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甘草泻心汤方

方剂组成: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日三服。

原文指征: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举,甘草泻心汤主之。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狐;蚀于阴为惑。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色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阴肿,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散薰之。

方剂组成: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日三服。

原文指征: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举,甘草泻心汤主之。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狐;蚀于阴为惑。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色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阴肿,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散薰之。


相关文章

  • 伤寒论背诵的重点条文(精简)郝万山推荐
  •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3)­ 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 ...查看


  • 胡希恕经方传真精简版 2
  • 第三章  承气汤类方 一.大承气汤方(堵在大肠,肚脐周围,不放屁) [辨证要点]归纳如下: 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2.不大便.发潮热而谵语者. 3.阳明病谵语有潮热.不能食有燥屎.能食屎定硬者. 4.汗出 ...查看


  •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
  •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方歌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 肿 309.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生姜.大枣)+白术 310. 越婢加术金匮方,麻黄石膏枣生姜,甘草白术共相配,风水相搏自尔康. 3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12. ...查看


  • 伤寒论重点难点
  • 第一章 绪 论 重点:伤寒的涵义.六经与六经辨证的概念难点:六经病的传变规律. 第二章 太阳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原文1-8.10) 重点:太阳病的提纲:正确鉴别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温病的主证.病因病机.掌握其辩证要点 . 难 ...查看


  • 伤寒论方歌诀
  •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 ...查看


  • 康平本伤寒论
  • 辨大阳病 结胸 问曰.病在结胸.有藏结.其状如何.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藏结无阳症.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 ...查看


  •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
  •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 ...查看


  • 桂林古本 伤寒论 方证
  • 桂林古本原文 一.六经总纲 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麻黄汤:麻桂杏甘 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白虎汤:知膏甘粳 大承气汤:厚枳硝大黄 小承气汤:厚枳实大黄 调胃承气汤:甘草硝大 ...查看


  • 伤寒论方剂脉络
  • 桂枝汤证 桂枝加葛根汤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兼证 3 桂枝加附子汤 4桂枝去芍药汤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6桂枝新加汤 麻黄汤证 麻黄汤兼证 1葛根汤 2大青龙汤 3小青龙汤 1桂枝麻黄各半汤 2桂枝二麻黄一汤 3桂枝二越婢汤 : 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