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

作者:程必定

经济研究 1995年06期

  我国经济历史地形成了具有一定差距的区域格局,由于地区间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区域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之处,不是在于消除了区域差距,而是在于不断地缩小区域差距。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把缩小区域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在各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明显地扩大了。就全国而言,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变动上。

  实际上,区域差距的扩大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政府在各个发展时期都采取了一些办法缩小区域差距。这些办法确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抑制住区域差距的扩大势头。尤其是1980年以后,以推动市场化进程为特征的改革开放在我国逐步深化,区域差距的扩大更加明显和突出了。对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推出一些政策措施,理论界也提出了不少积极建议。比如,由单纯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增强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等等。这些都不失为良策,但是,这些办法大多是指靠中央政府,而且多为计划手段和行政办法,并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上。如果缺乏这种区域机制,尽管有中央政府的计划手段和行政办法,在市场经济下对缩小区域差距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有时,市场机制甚至会冲消这些计划手段和行政办法对缩小区域差距的作用。80年代后我国区域差距明显扩大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什么是缩小区域差距的机制呢?我以为,这种机制就是,东、中、西部地区在各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既与区域利益相联系、又与相互发展相关联的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政府有关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应以培育这种机制为目的,推进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和不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进程,就会逐步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

  一、区域内部性、外部性及相互影响

  区域是一种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区域的地理规定性区别了区域内与区域外,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也就形成了区域的内部性和外部性。由此,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区域内部性是由区域的内部经济发展诸要素所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技术构成、市场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交汇而成的基本特征,它存在于区域之内;相应地,区域外部性是相对于某一个区域而言的外部区域的内部性,它存在于这个区域之外。对于每个特定的区域来说,如果舍去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将其视为同质区,那么,区域内部性就具有同一性;相应地,外部区域作为异质区,区域外部性就具有多样性。显然,与具有同一性的区域内部性相比较,区域外部性既有优于区域内部性的方面,也有劣于区域内部性的方面。

  但是,区域又是开放系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的内部性与外部性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区域内部性与外部性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指向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二是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

  区域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的外部性对内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内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其表现是,在开放区域之间,某些优于区域内部性的外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推进,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内部性,并在区域的资源与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引起一系列波及效应并发生积极变化,区域内部性的总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区域经济在外部性的内部化过程中得到发展。相应地,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区域的内部性对外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外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其表现是,在开放区域之间,某些优于区域外部性的内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外部性,从而对区域的资源与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的波及效应,区域外部性的总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不仅推动了外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区域自身的经济发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外部性的某些因素已转化为区域内部性发挥功能的可利用因素,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由区域内扩展到区域外,区域经济便得到了新的发展。

  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普遍存在的区域经济运动现象,在不同类型的区域,它们的存在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来,外部性内部化主要发生于相对落后的区域,这类区域因缺乏经济起飞的激发因素而发展缓慢,但它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能力方面所形成的位势差,容易引致外部区域新因素的进入,从而激发区域内部性的变化,区域经济便能较快地进入起飞阶段。内部性外部化主要发生于相对发达的区域,这类区域内部性先进,但区域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内部性因素作用功能的进一步释放和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它与不发达地区所形成的位势差,容易引致某些内部性因素的溢出,这些因素在更大的区域空间发挥作用,不仅带动了外部区域的发展,而且开拓了本区域的发展空间,区域经济又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更快的发展。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与区域的内部性外部化虽有明显的区别,但却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无论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还是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都符合两类区域的根本利益,因而都与区域利益相联系;其二是,无论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还是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对区域内与区域外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都与两类区域的共同发展相关联。这两个特征表明,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都是具有区域动力的区域经济运动现象,是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两者的并存和持续演进,会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因为,一方面,不发达地区在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区域内部性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更新区域发展条件,逐步滋生新的具有活力的区域发展机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逐步缩小;而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在内部性外部化过程中,通过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展,影响并改造相对落后的区域外部性,区域内部性越发达,对不发达地区内部性的影响和改造程度就越大,从而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间的差距也就会缩小。因此,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应持续不断地推动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的进程。

