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老子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种稳定的社会模式,存在于其中的万事万物相互依存,进而维持着平衡的状态。而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曾经对此状况有过一些论述,如何借助圣贤的智慧来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将就这个问题阐述一下作者的浅显看法。

关键词:《道德经》,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睦融洽的状态,在这样的社会中,无论是作为单个个体的人还是以集团形式存在的社会各阶层,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自古以来,圣人们对于这种理想的追求可谓是孜孜不倦,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遗产,而《道德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书中,老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关于“和”的思想,本文将其大致归类为“人类——统治者——个体的人”三个层次,并在下面对其进行一一阐述。

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合理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道德经》开篇第一章中,老子便用“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这么一句话来为其哲学定下了基调,作为最高的物质范畴,“道”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既可以被看作是万物之始即本源,也可以是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规律。那么,作为世界根本的道对于仅仅是万物之一的人类有着怎样的规定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老子的思想里,存在着这样一个由高到低的序列,道居于阶梯的顶端,依次向下为:天、地、人,而处于下阶的事物必须服从上阶的规律,因此,位于序列底部的人类不仅仅要遵守“地”,更要按照“天”、“道”的规律来办事,否则这个世界必将乱套。但是在过去几百年人类文明高速发展后的日子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雄心万丈的我们向自然吹响了号角,

天真的人类以为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技术成为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于是一系列在现在看来是不合理甚至疯狂的计划被付诸实施,而结果则是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人类再次低下了刚刚抬起的头。从此以后,我们重新学会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发展,而这,恰恰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前提。

对于自然的规律,我们又需要知道些什么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在这里,“道”是作为本源的意思出现的,这跟古希腊哲学家们把水、火、气等看作是世界本源的想法是如出一辙的,不同的是,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阴阳两面的,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当它们达到一个彼此平衡的状态时,便孕育出所谓的和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常也。” (《道德经》·第二章),老子认为天下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美,丑才得以出现,并列举出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多对范畴,失去它们中的任何一面,作为整体的矛盾也将不复存在,就好比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如果一个人因为只想要正面而去努力擦拭反面,那么唯一的结果只能是把纸捅破,抹杀反面的同时也失去了正面。因此,在对待矛盾时,最合理的做法就是保持其内外的平衡,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但是,如何去做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道,在于减损有余的而增加不足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不足者补之。”(同上),通过维持万物间的平衡来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相比之下,人道则是恰恰相反,减损不足的来增加事奉有余的,在这里,老子又一次第告诫人们,面对自然的时候,千万不可用人类社会的习惯来行事,因为二者的规律是完全相反的。“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道德经》·第十六章),自然有它的规律及其本真的状态,人必须明白并尊重这些,把自身的发展纳入自

然法则的框架下,努力维护外界的平衡状态,唯有这样,人类的发展才能做到长久可持续,而这样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也恰恰正是老子所提倡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老子所说的阴阳二气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人和自然也是这样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此消彼长或者彼消此长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人类应该考虑的问题,而维持平衡的关键则在于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办事,或许我们可以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但却永远无法驾驭或者是超越它,这些,老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二、 “无为之事,不言之教”——理想的圣人之治

构建社会的和谐,在老子那个年代更多的是属于统治者考虑的事情,所以老子在书中多是从为政者的角度去阐述应该如何做的,下面,我将从一些不同的方面进行阐述。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为政者要使民心归附,最忌站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因为这样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而社会也必将动荡不安,对此,老子的建议是把人民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甚至比统治者的地位还要高,用以下对上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子民,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没有贵为人君的威严,但却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最终使君民关系保持在一个融洽的状态下,即和谐。“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 (《道德经》·第三十章),自古以来,大部分的开国君王都是在马上得的天下,但他们明白不能以武治天下,因而在夺取政权后或施仁政,或修生养息,这些都属于道的治国理想,虽然强大的武力可以维持国家暂时的安宁,但却不会长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当人民对暴政忍无可忍的时候,死亡的威胁也不再具有震慑的威力,失民心者必将失天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

