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
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探讨
高明赵闻蕾刘新颜
116028)(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
①
摘要:高等曩育目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琢化背景下,要求高校对外开放与交流。交换生项目是高校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交换生嘎目的内容和特点,阐述了交换生嘎目对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固际化交换生嘎目交换生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一0220—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得以快速发展,“自
20世±.6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澳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
看,可以是中学生、大学生或研究生。从形式上看,分为“派出”和“接收”两种。本文主
要探讨国家间的大学交换生项目。大学交换生是在两所大学签署的校际学生交流的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两所院校互派学生到对方院校学习,常常为期一年或一学期,主要进行语言,专业、文化,风土人情等方
进行的,在院校间搭建了一个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平台,有利于高校吸收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与国际接
轨。例如:在教学安排上,教务部门需要参照国际惯例来实施学分、学历的互认,随之相应地要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
化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接受,并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的学习。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两校
间签署的协议进行学分的转换。
法,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培养交换生的同时,也会遇到不同于我国学生的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就要突破现有的管理模式的条框,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在创新中求发展。
(3)有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和管
理队伍,与国际化教育接轨。
国际化学生的教育需求对高校的教学
(2)交换生项目的优势及特点。
1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开拓国际视野,吸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完善本国的教育体系。对它最简单的理解,是把它
①安全有保障。高校间的交换生项目
是按照高校间的协议进行的,从选拔学生到课程设置、学分互认、综合评价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程序,确保交换生的质量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等同于一种活动,如不少欧美学者把它等
同于“留学生生的派遣与接收,学者访问、
②费用相对较低,学生受益面广。很多
交流的院校都互免学费等相关费用,降低
管理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管理理念、管
理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
学术交流活动等”[2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五个因素:“一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
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增开国际性内容;三是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四是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
了出国留学的门槛,使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也可以享有出国学习的机会。
③时间衔接较好。学校一般都会合理安排交换学生回国后的课程,学业不会太受影响。
来,我国高校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注重师资的国际化比重,是高校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的管理者只有开阔国际化视
野,了解高校教学科研活动规律,提高外语水平,增强综合素质,才能够适应教育和管理国际化的需要。
3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
(1)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国际化人才。
(4)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通过开展交换生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的开放程度,在交换交流的过程中展示学
校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通过与国外大学,特别是积极争取与国外优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学校自身素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扩大知名度,为与更高层次的大学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可以吸引更优秀的外国学生来我国高校交换学习。
(5)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世界观。通过吸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我国大学学习,高校从教师到管理人员到学生,都能感受到
(下转222页)
究;五是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3】o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学生的交流和互换,高校交换生项目以其安全有保障、费
用相对较低、学生收益大等优势成为高校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交换生项目所搭建的平台,学生
可以走出国门,亲身接触国外的大学环境,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体验不同的
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从不同的角度学习
2交换生项目概述
(1)交换生,又称学校间学生交流计划,
本专业,有利于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模式。
在国外学习的同时,可以提高外语水平,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
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学术素养,培养
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以提高不
同国家、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为目的。从地域上看,可以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国内的交流。从时间上看,有长期和短期。从交换对象上
创新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
(2)有助于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进高
校的国际化进程。
交换生项目是在高校间签署的协议下
①课题来源: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2060,辽宁省教改研究项目课题,文件号:辽教发[2012]130号。
作者简介:高明(1980,8一),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交流,教育管理。
赵闻蕾(1972,5一),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相关技术,国际交流。刘新颜(1976,6一),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交流,教育管理。
220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学术论坛
人职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它能帮助引导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帮助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能改善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3.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1)发挥新生入学教育的启迪作用。
(3)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针对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价值观
上出现的问题,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创业、做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
一个高尚精神风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文化
环境。
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政策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新农村的情感养成教育。辅导员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
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让大
(6)发挥认识自我的主动作用。
引导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自轻自贱,也不自高自大,帮助他们合理的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设置“入学就业方
向教育”的内容。在专业介绍环节,把学生
定位自己,把自己的个人的职业能力、兴
趣、爱好与社会需求、职业价值体现等结合
学生们从中感受、体验、思考,如果能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融人一些大学生在边远基层
或农村艰苦创业的成功例子,更饿、能让他们感受在基层和农村就业、服务三农更能体现农业高职生的个人价值,个人的理想
在校三年学习的知识和毕业后个人发展约
问题,专业培养什么人才,毕业后将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向
起来,合理的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最终在
择业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动机,不盲目,不
跟从,只是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的客观条件来定位自己的职业选择,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
新生傲全面介绍。让新生在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前就清楚自己今后就业的定位,以便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2)发挥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主导作
用。
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中重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人生价值实现
和抱负也更容易实现。
(4)发挥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的辅助作
用。
可结合专业,在大学里面创建一些涉农的社团,例如:“三农”问题研究协会、种子种苗协会、动物养殖协会、花卉协会等社团,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括动,从中感受到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乐趣和人生
参考文献
【I】黄炜,董芬,代馨.培养大学生正确职业
价值观意义及途径【J】.科技信息,2009(25):530.
