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果梨中绿原酸的含量_辛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果梨中绿原酸的含量

辛 广1,2,刘长江2,侯冬岩1,吴俊青1

(1.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辽宁 鞍山     114005;2.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摘   要:目的:建立测定南果梨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327nm。结果:精密度试验: RSD为1.9%,n=6;加样回收率:98.5%~102.6%,RSD为1.6%~2.1%。结论:南果梨果心、果肉、果皮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1.785、0.271、0.714 mg/g。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南果梨;绿原酸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of Nanguoli Pear  by  HPLC

XIN Guang1,2,LIU Chang-jiang2,HOU Dong-yan1,WU Jun-qing1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114005, 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henyang Agricultural, Shenyang      110161,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new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CGA)in Nanguoli pear.Method:CGA was analysed by using C18 column(250mm×4.6mm,10μm)  with detector at 327nm, and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ingof CH3OH-0.4% H3PO4 (25:75).Results:  The  recoveries of CGA was 98.5%~102.6%,precision (RSD) was 1.6%~2.1% (n=5).Conclusion: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CGA in the core peel and pulp of Nanguoli pearwere 1.785, 0.271 and 0.714mg/g respectively.

Key words:HPLC;Nanguoli pear;chlorogenic acid

中图分类号:Q946.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630(2004)04-0150-03

南果梨是秋子梨系统(Pyrus ussriensis Maxim)中的优良品种,是辽宁鞍山、海城、辽阳东部低山丘陵区特产水果,已有一百年的栽培历史。现有栽培约500多万株,产量约60多万吨。南果梨是呼吸跃变型果实[1],自然条件下南果梨后熟15~20d色泽鲜艳、香气浓郁、肉质细腻、酸甜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5.5%~16.7%,达到最佳食用品质。以后随衰老加剧,果心、果皮、果肉开始褐变,最后软烂。为了提高南果梨的经济效益,可采用低温贮藏,条件为: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可贮藏到来年4月份。在贮藏过程中,南果梨果心、果皮及果肉易发生酶促褐变,在出库较晚的3、4月份更为严重。它不仅影响南果梨的感官,也极大降低了其营养价值,从而大大降低南果梨的商品价值。前人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多酚类是引起水果酶促褐变的底物。有学者曾用层析法初步断定绿原酸是南果梨酶褐变的底物之一[2,3]。对其他植物中的绿原酸的定量分析已有大量报道[4~10],但对南果梨的绿原酸定量

研究不多,用HPLC法测量南果梨中的绿原酸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用HPLC法测量南果梨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为探索南果梨贮藏及加工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变化提供可靠方法。11.1

材料与方法

试材、药品和仪器

南果梨     九月中旬采于辽宁鞍山唐家房。

绿原酸标样      Sigma公司;甲醇为色谱纯,乙醇,三氯乙酸,磷酸均为分析纯;Waters 510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1.21.2.1

实验方法实验条件的选择

1.2.1.1色谱条件

美国Waters 510高效液相色谱仪;486紫外检测器;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   5μm 250×4.6mm

收稿日期:2003-08-03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24201055)

作者简介:辛广(1966-),男,副教授,在职博士,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及生物分析的教学、研究工作。

1.2.2.2

C18;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25:75);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体积:5μl;检测波长:对标样溶液进行200~400nm扫描,发现绿原酸在327nm有最大吸收峰,因此检测波长为327nm。1.2.1.2

标准品溶液制备及线形范围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5.6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99.5%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0.312mg/ml),精密吸取1.0、2.0、3.0、4.0、5.0、6.0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99.5%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取上述溶液各5μl,进样,测定浓度(mg/ml)与峰面积之间关系,求得回归方程:Y=4716725X+5609.014(r=0.9996),绿原酸在0.031~0.187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如图1)。

