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2015考试说明+2014年题

淄博市2015年初中地理考试说明及样题

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遵循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选拔素质较高的新生”的命题原则,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力求体现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统一,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考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考试内容】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为依据,以我市本届学生统一使用的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为参考,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部分,其中地球和地图约占15%;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约占60%(包括乡土地理)。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3.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所处的温度带。

二、地图

1.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世界地理

一、陆地和海洋

1.会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

2.会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天气与气候

1.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会阅读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4.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能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5.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并会简单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居民与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地图、资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

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四、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 认识地区:运用地图说明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主要国家,该地区对当地乃至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宗教概况及文化习俗。

五、认识国家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的分布。

2.运用资料说明美国的种族、民族构成;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农业地域专业化的重要体现;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1.运用地图说明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能在地图上查找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利用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读图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并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我国干湿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认识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 影响。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3. 说明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

1. 运用概念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明确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所采取的正确态度。

2.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3.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运用地图和实例,说明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线路及其必要性。

四、经济与文化

1.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依据。

2. 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

3. 运用地图说明中国铁路交通网中的主要铁路干线。举例说明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及其特点。

4.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5.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特点;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6.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五、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记住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 运用地图中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山脉、河流等),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并说明四大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主要自然地理差异。

六、认识区域

1.北方地区

(1)运用地图说明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

举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学会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说明东北三省位置、地形等 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

(3)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运用地形图说明多种黄土地貌,并说明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

(4)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5)运用资料说明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2. 南方地区

(1)运用地图说明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说明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5)运用地图说明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土地开发状况;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6)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会说明台湾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3. 西北地区

(1)读图说明西北地区的范围,并说出主要地形组成。

(2)运用资料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景观、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

(3)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4)运用地图说明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5)举例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6)说明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其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青藏地区

(1)读图说明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主要地形组成。

(2)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生产和生活的特色,以及高寒气候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3)说明三江源地区地势、气候、冰川、湖泊与沼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解释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4)会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说明改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性,并了解该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

乡土地理

1. 运用地图,描述山东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 举例分析某种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 运用山东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4. 运用地图说明山东及淄博对外交通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考试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学业考试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寓于知识能力考查之中。 具体包括:

(1)识别、辨认地理事实或证据;

(2)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地理位置的能力;

(3)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会收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5)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方法,简单地比较、分析和评价一些地理现象和身边的地理事物;

(6)初步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考生一律在答题卡答题。选择题约占30%,非选择题约占70%。试题难度值0.65左右,其中试题的易、中、较难比例为6:3:1。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淄博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

地 理 样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上,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好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巴西当地时间2014年6月12日正式

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期间,地球公转到图1中哪个位置附近?

A .a B .b

C .c D .d

2. 淄博的小华想了解巴西在世界上的位置,他应该查看

A .世界地形图 B .巴西政区图

C .世界气候图 D .世界政治地图

3.据报道,2013年第12号台风“潭美”的中心8月20日17

时位于北纬23.1°N ,127.5°E ,该台风中心在图2中的大致位

置是

A . a 点 B . b 点

C . c 点 D . d 点

4.读图3,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中,其职能与北京中关村职能最

为相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印度北部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A .黄种人 B .黄种人与白种人

C .白种人 D .黑种人

6.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

活及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行

为中,能降低或缓解淄博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读下面四幅汽车牌照图片,回答7~8题。

7. 四幅汽车牌照与所属省级行政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广东 B. 乙-河南 C .丙-贵州 D .丁-江苏

8.上面汽车牌照所属省级行政区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面是小云和爸爸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时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完成9~10题。

9.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

10.旅行中小云的爸爸曾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可能的

原因是

A .纬度增高 B .纬度降低

C .海拔升高 D .海拔降低

读图4,完成11~13题。

11. 图中山脉①的名称是

A .太行山脉 B .长白山脉

C .小兴安岭 D .大兴安岭

12. 图中②所处地形区属于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13. 图中③所处地形区属于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干旱地区

14.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B .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C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D .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丰富

15.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②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③树种单一,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④西部沿海降水量多于东部 ⑤地处湿润地区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16.(12分)读图5,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2分)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 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特点。(2分)

(3) 根据图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2分)

(4) 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从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多或少)。影响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分)

(5)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各类乳产品和牛羊肉。试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该地区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2分)

(6)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景点与习主席访问的四个国家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1分)

A .伦敦塔桥——法国 B .艾菲尔铁塔——德国

C .雅典巴特农神庙——比利时 D .风车——荷兰

17. (8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A 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区域最严重的生

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农作物(油菜、小麦、棉花、甜菜)中适宜在

B 地形区大面积种植的是该区域的农作物熟

制是 ,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4分)

(3)我国的季风气候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除了旱灾

外,图示地区还有哪些主要的灾害性天气?(2分)

18.(8分)读图7“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参照图中对甲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乙地区的描述。(3分)

(3)甲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为输出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输出工程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能源工程 对乙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4)甲地区有一批技术人员计划乘火车途经济南到上海参加业务培训,最简便的铁路线是兰新线、陇海线、 。(1分)

