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最近再次听《爱笑的你》,“用心感觉你/却抓不住/一颗想飞的心”,高潮部分的这一句歌词虽然不押韵,但我觉得真的是太妙了。“用心感觉你”一下子从低音调上升到高音调,又突然跌落回低音调,“却抓不住”又重复了这样的音调变化,我似乎感觉自己跳起来想抓住头上方的“心”,抓不到,落地后又试跳了一次。从这种强烈的感觉中,我分明看到了“人的生理节奏与美感”、“移情中的内摹仿”的影子,由此看来,读完《谈美书简》,我的确是有收获的。

《谈美书简》中,朱光潜老先生用十三封书信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释他的美学观点。老先生主要从美学方法研究、美学范畴研究和美学实践研究三部分,用朴素、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抽象、深奥的美学概念和原理。

在读《谈美书简》前,我读过一小部分的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谈美》写于20世纪30年代,而《谈美书简》写于20世纪80年代。30年代前,中国还没有接收到马克思主义,而80年代初又是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就导致了两本书的美学观点有了时代的烙印。细读起来,也的确如此,《谈美》倾向于审美心理学,有唯心主义的意味,而在《谈美书简》中,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中心,不仅包括审美心理学,而且涉及审美社会学和审美人类学,并且朱光潜先生多次强调要冲破文革所带来的禁区,当然今天我们去读,自然要就重避轻。

“美学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大体系中只是一个小体系”,美学研究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也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工具去剖析美学的本质。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跟着朱光潜先生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美学中的作用。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不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也强调人本身全部身心两方面各种“本质力量”的统一,这个观点对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正如文中所说,十七、十八世纪时,各派心理学将人这个整体拆散开来,用机械观的方法去研究美学,看重认识而轻视实践,“把心理学局限于从感觉神经到脑中枢那一环”,而忽略“从情感、思考和意志到行动那一环”。这些犹如盲人摸象,都不能揭示出人的全部本质。

朱光潜先生在“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一章中,就试着举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这三项来着重论证“后一环”对研究美学的重要作用。例如,当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正是因为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

生理的自然节奏,人感到了和谐和愉快。如果在一段悠然的乐曲中突然爆发出一声嘶鸣,听众就会由于节奏感的破坏而感到突兀以至于不美,相反,听到节奏感强的歌声时,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打起拍子,而且单调的拍掌声非但不会影响歌唱者,还会让我们更加沉醉于其中。

其次,朱光潜先生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出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并且艺术起源于劳动。首先,各种感官,其中包括艺术和审美活动,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实践经验逐渐形成的,文艺作为一种劳动生产,既能动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也对自然和社会起改造和推进作用,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基本观点的。至于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的得出,也可从生产劳动来看人和社会的发展:人手在劳动中得到高度发展,到能制造劳动工具时,手才“变得自由”,人手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劳动越来越完善,越灵巧,因此才诞生出不朽的绘画作品和和雕刻作品。因此通过认识与实践反复的相互作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再者,朱光潜先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典型问题在美及艺术本质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观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的,他们异常扼要地阐述了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原则,“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个人”,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的要求。只有将典型问题与现实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

典型环境应当是形成决定人物性格的因素,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本来是一个思想单纯、充满理想的要到城里来闯生活的乡下小伙,一心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在动荡而又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在面对三次买车,三次丢车的打击下,他变得精神颓废、自暴自弃,还染上了一身的恶习并最终走向死亡,这充分地显示了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

“美学的问题是美学史的问题。”美学绝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应该是一门随着实践和时代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科,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美学的发展,美学也应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兼收并蓄,成为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从而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最近再次听《爱笑的你》,“用心感觉你/却抓不住/一颗想飞的心”,高潮部分的这一句歌词虽然不押韵,但我觉得真的是太妙了。“用心感觉你”一下子从低音调上升到高音调,又突然跌落回低音调,“却抓不住”又重复了这样的音调变化,我似乎感觉自己跳起来想抓住头上方的“心”,抓不到,落地后又试跳了一次。从这种强烈的感觉中,我分明看到了“人的生理节奏与美感”、“移情中的内摹仿”的影子,由此看来,读完《谈美书简》,我的确是有收获的。

《谈美书简》中,朱光潜老先生用十三封书信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释他的美学观点。老先生主要从美学方法研究、美学范畴研究和美学实践研究三部分,用朴素、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抽象、深奥的美学概念和原理。

