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教育科研课题项目
研究 报 告
课 题 编 号 2014-125
课 题 名 称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 科 分 类 小 学 语 文
主 持 人 员 靳 三 杰
所 在 单 位 南召县马市坪乡白果树小学
联 系 手 机 [1**********]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报告
【摘要】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我们课题组通过大量研究,探索出了有利于小学生自主阅读培养的有效途径,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创设环境让学生喜欢上读书,并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研究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高效地阅读书籍,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播下了最好的种子,撒下了最好的养料,让小学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
自主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优秀读物 读书汇报交流 自主阅读课堂体系 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的背景】
阅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建议的第二条也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然而从我执教的农村小学来看,几乎大多数学生都达不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量,很多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及所涉及的课外书籍少,无非就是学习参考书、优秀作文选等辅导类书籍,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真是令人担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究的价值】
1.教育变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我家没有课外书可看。”“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好。”“老师,我忘了看。”------凡此种种,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课外阅读的学生屈指可数的。针对与此我常常在思索,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语文教学的需要
目前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受书籍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打好文学基础的同时,必须加大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小学生虽然年级小,但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将要增加更多的阅读时间,使学生有广阔的阅读天地。重视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3.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共同需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深切的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才会有个性化的体验,才会在语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论依据】
根据终身教育理论,独立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每20年增长一倍,从70年代起
每5年增长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就增长一倍。因此,小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学生只有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技巧迁移到课外,在课外也能自主阅读,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还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
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习惯、品行形成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阶段,因此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语文课程标准也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课外阅读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它有着比课内更为广阔的世界,更为多样的类型,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达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
以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为总的出发点和归宿,建构课外阅读教学的网络化沟通的理想模式,使学生爱读、想读,探索有利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积累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让小学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健全人格。
二、课题的界定及解读
课题界定:
“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
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自主阅读能力: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独立的阅读、分析、理解、品味阅读材料,处理、筛选、搜集、接受各种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已有的认知基础、阅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包含各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课题名称解读: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旨在立足语文课堂,结合课内课外阅读,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问题、自主阅读的意识能力,寻求解决之道。
三、前人研究文献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在美国,几乎每位总统上任后都大力提倡阅读,并通过建立儿童阅读作业室,要求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学习等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英国,教育部于1998年9月到1999年9月开展了一次全国阅读年的活动,其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让80%的11岁学童的阅读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日本政府文部省则通过把公元2000年订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活动,并拨出专门款项充实学校图书等方式来提高儿童阅读能力。
从2000年至2003年,台湾全面推行“全国儿童阅读实施计划”,将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并专门划拨二亿幼教经费及一亿的国教经费推动阅读。不但大量赠书给偏远学校及幼儿园,还编列预算推动亲子阅读及培训三百位种子教师,希望可以通过以上的途径和方式在三年内至少有一千所国小将阅读列为课程学习的一部分。
2004年4月,在香港,则通过采取网上网下阅读活动这一途径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如“全民阅读20分钟”、“名人讲故事”、“书与梦同行”、“午间悦读”等。全港市民以个人、家庭、学校或团体名义一同参与“全城阅读20分钟”活动,共同宣扬阅读文化。
在大陆,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王林则在大力倡导“班级读书会”。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为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可行性途径及解决办法。
2、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小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全面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4、初步建立有效的自主阅读教学体系有效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
2、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首先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其次,课外读物要能适应孩子时代需求。再次,课外读物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2)推动学生持续的阅读方式
首先放手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其次,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我们要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
3、以自主阅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型”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阅读应遵循自愿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语文课外阅读的种类和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有益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读物。
(2)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几种基本的训练: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批注法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4、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研究。
(1)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因此,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不可小视。
(2)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如果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我们要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种类的有益的书籍。