19. (7分)读图8,完成下列问题。

(1)A 、B 两点所在地形部位,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该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分)

(2)A 点与B 点相对高度是 米。(

1

分)

(3)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图示区域主要的土地

利用类型是 、 。(2分)

(4)若图示区域要发展水果种植业,你认为种

(苹果或柑橘)较为合适。(1分)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流经C 城市的河流有无

结冰期?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1分)

淄博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地理样题参考答案(A 卷)

一、选择题

1. B 2. D 3. B 4.D 5.C 6.B 7.B 8.C 9.A 10.C 11.D 12.B 13.A 14.C

15.D

二、非选择题

16. (12分)(1)A 大西洋 B 地中海(2分)

(2)大部分位于35ºN (或400N )—70ºN (或66.5 ºN )之间,或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2分)

(3)南部和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南北高,中间低(2分)

(4)大 少(或小) 海陆因素(3分)

(5)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凉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气深入,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使欧洲西部畜牧业非常发达。(2分)

(6)D (1分)

17. (8分)(1)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2分)

(2)小麦、棉花;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春旱或水资源不足。(4分)

(3)寒潮或低温冻害;洪涝;沙尘暴或风沙灾害(2分,每个1分,答对两个即得满分)

18. (8分)(1)长江三角洲或沪宁杭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3分)

(3)西气东输 缓解B 地区能源短缺或紧张的状况。(2分)

(4)京沪线(1分)

19. (7分)(1)B 山谷 (2分)

(2)100(1分)

(3)耕地 林地(2分)

(4)苹果(1分)

(5)(5)有 根据图中纬线,判断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分,只写判断结论,不写判断理由不得分)

淄博市2015年初中地理考试说明及样题

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遵循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选拔素质较高的新生”的命题原则,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力求体现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统一,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考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考试内容】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为依据,以我市本届学生统一使用的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为参考,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部分,其中地球和地图约占15%;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约占60%(包括乡土地理)。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3.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所处的温度带。

二、地图

1.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世界地理

一、陆地和海洋

1.会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

2.会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天气与气候

1.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会阅读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4.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能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5.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并会简单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居民与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地图、资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

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四、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 认识地区:运用地图说明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主要国家,该地区对当地乃至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宗教概况及文化习俗。

五、认识国家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的分布。

2.运用资料说明美国的种族、民族构成;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农业地域专业化的重要体现;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1.运用地图说明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能在地图上查找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利用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读图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并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我国干湿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认识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 影响。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3. 说明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

1. 运用概念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明确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所采取的正确态度。

2.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3.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运用地图和实例,说明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线路及其必要性。

四、经济与文化

1.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依据。

2. 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

3. 运用地图说明中国铁路交通网中的主要铁路干线。举例说明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及其特点。

4.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5.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特点;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6.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五、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记住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 运用地图中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山脉、河流等),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并说明四大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主要自然地理差异。

六、认识区域

1.北方地区

(1)运用地图说明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

举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学会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说明东北三省位置、地形等 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

(3)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运用地形图说明多种黄土地貌,并说明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

(4)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5)运用资料说明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2. 南方地区

(1)运用地图说明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说明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5)运用地图说明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土地开发状况;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6)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会说明台湾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3. 西北地区

(1)读图说明西北地区的范围,并说出主要地形组成。

(2)运用资料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景观、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

(3)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4)运用地图说明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5)举例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6)说明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其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青藏地区

(1)读图说明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主要地形组成。

(2)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生产和生活的特色,以及高寒气候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3)说明三江源地区地势、气候、冰川、湖泊与沼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解释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4)会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说明改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性,并了解该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

乡土地理

1. 运用地图,描述山东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 举例分析某种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 运用山东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4. 运用地图说明山东及淄博对外交通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考试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学业考试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寓于知识能力考查之中。 具体包括:

(1)识别、辨认地理事实或证据;

(2)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地理位置的能力;

(3)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会收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5)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方法,简单地比较、分析和评价一些地理现象和身边的地理事物;

(6)初步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考生一律在答题卡答题。选择题约占30%,非选择题约占70%。试题难度值0.65左右,其中试题的易、中、较难比例为6:3:1。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淄博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

地 理 样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上,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好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巴西当地时间2014年6月12日正式

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期间,地球公转到图1中哪个位置附近?

A .a B .b

C .c D .d

2. 淄博的小华想了解巴西在世界上的位置,他应该查看

A .世界地形图 B .巴西政区图

C .世界气候图 D .世界政治地图

3.据报道,2013年第12号台风“潭美”的中心8月20日17

时位于北纬23.1°N ,127.5°E ,该台风中心在图2中的大致位

置是

A . a 点 B . b 点

C . c 点 D . d 点

4.读图3,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中,其职能与北京中关村职能最

为相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印度北部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A .黄种人 B .黄种人与白种人

C .白种人 D .黑种人

6.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

活及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行

为中,能降低或缓解淄博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读下面四幅汽车牌照图片,回答7~8题。

7. 四幅汽车牌照与所属省级行政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广东 B. 乙-河南 C .丙-贵州 D .丁-江苏

8.上面汽车牌照所属省级行政区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面是小云和爸爸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时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完成9~10题。