在读《谈美书简》前,我读过一小部分的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谈美》写于20世纪30年代,而《谈美书简》写于20世纪80年代。30年代前,中国还没有接收到马克思主义,而80年代初又是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就导致了两本书的美学观点有了时代的烙印。细读起来,也的确如此,《谈美》倾向于审美心理学,有唯心主义的意味,而在《谈美书简》中,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中心,不仅包括审美心理学,而且涉及审美社会学和审美人类学,并且朱光潜先生多次强调要冲破文革所带来的禁区,当然今天我们去读,自然要就重避轻。

“美学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大体系中只是一个小体系”,美学研究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也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工具去剖析美学的本质。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跟着朱光潜先生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美学中的作用。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不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且也强调人本身全部身心两方面各种“本质力量”的统一,这个观点对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正如文中所说,十七、十八世纪时,各派心理学将人这个整体拆散开来,用机械观的方法去研究美学,看重认识而轻视实践,“把心理学局限于从感觉神经到脑中枢那一环”,而忽略“从情感、思考和意志到行动那一环”。这些犹如盲人摸象,都不能揭示出人的全部本质。

朱光潜先生在“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一章中,就试着举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这三项来着重论证“后一环”对研究美学的重要作用。例如,当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正是因为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

生理的自然节奏,人感到了和谐和愉快。如果在一段悠然的乐曲中突然爆发出一声嘶鸣,听众就会由于节奏感的破坏而感到突兀以至于不美,相反,听到节奏感强的歌声时,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打起拍子,而且单调的拍掌声非但不会影响歌唱者,还会让我们更加沉醉于其中。

其次,朱光潜先生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出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并且艺术起源于劳动。首先,各种感官,其中包括艺术和审美活动,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实践经验逐渐形成的,文艺作为一种劳动生产,既能动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也对自然和社会起改造和推进作用,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基本观点的。至于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的得出,也可从生产劳动来看人和社会的发展:人手在劳动中得到高度发展,到能制造劳动工具时,手才“变得自由”,人手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劳动越来越完善,越灵巧,因此才诞生出不朽的绘画作品和和雕刻作品。因此通过认识与实践反复的相互作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再者,朱光潜先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典型问题在美及艺术本质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观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的,他们异常扼要地阐述了典型的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原则,“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个人”,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的要求。只有将典型问题与现实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

典型环境应当是形成决定人物性格的因素,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本来是一个思想单纯、充满理想的要到城里来闯生活的乡下小伙,一心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在动荡而又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在面对三次买车,三次丢车的打击下,他变得精神颓废、自暴自弃,还染上了一身的恶习并最终走向死亡,这充分地显示了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

“美学的问题是美学史的问题。”美学绝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应该是一门随着实践和时代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科,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美学的发展,美学也应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兼收并蓄,成为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从而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


相关文章

  • 子午书简精品
  • [子午书简]定陵的秘密 [子午书简]唐朝公主传奇 [子午书简]袁世凯的七张面孔 [子午书简]杜拉拉升职记 [子午书简]乾隆帝的十张面孔 [子午书简]闲话红楼 [子午书简]李连杰的传奇人生 [子午书简]揭秘红楼梦中的人物 [子午书简]慈禧太后 ...查看


  • 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非教育部指定的书目)
  • 高中语文课外必读书目(不是教育部的推荐书目) 高中一年级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散文(高中卷)>.<短篇小说(高中卷)>.<诗歌(高中卷)>.<聊斋志异>.<呐喊>.<围城&g ...查看


  • 小学生名著阅读
  •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指导 庄浪县南湖小学 谢芳艳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书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文学名著,是当代小学生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人文素养的有效 ...查看


  • "伴书香.悟人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 "伴书香.悟人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善辩. 为引导全校师生养成勤于阅读.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文化素养和业 ...查看


  • 李潘:与"读书"相伴到老
  • 李潘:与"读书"相伴到老(速写) 王晨子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19日   19 版) "在电视台做读书节目是件挺拧巴的事儿."李潘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可我就是有 ...查看


  • 高中生应读的书
  • 哈利波特.格列佛游记.四大名著.夏洛的网.绿野仙踪.王子与贫儿.小王子 .<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国富论><经典长谈><百年孤独><苇间风><薛定谔的猫> ...查看


  • 小学读书活动计划
  • 篇一:小学读书活动计划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 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开阔视 ...查看


  • 关于读书的名言: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
  • 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 :<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 ...查看


  • 高中学生必读与选读书目
  • 高中学生必读与选读书目 新课改人教版必读书目 文学书籍十一部: 1.中国部分五部 <论语>--孔子 <家>--巴金 <红楼梦>曹雪芹 <谈美书简>--朱光潜 <三国演义>--罗贯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