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加强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应该从六个方面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以提高企业规避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 风险防范 对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受囿于市场环境的诸多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保护自我,规避和化解法律风险,成为每个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客观面对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1、当前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认识不到位近年来施工企业因法律诉讼纠纷造成经济效益流失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决策层的重视,大多数施工企业认识到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就是创效,对企业法律工作的关注度有所增强,但不少企业对法律工作的关注度仅限于打官司,片面地认为应对好了诉讼就是做好了企业法律工作。

1.2 制度执行未监控随着施工企业逐步认识到事前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也越来越重视。但不少企业虽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规定了严密的流程,但因为无人考核和监督,在落实时流程简化、细节忽略,看似落实了,却不到位,看似执行了,却不严谨,导致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未能起到应有的约束和防范作用。

1.3 防范重心未前移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法律部门或人员参与企业重大经营论证、合同谈判等企业管理活动的程度不够,使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滞后、脱节,未能起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作用。由于未将法律工作重心向事前防范前移,当纠纷问题产生,其他方法无法解决时才作为案件交给企业法律部门处理,法律工作人员就扮演消防员进行事后救火,被动地进行应对。

1.4 防范机制未联动目前不少施工企业的法律部门主要职责是处理官司、提供法律咨询和进行合同审查,没有进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职责。其它职能部门虽然涉及到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但法律风险识别、防范和解决的能力相对较弱,局限性较大。项目部受临时观念的影响,对风险防范工作重视和开展不够。由于缺乏统一、联动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进行法律风险防范时难免各行其是、步调不一、眼界过窄、效率不高,影响整个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

1.5 防范基础不扎实项目部日常工作紧张繁杂,忙于施工的现场管理,相对而言,对内业管理不够重视,尤其是防范工作不够扎实。项目部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项目部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开

展得如何,将影响整个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不扎实,在工作中就容易出现疏忽和遗漏,从而引发诉讼纠纷。加上如果资料缺失,发生纠纷时常常因拿不出有力证据证明客观事实和责任关系,哑巴吃黄连,输了本不应输的官司,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1.6 人员素质待提升企业法律顾问岗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决定对其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企业现有法律人员的素质不高和后备人员力量的不足,使有些施工企业不得不借助外力,甚至出现完全放手让外聘律师来充当企业法律顾问的角色。外聘律师由于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够深入参与,提供的法律意见未必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加上与企业处理问题的利益诉求和目标追求并不完全一致,在对待企业的风险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与企业法律顾问形成差别。

2、加强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对策

2.1 提高全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2.1.1 提高各级领导防范法律风险的认识这是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关键所在。由于各级领导的素质不一,部分领导在工作决策和处理问题时会出现拍脑袋或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忽略法律风险的存在,直到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或损失后,才后悔莫急。因此各级领导在平时工作中一定要时刻绷紧法律风险这根弦,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会怎样,遇到问题冷静谨慎应对,多做几种方案比较后再行定夺。

2.1.2 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宣传每个员工所处的岗位不同,发生法律风险的类型和程度也不同,施工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结合其岗位特点进行全员普法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构筑法律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2.2 强化施工企业制度的执行力

2.2.1 强化制度的规范性施工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特点,对企业的日常工作制定严密细致、规范可控的制度,要突出对风险点的把控,确定好各项工作的基准线,保证有章可循,杜绝因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而引发法律风险。同时,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回头看,进行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保证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合法。

2.2.2 强化制度的权威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如果执行制度总是打折扣、走样,那么再健全再完善的制度也是墙上画虎、一纸空文,同样导致法律风险的发生。制度的执行不能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放之任之,要明确责任主体和主抓部门,建立健全监督、反馈、考评和奖罚机制,切实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2.3 加强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

2.3.1 建立重大经营决策和管理

举措的论证制度企业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和管理举措商讨时,应保证企业法律顾问参与,认真听取企业法律顾问意见、建议,了解决策和管理事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预见决策执行的法律后果。

