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1No.3
王朔调侃式语言的运用特色
吴峥嵘
摘要作为当代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王朔的小说因其对于正统文化及思想的调侃而受到人们的热议。王朔小说的调侃意味是凭借它特殊的语言运用方式而实现的。王朔往往通过故意违背语言的通顺原则以及语言的异常搭配来达到调侃的目的。关键词:调侃语言运用通顺搭配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坛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小说如《顽主》、《一点正经也没有》、《千万别把我当人》、《过把瘾就死》等充满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化、正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反叛。而这种反叛往往又是通过王朔独特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在王朔这里,语言的独特性可以说集中体现在调侃上。这种调侃很难被简单概括为都市俗人的通俗语言或口语,不如说,它是以俗人俗语姿态出现的对于官方化语言和精英独白的反叛性语言,体现出以俗人标准嘲弄虚假高雅的策略。本文试对王朔调侃式语言的运用特色加以分析。
一通过对语言的反通顺的运用以达到调侃的目的人们在利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时候,不免会用到修辞。陈望道先生将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其中消极修辞以“明白”作为它的总目标,要求语言在内容上明确、通顺,形式上平匀、稳密。而积极修辞则是利用一切符合情境的感性因素,使语言的意义带有体验性和具体性,因此语言的使用大多感性、具体、特殊。消极修辞是为了语言表述的“通”,积极修辞则是为了语言表述的“工”,消极修辞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王朔的小说经常故意违反消极修辞的原则,有意地使句子不连贯、不通顺、不简洁。而这恰恰使他形成了调侃式的语言风格。
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一般来讲,句群中的两个或几个句子应该语义连贯、结构上相衔接。缺乏连贯、衔接的句子不能组合起来构成句群。而且,每一个句群都要有一个明晰的语义中心,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通顺。但王朔却会故意地使前后句子的意义脱节,造成语义链的断裂。如:
“我的孩子,主说话也得有点套话……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时间过得真快呵,又是一年过去了……”(《千万别把我当人》)
在上面这段话中,王朔转换了三个话题,分别涉及基督
政治形势和时间的流逝,这三者没有任何逻教的宗教对话、
辑关系。王朔在此故意造成语言意义的脱节与断裂,但王朔的这一做法又表现出特别的调侃意味。“我的孩子,主说话也得有点套话”是基督教的宗教对话,本应是非常神圣的;“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是政治套话;而“时间过得真快啊,又是一年过去了”则充满了感慨的意味和莫名的无奈与忧伤。王朔在这三句话之后用的都是省略号,从形式上加强了三者之间的跳跃性,使得这三者在意义脱节之后反而形成一种断层性的对比。于是对于宗教、政治、时间这样的庄重、严肃、沉重的话题的调侃就自然地形成了。在这里,宗教、政治、时间都是面目不清、飘忽不定的。这三者好像是各不相干,又好像相互一致。它们的意义被共同消解。
人们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在词语、句子或段落之间总会有所停顿。恰当地处理停顿,语言才显得间歇有序,节奏自然,语义层次清晰,通顺明确。但是王朔也会故意去掉
停顿,以形成一种语义上的拥堵。如:
我不是说你和你妈结了婚,那不成体统,谁也不能和自个的妈结婚,近亲。我是说你想和你妈结婚可是结不成因为有你爸除非你爸被阉了无济于事因为有伦理道德所以你痛苦你谁也看不上只想和你妈结婚可是结不成因为有你爸怎么又说回来了我也说不明白了反正就是这么回事人家外国语录上说过你挑对象其实就是挑你妈。(《顽主》)
上面这段话只有两个句号。第一个句号与第二个句号之间那么长的内容完全放弃了停顿。放弃了停顿,就是把一大把内容不分主次、不择要领地塞到读者的眼前。读者被迫面对一堆来历不明的可疑的文字,而当他们耐下性子磕磕碰碰地看了以后发现这段文字实际上是在兜圈子。读者在被作者带着慢慢地绕的过程中,你(自己)、父亲、母亲的关
人性的调侃油然而生。系似乎都模糊了。这时对亲情、