神。” (《道德经》·第六十章),在施政方面,治国跟烹小鱼是一样的,不能经常地翻覆,政令从制订到执行都应该非常地严谨,并且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绝对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否则,政府将失去人民的信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混。人多智慧,而奇物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统治者治国应该遵循道的规律,行无为之治、不言之教,以引导代替决断,让民众自为,这样,天下才会安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可和睦平静。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政治又怎能不稳固,社会岂能不和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并且会引人争斗,进而破坏来之不易的和睦,对此,老子的建议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矣。” (《道德经》·第三章),这些都是要从根本上杜绝人的欲望,甚至可以说是愚民,虽然在那个时代有其必要性,可在现在看来则有些荒谬,未来的和谐社会,是人人都能在其中得到极大发展的社会,人的各项需求也能得到满足,而要求人们个个清心寡欲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欲望本身就是人的一部分,灭绝欲望的同时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这在高扬人性的今天明显是不可取的。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从老子那里得到反思,虽不宜直接照搬照抄地把老子的所有主张移植到当下社会,但却依然能够吸收其思想里符合现在实际的东西,使之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人类发展到今天,作为单个个体的精英人物已经很难像在历史上那样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社会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为政者的努力,而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必将在以后的发展

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当政者们的精心施政外,更需要人们的热心参与和积极努力,而也只有经过施政者和人民群众双方艰苦努力得来的和谐才可称之为真正的和谐。

三、 “上善若水。”——如水一般地处世

和谐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和睦的、融洽的能够共存共荣的一种状态,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第八章),老子认为,世界上最高的善应该是像水那样的,滋养万物而又不与之相争,处在卑洼之地而怡然自乐,这就是接近于道了,因为并不曾想过于人去争取什么,所以自然不会有所失去。这些在当下看来都是很不现实的,如今的社会非常地功利,人也都浮躁地很,梦想着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当下的价值观出现了偏转,过往那种追寻“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的人生哲学被纯粹的物欲至上所代替,原本作为生活手段的钱财反倒成了生活的目的,至此,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仅人自身,连带着整个社会也都被异化了,而物质上的富足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快乐,很多人终其一生追寻物质财富,可是在最后关头却发现“积到多时眼闭了”,对于这样的状况,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得非常清楚。“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富贵、娇妻、儿孙这些人们执着追求的东西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当人得到这些的时候应当及时地抽身,达到老子所说的功成、名遂、身退。历史上有名的谋士范蠡就是深谙此道之人,在帮助勾践匡扶国家之后,他急流勇退,不问政事,从此与西子泛舟西湖,不知羡煞了多少帮人,反观那些留在勾践身旁的复国功臣,下场则多是让人不忍,如若范蠡也像他们般不知进退,又岂能过上这神仙般的日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第

三十三章),在老子看来,认识表象很容易,但想要了解本质却很难;胜过别人只能说明你有武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强者;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自然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其人生必然是愉悦幸福的,而这些用在为人处世上也是非常地睿智:了解别人很容易,但想要了解自己却很难;一个人能够战胜别人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个强者,真正的强者是那些不断挑战并战胜自己的人;懂得知足常乐的人生是轻快愉悦的,如果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注定是要烦恼一生的;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努力奋斗,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又不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这样的人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它冲击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可克刚,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可能做到的却很少。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处处争先,锋芒毕露,唯恐落后于别人,殊不知这样做往往没有好下场,就像人的牙齿跟舌头一样,坚硬的牙齿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地脱落,而柔软的舌头却能得以保存,“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其实包含着极大的人生智慧在里面,虽然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少有人能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对善良或者是不善良的人,我都善待他们,这样便可以得到善;对于守信或是不守信的人我都信任,这样便可得到信任。在今天的社会里,诚信善良这些优良品质显得是更加地珍贵,别说不善不信之人,就是对待有善有信之人,我们往往还不能善待他们,更何况那些不具备这些品质之人?道德诚信的缺失使人们之间多了层厚厚的隔阂,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唯有选择防备,因此便有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之类的名言,这些看似正常的东西难道真的就是这个世界应然的状态吗?老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否定掉了,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虽然这些建议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实际”,毕竟“现实的就是合理的”或者说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老子所追