2.3.2 遵循合同审核会签制度加强合同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工作,必须要严防死守,常抓不懈。合同签订前要严格遵循审核会签制度,合同签订单位和部门对合同的可行性、经济性负责,对合同相对方的基本情况和履约能力进行慎重审查,避免合同不能履行的风险。法律部门要对合同的文本进行法律审查,重点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条款是否全面,形式是否合规,文字是否严谨,管辖及违约条款是否有利。为了提高合同签订的质量和效率,法律部门还可以制定工程分包、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等各类合同示范文本进行推广使用。

2.4 建立法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

2.4.1 实行法律风险归口管理法律部门应作为整个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的归口部门,负责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机关和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至两名兼职的风险防范联络员,构筑法律风险防范的网络体系。

2.4.2 做好法律风险定期检查和防范法律事务人员应定期深入基层,对机关和项目部工作中涉及法律风险积极识别,建立联动机制,进行分析、指导,提出补救措施,实现法律事务与企业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交互促进。

如合同的履约管理,这是最容易出现法律纠纷、导致效益流失的环节,应引起法律事务人员的高度关注和警觉,一旦发现有引发诉讼纠纷的可能,应积极采取措施。

2.4.3 建立纠纷案件卷宗的归档制度对施工企业带有共性的法律纠纷案件,进行收集、分析和归纳,采取案例汇编的形式,下发到机关和项目部进行书面警示,防止类似风险和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2.5 加强项目法律风险防范基础工作项目管理千头万绪,接触人员形形色色,稍不注意,就埋下了法律纠纷的隐患,因此做好日常的防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5.1 项目部的公章管理项目部的公章代表企业在本项目处理各种事项的专用章,具有法律效力。项目部公章如果在合同、计价结算单、材料供货单上盖章,涉及到官司,项目部的所作所为企业就要进行埋单。因此,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项目公章的保管,控制和规范使用项目部的公章。由专人保管,按照严格的用章审批程序,做好用章登记,保持用章记录的可追溯性。

2.5.2 劳务队伍的选用与监管目前劳务市场的不够规范,一旦选用了诚信差、技术水平不高的队伍,如同埋下了定时炸弹,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施工企业要重视劳务队伍的选用,进行招标挑选优秀的劳务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按时做好已完工程量确认、验工计价和劳务工资发放等各项工作,并保存好原始记录,防止劳务队伍因中途退场或不讲诚信借机向企业进行敲诈。同时要加强对劳务队伍的监管,做好施工方案评审和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因劳务队伍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工期延误、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扯皮纠纷的现象。

2.5.3 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管理项目部的材料供应约占项目总造价的60% 一70% ,频繁的材料采购和设备租用管理成为项目部风险防范的重点。首先要注意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合同的签订,严格按照合同签订流程进行会签,仔细斟酌合同条款,避免合同的不利条款造成企业的被动。其次要重视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各种单据的签认,进行严格把关。比如材料供货单的签认,品名、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质量是否合格,数量是否准确,这些都要在单据签字前进行验收和确认。一旦项目人员在单据上签认后,这些证据往往使施工企业难以胜诉。因此,项目部要避免类似风险,在签认时要慎重,指定两位人员同时签认,部门主管进行复查。每月进行一次盘点,避免未收货就已签单或签单数量质量不符的现象。

2.5.4 各种资料的收集管理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对涉及有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的各种资料,如双方施工纠纷、现场协调、施工进度、验工计价的有关函件、会议纪要和原始文字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妥善保存,一旦发生诉讼纠纷,能从容应对,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2.6 加强法律人员队伍建设

2.6.1 加大内部法律人员的培养力度施工企业应摒弃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思想,积极培养企业的内部法律人才。每年有计划地从高校招收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充实法律人员的后备力量。同时在机关和项目部选配兼职的法律人员,加强日常业务培训,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和研讨,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储备人才资源。

2.6.2 加强对外聘法律顾问的选择和管理根据企业自身状况,慎重地、有选择性地聘用外部法律顾问,不能仅以律师的资历和名气为标准,还应看是否有施工企业的办案经验来综合考察。聘用后,既不能配而不用,也不能放而不管,要发挥其优势,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评价。作为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把企业不断作强作优。