含量测定:在本色谱条件下,对照品与样品

的色谱图见图2。

1.2.1.3精密度试验

采用外标法测定了南果梨果皮、果心及果肉中绿原酸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

果肉果皮果心

含量(mg/g)0.2710.7141.785

RSD%1.4

精密吸取相同浓度的绿原酸对照品溶液(0.0499mg/ml)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RSD为1.9%。1.2.1.4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0.868mg/ml)0.6、1.0、1.4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各加已测知含量样品(0.145mg/ml)1.0ml,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上述条件与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n=5)

编号123

加入量(mg/ml)

0.0670.1010.139

回收率(%)98.599.9102.6

RSD(%)1.61.82.1

22.1

结论与讨论

实验过程中,对制备南果梨中绿原酸待测液是否

加三氯乙酸溶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三氯乙酸的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稳定、回收率高,所测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绿原酸峰无杂质干扰。未加入三氯乙酸的样品因未除去梨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极易变性,容易堵塞色谱柱,而且对绿原酸峰也有干扰,因此会影响分离效果。2.2

曾选用乙腈-0.4%磷酸溶液(17:83)作流动相,结果绿原酸出峰时间过早,分离效果不好。而且,乙腈对环境的污染特别严重。选用甲醇—磷酸溶液也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相比之下,甲醇对环境的污染要低于乙腈。而用甲醇-0.4%磷酸溶液(15:85)、

(20:80)

1.2.2样品的测定

1.2.2.1样品制备

称取一定量南果梨果皮、果心及果肉,在组织捣碎匀浆机匀浆2min(20000r/min),称取研好的南果梨果皮、果心及果肉各2g,移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1ml9%三氯乙酸溶液,然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先用玻璃漏斗过滤,再用针头过滤器过滤,得到绿原酸待测液。

[4][5][6][7]

作流动相分离效果也较好,但出峰时间太长。因此,经反复实验得到文中所选流动相较合适,分离度较好。2.3

南果梨果心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为1.785mg/g是果肉的6.59倍,果皮的2.5倍。与南果梨在采后果心褐变强于果皮、果肉的现象一致,进一步说明了绿原酸是南果梨采后酶褐变的底物之一。

参考文献:[1][2][3]

吴震,别小妹,王和福.南国梨果实后熟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2):111-115.周亚凤,马岩松,张平. 南果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J].北方果树,1999,(1):8-10.

马岩松,车芙蓉,张平,等.南国梨多酚氧化酶最适合作用酶促褐变底物的分析确定[J].食品科学,2000,21(1):11-13.

魏明,苏启表. 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绿原酸[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3):50-52.王巧,毕开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33-34.

朱玉,陈浩.薄层色谱法分析葵花仁粕中的绿原酸[J]. 色谱,2001,19(1):82-84.

孙增先,李永溟. 双波长比值光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18(1):55-57.

孙玉刚,李应会.流动注射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香烟中的绿原酸[J].分析化学,2001,29(4):495-495.刘吉金. 薄层扫描法测定玄冬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J]. 药

[8][9]

物分析杂志,2000,20(2):131-132.[10]赵敬湘,张婷,等.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药金银花中绿

原酸的含量[J]. 中草药,2000,31(6):432-432.

生理条件下PDF对Pb 2+、Cu 2+、Zn 2+、Ca 2+

的吸附研究

吕金顺,王小芳 

(天水师范学院化学系,甘肃 天水   741000)

摘   要:在生理条件下(pH2和pH7,37℃),用马铃薯膳食纤维(PDF)对金属离子Pb2+、Cu2+、Zn2+、Ca2+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酸度条件下PDF对Pb2+的吸附较大,对Cu2+、Zn2+的吸附较小,对Ca2+吸附很小;PDF用量增大(减小),吸附量(qe)减小(增大)。PDF 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表明PDF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用作膳食纤维时应根据需求,按照已研究的用量与吸附量关系配制。其吸附作用是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综合结果。PDF的疏松结构和红外光谱中较多的醛羧基团证明了这一点。吸附数据线形拟合表明物理吸附符合Ligniur单分子层吸附机理。