12】王金梅,王飞,李德波.农业院校大学生
教育方面的引导。
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探析川云南农业大学为
例【J1.高等农业教育,2010(4):25~28.
学院学报,2013(1):18-21.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就业的质量,激发大学生个人学习与提升得动力,合理的安排自
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就业竞
价值。此外,学院可以组织一些增强同学们热爱农业、增强服务意识的第二课堂和社
会实践活动,例如,举办一些农业专业的技
【3】朱永红,张苏敏.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
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
争力,降低就业求职成本,提高就业满意
度。另一方面,人生价值的实现教育也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力提升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从顺应社会需
能比赛、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
(5)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求的角度来说,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也能帮
助大学生更好地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活动中要以多种形式来增加各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让职业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
可通过专胚讲座、邀请成功校友回校作报
合,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
的精神。
告、模拟面试等形式,强化吃苦耐劳、艰苦
(上接220页)
发展空间无限。
参考文献
【l】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
来自学校之外的不同影响,师生间、学生间
通过学习和生活上的朝夕相处,会建立深
(2)完善学分认证制度。交换双方的学
校在设置的课程、使用的教材、获得的学分
厚的友谊,对异文化从陌生逐渐到熟悉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碰撞,虽然也会产
生矛盾,但更多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
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学
分认证体系,才可以在学校间建立可参照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_背景、趋势
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
4-8.
的课程指标体系,增强学生交换学习的目的性,促进交换生项目的发展。完善学分认
证制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逐步制定、
解与包容,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多元化的校
园氛围和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建立不同民族间的信任和平等民主的世界观。
【3】刘贵华.教育国际化:2l世纪的教育理
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11.【4】4陈强,霍佳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
质量观与效益观f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2l-25.
验证、协调和实施相关课程学分指标体系。
同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
(3)拓宽交换生项目的合作渠道。不但要与周边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还要争取
4开展交换生项目应注意问题
(1)观念上重视交换生项目的开展。交
换生项目是高校问合作的一种模式,通过
这种模式,还可以带动教师间的交流,管理者的交流,科研人员的交流等等,实现大学资源与理念的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使我们的大学教育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使我们的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联系,互换学生。不
但要学习借鉴拥有优势学科的国外高校的办学经验,还要积极利用我国高校的特色学科来吸引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向其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
【5】秦洁,钟芳,蔡建英.高校开展交换生项
目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32):194—195.
【6】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J】,
现代大学教育,2001(6):36-38.