贤俊,曲东才,2013全国学术论文集,北京,307-309

  [4]Jingxiu Li, Baisheng Chen, Making electronic circuit simula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GUI of MATLAB, Journ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ducation, 2004, 26(4):99-101

  [146]V. Vapnik,14bxsjbzb.com/bsgj/ 14sjbbf.com/btylc/ 2014bxsjbw.com/tygj/ 520bxsjb.com/jbylc1/ 52bxsjb.com/ydylc1/ bxsjbbf.com/xl/ bxsjbgj.com/ambc/ bxsjbtp.com/28gjq/ bxsjbyc.com/ylgj1/ sjb185.com/ksxsylw/ sjb258.com/slgjylc/ sjb400.com/jcgjylc/ sjb42.com/BOSSylc/ sjb549.com/jxf/ sjb750.com/lhdyx/ sjb856.com/lgfylc/ sjb909.com/bhylc/ sjb982.com/ssgj/ sjbbcwz.com/mzylc/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NY:Springer Verlag,1995.

  [6]Jun Yao, Guihua Zeng, Key agreement an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for ad hoc networks, Inter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and computing,2004, vol.2, pp1025-1028.

  [7]Bohn, O. & J. Flege. 1992. The production of new and similar vowes by adult German learners of English.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4: 131-158.

  [8]Starr, Paul. “The Electronic Reader.” In Reading in the 1980s. Ed. Stephen Braubard. New York: Bowker, 2124.

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加强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应该从六个方面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以提高企业规避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 风险防范 对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受囿于市场环境的诸多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保护自我,规避和化解法律风险,成为每个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客观面对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1、当前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认识不到位近年来施工企业因法律诉讼纠纷造成经济效益流失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决策层的重视,大多数施工企业认识到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就是创效,对企业法律工作的关注度有所增强,但不少企业对法律工作的关注度仅限于打官司,片面地认为应对好了诉讼就是做好了企业法律工作。

1.2 制度执行未监控随着施工企业逐步认识到事前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也越来越重视。但不少企业虽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规定了严密的流程,但因为无人考核和监督,在落实时流程简化、细节忽略,看似落实了,却不到位,看似执行了,却不严谨,导致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未能起到应有的约束和防范作用。

1.3 防范重心未前移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法律部门或人员参与企业重大经营论证、合同谈判等企业管理活动的程度不够,使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滞后、脱节,未能起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作用。由于未将法律工作重心向事前防范前移,当纠纷问题产生,其他方法无法解决时才作为案件交给企业法律部门处理,法律工作人员就扮演消防员进行事后救火,被动地进行应对。

1.4 防范机制未联动目前不少施工企业的法律部门主要职责是处理官司、提供法律咨询和进行合同审查,没有进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职责。其它职能部门虽然涉及到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但法律风险识别、防范和解决的能力相对较弱,局限性较大。项目部受临时观念的影响,对风险防范工作重视和开展不够。由于缺乏统一、联动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进行法律风险防范时难免各行其是、步调不一、眼界过窄、效率不高,影响整个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

1.5 防范基础不扎实项目部日常工作紧张繁杂,忙于施工的现场管理,相对而言,对内业管理不够重视,尤其是防范工作不够扎实。项目部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项目部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开

展得如何,将影响整个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不扎实,在工作中就容易出现疏忽和遗漏,从而引发诉讼纠纷。加上如果资料缺失,发生纠纷时常常因拿不出有力证据证明客观事实和责任关系,哑巴吃黄连,输了本不应输的官司,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1.6 人员素质待提升企业法律顾问岗位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决定对其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企业现有法律人员的素质不高和后备人员力量的不足,使有些施工企业不得不借助外力,甚至出现完全放手让外聘律师来充当企业法律顾问的角色。外聘律师由于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够深入参与,提供的法律意见未必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加上与企业处理问题的利益诉求和目标追求并不完全一致,在对待企业的风险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与企业法律顾问形成差别。

2、加强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对策

2.1 提高全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2.1.1 提高各级领导防范法律风险的认识这是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关键所在。由于各级领导的素质不一,部分领导在工作决策和处理问题时会出现拍脑袋或凭经验办事的现象,忽略法律风险的存在,直到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或损失后,才后悔莫急。因此各级领导在平时工作中一定要时刻绷紧法律风险这根弦,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会怎样,遇到问题冷静谨慎应对,多做几种方案比较后再行定夺。