关键词:马铃薯膳食纤维(PDF);金属离子(Pb2+、Cu2+、Zn2+、Ca2+);吸附机理

Adsorption Study on PDF Pb2+、Cu2+、Zn2+、Ca2+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LV Jin-shun,WANG Xiao-f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741000,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pH2 and pH7,37℃),the Potato Dietary Fiber(PDF) made by spent starchtaken from potato was used to test its adsorption to such metal ions as Pb2+、Cu2+、Zn2+ and Ca2+. The experiment showed,under two acidity conditions the adsorbing capacity of PDF to Pb2+ was stronger than that to Cu2+ and Zn2+, while that to Ca2+was the weakest. With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dosage of PDF its adsorbing capacity (qe) to metal ions would decrease or increase.收稿日期:2003-08-04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ZS031-A25-025-D)

作者简介:吕金顺(1958-),男,副教授,从事天然有机与农副产品开发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果梨中绿原酸的含量

辛 广1,2,刘长江2,侯冬岩1,吴俊青1

(1.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辽宁 鞍山     114005;2.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摘   要:目的:建立测定南果梨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327nm。结果:精密度试验: RSD为1.9%,n=6;加样回收率:98.5%~102.6%,RSD为1.6%~2.1%。结论:南果梨果心、果肉、果皮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1.785、0.271、0.714 mg/g。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南果梨;绿原酸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of Nanguoli Pear  by  HPLC

XIN Guang1,2,LIU Chang-jiang2,HOU Dong-yan1,WU Jun-qing1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      114005, 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henyang Agricultural, Shenyang      110161,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new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CGA)in Nanguoli pear.Method:CGA was analysed by using C18 column(250mm×4.6mm,10μm)  with detector at 327nm, and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ingof CH3OH-0.4% H3PO4 (25:75).Results:  The  recoveries of CGA was 98.5%~102.6%,precision (RSD) was 1.6%~2.1% (n=5).Conclusion: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CGA in the core peel and pulp of Nanguoli pearwere 1.785, 0.271 and 0.714mg/g respectively.

Key words:HPLC;Nanguoli pear;chlorogenic acid

中图分类号:Q946.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630(2004)04-0150-03

南果梨是秋子梨系统(Pyrus ussriensis Maxim)中的优良品种,是辽宁鞍山、海城、辽阳东部低山丘陵区特产水果,已有一百年的栽培历史。现有栽培约500多万株,产量约60多万吨。南果梨是呼吸跃变型果实[1],自然条件下南果梨后熟15~20d色泽鲜艳、香气浓郁、肉质细腻、酸甜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5.5%~16.7%,达到最佳食用品质。以后随衰老加剧,果心、果皮、果肉开始褐变,最后软烂。为了提高南果梨的经济效益,可采用低温贮藏,条件为: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可贮藏到来年4月份。在贮藏过程中,南果梨果心、果皮及果肉易发生酶促褐变,在出库较晚的3、4月份更为严重。它不仅影响南果梨的感官,也极大降低了其营养价值,从而大大降低南果梨的商品价值。前人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多酚类是引起水果酶促褐变的底物。有学者曾用层析法初步断定绿原酸是南果梨酶褐变的底物之一[2,3]。对其他植物中的绿原酸的定量分析已有大量报道[4~10],但对南果梨的绿原酸定量

研究不多,用HPLC法测量南果梨中的绿原酸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用HPLC法测量南果梨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为探索南果梨贮藏及加工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变化提供可靠方法。11.1

材料与方法

试材、药品和仪器

南果梨     九月中旬采于辽宁鞍山唐家房。

绿原酸标样      Sigma公司;甲醇为色谱纯,乙醇,三氯乙酸,磷酸均为分析纯;Waters 510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1.21.2.1