消极修辞要求语言的词句简洁、稳密,避免重复罗嗦,力求使人一眼看清内容所指,但王朔小说却通过词语的累叠表现出罗嗦、重复、累赘。如:
“您日理万机千辛万苦积重难返积劳成疾积习成瘕肩挑重担腾云驾雾天马行空扶危济贫匡扶正义去恶除邪祛风湿祛虚寒壮阳补肾补脑补肝调胃解痛镇咳嗽通大便百忙之中,却还亲身亲自亲临莅临降临光临视察观察检查巡察探察侦查查访访问询问慰问我们胡同,我们这些小民昌民黎民贱民儿子孙子小草小狗小猫群氓愚众大众百姓感到十分幸福十分平安十分惭愧十分快活十分雀跃十分受宠若惊十分感恩不尽十分热泪盈眶十分心潮澎湃十分不知道说什么好……”(《千万别把我当人》)
上面这段话的内容,如果要符合简洁明了的要求,只需要写成———您百忙之中却还亲自视察慰问我们胡同,我们百姓感到十分幸福———就足够了。但这段内容却十分繁复,仅“日理万机千辛万苦积重难返积劳成疾积习成瘕肩挑重担腾云驾雾天马行空扶危济贫匡扶正义去恶除邪祛风湿祛虚寒壮阳补肾补脑补肝调胃解痛镇咳嗽通大便百忙之中”中,就既有成语、也有俗语,甚至是叫卖的广告语,共累叠了23项内容。在这23项内容中,除紧密相邻的在意义上有些微联系以外,其余的则相差甚远,以至于风马牛不相及。这23项内容累叠在一起,形成了强烈反讽,什么日理万机、百忙之中都不攻自破,调侃自然也蕴含其中。
王朔作品中的累叠现象非常多。王朔的累叠往往是句子成分的同位叠加,显得非常罗嗦。如果仅仅是罗嗦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厌倦和反感,但是王朔累叠的句子成分在内容上缺乏一致性,形成了一种戏谑性的汇合,这又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调侃。又如:
“你们受骗了。”在楼内的一间巨大的仿碉堡仿餐厅仿练功房的办公室里,一个坐在仿台球桌仿床板仿肉案子的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1No.3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巨大办公桌后面的仿元帅仿塑像仿圣诞老人的巨大的胖子和气地说。(《千万别把我当人》)
这段话中出现三次累叠“仿碉堡仿餐厅仿练功房”、“仿台球桌仿床板仿肉案子”、“仿元帅仿塑像仿圣诞老人”,读者不会去推敲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办公室、桌子和人,因为累叠的修饰语的内容反差过大,无法让人整理出一个完整的形象,也因为内容反差过大,就带有了喜剧气氛,调侃也就油然而生。
二通过语言内容的异常搭配以达到调侃的效果
语言单位具有层级性,大一级的语言单位总是由小一级的语言单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的组合存在着搭配的问题。语言单位的组合与搭配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语义关系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出有意义的话来。但是王朔经常会故意违反搭配规范,进行一种异常的搭配,而这也使得他的语言形成了调侃的风格。
王朔小说中的异常搭配首先表现在故意违反语法规则而进行的搭配。如:
“你们请我来干嘛呀?”“没事想我您结识一下。”(《你不是一个俗人》)上面所列举的“没事想我您结识一下”如果单独挑出来放在一边,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因为它完全不符合语法规范。但是放在这里,根据上下文我们大致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是“没事,我只想和您结识一下。”这句文理不通的话使言说者的调侃意味毕现。再如:《一点正经也没有》中有一句“我们这捆里就小鲁懂。”这句话中用量词“捆”来说明我们这群人,明显地不合语法规范。但用了“捆”之后,就含有了人和物件差不多的意思,这又表现出对人的一种调侃。
有时,王朔也会将一些意义相左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以形成一种矛盾。如:
“走廊里挤满了衣冠楚楚的男女,他们象攻进冬宫的赤卫队员们一样黑压压地移动着,涌了进来,而且立刻肃静了。走在最前排的是青一色高大强壮、身手矫健的青年男子,他们轻盈整齐地走着,象是国庆检阅时的步兵方阵,对前面桌上的啤酒行注目礼。尽管不断涌进的人群给他们的排面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仍顽强地保持着队形,只是步伐越来越快,最后终于撒腿跑了起来,冲向所有的长条桌,服务员东跑西闪,四处躲藏,大厅里充满胜利的欢呼。”(《顽主》)
“衣冠楚楚”给人的印象是慢条斯理,举止端庄,但是这一群衣冠楚楚的男女却是黑压压地涌进来的。高大强壮、身手矫健的青年男子却是轻盈整齐地走着。最后衣冠楚楚的男女撒腿跑了起来,冲向所有的长条桌。这段文字通过这种矛盾的搭配,将吃客们贪婪的嘴脸揭示出来,达到了调侃的目的。