222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lNFORMATlON
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高明, 赵闻蕾, 刘新颜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8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4,12(13)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 20072.王一兵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 1999(02)3.刘贵华 教育国际化:21世纪的教育理念 2000(05)
4.陈强;霍佳震 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观与效益观 2005(07)5.秦洁;钟芳;蔡建英 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的实践与探讨 2011(32)6.陈亚玲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 2001(0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zx201413154.aspx
学术论坛
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探讨
高明赵闻蕾刘新颜
116028)(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
①
摘要:高等曩育目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琢化背景下,要求高校对外开放与交流。交换生项目是高校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交换生嘎目的内容和特点,阐述了交换生嘎目对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固际化交换生嘎目交换生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一0220—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得以快速发展,“自
20世±.6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澳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
看,可以是中学生、大学生或研究生。从形式上看,分为“派出”和“接收”两种。本文主
要探讨国家间的大学交换生项目。大学交换生是在两所大学签署的校际学生交流的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两所院校互派学生到对方院校学习,常常为期一年或一学期,主要进行语言,专业、文化,风土人情等方
进行的,在院校间搭建了一个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平台,有利于高校吸收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与国际接
轨。例如:在教学安排上,教务部门需要参照国际惯例来实施学分、学历的互认,随之相应地要在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
化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越来越为国家和大学所接受,并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的学习。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两校
间签署的协议进行学分的转换。
法,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培养交换生的同时,也会遇到不同于我国学生的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就要突破现有的管理模式的条框,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在创新中求发展。
(3)有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和管
理队伍,与国际化教育接轨。
国际化学生的教育需求对高校的教学
(2)交换生项目的优势及特点。
1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开拓国际视野,吸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完善本国的教育体系。对它最简单的理解,是把它
①安全有保障。高校间的交换生项目
是按照高校间的协议进行的,从选拔学生到课程设置、学分互认、综合评价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程序,确保交换生的质量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等同于一种活动,如不少欧美学者把它等
同于“留学生生的派遣与接收,学者访问、
②费用相对较低,学生受益面广。很多
交流的院校都互免学费等相关费用,降低
管理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管理理念、管
理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
学术交流活动等”[2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五个因素:“一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旨在
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的开放型人才;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以及在已有课程中增开国际性内容;三是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四是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
了出国留学的门槛,使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也可以享有出国学习的机会。
③时间衔接较好。学校一般都会合理安排交换学生回国后的课程,学业不会太受影响。
来,我国高校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注重师资的国际化比重,是高校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的管理者只有开阔国际化视
野,了解高校教学科研活动规律,提高外语水平,增强综合素质,才能够适应教育和管理国际化的需要。
3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
(1)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国际化人才。
(4)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通过开展交换生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的开放程度,在交换交流的过程中展示学
校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通过与国外大学,特别是积极争取与国外优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学校自身素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扩大知名度,为与更高层次的大学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可以吸引更优秀的外国学生来我国高校交换学习。
(5)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世界观。通过吸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我国大学学习,高校从教师到管理人员到学生,都能感受到
(下转222页)
究;五是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3】o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学生的交流和互换,高校交换生项目以其安全有保障、费
用相对较低、学生收益大等优势成为高校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交换生项目所搭建的平台,学生
可以走出国门,亲身接触国外的大学环境,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体验不同的
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从不同的角度学习
2交换生项目概述
(1)交换生,又称学校间学生交流计划,
本专业,有利于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模式。
在国外学习的同时,可以提高外语水平,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
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学术素养,培养
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以提高不
同国家、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为目的。从地域上看,可以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国内的交流。从时间上看,有长期和短期。从交换对象上
创新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
(2)有助于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进高
校的国际化进程。
交换生项目是在高校间签署的协议下
①课题来源: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2060,辽宁省教改研究项目课题,文件号:辽教发[2012]130号。
作者简介:高明(1980,8一),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交流,教育管理。
赵闻蕾(1972,5一),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相关技术,国际交流。刘新颜(1976,6一),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交流,教育管理。
220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学术论坛
人职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它能帮助引导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帮助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能改善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3.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1)发挥新生入学教育的启迪作用。
(3)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针对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价值观
上出现的问题,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创业、做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
一个高尚精神风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文化
环境。
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政策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新农村的情感养成教育。辅导员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
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让大
(6)发挥认识自我的主动作用。
引导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自轻自贱,也不自高自大,帮助他们合理的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设置“入学就业方
向教育”的内容。在专业介绍环节,把学生
定位自己,把自己的个人的职业能力、兴
趣、爱好与社会需求、职业价值体现等结合
学生们从中感受、体验、思考,如果能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融人一些大学生在边远基层
或农村艰苦创业的成功例子,更饿、能让他们感受在基层和农村就业、服务三农更能体现农业高职生的个人价值,个人的理想
在校三年学习的知识和毕业后个人发展约
问题,专业培养什么人才,毕业后将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向
起来,合理的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最终在
择业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动机,不盲目,不
跟从,只是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的客观条件来定位自己的职业选择,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
新生傲全面介绍。让新生在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前就清楚自己今后就业的定位,以便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2)发挥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主导作
用。
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中重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人生价值实现
和抱负也更容易实现。
(4)发挥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的辅助作
用。
可结合专业,在大学里面创建一些涉农的社团,例如:“三农”问题研究协会、种子种苗协会、动物养殖协会、花卉协会等社团,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括动,从中感受到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乐趣和人生
参考文献
【I】黄炜,董芬,代馨.培养大学生正确职业
价值观意义及途径【J】.科技信息,2009(25):530.