  二、外部性内部化、内部性外部化的基本形式:区域传递

  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既不是外部性向内部性的直接转移,也不是内部性对外部性的简单照搬,而是内部性与外部性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生的蠕变。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形式或渠道,因区域的客观情况不同而各异,但一般说来,其基本形式是经济发展的区域传递。

  所谓经济发展的区域传递,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间,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因素相互影响、波及而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对不发达地区来说,这种区域传递主要是相对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因素向区域内的渗透式波及,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部性发生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对发达地区来说,这种区域传递主要是区域的内部性因素向区域外的辐射式波及,既在一定范围内改造了区域外部性,又开拓了本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使区域的外部性和内部性都发生了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区域传递使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又使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既与传递双方的区域利益相联系,又与传递双方的共同发展相关联,因而是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基本形式。

  区域传递作为区域经济运动的一种客观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性与区域发展的普遍性之间的矛盾和统一。一方面,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要素赋存和区位条件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客观差异,某些区域的资源与要素不足和区位条件的不良,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另一些区域的资源与要素充分和区位条件的优越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区域条件的差异性和区域发展的普遍性发生了矛盾;另方面,不同类型的区域,无论其资源与要素的富缺或区位条件的优劣,在历史进程中总会持续不断的发展,这样,区域发展的普遍性趋势总是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克服区域差异的限制,在资源与要素不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不同区域间就会在比较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互补不足、释放本体能量,导致区域传递的发生与持续。因此,区域传递的实质,是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的区域之间的互补,在区域互补中形成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

  从区域间互补角度看,区域传递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二是产品互补式区域传递,三是产业互补式区域传递。

  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是资源秉赋存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以资源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凡是对资源有需求而又不能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的区域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比如,不发达地区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发达地区资金和技术相对丰裕,但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不足,这两类地区最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与资金、技术在区域传递中得到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受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及而加快了原料、能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技术、资金引入,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因素发生蠕变,区域的外部性逐步内部化,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得到新的推动。对发达地区来说,对不发达地区的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技术、资金的溢出,使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外部化,不仅推动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引致发达地区区域内部性因素的某些蠕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在劳动地域分工条件下,区域间以产品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和比较利益的作用机制,社会生产客观地形成了劳动地域分工的区域格局,某些产品和生产就具有一定的空间集中度,而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又是分散的,这样,生产的集中和需求的分散,必然会导致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区域间的产品互补表现为产品的流出和流入。不同层次产品的流出流入,对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有着不同的作用。如果将产品划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次,那么,一般地说来,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流出区域,以及最终产品的流入区域,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不发达地区多属这种情况;相应地,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流入区域,以及最终产品的流出区域,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发达地区多属这种情况。实践表明,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产品互补式区域传递,发达地区起主导作用。这样,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外部性因素通过产品的互补而渗入,将引起区域内部性因素的部分蠕变,某些外部性因素也就内部化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培育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内部性因素通过产品的互补向外部辐射,区域内部性的某些因素在辐射中逐步外部化了。但这种外部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倒逼机制”,反过来促使区域内部性某些因素的部分蠕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得到了加强,区域经济就会得到新的发展。

  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变过程中,以区域间的产业推移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变过程,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产业结构将会发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产业置换。但是,一个区域的产业置换既受到其它区域的影响,又会波及到其它区域,这样,区域产业置换也就形成并推进区域间的产业推移。产业推移的区域指向是产业层次较高的发达地区向产业层次较低的不发达地区的推移,这种推移虽由产业置换所引发,又会推动产业置换,显然,区域间的产业推移也就形成了区域间的产业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与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外部性因素更多地渗入,区域内部性因素将会发生更深刻的蠕变,外部性因素在产业演变中内部化了,区域内部性品质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逐步得到改良,从而形成区域发展的内在新机制,区域经济就能进入起飞阶段。对发达地区来说,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区域内部性在产业层次上外部化了,这种外部化在推动不发达地区产业置换的同时,形成了更有力的“倒逼机制”,反过来激发区域内部性因素的蠕变,推进产业结构的更高度化演变,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增强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区域经济就会进入更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三种类型区域传递的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三种类型的区域传递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资源互补是区域传递的初级形式,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产品互补,而产品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发产业互补;另一方面,产业互补是区域传递的高级形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相反,在许多场合下还会带动和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第二,三种类型的区域传递对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作用程度不同,从而,对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具有不同的贡献程度,其中,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虽较为普遍地存在,但对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作用程度最小,对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也只具有较小的贡献程度。而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虽并非普遍地存在,但对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作用程度最大,对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也具有更大的贡献程度。因此,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应从我国区域差异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遵循三种类型区域传递逐级发生的内在联系规律,在广泛开展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的基础上,推进资源互补向产品互补再向产业互补的演变,又不能拘泥于这种逐级发生的联系,而要以最高形式的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为突破口,形成区域传递中的高级形式对低级形式的带动机制,加快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进程,更为有效地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