(3)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从班级、学校到家庭,发动一切力量,创设一个读书的大环境。班级建立图书角,委派专人管理,负责登记借阅。学生每月自拟读书计划,每天挤半小时作为集体阅读时间,半小时作为读书家庭作业,与家长配合落实。班级还要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如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等,强化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自主阅读能力课堂教学的研究。
(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2)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几种基本的训练: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批注法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6、探究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
(1)推荐优秀读物;
(2)读书方法的指导;
(3)优秀读物欣赏;
(4)读书汇报交流等。
7、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
指导小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掌握搜集信息的方法,然后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处理内化信息,为我所用。
五、主要观点的创新之处
(一)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并形成有效的指导模式。
1、唤起高昂的阅读兴趣
(1)引发主体内部动因
(2)开掘客体探究因素
(3)实施激励性评价
2、开拓广泛的学习空间
(1)拓展课内学习空间。在形式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对课文的鉴赏与批判,根据课文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创设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
(2)开创课外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文活动、开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开拓课外学习空间。
3、设计鲜活的练习形式
(1)阅读前的开放练习
(2)阅读中的自主练习
(3)阅读后的迁移练习。
在此教学结构下,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参与学习,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选编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诵读类。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
②童话类。课程标准提出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
③浏览类。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生活社会中
他们不仅应该接受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2、开设切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对学生进行具体、切实的阅读指导。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努力创设读书的氛围,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和心得。
3、读书活动荟萃
①读书卡——每生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外书,制作读书卡,每张都要尽量做得精美别致,
②摘记本——每生准备一个厚硬皮本,专门摘记从课外书报中读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对联、等等。同样做到图文并茂。
③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读书节 ”主题读书会活动,且各有侧重,低年级为古诗词系列,中年级为童话系列,五年级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级为了解中外著名诗人、作家与作品系列活动。而背诵积累中华古诗词活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事对学生采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目前我校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 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先明确了调查目标,设计好了问题,给学生发放问卷,然 后对手机的材料进行回收、整理、分析、归纳的方法,试图了解他们的课外阅读现状及主要 阅读倾向和阅读过程中的缺失。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 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理论研究法:在借鉴教育学、现代阅读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尝试探讨儿童课 外阅读的认知特点,影响儿童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及课外阅读实施
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学生阅读好习惯,在学生中进行好习惯的行为 训练。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 趣研究。
4.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 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5.经验总结法:通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溯、追 因,对研究实践进行分析,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阅 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揭示规律,形成教学策略,撰写论文。
具体过程是: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信息搜集、分析;确立理论依据;确定研究原则;提出具体假设;围绕研究专题,课题组进行学习、备课、讲课、研讨,完善假设;及时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二)研究思路
1、调查学生,摸清现状。在课题的准备阶段调查研究,发放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统计, 了解分析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读现状和存在问题。写好了课题的研究方案。
2、查找资料,学习引用。在课题实施的阶段,查阅文献,筛选有效的经验,让学生乐 于阅读,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保证时间,用心阅读。
4、 开展多样活动,培养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5、 根据年龄特征,精心挑选内容。最终探寻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达到培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8—2014.10)
1、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课题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明确课题分工。
2、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分析学生的阅读现状。收集相关资料,指导研究实践。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课题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明确课题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5)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继续开展调查问卷,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 析整理。
2、开展研究,寻找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 略。
3、以课堂为主阵地,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5—2015.7)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 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优秀课题研究论文、优秀导学设计、活动资料。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实施和做法
(一)调查分析
为了配合《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研究》课题研究,我们向学生进行了关于自主阅读情况调查,情况如下:
1.小学生喜欢进行自主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可见大多数孩子们虽然年龄比较小,还是喜欢自己阅读的。但差异大,有个别学生兴趣不太浓厚,家庭的氛围不够。
2.小学生大多喜欢进行课外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课外阅读的时间多吗?这一问题,学生有一半的选择“多和一般”,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没有”。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了一半。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复述故事和摘录法”。
3.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在第14题:“你读书时能做到边读边想或者边读边做笔记吗?””的调查中,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占6%;有时做读书笔记的占70%;从来不写读书笔记的占24%。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还以了解故事情节为主,很少有同学会有意识地去积累词句等,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应有的迁移运用意识。
4.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教师指导的。
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他们的阅读一般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很多地方体会不到,他们还是需要教师的分析和指导的。小学生如论是上课听教师讲、还是自己阅读都是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启发、提升的。
5.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