王朔小说中更常见的是无视内容的色彩意义———或者说故意利用内容的色彩意义———将色彩意义完全不相干的内容搭配在一起,以起到一种特殊的调侃效果。如:
“本党的宗旨一贯是这样,你就是本党党员就将你开除出去,你不是本党党员就将你发展进来———反正不能让你闲着。
本党党章早有规定:不管你是否愿意加入本党,只要本党看你顺眼,你就是本党党员———爱谁谁吧。
凡本党党员均要轮流蹲班房———为了活跃党内政治空气。”(《玩的就是心跳》)
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本党”一般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带有神圣色彩的字眼。上文所列举的“本党”却是他们那个痞子小团体。而“反正不能让你闲着”与本党的一贯宗旨搭配起来,“爱谁谁吧”和本党党章搭配起来,蹲班房则和
活跃党内政治空气搭配起来。这就形成了一种对于本党的调侃。再如:
“人家有酒瘾棋瘾大烟瘾,什么瘾都说得过去,没听说像你这样有侃瘾的。往哪儿一坐屁股发沉眼发光,抽水马桶似的一拉就哗哗喷水,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听没听过,早知道有这特长,中苏谈判请你去得了。”(《顽主》)
1989年5月,中国与苏联为恢复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而举行了高级会晤,这是80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是严肃的政治事件。《顽主》写于1988年,中苏谈判正是当时的热门话题。王朔把中苏会谈与侃瘾搭配起来,而这侃瘾已经先和抽水马桶喷水搭配起来了,它还和酒瘾棋瘾大烟瘾并置。这样中苏会谈的意义就消解在极细的生活细节和平庸的个人嗜好之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被王朔调侃得不足为奇了。
有的时候王朔还会翻用古今名人的诗词进行反色彩的搭配,以达到调侃的目的。如:
“我是说着说着就有些激动了。总要有人作出牺牲,总要有人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总要有人成为历史的罪人,与其残酷斗争,不如让我们这些有觉悟没牵挂的人舍身成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不是一个俗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本是毛泽东脍炙人口的两句诗句,表现出了豪迈的革命主义精神。而上段话却把毛泽东的这两句诗词与为了捧人而把自己变成一个可怜虫、一个笨蛋、一个恨不得让人用大耳刮子抽的白痴的人搭配起来,既荒谬可笑,又消解了崇高与庸俗之间的差异,调侃意味十足。
王朔小说的异常搭配还表现在对话之中。言语交际应该遵守合作原则,它包括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和信息明白准则。但是王朔的小说有时却故意把一些毫无关联的对话搭配起来,以形成一种调侃。如:
黑皮大衣一抱拳:“高高山上一头牛。”我久久瞧着他迟疑地说:“两个凡是三棵树!”黑大衣也愣了,半天回不过味儿,末了说:“你的辈份比我高。”(《玩的就是心跳》)
两个人的对话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而且还掺入了主流话语中领导的指示,体现了作者对时代政治的嘲笑与调侃。
汪曾祺曾说:“语言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语言和内容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的。”甚至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王朔正是通过对语言的超常规的运用,“把各种语言———严肃的与调侃的,优雅的与粗鄙的,悲伤的与喜悦的———拉到同一条水平线上。他把各种人物(不管多么自命不凡)拉到同一水平线上。”实现了他对于政治、道德、文学等内容的调侃,同时也形成了他特殊的语言风格。参考文献:
[1]王一川:《语言神话的终结———王朔作品中的调侃及其美学功能》,《学术与探索》,1999年第3期。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邢福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4]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作者简介:吴峥嵘,女,1968—,湖北汉川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词汇与语法,工作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1No.3