  三、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培育

  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发生和推进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区域开放程度和区域市场化水平。其中,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对我国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的培育,在推动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进程中缩小区域差距,主要在于不断扩大区域开放程度,推进区域的市场化进程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区域开放作为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必要条件,是区域传递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前已指出,区域传递是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基本形式,但是,在区域封闭情况下,外部性因素很难渗入区域内而实现内部化,内部性因素也很难向外辐射而实现外部化。只有在区域开放情况下,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要素才能在区域间流动,区域传递才能发生,区域差距在区域传递中才能逐步缩小。另外,区域传递由资源互补式向产品互补式再向产业互补式的演进,也与区域开放的程度相联系,并要求不断扩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与之相适应。可见,区域开放既是区域传递的发生条件,又是区域传递逐级递进的条件,就决定了区域开放是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必要条件。

  区域市场化作为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充分条件,是区域传递动力机制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区域传递是区域间的经济能量交换和要素的流动,仅有区域开放这个必要条件是不够的,还要有启动和推动这种交换与流动的动力机制这样的充分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区域传递有着重要作用,但政府的作用只具有组织功能意义而不具有动力功能的意义,具有动力功能意义的是市场机制。一方面,市场机制如同一个看得见的尺度,在具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将比较利益规则显形化;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又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沿着显形化的比较利益规则牵动要素的区域流动。这样,区域传递便被启动,并会持续发生,在区域传递中推进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市场机制又是一种市场力,它的形成和作用取决于区域的市场化程度。当区域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时,开放的区域间只能发生资源互补式这类初级形式的区域传递,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的内部性外部化就很有限;只有当区域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才能向产品互补式、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演进,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以拓展。

  区域开放和市场化作用为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两个基本条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阻碍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区域差距也就难以缩小。40余年来我国区域差距屡屡扩大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在1980年以前中央集中统一计划体制时期,区域间在国家大计划的盘子里是完全开放的,不存在区域封锁问题,但是,这个时期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还是扩大了。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在这个时期,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两个基本条件不同时具备,区域间虽然是开放的,但区域市场化程度极低,市场机制被完全排斥。尽管国家在这个时期向中西部地区大量投资,建成了大批项目,但这些投资和项目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并不是靠市场机制,而完全是靠行政计划手段,许多项目与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基本脱节,不能引起中西部地区内部性因素的连锁蠕变,区域外部性难以内部化,区域差距缩小的区域机制生长缓慢,结果出现了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事实。这个深刻的教训说明,推动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以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区域开放和区域市场化是缺一不可的。

  1980年以后我国区域差距的扩大,从另一个方面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时期的情况与前一个阶段基本相反:区域市场化程度提高了,但区域市场却常遭封锁而分割,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又遇到区域开放方面的障碍。在改革所推动的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地区间经济技术的差异,以及中央政府一度推行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差异,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明显地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因而缺乏对外部性因素区域内部化的市场力,而东部发达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并未形成对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辐射,加之区域利益的形成及其日益巨大的作用力,区域保护主义逐步滋生,处于自然开放的区域之间,又出现了区域市场的封闭,地区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产业互补,往往变成了短缺资源的垄断和区域产业的同构,区域传递的阻力增大,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进程渐缓,区域差距缩小的区域机制被弱化,因而出现了比80年代以前更为扩大的区域差距。可见,区域市场开放受阻,不能不说是80年代以后我国区域差距又被扩大的一个深刻教训。