实验方法实验条件的选择

1.2.1.1色谱条件

美国Waters 510高效液相色谱仪;486紫外检测器;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   5μm 250×4.6mm

收稿日期:2003-08-03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24201055)

作者简介:辛广(1966-),男,副教授,在职博士,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及生物分析的教学、研究工作。

1.2.2.2

C18;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25:75);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体积:5μl;检测波长:对标样溶液进行200~400nm扫描,发现绿原酸在327nm有最大吸收峰,因此检测波长为327nm。1.2.1.2

标准品溶液制备及线形范围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5.6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99.5%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0.312mg/ml),精密吸取1.0、2.0、3.0、4.0、5.0、6.0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99.5%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取上述溶液各5μl,进样,测定浓度(mg/ml)与峰面积之间关系,求得回归方程:Y=4716725X+5609.014(r=0.9996),绿原酸在0.031~0.187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如图1)。

含量测定:在本色谱条件下,对照品与样品

的色谱图见图2。

1.2.1.3精密度试验

采用外标法测定了南果梨果皮、果心及果肉中绿原酸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

果肉果皮果心

含量(mg/g)0.2710.7141.785

RSD%1.4

精密吸取相同浓度的绿原酸对照品溶液(0.0499mg/ml)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RSD为1.9%。1.2.1.4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0.868mg/ml)0.6、1.0、1.4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各加已测知含量样品(0.145mg/ml)1.0ml,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上述条件与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n=5)

编号123

加入量(mg/ml)

0.0670.1010.139

回收率(%)98.599.9102.6

RSD(%)1.61.82.1

22.1

结论与讨论

实验过程中,对制备南果梨中绿原酸待测液是否

加三氯乙酸溶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三氯乙酸的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稳定、回收率高,所测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绿原酸峰无杂质干扰。未加入三氯乙酸的样品因未除去梨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极易变性,容易堵塞色谱柱,而且对绿原酸峰也有干扰,因此会影响分离效果。2.2

曾选用乙腈-0.4%磷酸溶液(17:83)作流动相,结果绿原酸出峰时间过早,分离效果不好。而且,乙腈对环境的污染特别严重。选用甲醇—磷酸溶液也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相比之下,甲醇对环境的污染要低于乙腈。而用甲醇-0.4%磷酸溶液(15:85)、

(20:80)

1.2.2样品的测定

1.2.2.1样品制备

称取一定量南果梨果皮、果心及果肉,在组织捣碎匀浆机匀浆2min(20000r/min),称取研好的南果梨果皮、果心及果肉各2g,移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1ml9%三氯乙酸溶液,然后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先用玻璃漏斗过滤,再用针头过滤器过滤,得到绿原酸待测液。

[4][5][6][7]

作流动相分离效果也较好,但出峰时间太长。因此,经反复实验得到文中所选流动相较合适,分离度较好。2.3

南果梨果心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为1.785mg/g是果肉的6.59倍,果皮的2.5倍。与南果梨在采后果心褐变强于果皮、果肉的现象一致,进一步说明了绿原酸是南果梨采后酶褐变的底物之一。

参考文献:[1][2][3]

吴震,别小妹,王和福.南国梨果实后熟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2):111-115.周亚凤,马岩松,张平. 南果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J].北方果树,1999,(1):8-10.

马岩松,车芙蓉,张平,等.南国梨多酚氧化酶最适合作用酶促褐变底物的分析确定[J].食品科学,2000,21(1):11-13.

魏明,苏启表. 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绿原酸[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3):50-52.王巧,毕开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33-34.

朱玉,陈浩.薄层色谱法分析葵花仁粕中的绿原酸[J]. 色谱,2001,19(1):82-84.

孙增先,李永溟. 双波长比值光谱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18(1):55-57.