王朔调侃式语言的运用特色
吴峥嵘
摘要作为当代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王朔的小说因其对于正统文化及思想的调侃而受到人们的热议。王朔小说的调侃意味是凭借它特殊的语言运用方式而实现的。王朔往往通过故意违背语言的通顺原则以及语言的异常搭配来达到调侃的目的。关键词:调侃语言运用通顺搭配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坛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小说如《顽主》、《一点正经也没有》、《千万别把我当人》、《过把瘾就死》等充满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化、正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反叛。而这种反叛往往又是通过王朔独特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在王朔这里,语言的独特性可以说集中体现在调侃上。这种调侃很难被简单概括为都市俗人的通俗语言或口语,不如说,它是以俗人俗语姿态出现的对于官方化语言和精英独白的反叛性语言,体现出以俗人标准嘲弄虚假高雅的策略。本文试对王朔调侃式语言的运用特色加以分析。
一通过对语言的反通顺的运用以达到调侃的目的人们在利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时候,不免会用到修辞。陈望道先生将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其中消极修辞以“明白”作为它的总目标,要求语言在内容上明确、通顺,形式上平匀、稳密。而积极修辞则是利用一切符合情境的感性因素,使语言的意义带有体验性和具体性,因此语言的使用大多感性、具体、特殊。消极修辞是为了语言表述的“通”,积极修辞则是为了语言表述的“工”,消极修辞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王朔的小说经常故意违反消极修辞的原则,有意地使句子不连贯、不通顺、不简洁。而这恰恰使他形成了调侃式的语言风格。
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一般来讲,句群中的两个或几个句子应该语义连贯、结构上相衔接。缺乏连贯、衔接的句子不能组合起来构成句群。而且,每一个句群都要有一个明晰的语义中心,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通顺。但王朔却会故意地使前后句子的意义脱节,造成语义链的断裂。如:
“我的孩子,主说话也得有点套话……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时间过得真快呵,又是一年过去了……”(《千万别把我当人》)
在上面这段话中,王朔转换了三个话题,分别涉及基督
政治形势和时间的流逝,这三者没有任何逻教的宗教对话、
辑关系。王朔在此故意造成语言意义的脱节与断裂,但王朔的这一做法又表现出特别的调侃意味。“我的孩子,主说话也得有点套话”是基督教的宗教对话,本应是非常神圣的;“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是政治套话;而“时间过得真快啊,又是一年过去了”则充满了感慨的意味和莫名的无奈与忧伤。王朔在这三句话之后用的都是省略号,从形式上加强了三者之间的跳跃性,使得这三者在意义脱节之后反而形成一种断层性的对比。于是对于宗教、政治、时间这样的庄重、严肃、沉重的话题的调侃就自然地形成了。在这里,宗教、政治、时间都是面目不清、飘忽不定的。这三者好像是各不相干,又好像相互一致。它们的意义被共同消解。
人们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在词语、句子或段落之间总会有所停顿。恰当地处理停顿,语言才显得间歇有序,节奏自然,语义层次清晰,通顺明确。但是王朔也会故意去掉
停顿,以形成一种语义上的拥堵。如:
我不是说你和你妈结了婚,那不成体统,谁也不能和自个的妈结婚,近亲。我是说你想和你妈结婚可是结不成因为有你爸除非你爸被阉了无济于事因为有伦理道德所以你痛苦你谁也看不上只想和你妈结婚可是结不成因为有你爸怎么又说回来了我也说不明白了反正就是这么回事人家外国语录上说过你挑对象其实就是挑你妈。(《顽主》)
上面这段话只有两个句号。第一个句号与第二个句号之间那么长的内容完全放弃了停顿。放弃了停顿,就是把一大把内容不分主次、不择要领地塞到读者的眼前。读者被迫面对一堆来历不明的可疑的文字,而当他们耐下性子磕磕碰碰地看了以后发现这段文字实际上是在兜圈子。读者在被作者带着慢慢地绕的过程中,你(自己)、父亲、母亲的关
人性的调侃油然而生。系似乎都模糊了。这时对亲情、