求的大同社会和今天的和谐社会是非常相似的,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人类在以后的日子里必将超越今天这些所谓“合理”的东西,因为现存的就是终将要灭亡的,而我们也终将达到那种梦寐以求的和谐状态。

四、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浩大的工程,虽然此前并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老子对大同社会的追求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可能他的有些建议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时宜,但其思想中的绝大部分还是有益的,我们只需取其精华,采用那些对建设和谐社会相宜的思想便可,可能中间的过程会有些曲折,但最终的胜利必将是属于我们的。

参考文献:

1、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出

版社,2008。

2、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老子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种稳定的社会模式,存在于其中的万事万物相互依存,进而维持着平衡的状态。而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曾经对此状况有过一些论述,如何借助圣贤的智慧来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将就这个问题阐述一下作者的浅显看法。

关键词:《道德经》,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睦融洽的状态,在这样的社会中,无论是作为单个个体的人还是以集团形式存在的社会各阶层,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自古以来,圣人们对于这种理想的追求可谓是孜孜不倦,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遗产,而《道德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书中,老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关于“和”的思想,本文将其大致归类为“人类——统治者——个体的人”三个层次,并在下面对其进行一一阐述。

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合理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道德经》开篇第一章中,老子便用“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这么一句话来为其哲学定下了基调,作为最高的物质范畴,“道”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既可以被看作是万物之始即本源,也可以是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规律。那么,作为世界根本的道对于仅仅是万物之一的人类有着怎样的规定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老子的思想里,存在着这样一个由高到低的序列,道居于阶梯的顶端,依次向下为:天、地、人,而处于下阶的事物必须服从上阶的规律,因此,位于序列底部的人类不仅仅要遵守“地”,更要按照“天”、“道”的规律来办事,否则这个世界必将乱套。但是在过去几百年人类文明高速发展后的日子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雄心万丈的我们向自然吹响了号角,

天真的人类以为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技术成为这个世界真正的主人,于是一系列在现在看来是不合理甚至疯狂的计划被付诸实施,而结果则是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人类再次低下了刚刚抬起的头。从此以后,我们重新学会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发展,而这,恰恰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前提。

对于自然的规律,我们又需要知道些什么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在这里,“道”是作为本源的意思出现的,这跟古希腊哲学家们把水、火、气等看作是世界本源的想法是如出一辙的,不同的是,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阴阳两面的,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当它们达到一个彼此平衡的状态时,便孕育出所谓的和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常也。” (《道德经》·第二章),老子认为天下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美,丑才得以出现,并列举出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多对范畴,失去它们中的任何一面,作为整体的矛盾也将不复存在,就好比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如果一个人因为只想要正面而去努力擦拭反面,那么唯一的结果只能是把纸捅破,抹杀反面的同时也失去了正面。因此,在对待矛盾时,最合理的做法就是保持其内外的平衡,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但是,如何去做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道,在于减损有余的而增加不足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不足者补之。”(同上),通过维持万物间的平衡来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相比之下,人道则是恰恰相反,减损不足的来增加事奉有余的,在这里,老子又一次第告诫人们,面对自然的时候,千万不可用人类社会的习惯来行事,因为二者的规律是完全相反的。“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道德经》·第十六章),自然有它的规律及其本真的状态,人必须明白并尊重这些,把自身的发展纳入自