孙玉刚,李应会.流动注射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香烟中的绿原酸[J].分析化学,2001,29(4):495-495.刘吉金. 薄层扫描法测定玄冬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J]. 药

[8][9]

物分析杂志,2000,20(2):131-132.[10]赵敬湘,张婷,等.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药金银花中绿

原酸的含量[J]. 中草药,2000,31(6):432-432.

生理条件下PDF对Pb 2+、Cu 2+、Zn 2+、Ca 2+

的吸附研究

吕金顺,王小芳 

(天水师范学院化学系,甘肃 天水   741000)

摘   要:在生理条件下(pH2和pH7,37℃),用马铃薯膳食纤维(PDF)对金属离子Pb2+、Cu2+、Zn2+、Ca2+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酸度条件下PDF对Pb2+的吸附较大,对Cu2+、Zn2+的吸附较小,对Ca2+吸附很小;PDF用量增大(减小),吸附量(qe)减小(增大)。PDF 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表明PDF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用作膳食纤维时应根据需求,按照已研究的用量与吸附量关系配制。其吸附作用是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综合结果。PDF的疏松结构和红外光谱中较多的醛羧基团证明了这一点。吸附数据线形拟合表明物理吸附符合Ligniur单分子层吸附机理。

关键词:马铃薯膳食纤维(PDF);金属离子(Pb2+、Cu2+、Zn2+、Ca2+);吸附机理

Adsorption Study on PDF Pb2+、Cu2+、Zn2+、Ca2+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LV Jin-shun,WANG Xiao-f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741000,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pH2 and pH7,37℃),the Potato Dietary Fiber(PDF) made by spent starchtaken from potato was used to test its adsorption to such metal ions as Pb2+、Cu2+、Zn2+ and Ca2+. The experiment showed,under two acidity conditions the adsorbing capacity of PDF to Pb2+ was stronger than that to Cu2+ and Zn2+, while that to Ca2+was the weakest. With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dosage of PDF its adsorbing capacity (qe) to metal ions would decrease or increase.收稿日期:2003-08-04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ZS031-A25-025-D)

作者简介:吕金顺(1958-),男,副教授,从事天然有机与农副产品开发研究。


相关文章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了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分析分离原理,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离子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在药物研究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字 HP ...查看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应用
  • 目录 1.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1 1.1 ...查看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丹酚酸B的含量
  •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31-01 [摘 要]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丹酚酸B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主要方法为色谱柱岛津C18反相柱(5μm ...查看


  • 仪器分析论文
  • 09包装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论文 题目: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及应用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吴继魁 时间:2012.12.25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及应用.............................................. ...查看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郁金饮片中姜黄素的含量_雷云霞
  • 热烈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炮制研究中心 樟帮盐炙法 标准品 附图 泽泻各炮制品以及标准品的HPLC 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郁金饮片中姜黄素的含量 雷云霞1,孙立立2,杨书斌2,王娇2 (1. 济 ...查看


  •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 第一章 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 环境空气采样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u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 ...查看


  • 最后修改---李光达-复方穿心莲片质量标准研究
  • 复方穿心莲片质量标准研究 石秀菊 赵旭光 郭 奕 (1.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通化 134001: 3. 吉林通化吉通药业有限公司,吉林 通化 134001 ) 摘 要:目的:建立复 ...查看


  •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测定叶绿素
  •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学时:4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在叶绿体色素全分析的应用. 2.掌握生物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技术. 3.初步掌握梯度洗脱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从植物提取液分离出来的叶绿素和 ...查看


  •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色谱"一词是由俄国科学家斯威特提出的.色谱法是基于补充物质在相对运动物的两相之间分布时,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的差异而使混合物相互分离的一类分离或分析方法.发展与上世纪初,飞速发展于五十年代,有超 ...查看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3种糖
  • 2014年第10期第10期(总第368期)2014年10月 农产品加工(学刊) AcademicPeriodicalofFarmProductsProcessing No.10Oct. 文章编号:1671-9646(2014)10b-005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