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脂肪对糖尿病患者较为有利? 脂肪摄入不仅要限制量,其质也很重要。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造成血脂紊乱和增加体重。不同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有所不同,猪、牛、羊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鸡、鸭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次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植物脂肪指植物油如菜子油、豆油和玉米油等,以及坚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腰果等等,其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比较有利。值得注意的是,不饱和脂肪酸也是脂肪,过多食用也会增加热量。所以,有人认为植物油包括花生、瓜子等零食多吃无害,也是不正确的。 食品的烹饪方法对血糖有无影响? 有人发现,烹调方法确实对血糖有影响,总的来说粮食做得越软、越烂,消化、吸收得就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升得越快。比如说,100克大米如果做成粥比干饭更容易使血糖升高。可见,影响血糖的不只是粮食的种类和量,与其烹调方法也有关系。所以,在选择烹调方法时应予以考虑。当然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其实粥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量大容易饱腹,虽说血糖指数较干食大,但您可以少吃。比如说50克粥与100克干食同样能饱腹,而前者对血糖的影响肯定低于后者。 使用胰岛素后,为何吃饭应定时? 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不但要合理控制食量,而且强调进餐要定时。 所谓定时,即每天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和进餐时间应相对固定。这是因为胰岛素的作用有个时间曲线,食物的吸收也有个时间曲线。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药物很快被吸收并发挥作用。如果进食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相反,若进食过早,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的作用还没有开始发挥,就会产生高血糖,这时大量的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或随尿排出体外,而当血糖开始下降时,胰岛素作用才达到高峰,此时也会发生低血糖。所以,注射短效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时进餐。 使用胰岛素后,为什么吃饭要定量? 所谓定量,即在血糖平稳时,每餐的食量要相对固定以保持血糖的平稳,在血糖不稳定时,应该听从医嘱调节每餐的食量。 临床上有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这样的想法,认为用了胰岛素就不需再控制饮食了。于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通常,胰岛素用量是固定的,吃多了,胰岛素就不够用,仍然会产生餐后高血糖。相反,遇有不可口的饭菜就吃得少,胰岛素用量就显得相对过多,容易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时发生低血糖。实际上,严重的低血糖可引起体内反应性地增加升血糖的激素分泌,产生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因此,这种血糖忽高忽低,会造成糖及脂类代谢紊乱,对身体非常不利。 胰岛素、饮食、运动三者有何关系? 胰岛素的作用和饮食、运动的关系就好比是一座天平。一端是胰岛素,另一端是饮食与运动,这两者需保持平衡。在注射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进食过少或运动过多,胰岛素的作用就过强,容易发生低血糖;进食过多或运动过少,胰岛素作用就不够,又会发生高血糖。所以,在注射胰岛素后,如果您的运动量比平时大,或者进餐过少,就应该注意及时加餐。加餐的量不宜过多,如半两或四分之一两馒头。加餐的时间,最好在胰岛素的作用达到高峰时。反之,如果您进餐过多,而胰岛素用量没变,就应该在餐后增加运动量;或者如果您知道这次进食会多于平时,进餐前胰岛素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 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学习和掌握胰岛素的作用和进食后血糖变化方面的知识很有必要。这会保障您的生命安全,并使您的生活变得更自由。 糖尿病患者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牛奶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适量的脂肪,能给糖尿病患者提供多种营养成分,且对血糖、血脂影响又不大。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人普遍缺钙,进入中老年后缺钙加重,得了糖尿病后缺钙的问题更加严重,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甚至造成骨折的情况相当普遍,所以补钙对糖尿病患者是必不可少的。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盐,每天喝1斤牛奶,对钙的补充有很大意义。提倡糖尿病患者喝牛奶,一般用做早餐或者加餐。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喝奶时不能加糖,加甜味剂是可以的。 糖尿病患者喝豆浆有什么好处? 豆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饮料。与同等量的奶粉比较,豆浆粉含蛋白质的量基本相同,但含热量和脂肪较低,而且含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更适合比较肥胖、血压和血脂比较高的人饮用。唯一的问题是豆浆粉含钙量较低,这个问题可用补钙药物来解决。下表是将等量的奶粉和豆浆粉进行了对比,以利糖尿病患者选用。 品名(100克) 热量(千卡) 水分(克)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克) 膳食纤维(克) 钙(毫克) 胆固醇(毫克) 牛奶粉 478 2.3 51.7 21.2 20.1 甚微 676 110 豆浆粉 422 15 64.6 9.4 19.7 2.2 101 甚微
