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正名思想论文

浅析荀子的正名思想

摘要: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名较有影响的逻辑学家。其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正名篇》,名即为现代汉语中的概念,正名即矫正名实关系,取澄清概念之意。文章通过对名的形成,名的划分,如何制名,正名的意义的分析,进一步剖析出名的逻辑意义,这对于我们建构完备的中国逻辑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荀子;正名;逻辑。

1 荀子“正名”的提出

(1)社会原因。

荀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诸侯割据,战乱四起。奴隶社会确立起的名论体系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已经不再适用,名实错乱,名不符实,贵贱不明,同异不辨,诸侯僭越,百家异说。造成社会的极度混乱。

新兴的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起自己的名论体系以求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以适用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与建设,而时下:“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1]所以才提出了“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1]正名的任务呼之欲出。

(2)自身原因。

荀子本人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巩固建立自身阶级的统治自然成为其首要任务,他认为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浅析荀子的正名思想

摘要: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名较有影响的逻辑学家。其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正名篇》,名即为现代汉语中的概念,正名即矫正名实关系,取澄清概念之意。文章通过对名的形成,名的划分,如何制名,正名的意义的分析,进一步剖析出名的逻辑意义,这对于我们建构完备的中国逻辑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荀子;正名;逻辑。

1 荀子“正名”的提出

(1)社会原因。

荀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诸侯割据,战乱四起。奴隶社会确立起的名论体系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已经不再适用,名实错乱,名不符实,贵贱不明,同异不辨,诸侯僭越,百家异说。造成社会的极度混乱。

新兴的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起自己的名论体系以求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以适用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与建设,而时下:“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1]所以才提出了“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1]正名的任务呼之欲出。

(2)自身原因。

荀子本人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巩固建立自身阶级的统治自然成为其首要任务,他认为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相关文章

  • 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
  • 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议程 时间:2015年11月14-15日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光华西主楼2401室 11月14日(星期六)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401会议室 开幕式:8:30-9:00 主持人: 林宏星(复旦大学哲学学 ...查看


  • 荀子"性恶"说重估
  • 张炳尉 内容提要 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性的涵义作了界定,但后世学者对此误解颇多.杨倞和王先谦没有说透,而傅斯年.徐复观等人的解释则有所偏差.把荀子的人性论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天论.圣人论,放在先秦儒家性命思想演进的整体脉络中进行考察 ...查看


  • 荀子的语言学思想
  • 从"名实之争"看荀子的语言学思想 --论语言的社会约定性 [摘要]荀子的<正名篇>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语言论",是我国古代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荀子语言学思想的核心是约定俗成.本文通过对& ...查看


  • 说说[荀子](之四)(备课资料)
  • 四 下面我们谈一谈荀子的性命论. 这个问题在孔子.孟子那里就已被提到.当时,天下人都在谈论"性",问题的焦点是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如果想要谈性命论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看一下当时其他人物的观点:第一就是告子,他认为性无 ...查看


  • 第四讲孟子和荀子的政治思想
  • 第四讲 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 本讲的主要内容有: 一.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荀子的政治思想 三.孔子.孟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比较 重点是一.二部分的内容,难点是第三部分的内容 一.孟子的政治思想 (一)孟子的身世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 ...查看


  • 概述诸子百家的语言观
  • 概述诸子百家的语言观 文学院1202班李雅婷121040063 语言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非常重视语言问题.一方面,先秦儒.墨.道诸家都肯定语言的媒介作用和工具价值,都重视语言对于现买 ...查看


  • 孟子与荀子的德性思想比较
  • 2007年3月胜利油田党校学报M ar . 2007 第20卷第2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 l of ShengliO ilfield V o l . 20N o . 2 孟子与荀子的德性思想比较 王洪霞 (山 ...查看


  • 荀子性恶论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 张京华 本文提要: 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二人都错?结论只能是二人都错,也就是说二人在逻辑思 ...查看


  • 先秦时期儒家荀子法治思想明介
  • 先秦时期儒家之荀子法治思想明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他曾游学于齐国,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齐襄王时以他"最为老师",曾"三为祭酒",成为当世德高望重的大学者.后来做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