  从建国40多年来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两次深刻教训中,我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启发:逐步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必须通过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培育区域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机制;而推进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进程,必须把区域市场化和区域开放结合起来,既要推进区域市场化进程,又要扩大区域开放,在发展区域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健全全国统一市场。对于发达地区来说,一方面要扩大对外开放,更多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不断提高区域内部性的品质,推进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另一方面要面向国内市场,拓展向不发达地区的辐射渠道,推进向不发达地区的区域传递,加快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一方面要加快区域市场化进程,提高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和区域市场力;另一方面要扩大区域开放,拓展与发达地区的区域传递,加快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进程。这样,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间逐步形成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内在机制,就会奠定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基础。中央政府应围绕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内在机制的培育,推出一系列引导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的政策措施,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这样,就会大大缩短在经济起飞期间我国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过程,促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校对:子璇 WW林立

作者介绍:程必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程必定

经济研究 1995年06期

  我国经济历史地形成了具有一定差距的区域格局,由于地区间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区域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之处,不是在于消除了区域差距,而是在于不断地缩小区域差距。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把缩小区域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但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在各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域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明显地扩大了。就全国而言,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变动上。

  实际上,区域差距的扩大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政府在各个发展时期都采取了一些办法缩小区域差距。这些办法确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抑制住区域差距的扩大势头。尤其是1980年以后,以推动市场化进程为特征的改革开放在我国逐步深化,区域差距的扩大更加明显和突出了。对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推出一些政策措施,理论界也提出了不少积极建议。比如,由单纯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增强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等等。这些都不失为良策,但是,这些办法大多是指靠中央政府,而且多为计划手段和行政办法,并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上。如果缺乏这种区域机制,尽管有中央政府的计划手段和行政办法,在市场经济下对缩小区域差距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有时,市场机制甚至会冲消这些计划手段和行政办法对缩小区域差距的作用。80年代后我国区域差距明显扩大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什么是缩小区域差距的机制呢?我以为,这种机制就是,东、中、西部地区在各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既与区域利益相联系、又与相互发展相关联的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政府有关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应以培育这种机制为目的,推进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和不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进程,就会逐步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

  一、区域内部性、外部性及相互影响

  区域是一种空间概念,区域经济存在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区域的地理规定性区别了区域内与区域外,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也就形成了区域的内部性和外部性。由此,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区域内部性是由区域的内部经济发展诸要素所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技术构成、市场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交汇而成的基本特征,它存在于区域之内;相应地,区域外部性是相对于某一个区域而言的外部区域的内部性,它存在于这个区域之外。对于每个特定的区域来说,如果舍去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将其视为同质区,那么,区域内部性就具有同一性;相应地,外部区域作为异质区,区域外部性就具有多样性。显然,与具有同一性的区域内部性相比较,区域外部性既有优于区域内部性的方面,也有劣于区域内部性的方面。

  但是,区域又是开放系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的内部性与外部性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区域内部性与外部性的相互影响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指向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二是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

  区域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的外部性对内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内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其表现是,在开放区域之间,某些优于区域内部性的外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推进,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内部性,并在区域的资源与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引起一系列波及效应并发生积极变化,区域内部性的总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区域经济在外部性的内部化过程中得到发展。相应地,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区域的内部性对外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外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其表现是,在开放区域之间,某些优于区域外部性的内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外部性,从而对区域的资源与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的波及效应,区域外部性的总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不仅推动了外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区域自身的经济发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外部性的某些因素已转化为区域内部性发挥功能的可利用因素,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由区域内扩展到区域外,区域经济便得到了新的发展。