然法则的框架下,努力维护外界的平衡状态,唯有这样,人类的发展才能做到长久可持续,而这样的一种人与自然关系也恰恰正是老子所提倡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老子所说的阴阳二气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人和自然也是这样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此消彼长或者彼消此长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才是人类应该考虑的问题,而维持平衡的关键则在于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办事,或许我们可以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但却永远无法驾驭或者是超越它,这些,老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

二、 “无为之事,不言之教”——理想的圣人之治

构建社会的和谐,在老子那个年代更多的是属于统治者考虑的事情,所以老子在书中多是从为政者的角度去阐述应该如何做的,下面,我将从一些不同的方面进行阐述。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为政者要使民心归附,最忌站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因为这样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而社会也必将动荡不安,对此,老子的建议是把人民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甚至比统治者的地位还要高,用以下对上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子民,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没有贵为人君的威严,但却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最终使君民关系保持在一个融洽的状态下,即和谐。“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 (《道德经》·第三十章),自古以来,大部分的开国君王都是在马上得的天下,但他们明白不能以武治天下,因而在夺取政权后或施仁政,或修生养息,这些都属于道的治国理想,虽然强大的武力可以维持国家暂时的安宁,但却不会长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当人民对暴政忍无可忍的时候,死亡的威胁也不再具有震慑的威力,失民心者必将失天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

神。” (《道德经》·第六十章),在施政方面,治国跟烹小鱼是一样的,不能经常地翻覆,政令从制订到执行都应该非常地严谨,并且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绝对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否则,政府将失去人民的信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混。人多智慧,而奇物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统治者治国应该遵循道的规律,行无为之治、不言之教,以引导代替决断,让民众自为,这样,天下才会安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可和睦平静。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政治又怎能不稳固,社会岂能不和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并且会引人争斗,进而破坏来之不易的和睦,对此,老子的建议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矣。” (《道德经》·第三章),这些都是要从根本上杜绝人的欲望,甚至可以说是愚民,虽然在那个时代有其必要性,可在现在看来则有些荒谬,未来的和谐社会,是人人都能在其中得到极大发展的社会,人的各项需求也能得到满足,而要求人们个个清心寡欲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欲望本身就是人的一部分,灭绝欲望的同时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这在高扬人性的今天明显是不可取的。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从老子那里得到反思,虽不宜直接照搬照抄地把老子的所有主张移植到当下社会,但却依然能够吸收其思想里符合现在实际的东西,使之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人类发展到今天,作为单个个体的精英人物已经很难像在历史上那样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社会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为政者的努力,而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必将在以后的发展

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当政者们的精心施政外,更需要人们的热心参与和积极努力,而也只有经过施政者和人民群众双方艰苦努力得来的和谐才可称之为真正的和谐。

三、 “上善若水。”——如水一般地处世

和谐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和睦的、融洽的能够共存共荣的一种状态,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第八章),老子认为,世界上最高的善应该是像水那样的,滋养万物而又不与之相争,处在卑洼之地而怡然自乐,这就是接近于道了,因为并不曾想过于人去争取什么,所以自然不会有所失去。这些在当下看来都是很不现实的,如今的社会非常地功利,人也都浮躁地很,梦想着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当下的价值观出现了偏转,过往那种追寻“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的人生哲学被纯粹的物欲至上所代替,原本作为生活手段的钱财反倒成了生活的目的,至此,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仅人自身,连带着整个社会也都被异化了,而物质上的富足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快乐,很多人终其一生追寻物质财富,可是在最后关头却发现“积到多时眼闭了”,对于这样的状况,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得非常清楚。“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富贵、娇妻、儿孙这些人们执着追求的东西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当人得到这些的时候应当及时地抽身,达到老子所说的功成、名遂、身退。历史上有名的谋士范蠡就是深谙此道之人,在帮助勾践匡扶国家之后,他急流勇退,不问政事,从此与西子泛舟西湖,不知羡煞了多少帮人,反观那些留在勾践身旁的复国功臣,下场则多是让人不忍,如若范蠡也像他们般不知进退,又岂能过上这神仙般的日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第

