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麻醉计划制度

xxxx 医务科

关于实施《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规程》和《麻醉计划制度》

的通知

麻醉手术科: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为加强麻醉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规程》和《麻醉计划制度》。现将相关制度、流程转发你科。望积极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医务科不定期检查实施情况,落实奖惩。

此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1.xxxx 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流程 2.xxxx麻醉计划制度

2014年12月23日

附件1:

xxxx 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流程

一、组织管理

(一)每例麻醉完毕后,由麻醉师根据麻醉效果评级标准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并填写评价表(附表)。由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麻醉效果评定小组负责对本科室麻醉效果工作进行定期评定,每月一次并形成书面材料交医务科,内容有分析、评价、总结及改进措施。

(二)医务科定期对麻醉效果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督整改。

二、麻醉评级标准

(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1. 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2. 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 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2. 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 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3. 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4. 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1. 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

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2. 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3. 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4. 产生严重并发症。

(二)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非病情所致),需要辅助用药。

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需改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三)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 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 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三、评价流程

附表: xxxx 麻醉效果评价表

手术日期: 患者姓名: 年龄: 科室: 住院号: 手术名称:

麻醉医生签名: 时间:

附件2: xxxx 麻醉计划制度

一、每位手术患者需要制订麻醉计划(局麻除外)。 二、麻醉计划应由医务科授权的麻醉医师按授权范围进行制定。

三、对病人进行麻醉风险评估、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并填写《麻醉计划单》(见附表)附存病历。

四、根据麻醉计划进行麻醉前的各项准备。手术中按照计划实施麻醉,如需变更麻醉方法要有明确的理由,并获得上级医师的指导和同意,家属、授权委托人知情同意签字,记录于麻醉同意书中。科室定期对变更麻醉方案的 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 附表:xxxx 麻醉计划单

附表: xxxx 麻醉计划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体重: Kg 科室: 床号: 住院号: 拟施手术:

一、麻醉风险评估:

1.ASA 病情评估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Ⅳ级 2. 手术麻醉风险类别:( )一类:风险较小( )二类:有一定风险( )三类:风险较大( )四类:风险很大( )五类:病情危重、濒临死亡

3. 依赖性药物史:( )有( )无 4. 身体有无畸形:( )有( )无

5. 心功能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高血压:( )有( )无,冠心病:( )有( )无,肺功能:( )正常( )异常,肝功能:( )正常( )异常,肾功能:( )正常( )异常,神经系统疾病:( )有( )无。

二、拟施麻醉方式:( )全麻(气管插管)/(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腰麻/( )骶管麻醉/( )颈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监护麻醉/( )静脉麻醉

三、拟选用麻醉药:( )丙泊酚/(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芬太尼/( )维库溴铵/( )盐酸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其他药物

四、拟监测项目:( )NIBP/( )ECG/( )SPO2/( )CVP/( )尿量/( )血糖

五、拟准备特殊急救药品及设备:( )肾上腺素/( )阿托品/( )麻黄碱/( )硝酸甘油/( )多巴胺/( )地塞米松/( )胺碘酮/( )代血浆/( )碳酸氢钠/( )纳络酮/( )氧气/( )麻醉机/( )监护仪/( )喉镜/( )气管导管 其他:

六、术后患者拟转入单元:( )病房/( )麻醉恢复室/( )ICU

麻醉医生签名: 年 月 日

xxxx 医务科

关于实施《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规程》和《麻醉计划制度》

的通知

麻醉手术科: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为加强麻醉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规程》和《麻醉计划制度》。现将相关制度、流程转发你科。望积极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医务科不定期检查实施情况,落实奖惩。

此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1.xxxx 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流程 2.xxxx麻醉计划制度

2014年12月23日

附件1:

xxxx 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流程

一、组织管理

(一)每例麻醉完毕后,由麻醉师根据麻醉效果评级标准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并填写评价表(附表)。由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麻醉效果评定小组负责对本科室麻醉效果工作进行定期评定,每月一次并形成书面材料交医务科,内容有分析、评价、总结及改进措施。

(二)医务科定期对麻醉效果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督整改。

二、麻醉评级标准

(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1. 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2. 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 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2. 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 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3. 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4. 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1. 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

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2. 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3. 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4. 产生严重并发症。

(二)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非病情所致),需要辅助用药。

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需改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三)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 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 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三、评价流程

附表: xxxx 麻醉效果评价表

手术日期: 患者姓名: 年龄: 科室: 住院号: 手术名称:

麻醉医生签名: 时间:

附件2: xxxx 麻醉计划制度

一、每位手术患者需要制订麻醉计划(局麻除外)。 二、麻醉计划应由医务科授权的麻醉医师按授权范围进行制定。

三、对病人进行麻醉风险评估、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并填写《麻醉计划单》(见附表)附存病历。

四、根据麻醉计划进行麻醉前的各项准备。手术中按照计划实施麻醉,如需变更麻醉方法要有明确的理由,并获得上级医师的指导和同意,家属、授权委托人知情同意签字,记录于麻醉同意书中。科室定期对变更麻醉方案的 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 附表:xxxx 麻醉计划单

附表: xxxx 麻醉计划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体重: Kg 科室: 床号: 住院号: 拟施手术:

一、麻醉风险评估:

1.ASA 病情评估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Ⅳ级 2. 手术麻醉风险类别:( )一类:风险较小( )二类:有一定风险( )三类:风险较大( )四类:风险很大( )五类:病情危重、濒临死亡

3. 依赖性药物史:( )有( )无 4. 身体有无畸形:( )有( )无

5. 心功能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高血压:( )有( )无,冠心病:( )有( )无,肺功能:( )正常( )异常,肝功能:( )正常( )异常,肾功能:( )正常( )异常,神经系统疾病:( )有( )无。

二、拟施麻醉方式:( )全麻(气管插管)/(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腰麻/( )骶管麻醉/( )颈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监护麻醉/( )静脉麻醉

三、拟选用麻醉药:( )丙泊酚/(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芬太尼/( )维库溴铵/( )盐酸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其他药物

四、拟监测项目:( )NIBP/( )ECG/( )SPO2/( )CVP/( )尿量/( )血糖

五、拟准备特殊急救药品及设备:( )肾上腺素/( )阿托品/( )麻黄碱/( )硝酸甘油/( )多巴胺/( )地塞米松/( )胺碘酮/( )代血浆/( )碳酸氢钠/( )纳络酮/( )氧气/( )麻醉机/( )监护仪/( )喉镜/( )气管导管 其他:

六、术后患者拟转入单元:( )病房/( )麻醉恢复室/( )ICU

麻醉医生签名: 年 月 日


相关文章

  • 麻醉与镇痛前病情评估相关制度
  • 麻醉与镇痛前病情评估相关制度 ............................................. 2 麻醉前访视制度 ................................................. ...查看


  • 麻醉科2017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 日照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一部 2017年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案 2017年麻醉科手术一部全体人员将按照院里的统一安排部署,以<日照市人民医院全面质量检查标准>为基础,以院党委制定的各项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内容为指导,全面做好麻醉科手术一 ...查看


  • 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 (十八)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检查标准: 1.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并有明确的制度. 2.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 3.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制定麻醉计划. 4.履行麻醉知情同意. 5.执 ...查看


  •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总)
  •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目录 1.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目标责任制度 2.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制度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采购与验收制度 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与保管制度 5.麻醉药品和第 ...查看


  • 特殊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及程序
  • 罗田县人民医院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 组织管理 ⑴ 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小组,由主管院长负责,包括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人员.各病区及手术室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实行护士长负责制.药剂科负责全院麻 ...查看


  • 麻醉科科室医护年度教学
  • 教学管理制度 一.进修医生.学生.实习生临床工作管理制度 (一) 严格遵守医院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二) 进修医生及学生临床实习按山西医科大学科教处及麻醉系教务处临床实习章程及计划进行. (三) 在麻醉科临床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科室制度, 严 ...查看


  • 三级医院复审资料之追踪检查法手册--临床组检查手册
  • 临床组追踪检查手册 一.临床组检查人员及分工安排 (一)临床组共六人检查,检查时间为三天. (二)检查范围:内科.外科各二科.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病案室.介入科.血液净化中心.康复科.中医科.医务处.质量处. 二.时间安排 (一)时 ...查看


  • 麻醉科住院医师职责
  • 麻醉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的日常麻醉工作,部分承担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 2.麻醉前访视病人,参加术前讨论,确定麻醉方案和麻醉前用药,做好麻醉前药品.器材的准备: 3.麻醉中认真仔细地进行麻醉操作,经常检 ...查看


  • 2017年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 2017年度麻醉科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1. 制定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 2 .运用合适工具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检查,质控目标如下: 1.麻醉人数≥医院对科室的医疗指标的要求. 2.麻醉死亡率≤0.02%. 3.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