问卷调查中,对你读书时喜欢:边读边联想,读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再读,对哪些阅读策略在阅读中加以运用、选阅读中能够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的、能抓文中的关键句、中心句、能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各都占一半。可见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他阅读方法掌握的不熟练,需要教师的帮助强化。
6.图书馆作用十分有限。
在读书调查中,一项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学生课外书籍49%来自家长购买,32%来自书店租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的比例仅占9%。而在美国,这项数据却是55%,在日本为61%。本应作为学生阅读主渠道的学校图书馆基本陷于停滞状态,大部分学校图书馆虽有藏书但基本不对学生开放。近年来,很多农村小学致力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红花绿地、艺术长廊、墙壁文化、校园塑像搞得是琳琅满目,唯独没有把学校图书馆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大多数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只是为了达标验收而配备的,在人员安排、财力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不能给予充分保证。一些学校把图书馆看作是附件,往往安排老弱病残或者教育教学能力不强的人从事图书管理,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也极为有限。
采取措施: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我们弄清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创造条件,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阅读生活化。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和生活,可供他们阅读的时间比较零散的。面对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生活化的习惯。雷巴柯夫说过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使只有几分钟得其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其实就在我们自己手中,活动空余、自习课上,其实我们都可以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生活化,积少成多,阅读量也非常可观的。
3、结合实际,推荐读物。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光有阅读兴趣和阅读量还不够,我们更应关注他们读书的兴趣所在,读的是什么书,这些书是否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我们要结合给学生必要的建议。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进行扩充,将课内迁移到课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时代的特点,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的书籍,如杨红缨系列丛书、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丛书,以及曹文轩系列丛书,等等,都是学生比较喜欢、乐于阅读的读物。
4、方法指导,有效阅读。
很多学生看书时不求甚解,只重情节不知道从书本中吸取养分。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名词佳句,让学生读有所悟,阅读能力就能提高很快。教师要引
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记下思维的灵感留下阅读的痕迹。比如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好标注,进行积累、摘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给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度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5、家校结合,互相沟通。
从改善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创设环境。
1、在每幢教学楼的走廊上分别悬挂名人名言和师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座右铭等,设计成文学艺术长廊。
2、学校设立图书室,图书室要丰富藏书量,开架向学生借阅图书,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管理员每月要设计好书推荐的宣传画,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3、建立班级读书角,由全校师生共同捐书建设,并且对班级的小小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各班还制订了具体的读书计划,提出了“热爱书籍,享受书香”的中心口号,以“教师、学生、家庭”三个读书系列开展读书活动。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评价,把经典阅读活动落到实处。
(三)营造书香氛围。
1、教师阅读,潜移默化。要求教师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安排好读书时间,思考读书反馈形式,定期对照,督促自己抽时间读书,逐步养成读书习惯。倡议教师每年至少自费订阅两种教育教学刊物杂志。每年要求教师填写读书卡,交流读书乐。让教师填写一年中阅读的各种书目,发表自己的一句话感受,并且将自己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其他教师。力求在教师队伍中营造学习的氛围,研讨的氛围,以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促使教师更具有人文精神。
2、开展“好书天天读”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
学校画出表格展出每个学生的阅读的进展、进步情况(二年级以上学生都要摘抄读书笔记,根据笔记或背诵情况,学生将所读的书名贴到读书板上)。班级要制定班级读书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阅读;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和一句名人名言(各班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每周二首诗或二句名言”等)。每半月教师要带学生到图书馆上一节阅读课。每月学生要读2本左右的好书。第四周的星期四综合活动时间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交流活动,评选读书之星。
3、丰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每一面墙壁,引领学生热爱阅读、诵读经典,我们还定期更新学校黑板报,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班级的展示板面都有以“书话人生”为主题的内容。良好的阅读氛围熏陶和感染着学生,现在,学校已形成“人人爱读,书香满园”的局面。我们将在大阅读教育中,注重整合各种教育功能,从各个方面立体推进,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真正地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
4、背诵读书名言。学校开展全校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收集读书名言活动,向全校推荐100条读书名言,要求班级布置中外名言上墙、上黑板报;再根据年级不同要求选择背诵。
5、开展教师、家长、学生读书情况调查。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阅读状况。让教师了解学生、家长的读书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同时针对调查内容审视自己的读书情况,让每位教师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四)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
1、组建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沙龙,为开展文学导读活动搭建平台。每周有班级读书沙龙,每月有年级读书沙龙,每两周业务学习有教师分组的读书沙龙。定期有家长和全体教师的读书沙龙。读书沙龙每次活动都有组织、有主题、有记载、有照片,以此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教师在读书中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身内涵。并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畅谈读书之乐,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让学校真正开放。
2、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①订好一个计划。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并根据所推荐的读书目录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每周二、四早上8:00—8:15为晨读时间,教室里必须有琅琅的书声;每周三、五中午12:00—12:20为阅读时间,学生须静心看书,每天回家需保证半小时的阅读。
② 制作一张书签,可以把书签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把书签设计成各种书的形状,可以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各班进行展评。
③开展一次交流会,各班级由语文教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者”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④开展美文诵读活动,以美文的滋养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
⑤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讲故事比赛,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其潜存的能量。
(五)将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
1、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从形式上看,有竞赛、辩论、朗诵、介绍、交流等等;从内容上看,有名著欣赏、方法介绍、读书体会交流、好书推荐、古诗文朗诵、名言成语积累等等。
2、渗透于课堂。课前一分钟阅读活动。此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导读活动,内容丰富,有课前一分钟演讲、一分钟诵古诗词、一分钟即兴读新闻、一分钟欣赏同学们摘录的精彩一句话等。
3、读写结合。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建立读书成长记录册,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写一写读后感。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等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
八、研究结果与分析
1、良好的阅读习惯创设魅力课堂
自从开展了课题研究,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课堂中教师亦能注意将所学内容与课外阅读科学、有机地结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学生能将平日积累、背诵过的名篇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
