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后的重要教育过程和介入手段,高校班级这种组织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生班级建设作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本着系统化、体验式的原则设计了运用于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案,试图给高校在进行新生教育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团体辅导 新生教育 大学新生班级建设 方案 一、方案设计的背景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了不断的大规模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近几年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由此带来了班级规模急剧扩大、班级结构相对松散、班级构成呈现动态化趋势。另外,独生子女构成大学生的主流群体,80末的独生子女一代更强调个性和自我。大学新生在从中学走进大学时普遍存在着入学适应方面的问题,新生面临着来自新环境、新角色的挑战,面临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走向大学的较为开放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从家庭生活模式向社会生活模式过渡,这种过渡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学校给予帮助,入学教育是学校协助新生完成身份过渡及入学适应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二、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图拉和沃尔斯特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班图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 dynamics 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个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取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里生活空间的函数。 后来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
心理环境,这个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三)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参照群体可以分为很多种,它的主要作用有两种: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的,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这两种作用。 关于个体选择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梅顿于1957年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曾提出:1.如果群体对自己的成员没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就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
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 (四)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 cis,英文为“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具体含义是企业识别系统。它是针对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贯彻给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有效促销产品目的的设计系统。ci分为mi (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最高决策层导入企业识别系统的原动力,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 、bi ( 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动态的识别形式,对外回馈、参与、活动,对内组织、管理、教育等)和vi( 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 三个部分。 三、方案设计的基本状况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内容和目的,本着系统化、体验式的原则,将本方案分为三个环节:熟悉环境、组织构建和成员发展规划。各个环节之间可以有交叉的部分,每个环节由若干个活动单元组成,各个活动单元之间互相联系,各活动单元的形式均可以多样。活动的指导者最好为该班级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该班主任或辅导员应该是接受过团队辅导专业培训的教师,能够对团队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掌控,并能引导团队活动朝向设定目标。 (二)活动目标 本方案中所提及的团体辅导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大学新生迅速在新环境中打破隔阂,熟悉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行之有效和形式新颖的活动促进新生班级组织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促使同班新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精神,树立良好的班风,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为形成优秀的班级文化打下基础。在此总目标下可以根据每个活动单元的具体情况设置单元活动目标。 (三)辅导内容与形式 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本方案将把活动的三个环节分解成八个单元的活动,将辅导的目标融入到各单元活动中,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班级,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管理意识,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八个单元的活动辐射到八个周,每周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各个单元活动时间不是完全封闭的,有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在集中活动结束后由各个小组分散进行。活动的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实地考察等,最后以形成班级组织和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以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四)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确立单元名称;确定辅导目标;设计、明确辅导活动的内容;选择辅导活动的形式;确定辅导活动时间;选择辅导活动的地点;准备辅导活动的材料;评估辅导活动的效果。 (五)活动反馈与结果分享 通过活动反馈来了解和把握活动的效果,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和及时反馈、学生个人活动后的感悟、指导者的及时回应、对学生的跟踪辅导以及后期班级组织运行的效果来调整和修改活动方案。在本活动方案中,单元活动的结果分享也是重要的环节,在活动中指导者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对活
动结果进行分享。 (六)方案的评估 对于方案的评估,可以采用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可以选择一个与接受辅导班级同质性比较好的班级进行“实验组—对照组”的对比测验,分别对各班级新生进行前后测,了解活动前后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实际的活动效果;另外还可以在四年的学校生活中检验接受辅导的班级运行状况和班集体建设情况。此部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量问卷进行前后测,心理测量问卷的选择与团队辅导活动的目标有关。
[摘要]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后的重要教育过程和介入手段,高校班级这种组织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新生班级建设作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本着系统化、体验式的原则设计了运用于大学新生班级建设中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案,试图给高校在进行新生教育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视角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团体辅导 新生教育 大学新生班级建设 方案 一、方案设计的背景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了不断的大规模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近几年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由此带来了班级规模急剧扩大、班级结构相对松散、班级构成呈现动态化趋势。另外,独生子女构成大学生的主流群体,80末的独生子女一代更强调个性和自我。大学新生在从中学走进大学时普遍存在着入学适应方面的问题,新生面临着来自新环境、新角色的挑战,面临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走向大学的较为开放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从家庭生活模式向社会生活模式过渡,这种过渡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学校给予帮助,入学教育是学校协助新生完成身份过渡及入学适应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尽管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但时间普遍较短,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人员专业性不足,形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从一些实证研究来看,尽管有些高校尝试用新的教育途径和手段,比如把团体辅导加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和合适的活动设计方案,因此,在高校的实践领域运用的并不多,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二、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图拉和沃尔斯特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班图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 dynamics 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个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取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里生活空间的函数。 后来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
心理环境,这个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三)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参照群体可以分为很多种,它的主要作用有两种: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的,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这两种作用。 关于个体选择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梅顿于1957年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曾提出:1.如果群体对自己的成员没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孤立,地位越低,就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
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 (四)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 cis,英文为“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具体含义是企业识别系统。它是针对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贯彻给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或价值观,从而达到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有效促销产品目的的设计系统。ci分为mi (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最高决策层导入企业识别系统的原动力,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 、bi ( 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动态的识别形式,对外回馈、参与、活动,对内组织、管理、教育等)和vi( 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 三个部分。 三、方案设计的基本状况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内容和目的,本着系统化、体验式的原则,将本方案分为三个环节:熟悉环境、组织构建和成员发展规划。各个环节之间可以有交叉的部分,每个环节由若干个活动单元组成,各个活动单元之间互相联系,各活动单元的形式均可以多样。活动的指导者最好为该班级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该班主任或辅导员应该是接受过团队辅导专业培训的教师,能够对团队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掌控,并能引导团队活动朝向设定目标。 (二)活动目标 本方案中所提及的团体辅导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大学新生迅速在新环境中打破隔阂,熟悉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行之有效和形式新颖的活动促进新生班级组织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促使同班新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精神,树立良好的班风,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为形成优秀的班级文化打下基础。在此总目标下可以根据每个活动单元的具体情况设置单元活动目标。 (三)辅导内容与形式 为了达到活动目标,本方案将把活动的三个环节分解成八个单元的活动,将辅导的目标融入到各单元活动中,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班级,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管理意识,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八个单元的活动辐射到八个周,每周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各个单元活动时间不是完全封闭的,有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在集中活动结束后由各个小组分散进行。活动的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实地考察等,最后以形成班级组织和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以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四)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确立单元名称;确定辅导目标;设计、明确辅导活动的内容;选择辅导活动的形式;确定辅导活动时间;选择辅导活动的地点;准备辅导活动的材料;评估辅导活动的效果。 (五)活动反馈与结果分享 通过活动反馈来了解和把握活动的效果,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和及时反馈、学生个人活动后的感悟、指导者的及时回应、对学生的跟踪辅导以及后期班级组织运行的效果来调整和修改活动方案。在本活动方案中,单元活动的结果分享也是重要的环节,在活动中指导者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对活
动结果进行分享。 (六)方案的评估 对于方案的评估,可以采用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可以选择一个与接受辅导班级同质性比较好的班级进行“实验组—对照组”的对比测验,分别对各班级新生进行前后测,了解活动前后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实际的活动效果;另外还可以在四年的学校生活中检验接受辅导的班级运行状况和班集体建设情况。此部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量问卷进行前后测,心理测量问卷的选择与团队辅导活动的目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