深的格调,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弘扬着永恒不朽的生命力。诗应该说,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新课标中,古诗词也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语文老师善于艺术地、充分地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那么,古老的诗词也完全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品读古诗,学生可以跨越历史的门槛,与诗人作心与心的交流,去神游祖国的秀美河山,去感受那雄壮的英雄气概,去体味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从中受到陶冶,启迪和激励,提高语文素养。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
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有重要地位,每册课本几乎有20首。 《虞书》中说:“诗言志”。《毛诗序》是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诗。”所谓“志”就是思想感情。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而且,诗歌的感情在中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每试必考。
由于教学中教师知道的问题、学生学习中缺乏灵活运用等种种原因,古诗词赏析一直是我校大部分学生的难题,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他们算是吃尽苦头,3分的题,就只有一分或干脆没有。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不知如何下手,或是张冠李戴。总之一句话,缺乏方法技巧的指导。那么,作为中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就尤为重要。
(二)目标要求:通过本次研修,得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的能力与水平,切实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三)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李红萍
成员:李开良 刘英 陈宏 王敏 王言丽 王丽 王建平 张太周 龚蓉芳 夏正婷
组长职责:制定本组课例研修方案,策划并协调组织研修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负责撰写课例研修报告。
队员职责:全程、全员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完成研修任务。 人员分工:王丽负责摄像。
执教教师:陈宏,分别上78班、77班、79班。 五、主题及形式的过程
2014年9月27日下午2:30,我组教师在物理实验室召开第一次课前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研讨并确定研修主题。
首先,由组长李红萍介绍主题提出的背景及学生实际情况。接着,由各位教师参与研讨。
经本组研修团队成员的积极研讨与交流,各教师一直认为,这个主题的提出具有针对性,它来源于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是较为棘手的;这个主题具有研究价值,而且可操作性强;这个主题的研讨具有前瞻性,研修成果值得
推广。它的成功,可以有效地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可以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古诗词鉴赏中存在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全组教师一致通过。决定将主题确定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活动设计
为了研修团队成员调课方便,使各环节的安排更紧凑,计划在2014年9月27——29日组织活动,第一节课召开课前会议,第二节课组织课堂观察,第三节课召开课后会议,依此类推。
七、研修活动流程、用表、成果呈现方式设计 1、语文、英语组“三实践,两反思”课堂实践日程表
(语文英语组)研修主题一 执教教师:陈宏、李红萍
2、课堂观察用表(附后)
3、成果呈现方式设计:总结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课例研修报告。
大地基中学语文、英语组课例研修实施方案
(主题二)
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楚雄市培训中心的要求,结合学校《怎样做课例研修》实施方案的,依据《怎样做课例研修》的内容、特点及其我组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组课例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研兴校”为指导,结合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例研修“三实践、两反思”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提高培训实效,切实提高我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探讨、研究和解决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研修目的:
1、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聚焦于常态教学,改进常态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
3、在实践中积累、传递教学智慧,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 4、谋求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结合,使教师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 5、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三实践、两反思”的课例研修基本模式,研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聚集团队的智慧,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形成共识,并指导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课例研修主题:
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事作文? 四、主题提出的背景及目标要求 (一)主题提出的背景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题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书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也是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平价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对学生的写作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八年级学生能用词组和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然而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书面表达错误较多,与《英语课程标准》前言中“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说来,学生书面表达中主要存在以下错误:时态误用、汉语式英语、逻辑错误、单词拼写错误、文章缺少衔接、文体不对等
另外, 在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师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尤其是教师正确的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写作和规范学生写作训练的力度不大等都影响着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二)目标要求:通过本次研修,得出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写好记事作文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与水平,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李红萍
成员:李开良 刘英 陈宏 王敏 王言丽 王丽 王建平 张太周 龚蓉芳 夏正婷
组长职责:制定本组课例研修方案,策划并协调组织研修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负责撰写课例研修报告。
队员职责:全程、全员参与,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完成研修任务。 人员分工:王丽负责摄像。
执教教师:夏正婷,分别上78班、77班、79班。 五、主题及形式的过程
2014年10月11日下午2:30,我组教师在物理实验室召开第一次课前会议。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研讨并确定研修主题。
首先,由组长李红萍介绍主题提出的背景及学生实际情况。接着,由各位教师参与研讨。
经本组研修团队成员的积极研讨与交流,各教师一直认为,这个主题是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最棘手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研修意义与价值。虽然,主题的研修能否圆满是个问号,但是,我们都相信,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这一范围太大,可操作性不强。有教师提议,主题定
为: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游记作文?经第一次课堂实践,团队成员认为,“游记作文”范围太狭窄,它属于记事作文范畴。而作文记事作文是考试中最常见的一种写作题材,为了达到研修主题大小适中的目的,我们决定将研修主题的重新确定为: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事作文?
六、活动设计
为了研修团队成员调课方便,使各环节的安排更紧凑,计划在2014年10月11——13日组织活动,第一节课召开课前会议,第二节课组织课堂观察,第三节课召开课后会议,依此类推。
七、研修活动流程、用表、成果呈现方式设计 1、语文、英语组“三实践,两反思”课堂实践日程表
2、课堂观察用表(附后)
3、成果呈现方式设计:总结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课例研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