2、日益提高的阅读水平引领健康发展
同学们天天读,日日诵,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扩大读书面。教室的图书角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大家争相借阅,读书热情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不少学生在阅读时自觉做摘抄、背诵,并与同学作交流,积累名句数量巨增。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校园。
3、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读书热情
为了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孩子们的读书乐趣,我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天课外活动播放经典诵读录音,配上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诵读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跟读、听记、积累。
广播站还设置“书香心语”、“读书时间”等栏目,及时将班级和“读书明星”的读书事迹、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相关文章通过广播展示出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网站投稿或参与“书香满园”,一年多来,我校开展了不少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如:诗王争霸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成语擂台赛、词语接龙赛、歇后语比赛、谚语大观、读书笔记展评、素材积累展评、读儿歌,诵儿歌、读童话,讲故事、亲子读书会„„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快乐。
4、轻松愉悦的阅读形式构建和谐家庭
课题实验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而且众多的家长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读书,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献计献策,有不少家长把自己和孩子读书心得带到学校,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
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代沟的沟通,使家庭充满温馨与和谐。
5、学生阅读成果的转化迅速
一年多来,学生阅读的量不断增加,内容越来越广泛,语文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学校组织学生先后参加了各类比赛,学生在朗诵、演讲、故事、写作、口头作文比赛中屡获佳绩。而在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学生的表现常为听课教师称道。
6、提高了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
作为我们小学,就以前的科研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薄弱的。针对科研薄弱的现实,我为了保证研究的正常进行,始终非常注重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首先是学习教育科研的专业知识。一年来,本人系统地学习了《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初步懂得了开展研究的方法,也多次参加了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为了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我还借阅大量书籍书,立足社会的不断发展,从每个人终生学习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人的少年期就给予关注,给予培养,学习如何诱导孩子读书,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如何教导孩子勤于思考。其他我还学习了美国隆恩·弗莱先生著的《有效阅读》一书中的有关章节,使课题的顺利推进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7、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首先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起先我们老师向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都是老师们小时候的畅销书,时隔十几年,已经远离今天的孩子的兴趣。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
等等,所以像《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其次,课外读物要能适应孩子时尚需求。前几年,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横扫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孩子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郑渊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童话大王”。近两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因为书中对于“光轮2000”的精彩描写,使学校打扫卫生的工作一下子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的书而想方设法地努力;每人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再次,课外读物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廊,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当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列娜狐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并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完美地发展的课外读物,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
(2)推动了学生持续的阅读方式
首先放任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我们的办法是:教师开列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相结合。开列书目,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果孩子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在阅读的量上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规定是不少于145万字,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作前后的调整。其次,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时常作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教师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行为,当然也是粗暴的干涉行为。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这一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学生在阅读后产生冲动,可以让孩子们写写读后感,做做摘录,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
(3)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是开展“班级读书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还可以是各种游戏式阅读活动,进行一些比赛,如“课本剧表演赛”、“古诗擂台赛”、“手抄
报比赛”等,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8、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明显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明显地看到,我们的学生更加爱读书了,他们初步学会了选择阅读的材料,更加投入地看书,并能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部分同学已经形成习惯。如我班的马林杰同学说,他现在已经是每天晚上都要读一点课外书,不看书就睡不着觉。在学生的闲暇时间,教室里总能看到一批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调查数据显示,电视和课外书对学生的吸引力比例有所调整,学生对课外书的兴趣比例提高了8.2个百分点,上升到了42.3%。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有所延长,具体数据见下表:
九、讨论与建议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些困惑,引起我的思考:
1、课题研究中对推进课外阅读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处理还不够明确,缺乏指导性。
2、一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校内阅读的指导,但大量的阅读靠的是家庭阅读,寻求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开展家庭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是我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作为农村的学生家长,关注的是谋生,关注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从社会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都明显地带有功利的色彩,而要走出这一误区,又是多么的艰难。
3、学生的阅读方法单一,要让学生会读、爱读,这还需要长期坚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转变观念,继续探究,真正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确》落实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教会孩子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利用好早读、上课读的时间,指导学生高效地阅读书籍。利用班会、课外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班级设置“图书角”,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创设环境让学生喜欢上读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崔峦,《崔峦老师教你阅读》,长春出版社,2001年1月
3、包晓燕,《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2009年10月
4、刘岩,《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2006年7月
5、柯华葳《培养“悦”读习惯》 2011、11月