什么样的脂肪对糖尿病患者较为有利? 脂肪摄入不仅要限制量,其质也很重要。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造成血脂紊乱和增加体重。不同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有所不同,猪、牛、羊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鸡、鸭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次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植物脂肪指植物油如菜子油、豆油和玉米油等,以及坚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腰果等等,其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比较有利。值得注意的是,不饱和脂肪酸也是脂肪,过多食用也会增加热量。所以,有人认为植物油包括花生、瓜子等零食多吃无害,也是不正确的。 食品的烹饪方法对血糖有无影响? 有人发现,烹调方法确实对血糖有影响,总的来说粮食做得越软、越烂,消化、吸收得就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升得越快。比如说,100克大米如果做成粥比干饭更容易使血糖升高。可见,影响血糖的不只是粮食的种类和量,与其烹调方法也有关系。所以,在选择烹调方法时应予以考虑。当然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其实粥是一种很好的食品,量大容易饱腹,虽说血糖指数较干食大,但您可以少吃。比如说50克粥与100克干食同样能饱腹,而前者对血糖的影响肯定低于后者。 使用胰岛素后,为何吃饭应定时? 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不但要合理控制食量,而且强调进餐要定时。 所谓定时,即每天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和进餐时间应相对固定。这是因为胰岛素的作用有个时间曲线,食物的吸收也有个时间曲线。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药物很快被吸收并发挥作用。如果进食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相反,若进食过早,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的作用还没有开始发挥,就会产生高血糖,这时大量的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或随尿排出体外,而当血糖开始下降时,胰岛素作用才达到高峰,此时也会发生低血糖。所以,注射短效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时进餐。 使用胰岛素后,为什么吃饭要定量? 所谓定量,即在血糖平稳时,每餐的食量要相对固定以保持血糖的平稳,在血糖不稳定时,应该听从医嘱调节每餐的食量。 临床上有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这样的想法,认为用了胰岛素就不需再控制饮食了。于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通常,胰岛素用量是固定的,吃多了,胰岛素就不够用,仍然会产生餐后高血糖。相反,遇有不可口的饭菜就吃得少,胰岛素用量就显得相对过多,容易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时发生低血糖。实际上,严重的低血糖可引起体内反应性地增加升血糖的激素分泌,产生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因此,这种血糖忽高忽低,会造成糖及脂类代谢紊乱,对身体非常不利。 胰岛素、饮食、运动三者有何关系? 胰岛素的作用和饮食、运动的关系就好比是一座天平。一端是胰岛素,另一端是饮食与运动,这两者需保持平衡。在注射胰岛素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进食过少或运动过多,胰岛素的作用就过强,容易发生低血糖;进食过多或运动过少,胰岛素作用就不够,又会发生高血糖。所以,在注射胰岛素后,如果您的运动量比平时大,或者进餐过少,就应该注意及时加餐。加餐的量不宜过多,如半两或四分之一两馒头。加餐的时间,最好在胰岛素的作用达到高峰时。反之,如果您进餐过多,而胰岛素用量没变,就应该在餐后增加运动量;或者如果您知道这次进食会多于平时,进餐前胰岛素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 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学习和掌握胰岛素的作用和进食后血糖变化方面的知识很有必要。这会保障您的生命安全,并使您的生活变得更自由。 糖尿病患者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牛奶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适量的脂肪,能给糖尿病患者提供多种营养成分,且对血糖、血脂影响又不大。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人普遍缺钙,进入中老年后缺钙加重,得了糖尿病后缺钙的问题更加严重,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甚至造成骨折的情况相当普遍,所以补钙对糖尿病患者是必不可少的。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盐,每天喝1斤牛奶,对钙的补充有很大意义。提倡糖尿病患者喝牛奶,一般用做早餐或者加餐。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喝奶时不能加糖,加甜味剂是可以的。 糖尿病患者喝豆浆有什么好处? 豆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饮料。与同等量的奶粉比较,豆浆粉含蛋白质的量基本相同,但含热量和脂肪较低,而且含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更适合比较肥胖、血压和血脂比较高的人饮用。唯一的问题是豆浆粉含钙量较低,这个问题可用补钙药物来解决。下表是将等量的奶粉和豆浆粉进行了对比,以利糖尿病患者选用。 品名(100克) 热量(千卡) 水分(克)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克) 膳食纤维(克) 钙(毫克) 胆固醇(毫克) 牛奶粉 478 2.3 51.7 21.2 20.1 甚微 676 110 豆浆粉 422 15 64.6 9.4 19.7 2.2 101 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