消极修辞要求语言的词句简洁、稳密,避免重复罗嗦,力求使人一眼看清内容所指,但王朔小说却通过词语的累叠表现出罗嗦、重复、累赘。如:
“您日理万机千辛万苦积重难返积劳成疾积习成瘕肩挑重担腾云驾雾天马行空扶危济贫匡扶正义去恶除邪祛风湿祛虚寒壮阳补肾补脑补肝调胃解痛镇咳嗽通大便百忙之中,却还亲身亲自亲临莅临降临光临视察观察检查巡察探察侦查查访访问询问慰问我们胡同,我们这些小民昌民黎民贱民儿子孙子小草小狗小猫群氓愚众大众百姓感到十分幸福十分平安十分惭愧十分快活十分雀跃十分受宠若惊十分感恩不尽十分热泪盈眶十分心潮澎湃十分不知道说什么好……”(《千万别把我当人》)
上面这段话的内容,如果要符合简洁明了的要求,只需要写成———您百忙之中却还亲自视察慰问我们胡同,我们百姓感到十分幸福———就足够了。但这段内容却十分繁复,仅“日理万机千辛万苦积重难返积劳成疾积习成瘕肩挑重担腾云驾雾天马行空扶危济贫匡扶正义去恶除邪祛风湿祛虚寒壮阳补肾补脑补肝调胃解痛镇咳嗽通大便百忙之中”中,就既有成语、也有俗语,甚至是叫卖的广告语,共累叠了23项内容。在这23项内容中,除紧密相邻的在意义上有些微联系以外,其余的则相差甚远,以至于风马牛不相及。这23项内容累叠在一起,形成了强烈反讽,什么日理万机、百忙之中都不攻自破,调侃自然也蕴含其中。
王朔作品中的累叠现象非常多。王朔的累叠往往是句子成分的同位叠加,显得非常罗嗦。如果仅仅是罗嗦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厌倦和反感,但是王朔累叠的句子成分在内容上缺乏一致性,形成了一种戏谑性的汇合,这又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调侃。又如:
“你们受骗了。”在楼内的一间巨大的仿碉堡仿餐厅仿练功房的办公室里,一个坐在仿台球桌仿床板仿肉案子的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1No.3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巨大办公桌后面的仿元帅仿塑像仿圣诞老人的巨大的胖子和气地说。(《千万别把我当人》)
这段话中出现三次累叠“仿碉堡仿餐厅仿练功房”、“仿台球桌仿床板仿肉案子”、“仿元帅仿塑像仿圣诞老人”,读者不会去推敲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办公室、桌子和人,因为累叠的修饰语的内容反差过大,无法让人整理出一个完整的形象,也因为内容反差过大,就带有了喜剧气氛,调侃也就油然而生。
二通过语言内容的异常搭配以达到调侃的效果
语言单位具有层级性,大一级的语言单位总是由小一级的语言单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的组合存在着搭配的问题。语言单位的组合与搭配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语义关系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出有意义的话来。但是王朔经常会故意违反搭配规范,进行一种异常的搭配,而这也使得他的语言形成了调侃的风格。
王朔小说中的异常搭配首先表现在故意违反语法规则而进行的搭配。如:
“你们请我来干嘛呀?”“没事想我您结识一下。”(《你不是一个俗人》)上面所列举的“没事想我您结识一下”如果单独挑出来放在一边,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因为它完全不符合语法规范。但是放在这里,根据上下文我们大致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是“没事,我只想和您结识一下。”这句文理不通的话使言说者的调侃意味毕现。再如:《一点正经也没有》中有一句“我们这捆里就小鲁懂。”这句话中用量词“捆”来说明我们这群人,明显地不合语法规范。但用了“捆”之后,就含有了人和物件差不多的意思,这又表现出对人的一种调侃。
有时,王朔也会将一些意义相左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以形成一种矛盾。如:
“走廊里挤满了衣冠楚楚的男女,他们象攻进冬宫的赤卫队员们一样黑压压地移动着,涌了进来,而且立刻肃静了。走在最前排的是青一色高大强壮、身手矫健的青年男子,他们轻盈整齐地走着,象是国庆检阅时的步兵方阵,对前面桌上的啤酒行注目礼。尽管不断涌进的人群给他们的排面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仍顽强地保持着队形,只是步伐越来越快,最后终于撒腿跑了起来,冲向所有的长条桌,服务员东跑西闪,四处躲藏,大厅里充满胜利的欢呼。”(《顽主》)
“衣冠楚楚”给人的印象是慢条斯理,举止端庄,但是这一群衣冠楚楚的男女却是黑压压地涌进来的。高大强壮、身手矫健的青年男子却是轻盈整齐地走着。最后衣冠楚楚的男女撒腿跑了起来,冲向所有的长条桌。这段文字通过这种矛盾的搭配,将吃客们贪婪的嘴脸揭示出来,达到了调侃的目的。