6、《阅读是修养形成的关键》(鲍艳 编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1月)
南召县教育科研课题项目
研究 报 告
课 题 编 号 2014-125
课 题 名 称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 科 分 类 小 学 语 文
主 持 人 员 靳 三 杰
所 在 单 位 南召县马市坪乡白果树小学
联 系 手 机 [1**********]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报告
【摘要】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我们课题组通过大量研究,探索出了有利于小学生自主阅读培养的有效途径,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创设环境让学生喜欢上读书,并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研究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高效地阅读书籍,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播下了最好的种子,撒下了最好的养料,让小学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
自主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优秀读物 读书汇报交流 自主阅读课堂体系 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的背景】
阅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建议的第二条也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然而从我执教的农村小学来看,几乎大多数学生都达不到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量,很多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以及所涉及的课外书籍少,无非就是学习参考书、优秀作文选等辅导类书籍,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真是令人担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研究的价值】
1.教育变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我家没有课外书可看。”“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好。”“老师,我忘了看。”------凡此种种,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课外阅读的学生屈指可数的。针对与此我常常在思索,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语文教学的需要
目前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受书籍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打好文学基础的同时,必须加大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小学生虽然年级小,但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将要增加更多的阅读时间,使学生有广阔的阅读天地。重视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3.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共同需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深切的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才会有个性化的体验,才会在语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论依据】
根据终身教育理论,独立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每20年增长一倍,从70年代起
每5年增长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就增长一倍。因此,小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学生只有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技巧迁移到课外,在课外也能自主阅读,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还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
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习惯、品行形成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阶段,因此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语文课程标准也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课外阅读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它有着比课内更为广阔的世界,更为多样的类型,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达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
以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为总的出发点和归宿,建构课外阅读教学的网络化沟通的理想模式,使学生爱读、想读,探索有利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积累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让小学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健全人格。
二、课题的界定及解读
课题界定:
“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
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自主阅读能力: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独立的阅读、分析、理解、品味阅读材料,处理、筛选、搜集、接受各种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已有的认知基础、阅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包含各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课题名称解读: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旨在立足语文课堂,结合课内课外阅读,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问题、自主阅读的意识能力,寻求解决之道。
三、前人研究文献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在美国,几乎每位总统上任后都大力提倡阅读,并通过建立儿童阅读作业室,要求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学习等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英国,教育部于1998年9月到1999年9月开展了一次全国阅读年的活动,其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让80%的11岁学童的阅读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日本政府文部省则通过把公元2000年订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活动,并拨出专门款项充实学校图书等方式来提高儿童阅读能力。
从2000年至2003年,台湾全面推行“全国儿童阅读实施计划”,将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并专门划拨二亿幼教经费及一亿的国教经费推动阅读。不但大量赠书给偏远学校及幼儿园,还编列预算推动亲子阅读及培训三百位种子教师,希望可以通过以上的途径和方式在三年内至少有一千所国小将阅读列为课程学习的一部分。
2004年4月,在香港,则通过采取网上网下阅读活动这一途径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如“全民阅读20分钟”、“名人讲故事”、“书与梦同行”、“午间悦读”等。全港市民以个人、家庭、学校或团体名义一同参与“全城阅读20分钟”活动,共同宣扬阅读文化。
在大陆,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王林则在大力倡导“班级读书会”。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为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可行性途径及解决办法。
2、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小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全面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4、初步建立有效的自主阅读教学体系有效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
2、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首先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其次,课外读物要能适应孩子时代需求。再次,课外读物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2)推动学生持续的阅读方式
首先放手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其次,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我们要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
3、以自主阅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型”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阅读应遵循自愿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语文课外阅读的种类和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有益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读物。
(2)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几种基本的训练: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批注法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4、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研究。
(1)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因此,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不可小视。
(2)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如果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我们要把阅读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种类的有益的书籍。