9.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

10.旅行中小云的爸爸曾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可能的

原因是

A .纬度增高 B .纬度降低

C .海拔升高 D .海拔降低

读图4,完成11~13题。

11. 图中山脉①的名称是

A .太行山脉 B .长白山脉

C .小兴安岭 D .大兴安岭

12. 图中②所处地形区属于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13. 图中③所处地形区属于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干旱地区

14.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 B .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C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D .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丰富

15.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②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③树种单一,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④西部沿海降水量多于东部 ⑤地处湿润地区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16.(12分)读图5,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2分)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 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特点。(2分)

(3) 根据图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2分)

(4) 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从①地→②地→③地,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多或少)。影响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分)

(5)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各类乳产品和牛羊肉。试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该地区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2分)

(6) 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景点与习主席访问的四个国家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1分)

A .伦敦塔桥——法国 B .艾菲尔铁塔——德国

C .雅典巴特农神庙——比利时 D .风车——荷兰

17. (8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A 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区域最严重的生

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农作物(油菜、小麦、棉花、甜菜)中适宜在

B 地形区大面积种植的是该区域的农作物熟

制是 ,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4分)

(3)我国的季风气候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除了旱灾

外,图示地区还有哪些主要的灾害性天气?(2分)

18.(8分)读图7“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参照图中对甲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乙地区的描述。(3分)

(3)甲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为输出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输出工程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能源工程 对乙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4)甲地区有一批技术人员计划乘火车途经济南到上海参加业务培训,最简便的铁路线是兰新线、陇海线、 。(1分)

19. (7分)读图8,完成下列问题。

(1)A 、B 两点所在地形部位,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该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2分)

(2)A 点与B 点相对高度是 米。(

1

分)

(3)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图示区域主要的土地

利用类型是 、 。(2分)

(4)若图示区域要发展水果种植业,你认为种

(苹果或柑橘)较为合适。(1分)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流经C 城市的河流有无

结冰期?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1分)

淄博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地理样题参考答案(A 卷)

一、选择题

1. B 2. D 3. B 4.D 5.C 6.B 7.B 8.C 9.A 10.C 11.D 12.B 13.A 14.C

15.D

二、非选择题

16. (12分)(1)A 大西洋 B 地中海(2分)

(2)大部分位于35ºN (或400N )—70ºN (或66.5 ºN )之间,或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2分)

(3)南部和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南北高,中间低(2分)

(4)大 少(或小) 海陆因素(3分)

(5)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凉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气深入,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使欧洲西部畜牧业非常发达。(2分)

(6)D (1分)

17. (8分)(1)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2分)

(2)小麦、棉花;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春旱或水资源不足。(4分)

(3)寒潮或低温冻害;洪涝;沙尘暴或风沙灾害(2分,每个1分,答对两个即得满分)

18. (8分)(1)长江三角洲或沪宁杭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3分)

(3)西气东输 缓解B 地区能源短缺或紧张的状况。(2分)

(4)京沪线(1分)

19. (7分)(1)B 山谷 (2分)

(2)100(1分)

(3)耕地 林地(2分)

(4)苹果(1分)

(5)(5)有 根据图中纬线,判断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分,只写判断结论,不写判断理由不得分)


相关文章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5年北京中高考政策
  • 中考体育测试变化 耐久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耐久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米)秒表计时 大屏幕电子计时 篮球运球.排球垫球.足球运球任选其 篮球运球 一 实心球or仰卧起坐(女生) 实心球or引体向上(男生) 共40分 实 ...查看


  • 2016年中考政治历史经典模拟试题
  • 西安中学2016年中考思想品德.生物第六次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思想品德为必考科目,满分70分:历史.地理.生物为选考科目,各科满分均为30分.考生须从历史.地理.生物中选考一科.答题前首先确定选 ...查看


  • 2015年度江苏高考科目分值·南通中考科目分值
  • 华贤教育咨询部整理2014年江苏高考政策 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1.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共440分.语文 ...查看


  • 2014年长沙市初二年级生地会考注意事项
  • 2014年长沙市初二年级生地会考注意事项 1.什么是长沙市生地会考? 生地会考即初二年级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的长沙市生物.地理会考(与初三中考同时),是中考的一部分,只是提前在初二第二学期就考试完,成绩计入学生的中考后录取的总评定(见3生地会 ...查看


  • 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政治试卷
  • 中考政治试题附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为思想品德试题,11至14页为历史试题,15至18页为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 ...查看


  • 初三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初三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由于地理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复习资料少,要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 ...查看


  • 2014年北京市中考和高考改革方案(全)
  • 一.2014年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 今天(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发布,被民间讨论了一个多星期的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有了结果,此次改革涉及到2014考生志愿填报,详细内容如下: 高考考试与命题方面: 1.语文学科要加强 ...查看


  • 2015山东东营中考招生政策解读
  • 2015山东东营中考招生政策解读 一.关于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时间 根据普通高考考试时间由两天半变为两天的实际,为减少高考.中考对考点学校教学秩序的冲击,今年将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文化课考试时间提前了一天,由6月11日-13日改为6月10日-12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