12】王金梅,王飞,李德波.农业院校大学生
教育方面的引导。
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探析川云南农业大学为
例【J1.高等农业教育,2010(4):25~28.
学院学报,2013(1):18-21.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就业的质量,激发大学生个人学习与提升得动力,合理的安排自
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就业竞
价值。此外,学院可以组织一些增强同学们热爱农业、增强服务意识的第二课堂和社
会实践活动,例如,举办一些农业专业的技
【3】朱永红,张苏敏.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
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
争力,降低就业求职成本,提高就业满意
度。另一方面,人生价值的实现教育也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力提升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从顺应社会需
能比赛、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
(5)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求的角度来说,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也能帮
助大学生更好地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活动中要以多种形式来增加各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让职业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
可通过专胚讲座、邀请成功校友回校作报
合,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
的精神。
告、模拟面试等形式,强化吃苦耐劳、艰苦
(上接220页)
发展空间无限。
参考文献
【l】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
来自学校之外的不同影响,师生间、学生间
通过学习和生活上的朝夕相处,会建立深
(2)完善学分认证制度。交换双方的学
校在设置的课程、使用的教材、获得的学分
厚的友谊,对异文化从陌生逐渐到熟悉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碰撞,虽然也会产
生矛盾,但更多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
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学
分认证体系,才可以在学校间建立可参照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_背景、趋势
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
4-8.
的课程指标体系,增强学生交换学习的目的性,促进交换生项目的发展。完善学分认
证制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逐步制定、
解与包容,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多元化的校
园氛围和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建立不同民族间的信任和平等民主的世界观。
【3】刘贵华.教育国际化:2l世纪的教育理
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11.【4】4陈强,霍佳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
质量观与效益观f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2l-25.
验证、协调和实施相关课程学分指标体系。
同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
(3)拓宽交换生项目的合作渠道。不但要与周边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还要争取
4开展交换生项目应注意问题
(1)观念上重视交换生项目的开展。交
换生项目是高校问合作的一种模式,通过
这种模式,还可以带动教师间的交流,管理者的交流,科研人员的交流等等,实现大学资源与理念的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使我们的大学教育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使我们的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联系,互换学生。不
但要学习借鉴拥有优势学科的国外高校的办学经验,还要积极利用我国高校的特色学科来吸引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向其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
【5】秦洁,钟芳,蔡建英.高校开展交换生项
目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32):194—195.
【6】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J】,
现代大学教育,2001(6):36-38.
222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lNFORMATlON
交换生项目对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意义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高明, 赵闻蕾, 刘新颜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8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4,12(13)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 20072.王一兵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 1999(02)3.刘贵华 教育国际化:21世纪的教育理念 2000(05)
4.陈强;霍佳震 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观与效益观 2005(07)5.秦洁;钟芳;蔡建英 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的实践与探讨 2011(32)6.陈亚玲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 2001(0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zx20141315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