(3)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
从班级、学校到家庭,发动一切力量,创设一个读书的大环境。班级建立图书角,委派专人管理,负责登记借阅。学生每月自拟读书计划,每天挤半小时作为集体阅读时间,半小时作为读书家庭作业,与家长配合落实。班级还要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如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等,强化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自主阅读能力课堂教学的研究。
(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2)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几种基本的训练: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批注法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6、探究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
(1)推荐优秀读物;
(2)读书方法的指导;
(3)优秀读物欣赏;
(4)读书汇报交流等。
7、培养处理课外阅读资源信息的能力。
指导小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掌握搜集信息的方法,然后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处理内化信息,为我所用。
五、主要观点的创新之处
(一)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并形成有效的指导模式。
1、唤起高昂的阅读兴趣
(1)引发主体内部动因
(2)开掘客体探究因素
(3)实施激励性评价
2、开拓广泛的学习空间
(1)拓展课内学习空间。在形式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对课文的鉴赏与批判,根据课文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创设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
(2)开创课外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文活动、开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开拓课外学习空间。
3、设计鲜活的练习形式
(1)阅读前的开放练习
(2)阅读中的自主练习
(3)阅读后的迁移练习。
在此教学结构下,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参与学习,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选编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诵读类。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
②童话类。课程标准提出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
③浏览类。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生活社会中
他们不仅应该接受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2、开设切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对学生进行具体、切实的阅读指导。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努力创设读书的氛围,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和心得。
3、读书活动荟萃
①读书卡——每生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外书,制作读书卡,每张都要尽量做得精美别致,
②摘记本——每生准备一个厚硬皮本,专门摘记从课外书报中读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对联、等等。同样做到图文并茂。
③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读书节 ”主题读书会活动,且各有侧重,低年级为古诗词系列,中年级为童话系列,五年级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级为了解中外著名诗人、作家与作品系列活动。而背诵积累中华古诗词活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事对学生采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目前我校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 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先明确了调查目标,设计好了问题,给学生发放问卷,然 后对手机的材料进行回收、整理、分析、归纳的方法,试图了解他们的课外阅读现状及主要 阅读倾向和阅读过程中的缺失。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 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理论研究法:在借鉴教育学、现代阅读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尝试探讨儿童课 外阅读的认知特点,影响儿童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及课外阅读实施
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学生阅读好习惯,在学生中进行好习惯的行为 训练。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 趣研究。
4.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 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5.经验总结法:通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溯、追 因,对研究实践进行分析,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阅 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揭示规律,形成教学策略,撰写论文。
具体过程是: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信息搜集、分析;确立理论依据;确定研究原则;提出具体假设;围绕研究专题,课题组进行学习、备课、讲课、研讨,完善假设;及时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
(二)研究思路
1、调查学生,摸清现状。在课题的准备阶段调查研究,发放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统计, 了解分析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读现状和存在问题。写好了课题的研究方案。
2、查找资料,学习引用。在课题实施的阶段,查阅文献,筛选有效的经验,让学生乐 于阅读,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保证时间,用心阅读。
4、 开展多样活动,培养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5、 根据年龄特征,精心挑选内容。最终探寻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达到培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8—2014.10)
1、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课题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明确课题分工。
2、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分析学生的阅读现状。收集相关资料,指导研究实践。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课题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明确课题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5)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继续开展调查问卷,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 析整理。
2、开展研究,寻找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 略。
3、以课堂为主阵地,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5—2015.7)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 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优秀课题研究论文、优秀导学设计、活动资料。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实施和做法
(一)调查分析
为了配合《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研究》课题研究,我们向学生进行了关于自主阅读情况调查,情况如下:
1.小学生喜欢进行自主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可见大多数孩子们虽然年龄比较小,还是喜欢自己阅读的。但差异大,有个别学生兴趣不太浓厚,家庭的氛围不够。
2.小学生大多喜欢进行课外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课外阅读的时间多吗?这一问题,学生有一半的选择“多和一般”,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没有”。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了一半。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复述故事和摘录法”。
3.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在第14题:“你读书时能做到边读边想或者边读边做笔记吗?””的调查中,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占6%;有时做读书笔记的占70%;从来不写读书笔记的占24%。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还以了解故事情节为主,很少有同学会有意识地去积累词句等,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应有的迁移运用意识。
4.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教师指导的。
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他们的阅读一般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很多地方体会不到,他们还是需要教师的分析和指导的。小学生如论是上课听教师讲、还是自己阅读都是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启发、提升的。
5.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
问卷调查中,对你读书时喜欢:边读边联想,读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再读,对哪些阅读策略在阅读中加以运用、选阅读中能够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的、能抓文中的关键句、中心句、能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各都占一半。可见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他阅读方法掌握的不熟练,需要教师的帮助强化。