三十三章),在老子看来,认识表象很容易,但想要了解本质却很难;胜过别人只能说明你有武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强者;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自然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有着坚强意志的人,其人生必然是愉悦幸福的,而这些用在为人处世上也是非常地睿智:了解别人很容易,但想要了解自己却很难;一个人能够战胜别人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个强者,真正的强者是那些不断挑战并战胜自己的人;懂得知足常乐的人生是轻快愉悦的,如果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注定是要烦恼一生的;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努力奋斗,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又不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这样的人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它冲击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可克刚,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可能做到的却很少。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处处争先,锋芒毕露,唯恐落后于别人,殊不知这样做往往没有好下场,就像人的牙齿跟舌头一样,坚硬的牙齿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地脱落,而柔软的舌头却能得以保存,“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其实包含着极大的人生智慧在里面,虽然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少有人能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对善良或者是不善良的人,我都善待他们,这样便可以得到善;对于守信或是不守信的人我都信任,这样便可得到信任。在今天的社会里,诚信善良这些优良品质显得是更加地珍贵,别说不善不信之人,就是对待有善有信之人,我们往往还不能善待他们,更何况那些不具备这些品质之人?道德诚信的缺失使人们之间多了层厚厚的隔阂,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唯有选择防备,因此便有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之类的名言,这些看似正常的东西难道真的就是这个世界应然的状态吗?老子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否定掉了,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虽然这些建议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实际”,毕竟“现实的就是合理的”或者说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老子所追

求的大同社会和今天的和谐社会是非常相似的,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人类在以后的日子里必将超越今天这些所谓“合理”的东西,因为现存的就是终将要灭亡的,而我们也终将达到那种梦寐以求的和谐状态。

四、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浩大的工程,虽然此前并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老子对大同社会的追求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可能他的有些建议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时宜,但其思想中的绝大部分还是有益的,我们只需取其精华,采用那些对建设和谐社会相宜的思想便可,可能中间的过程会有些曲折,但最终的胜利必将是属于我们的。

参考文献:

1、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出

版社,2008。

2、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 第4卷第3期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8月 Vo1. 4, No . 3 Journal of B inzhou Vocati onal College Aug . , 2007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曹子敏 (滨州职业学院, 山 ...查看


  • 道法自然与可持续发展 (2)
  • 道法自然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人类为解决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而制定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他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查看


  •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和儒家在战国时期被并称为"世之显学". (<韩非子"显学>)他提出的"兼爱"," ...查看


  • 中国哲学史 1
  • <中国哲学史>作业 1.中国哲学作为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学问,主要关注哪些基本问题?构成中国哲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 ...查看


  • 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共通性_黄建陵
  • DOI :10. 16059/j . cn ki . cn43-1008/c . 2009. 08. 022 2009/8 论孔子与老子思想的共通性 黄建陵 李 磊 摘 要:孔子与老子的关系是个古老的课题.长期以来, 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大都 ...查看


  •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 2010年9月 总第198期第9期学术交流AcadeIIlicExchangeSept,2010serialNo.198No.9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 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钱同舟 (河南工 ...查看


  •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共4个版本)
  • 道家思想的社会现实意义 版本一: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阐述着治家治国治天下的社会思想.日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丛生,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就把和谐发展看作执 ...查看


  • 对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思考
  • 对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思考 ---兼评<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异同及其启示> 一.先秦时代的国家及国家间政治思想 先秦时期存在着诸多"类国家单位", 以及形式复杂.性质各异的关系, 包括各部落与联盟首领(传说中 ...查看


  •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
  • <道德经>与生活 摘要:<道德经>一书是春秋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子)的经典著作,是先秦诸子的重要典籍.<道德经>文约义丰,博大精深,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化.文学.人体科学等,与我们的现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