2.1.2 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宣传每个员工所处的岗位不同,发生法律风险的类型和程度也不同,施工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结合其岗位特点进行全员普法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构筑法律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2.2 强化施工企业制度的执行力

2.2.1 强化制度的规范性施工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特点,对企业的日常工作制定严密细致、规范可控的制度,要突出对风险点的把控,确定好各项工作的基准线,保证有章可循,杜绝因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而引发法律风险。同时,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回头看,进行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保证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合法。

2.2.2 强化制度的权威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如果执行制度总是打折扣、走样,那么再健全再完善的制度也是墙上画虎、一纸空文,同样导致法律风险的发生。制度的执行不能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放之任之,要明确责任主体和主抓部门,建立健全监督、反馈、考评和奖罚机制,切实维护好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2.3 加强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

2.3.1 建立重大经营决策和管理

举措的论证制度企业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和管理举措商讨时,应保证企业法律顾问参与,认真听取企业法律顾问意见、建议,了解决策和管理事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预见决策执行的法律后果。

2.3.2 遵循合同审核会签制度加强合同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工作,必须要严防死守,常抓不懈。合同签订前要严格遵循审核会签制度,合同签订单位和部门对合同的可行性、经济性负责,对合同相对方的基本情况和履约能力进行慎重审查,避免合同不能履行的风险。法律部门要对合同的文本进行法律审查,重点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条款是否全面,形式是否合规,文字是否严谨,管辖及违约条款是否有利。为了提高合同签订的质量和效率,法律部门还可以制定工程分包、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等各类合同示范文本进行推广使用。

2.4 建立法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

2.4.1 实行法律风险归口管理法律部门应作为整个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的归口部门,负责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机关和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至两名兼职的风险防范联络员,构筑法律风险防范的网络体系。

2.4.2 做好法律风险定期检查和防范法律事务人员应定期深入基层,对机关和项目部工作中涉及法律风险积极识别,建立联动机制,进行分析、指导,提出补救措施,实现法律事务与企业各项工作有机融合、交互促进。

如合同的履约管理,这是最容易出现法律纠纷、导致效益流失的环节,应引起法律事务人员的高度关注和警觉,一旦发现有引发诉讼纠纷的可能,应积极采取措施。

2.4.3 建立纠纷案件卷宗的归档制度对施工企业带有共性的法律纠纷案件,进行收集、分析和归纳,采取案例汇编的形式,下发到机关和项目部进行书面警示,防止类似风险和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2.5 加强项目法律风险防范基础工作项目管理千头万绪,接触人员形形色色,稍不注意,就埋下了法律纠纷的隐患,因此做好日常的防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5.1 项目部的公章管理项目部的公章代表企业在本项目处理各种事项的专用章,具有法律效力。项目部公章如果在合同、计价结算单、材料供货单上盖章,涉及到官司,项目部的所作所为企业就要进行埋单。因此,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项目公章的保管,控制和规范使用项目部的公章。由专人保管,按照严格的用章审批程序,做好用章登记,保持用章记录的可追溯性。

2.5.2 劳务队伍的选用与监管目前劳务市场的不够规范,一旦选用了诚信差、技术水平不高的队伍,如同埋下了定时炸弹,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施工企业要重视劳务队伍的选用,进行招标挑选优秀的劳务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按时做好已完工程量确认、验工计价和劳务工资发放等各项工作,并保存好原始记录,防止劳务队伍因中途退场或不讲诚信借机向企业进行敲诈。同时要加强对劳务队伍的监管,做好施工方案评审和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因劳务队伍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工期延误、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扯皮纠纷的现象。