王朔小说中更常见的是无视内容的色彩意义———或者说故意利用内容的色彩意义———将色彩意义完全不相干的内容搭配在一起,以起到一种特殊的调侃效果。如:
“本党的宗旨一贯是这样,你就是本党党员就将你开除出去,你不是本党党员就将你发展进来———反正不能让你闲着。
本党党章早有规定:不管你是否愿意加入本党,只要本党看你顺眼,你就是本党党员———爱谁谁吧。
凡本党党员均要轮流蹲班房———为了活跃党内政治空气。”(《玩的就是心跳》)
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本党”一般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带有神圣色彩的字眼。上文所列举的“本党”却是他们那个痞子小团体。而“反正不能让你闲着”与本党的一贯宗旨搭配起来,“爱谁谁吧”和本党党章搭配起来,蹲班房则和
活跃党内政治空气搭配起来。这就形成了一种对于本党的调侃。再如:
“人家有酒瘾棋瘾大烟瘾,什么瘾都说得过去,没听说像你这样有侃瘾的。往哪儿一坐屁股发沉眼发光,抽水马桶似的一拉就哗哗喷水,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听没听过,早知道有这特长,中苏谈判请你去得了。”(《顽主》)
1989年5月,中国与苏联为恢复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而举行了高级会晤,这是80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是严肃的政治事件。《顽主》写于1988年,中苏谈判正是当时的热门话题。王朔把中苏会谈与侃瘾搭配起来,而这侃瘾已经先和抽水马桶喷水搭配起来了,它还和酒瘾棋瘾大烟瘾并置。这样中苏会谈的意义就消解在极细的生活细节和平庸的个人嗜好之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被王朔调侃得不足为奇了。
有的时候王朔还会翻用古今名人的诗词进行反色彩的搭配,以达到调侃的目的。如:
“我是说着说着就有些激动了。总要有人作出牺牲,总要有人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总要有人成为历史的罪人,与其残酷斗争,不如让我们这些有觉悟没牵挂的人舍身成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不是一个俗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本是毛泽东脍炙人口的两句诗句,表现出了豪迈的革命主义精神。而上段话却把毛泽东的这两句诗词与为了捧人而把自己变成一个可怜虫、一个笨蛋、一个恨不得让人用大耳刮子抽的白痴的人搭配起来,既荒谬可笑,又消解了崇高与庸俗之间的差异,调侃意味十足。
王朔小说的异常搭配还表现在对话之中。言语交际应该遵守合作原则,它包括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和信息明白准则。但是王朔的小说有时却故意把一些毫无关联的对话搭配起来,以形成一种调侃。如:
黑皮大衣一抱拳:“高高山上一头牛。”我久久瞧着他迟疑地说:“两个凡是三棵树!”黑大衣也愣了,半天回不过味儿,末了说:“你的辈份比我高。”(《玩的就是心跳》)
两个人的对话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而且还掺入了主流话语中领导的指示,体现了作者对时代政治的嘲笑与调侃。
汪曾祺曾说:“语言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语言和内容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的。”甚至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王朔正是通过对语言的超常规的运用,“把各种语言———严肃的与调侃的,优雅的与粗鄙的,悲伤的与喜悦的———拉到同一条水平线上。他把各种人物(不管多么自命不凡)拉到同一水平线上。”实现了他对于政治、道德、文学等内容的调侃,同时也形成了他特殊的语言风格。参考文献:
[1]王一川:《语言神话的终结———王朔作品中的调侃及其美学功能》,《学术与探索》,1999年第3期。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邢福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4]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作者简介:吴峥嵘,女,1968—,湖北汉川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词汇与语法,工作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