6.图书馆作用十分有限。
在读书调查中,一项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学生课外书籍49%来自家长购买,32%来自书店租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的比例仅占9%。而在美国,这项数据却是55%,在日本为61%。本应作为学生阅读主渠道的学校图书馆基本陷于停滞状态,大部分学校图书馆虽有藏书但基本不对学生开放。近年来,很多农村小学致力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红花绿地、艺术长廊、墙壁文化、校园塑像搞得是琳琅满目,唯独没有把学校图书馆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大多数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只是为了达标验收而配备的,在人员安排、财力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不能给予充分保证。一些学校把图书馆看作是附件,往往安排老弱病残或者教育教学能力不强的人从事图书管理,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也极为有限。
采取措施: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我们弄清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创造条件,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阅读生活化。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和生活,可供他们阅读的时间比较零散的。面对这种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生活化的习惯。雷巴柯夫说过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使只有几分钟得其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其实就在我们自己手中,活动空余、自习课上,其实我们都可以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生活化,积少成多,阅读量也非常可观的。
3、结合实际,推荐读物。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光有阅读兴趣和阅读量还不够,我们更应关注他们读书的兴趣所在,读的是什么书,这些书是否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我们要结合给学生必要的建议。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进行扩充,将课内迁移到课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时代的特点,根据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的书籍,如杨红缨系列丛书、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丛书,以及曹文轩系列丛书,等等,都是学生比较喜欢、乐于阅读的读物。
4、方法指导,有效阅读。
很多学生看书时不求甚解,只重情节不知道从书本中吸取养分。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名词佳句,让学生读有所悟,阅读能力就能提高很快。教师要引
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记下思维的灵感留下阅读的痕迹。比如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好标注,进行积累、摘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给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度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5、家校结合,互相沟通。
从改善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创设环境。
1、在每幢教学楼的走廊上分别悬挂名人名言和师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座右铭等,设计成文学艺术长廊。
2、学校设立图书室,图书室要丰富藏书量,开架向学生借阅图书,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管理员每月要设计好书推荐的宣传画,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3、建立班级读书角,由全校师生共同捐书建设,并且对班级的小小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各班还制订了具体的读书计划,提出了“热爱书籍,享受书香”的中心口号,以“教师、学生、家庭”三个读书系列开展读书活动。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评价,把经典阅读活动落到实处。
(三)营造书香氛围。
1、教师阅读,潜移默化。要求教师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安排好读书时间,思考读书反馈形式,定期对照,督促自己抽时间读书,逐步养成读书习惯。倡议教师每年至少自费订阅两种教育教学刊物杂志。每年要求教师填写读书卡,交流读书乐。让教师填写一年中阅读的各种书目,发表自己的一句话感受,并且将自己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其他教师。力求在教师队伍中营造学习的氛围,研讨的氛围,以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促使教师更具有人文精神。
2、开展“好书天天读”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
学校画出表格展出每个学生的阅读的进展、进步情况(二年级以上学生都要摘抄读书笔记,根据笔记或背诵情况,学生将所读的书名贴到读书板上)。班级要制定班级读书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阅读;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和一句名人名言(各班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每周二首诗或二句名言”等)。每半月教师要带学生到图书馆上一节阅读课。每月学生要读2本左右的好书。第四周的星期四综合活动时间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交流活动,评选读书之星。
3、丰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每一面墙壁,引领学生热爱阅读、诵读经典,我们还定期更新学校黑板报,班级黑板报、宣传栏、班级的展示板面都有以“书话人生”为主题的内容。良好的阅读氛围熏陶和感染着学生,现在,学校已形成“人人爱读,书香满园”的局面。我们将在大阅读教育中,注重整合各种教育功能,从各个方面立体推进,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真正地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
4、背诵读书名言。学校开展全校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收集读书名言活动,向全校推荐100条读书名言,要求班级布置中外名言上墙、上黑板报;再根据年级不同要求选择背诵。
5、开展教师、家长、学生读书情况调查。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阅读状况。让教师了解学生、家长的读书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同时针对调查内容审视自己的读书情况,让每位教师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四)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
1、组建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沙龙,为开展文学导读活动搭建平台。每周有班级读书沙龙,每月有年级读书沙龙,每两周业务学习有教师分组的读书沙龙。定期有家长和全体教师的读书沙龙。读书沙龙每次活动都有组织、有主题、有记载、有照片,以此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教师在读书中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身内涵。并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畅谈读书之乐,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让学校真正开放。
2、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①订好一个计划。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并根据所推荐的读书目录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每周二、四早上8:00—8:15为晨读时间,教室里必须有琅琅的书声;每周三、五中午12:00—12:20为阅读时间,学生须静心看书,每天回家需保证半小时的阅读。
② 制作一张书签,可以把书签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把书签设计成各种书的形状,可以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各班进行展评。
③开展一次交流会,各班级由语文教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者”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④开展美文诵读活动,以美文的滋养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
⑤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讲故事比赛,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其潜存的能量。
(五)将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
1、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从形式上看,有竞赛、辩论、朗诵、介绍、交流等等;从内容上看,有名著欣赏、方法介绍、读书体会交流、好书推荐、古诗文朗诵、名言成语积累等等。
2、渗透于课堂。课前一分钟阅读活动。此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导读活动,内容丰富,有课前一分钟演讲、一分钟诵古诗词、一分钟即兴读新闻、一分钟欣赏同学们摘录的精彩一句话等。
3、读写结合。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建立读书成长记录册,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写一写读后感。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等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
八、研究结果与分析
1、良好的阅读习惯创设魅力课堂
自从开展了课题研究,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课堂中教师亦能注意将所学内容与课外阅读科学、有机地结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学生能将平日积累、背诵过的名篇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
2、日益提高的阅读水平引领健康发展