2.5.3 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管理项目部的材料供应约占项目总造价的60% 一70% ,频繁的材料采购和设备租用管理成为项目部风险防范的重点。首先要注意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合同的签订,严格按照合同签订流程进行会签,仔细斟酌合同条款,避免合同的不利条款造成企业的被动。其次要重视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各种单据的签认,进行严格把关。比如材料供货单的签认,品名、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质量是否合格,数量是否准确,这些都要在单据签字前进行验收和确认。一旦项目人员在单据上签认后,这些证据往往使施工企业难以胜诉。因此,项目部要避免类似风险,在签认时要慎重,指定两位人员同时签认,部门主管进行复查。每月进行一次盘点,避免未收货就已签单或签单数量质量不符的现象。

2.5.4 各种资料的收集管理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对涉及有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的各种资料,如双方施工纠纷、现场协调、施工进度、验工计价的有关函件、会议纪要和原始文字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妥善保存,一旦发生诉讼纠纷,能从容应对,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2.6 加强法律人员队伍建设

2.6.1 加大内部法律人员的培养力度施工企业应摒弃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思想,积极培养企业的内部法律人才。每年有计划地从高校招收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充实法律人员的后备力量。同时在机关和项目部选配兼职的法律人员,加强日常业务培训,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和研讨,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储备人才资源。

2.6.2 加强对外聘法律顾问的选择和管理根据企业自身状况,慎重地、有选择性地聘用外部法律顾问,不能仅以律师的资历和名气为标准,还应看是否有施工企业的办案经验来综合考察。聘用后,既不能配而不用,也不能放而不管,要发挥其优势,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评价。作为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把企业不断作强作优。

贤俊,曲东才,2013全国学术论文集,北京,307-309

  [4]Jingxiu Li, Baisheng Chen, Making electronic circuit simula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GUI of MATLAB, Journa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ducation, 2004, 26(4):99-101

  [146]V. Vapnik,14bxsjbzb.com/bsgj/ 14sjbbf.com/btylc/ 2014bxsjbw.com/tygj/ 520bxsjb.com/jbylc1/ 52bxsjb.com/ydylc1/ bxsjbbf.com/xl/ bxsjbgj.com/ambc/ bxsjbtp.com/28gjq/ bxsjbyc.com/ylgj1/ sjb185.com/ksxsylw/ sjb258.com/slgjylc/ sjb400.com/jcgjylc/ sjb42.com/BOSSylc/ sjb549.com/jxf/ sjb750.com/lhdyx/ sjb856.com/lgfylc/ sjb909.com/bhylc/ sjb982.com/ssgj/ sjbbcwz.com/mzylc/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NY:Springer Verlag,1995.

  [6]Jun Yao, Guihua Zeng, Key agreement an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for ad hoc networks, Inter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and computing,2004, vol.2, pp1025-1028.

  [7]Bohn, O. & J. Flege. 1992. The production of new and similar vowes by adult German learners of English.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4: 131-158.

  [8]Starr, Paul. “The Electronic Reader.” In Reading in the 1980s. Ed. Stephen Braubard. New York: Bowker, 2124.


相关文章

  • 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宋大乐 黄 涛/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三水供电局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我国重要的电力企业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四个方面的问题,并一一找出切实可行.与之对应的对策,从而对我国电力企业降低甚至避免 ...查看


  • 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
  • [摘 要]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发展成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往往导致税务筹划目标难以实现.本文在详细分析税务筹划各个阶段风险形成的原因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查看


  • 邗江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出口贸易客户风险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邗江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出口贸易|客户风险|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邗江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出口贸易| ...查看


  • 建设烟草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建设烟草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各项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国有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已逐步走向成熟.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或多或少存在法制建设相对薄弱,法律意识不强,合同管理 ...查看


  • 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 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对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随着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经营管理经验也一步步增多,但创业初期那种一门心思抓销售.抓成本.抓人心的简约管理也逐渐不能适用现在的企业现状,各种各样的争议越来越多,很多事务不在预料之中,需要花大量 ...查看


  • 网络营销经营风险及对策
  • [摘 要]�S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经营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其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网络营销经营也有其自身的风险,这些风险对 ...查看


  •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对策
  • 目 录 摘要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 ......... ...查看


  •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摘要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也处于重大变化时期,加强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是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查看


  • 浅谈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修改毕业论文
  •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论 文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谈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学 生 学 号 专 业 层 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指导教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浅谈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摘要 企业财务风险是所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