  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普遍存在的区域经济运动现象,在不同类型的区域,它们的存在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来,外部性内部化主要发生于相对落后的区域,这类区域因缺乏经济起飞的激发因素而发展缓慢,但它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能力方面所形成的位势差,容易引致外部区域新因素的进入,从而激发区域内部性的变化,区域经济便能较快地进入起飞阶段。内部性外部化主要发生于相对发达的区域,这类区域内部性先进,但区域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内部性因素作用功能的进一步释放和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它与不发达地区所形成的位势差,容易引致某些内部性因素的溢出,这些因素在更大的区域空间发挥作用,不仅带动了外部区域的发展,而且开拓了本区域的发展空间,区域经济又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更快的发展。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与区域的内部性外部化虽有明显的区别,但却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无论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还是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都符合两类区域的根本利益,因而都与区域利益相联系;其二是,无论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还是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对区域内与区域外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都与两类区域的共同发展相关联。这两个特征表明,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都是具有区域动力的区域经济运动现象,是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两者的并存和持续演进,会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因为,一方面,不发达地区在外部性内部化过程中,区域内部性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更新区域发展条件,逐步滋生新的具有活力的区域发展机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逐步缩小;而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在内部性外部化过程中,通过经济发展的空间拓展,影响并改造相对落后的区域外部性,区域内部性越发达,对不发达地区内部性的影响和改造程度就越大,从而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间的差距也就会缩小。因此,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应持续不断地推动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的进程。

  二、外部性内部化、内部性外部化的基本形式:区域传递

  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既不是外部性向内部性的直接转移,也不是内部性对外部性的简单照搬,而是内部性与外部性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生的蠕变。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形式或渠道,因区域的客观情况不同而各异,但一般说来,其基本形式是经济发展的区域传递。

  所谓经济发展的区域传递,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间,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因素相互影响、波及而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对不发达地区来说,这种区域传递主要是相对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因素向区域内的渗透式波及,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部性发生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对发达地区来说,这种区域传递主要是区域的内部性因素向区域外的辐射式波及,既在一定范围内改造了区域外部性,又开拓了本区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使区域的外部性和内部性都发生了蠕变,从而实现了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区域传递使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又使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既与传递双方的区域利益相联系,又与传递双方的共同发展相关联,因而是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基本形式。

  区域传递作为区域经济运动的一种客观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性与区域发展的普遍性之间的矛盾和统一。一方面,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要素赋存和区位条件等方面总是存在着客观差异,某些区域的资源与要素不足和区位条件的不良,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另一些区域的资源与要素充分和区位条件的优越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区域条件的差异性和区域发展的普遍性发生了矛盾;另方面,不同类型的区域,无论其资源与要素的富缺或区位条件的优劣,在历史进程中总会持续不断的发展,这样,区域发展的普遍性趋势总是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克服区域差异的限制,在资源与要素不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不同区域间就会在比较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互补不足、释放本体能量,导致区域传递的发生与持续。因此,区域传递的实质,是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的区域之间的互补,在区域互补中形成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

  从区域间互补角度看,区域传递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二是产品互补式区域传递,三是产业互补式区域传递。

  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是资源秉赋存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以资源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凡是对资源有需求而又不能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的区域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比如,不发达地区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发达地区资金和技术相对丰裕,但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不足,这两类地区最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与资金、技术在区域传递中得到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受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及而加快了原料、能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技术、资金引入,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因素发生蠕变,区域的外部性逐步内部化,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得到新的推动。对发达地区来说,对不发达地区的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技术、资金的溢出,使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外部化,不仅推动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引致发达地区区域内部性因素的某些蠕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在劳动地域分工条件下,区域间以产品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和比较利益的作用机制,社会生产客观地形成了劳动地域分工的区域格局,某些产品和生产就具有一定的空间集中度,而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又是分散的,这样,生产的集中和需求的分散,必然会导致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区域间的产品互补表现为产品的流出和流入。不同层次产品的流出流入,对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有着不同的作用。如果将产品划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次,那么,一般地说来,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流出区域,以及最终产品的流入区域,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不发达地区多属这种情况;相应地,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流入区域,以及最终产品的流出区域,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发达地区多属这种情况。实践表明,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产品互补式区域传递,发达地区起主导作用。这样,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外部性因素通过产品的互补而渗入,将引起区域内部性因素的部分蠕变,某些外部性因素也就内部化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培育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内部性因素通过产品的互补向外部辐射,区域内部性的某些因素在辐射中逐步外部化了。但这种外部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倒逼机制”,反过来促使区域内部性某些因素的部分蠕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得到了加强,区域经济就会得到新的发展。