同学们天天读,日日诵,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扩大读书面。教室的图书角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大家争相借阅,读书热情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断提高,不少学生在阅读时自觉做摘抄、背诵,并与同学作交流,积累名句数量巨增。浓郁的读书氛围弥漫了整个校园。
3、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读书热情
为了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诵读氛围,提高孩子们的读书乐趣,我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天课外活动播放经典诵读录音,配上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诵读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跟读、听记、积累。
广播站还设置“书香心语”、“读书时间”等栏目,及时将班级和“读书明星”的读书事迹、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相关文章通过广播展示出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网站投稿或参与“书香满园”,一年多来,我校开展了不少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如:诗王争霸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成语擂台赛、词语接龙赛、歇后语比赛、谚语大观、读书笔记展评、素材积累展评、读儿歌,诵儿歌、读童话,讲故事、亲子读书会„„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快乐。
4、轻松愉悦的阅读形式构建和谐家庭
课题实验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而且众多的家长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读书,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献计献策,有不少家长把自己和孩子读书心得带到学校,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
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而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代沟的沟通,使家庭充满温馨与和谐。
5、学生阅读成果的转化迅速
一年多来,学生阅读的量不断增加,内容越来越广泛,语文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学校组织学生先后参加了各类比赛,学生在朗诵、演讲、故事、写作、口头作文比赛中屡获佳绩。而在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学生的表现常为听课教师称道。
6、提高了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
作为我们小学,就以前的科研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薄弱的。针对科研薄弱的现实,我为了保证研究的正常进行,始终非常注重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首先是学习教育科研的专业知识。一年来,本人系统地学习了《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初步懂得了开展研究的方法,也多次参加了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为了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我还借阅大量书籍书,立足社会的不断发展,从每个人终生学习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人的少年期就给予关注,给予培养,学习如何诱导孩子读书,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如何教导孩子勤于思考。其他我还学习了美国隆恩·弗莱先生著的《有效阅读》一书中的有关章节,使课题的顺利推进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7、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首先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起先我们老师向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都是老师们小时候的畅销书,时隔十几年,已经远离今天的孩子的兴趣。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
等等,所以像《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其次,课外读物要能适应孩子时尚需求。前几年,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横扫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孩子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郑渊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童话大王”。近两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因为书中对于“光轮2000”的精彩描写,使学校打扫卫生的工作一下子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的书而想方设法地努力;每人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再次,课外读物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廊,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当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列娜狐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并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完美地发展的课外读物,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
(2)推动了学生持续的阅读方式
首先放任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我们的办法是:教师开列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相结合。开列书目,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果孩子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在阅读的量上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规定是不少于145万字,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作前后的调整。其次,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时常作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教师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行为,当然也是粗暴的干涉行为。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这一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学生在阅读后产生冲动,可以让孩子们写写读后感,做做摘录,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
(3)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是开展“班级读书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还可以是各种游戏式阅读活动,进行一些比赛,如“课本剧表演赛”、“古诗擂台赛”、“手抄
报比赛”等,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8、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明显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明显地看到,我们的学生更加爱读书了,他们初步学会了选择阅读的材料,更加投入地看书,并能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部分同学已经形成习惯。如我班的马林杰同学说,他现在已经是每天晚上都要读一点课外书,不看书就睡不着觉。在学生的闲暇时间,教室里总能看到一批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调查数据显示,电视和课外书对学生的吸引力比例有所调整,学生对课外书的兴趣比例提高了8.2个百分点,上升到了42.3%。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有所延长,具体数据见下表:
九、讨论与建议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些困惑,引起我的思考:
1、课题研究中对推进课外阅读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处理还不够明确,缺乏指导性。
2、一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校内阅读的指导,但大量的阅读靠的是家庭阅读,寻求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开展家庭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是我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作为农村的学生家长,关注的是谋生,关注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从社会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都明显地带有功利的色彩,而要走出这一误区,又是多么的艰难。
3、学生的阅读方法单一,要让学生会读、爱读,这还需要长期坚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转变观念,继续探究,真正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确》落实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教会孩子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利用好早读、上课读的时间,指导学生高效地阅读书籍。利用班会、课外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班级设置“图书角”,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创设环境让学生喜欢上读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崔峦,《崔峦老师教你阅读》,长春出版社,2001年1月
3、包晓燕,《小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验研究》,2009年10月
4、刘岩,《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2006年7月
5、柯华葳《培养“悦”读习惯》 2011、11月
6、《阅读是修养形成的关键》(鲍艳 编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