  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变过程中,以区域间的产业推移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变过程,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产业结构将会发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产业置换。但是,一个区域的产业置换既受到其它区域的影响,又会波及到其它区域,这样,区域产业置换也就形成并推进区域间的产业推移。产业推移的区域指向是产业层次较高的发达地区向产业层次较低的不发达地区的推移,这种推移虽由产业置换所引发,又会推动产业置换,显然,区域间的产业推移也就形成了区域间的产业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与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外部性因素更多地渗入,区域内部性因素将会发生更深刻的蠕变,外部性因素在产业演变中内部化了,区域内部性品质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逐步得到改良,从而形成区域发展的内在新机制,区域经济就能进入起飞阶段。对发达地区来说,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区域内部性在产业层次上外部化了,这种外部化在推动不发达地区产业置换的同时,形成了更有力的“倒逼机制”,反过来激发区域内部性因素的蠕变,推进产业结构的更高度化演变,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增强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区域经济就会进入更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三种类型区域传递的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三种类型的区域传递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资源互补是区域传递的初级形式,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产品互补,而产品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必然会引发产业互补;另一方面,产业互补是区域传递的高级形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相反,在许多场合下还会带动和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第二,三种类型的区域传递对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作用程度不同,从而,对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具有不同的贡献程度,其中,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虽较为普遍地存在,但对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作用程度最小,对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也只具有较小的贡献程度。而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虽并非普遍地存在,但对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作用程度最大,对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也具有更大的贡献程度。因此,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应从我国区域差异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遵循三种类型区域传递逐级发生的内在联系规律,在广泛开展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的基础上,推进资源互补向产品互补再向产业互补的演变,又不能拘泥于这种逐级发生的联系,而要以最高形式的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为突破口,形成区域传递中的高级形式对低级形式的带动机制,加快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进程,更为有效地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

  三、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培育

  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发生和推进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区域开放程度和区域市场化水平。其中,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对我国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的培育,在推动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进程中缩小区域差距,主要在于不断扩大区域开放程度,推进区域的市场化进程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区域开放作为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必要条件,是区域传递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前已指出,区域传递是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基本形式,但是,在区域封闭情况下,外部性因素很难渗入区域内而实现内部化,内部性因素也很难向外辐射而实现外部化。只有在区域开放情况下,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要素才能在区域间流动,区域传递才能发生,区域差距在区域传递中才能逐步缩小。另外,区域传递由资源互补式向产品互补式再向产业互补式的演进,也与区域开放的程度相联系,并要求不断扩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与之相适应。可见,区域开放既是区域传递的发生条件,又是区域传递逐级递进的条件,就决定了区域开放是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必要条件。

  区域市场化作为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的充分条件,是区域传递动力机制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区域传递是区域间的经济能量交换和要素的流动,仅有区域开放这个必要条件是不够的,还要有启动和推动这种交换与流动的动力机制这样的充分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区域传递有着重要作用,但政府的作用只具有组织功能意义而不具有动力功能的意义,具有动力功能意义的是市场机制。一方面,市场机制如同一个看得见的尺度,在具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将比较利益规则显形化;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又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沿着显形化的比较利益规则牵动要素的区域流动。这样,区域传递便被启动,并会持续发生,在区域传递中推进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市场机制又是一种市场力,它的形成和作用取决于区域的市场化程度。当区域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时,开放的区域间只能发生资源互补式这类初级形式的区域传递,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的内部性外部化就很有限;只有当区域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才能向产品互补式、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演进,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以拓展。

  区域开放和市场化作用为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两个基本条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阻碍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区域差距也就难以缩小。40余年来我国区域差距屡屡扩大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在1980年以前中央集中统一计划体制时期,区域间在国家大计划的盘子里是完全开放的,不存在区域封锁问题,但是,这个时期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还是扩大了。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在这个时期,区域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的两个基本条件不同时具备,区域间虽然是开放的,但区域市场化程度极低,市场机制被完全排斥。尽管国家在这个时期向中西部地区大量投资,建成了大批项目,但这些投资和项目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并不是靠市场机制,而完全是靠行政计划手段,许多项目与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基本脱节,不能引起中西部地区内部性因素的连锁蠕变,区域外部性难以内部化,区域差距缩小的区域机制生长缓慢,结果出现了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事实。这个深刻的教训说明,推动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以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区域开放和区域市场化是缺一不可的。

  1980年以后我国区域差距的扩大,从另一个方面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时期的情况与前一个阶段基本相反:区域市场化程度提高了,但区域市场却常遭封锁而分割,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又遇到区域开放方面的障碍。在改革所推动的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地区间经济技术的差异,以及中央政府一度推行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差异,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明显地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因而缺乏对外部性因素区域内部化的市场力,而东部发达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并未形成对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辐射,加之区域利益的形成及其日益巨大的作用力,区域保护主义逐步滋生,处于自然开放的区域之间,又出现了区域市场的封闭,地区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产业互补,往往变成了短缺资源的垄断和区域产业的同构,区域传递的阻力增大,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进程渐缓,区域差距缩小的区域机制被弱化,因而出现了比80年代以前更为扩大的区域差距。可见,区域市场开放受阻,不能不说是80年代以后我国区域差距又被扩大的一个深刻教训。

  从建国40多年来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两次深刻教训中,我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启发:逐步缩小我国的区域差距,必须通过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培育区域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机制;而推进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进程,必须把区域市场化和区域开放结合起来,既要推进区域市场化进程,又要扩大区域开放,在发展区域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健全全国统一市场。对于发达地区来说,一方面要扩大对外开放,更多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不断提高区域内部性的品质,推进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另一方面要面向国内市场,拓展向不发达地区的辐射渠道,推进向不发达地区的区域传递,加快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一方面要加快区域市场化进程,提高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和区域市场力;另一方面要扩大区域开放,拓展与发达地区的区域传递,加快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进程。这样,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间逐步形成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内在机制,就会奠定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基础。中央政府应围绕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内在机制的培育,推出一系列引导发达地区内部性外部化、不发达地区外部性内部化的政策措施,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这样,就会大大缩短在经济起飞期间我国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过程,促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校对:子璇 WW林立

作者介绍:程必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相关文章

  •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设计3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18卷 第2期 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Vol.18 No.2 2008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设计 宋国君 金书秦 傅毅明 (中国人民大 ...查看


  • 第四章 贷款环境风险分析-区域风险
  •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公司信贷 第四章 贷款环境风险分析 知识点:区域风险 ● 定义: 指受特定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银行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而使信贷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既包括外部因素引发的区域风险,也包 ...查看


  • 成都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空间形态解析
  • 安蠢农业科学.Journal ofAnhul A鲥Sci2012.柏(8):4645-4647.4699责任编辑束彝责任控对卢瑶 成都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空间形态解析 张可可,沈一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l0065) 摘要分析了 ...查看


  • cisco防火墙配置
  • 任何企业安全策略的一个主要部分都是实现和维护防火墙,因此防火墙在网络安全的实现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防火墙通常位于企业网络的边缘,这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并限制网络互访从而保护企业内部网络.设置防火墙 ...查看


  • 防火墙类型
  • 防火墙类型 目前市场的防火墙产品非常之多,划分的标准也比较杂. 主要分类如下: 1. 从软.硬件形式上分为 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以及芯片级防火墙. 2. 从防火墙技术分为 3. 从防火墙结构分为 4. 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为 边界防火 ...查看


  • 建筑经济学论文:城市紫线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 建筑经济学论文:城市紫线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城市紫线划 定了列入法定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紫线范围内的历史保护工作产生成本,与其土地经济价值的矛盾难以平衡.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的视角,怎样作出 ...查看


  • 反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方略研究
  • 反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方略研究 2005-03-01厦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一.来华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避税知多少 什么是跨国公司?按联合国有关机构给下的一个具有普遍定义的是:凡是以一国为基地,从事国外经营,在一个以上国家设有子公司的企业,就称为 ...查看


  • 基础数据编码规则建议
  • XX 集团信息化系统项目(ERP ) 基础数据编码规则建议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实施部 二零一零年七月 1 编码规则建议 在ERP 系统实施的过程中,编码规则的整理和确认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一套完整的编码体系是整个ER ...查看


  •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发展经验与启示
  • 欧 洲 西 北 部 城 市 群 发 展 经 验 与 启 示 李娣 摘 要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体系呈现有序网络化.有差异的产业分工及 良好 的区域创新, 带动欧洲西北部城 市群产业整体 升级 与协 同发展 .核 心城 市的集 聚与城 市群 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