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科举制度跟唐朝的有什么不同?

科举制度,首创于隋朝,确立于唐朝,鼎盛于宋朝,元朝时式微,明清又得复兴。尽管自隋唐至晚清,历代均推行科举取士,但具体制度又各有不同。那么宋朝的科举制与唐朝的又有什么差异呢?

从打破阶层固化的角度而言,跟隋唐时期相比,宋代科举有几项制度创新是可圈可点的。

锁院·封弥·誊录

其一,宋朝科举考试更加强调程序的公正,更有利于寒门子弟脱颖而出。

隋朝为科举草创之时,考试制度尚很简陋;唐代科举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不甚用心,以致存在很多作弊的漏洞,比如唐朝科举允许“公荐”,每到开科之年,朝中权贵便纷纷宴请主考官——“知贡举”,向他们推荐心仪的进士人选。所以唐时的科举,往往尚未开考,而录取的名单及名次已经预定下来,考试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礼部侍郎崔郾被任命为知贡举,前往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长安的公卿都来给崔郾饯行,拜托崔郾留意他们的门生子弟。其中有一个叫做吴武陵的太学博士,带着一篇《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侍郎请看这《阿房宫赋》,作者的才华好得不得了。”崔郾读了《阿房宫赋》,认为杜牧的文章的确写得好。吴武陵趁机说:“请将杜牧录为状元。”崔郾说:“这事不好办,不瞒你说,状元已经许给其他人了。这样吧,我将第五名安排给杜牧吧。”当时有人反对将杜牧列为第五名,称杜牧这个人品行有问题。崔郾说:“已经答应了吴君,不可食言。不管杜牧是杀猪的,还是卖酒的,都给他第五名。”

这种名为公荐、实为请托的做法,到了宋代就不被允许了。建隆四年(963年)正月二十七日,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为杜绝朝臣请托,宋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不得出外,不得与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内。(美国的大陪审团遴选出来后,与要求与外界隔离,以免受干扰)

宋太宗时,又创设“封弥制”,即将考生答卷卷首的考生姓名、年甲、乡贯等个人信息密封,代之以字号,又叫“糊名考校”。这样考官在评卷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某卷的考生是何人,就算想给熟人卖一个人情,也无从下手。(今日的高考评卷还沿用宋人发明的封弥制)

不过,“糊名考校”并不能完全杜绝考官徇情,因为考官还可以通过辨认笔迹或暗记,认出答卷是不是出自熟悉的考生之手。到宋真宗时,朝廷又设立“誊录制”,堵住了“封弥制”的制度漏洞。所谓“誊录制”,是说每一份考生交上来的试卷,都要经专门的书吏用红笔抄录成副本,然后将副本送考官进行评卷。

应该承认,锁院制、封弥制与誊录制的推行,使得宋代科举的考试程序更为公平,“一切以呈文任去留”,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从中受益的,当然是那些朝中无贵人、胸中有才学的寒门读书人。

“矫正的平等”

其二,宋朝科举取士不问家世,甚至有意抑制世家,照顾寒门利益。

隋唐之时,门阀制度尚有遗存,政治几乎为世族垄断,社会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门第壁垒。这一门阀制度遗存在科举中也有体现,比如世家子弟占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与人脉资源,可以通过“公荐”获得主考官的照顾,因此,寒门子弟借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机会尽管存在,但不可高估。

赵宋立国后,有意在科举考试中抑制世家子弟。开宝元年(968)三月开科,翰林学士陶谷之子陶邴名列第六,但宋太祖说:“闻陶谷不能训子,陶邴安得登第?”命宰相加以复试,陶邴在复试时成绩及格,才被录取。之后宋朝立下了一条原则:“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

雍熙二年(985年)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宰相李昉之子李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的从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均在科考中名入上等,但殿试时,宋太宗认为,“势家不宜与孤寒竞进”,俱罢之,将名次让给寒门子弟。此举看似对“势家”不公,但从化解阶层固化的角度看,却体现了一种“矫正的平等”。——类似道理,可参考美国黑人的平权运动。

与此同时,宋朝政府还为寒门子弟参加科举提供经济资助。参加科举考试需要成本,包括从家乡到京城的路费,偏远地方的贫家子弟往往因为掏不出盘缠而不得不放弃了考试。针对这一情况,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下诏:“国家岁开贡部,敷求俊乂,四方之士,无远弗届,而经途遐阻,资用或阙,朕甚愍焉。自今西川、山南、荆湖等道举人,往来给券。”西川、山南、荆湖的读书人进京考试,凭“券”可以免费使用官驿的交通工具,并在官驿借宿。

宋朝的地方政府也相继设立“贡士庄”与“贡士库”,资助参加科考的当地士子。贡士庄是地方政府拨出若干公田放租,以田租为基金,给当地赴考的读书人提供经济资助。贡士库则是地方政府拨出若干公款,成立一只基金,基金的本金通常用于投资解库(相当于钱庄),再以放贷收取的利息资助应考的当地士子。

贫家子弟参加科考的经费有了着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童话才有变现的可能性。

宋朝进士出寒门

其三,宋代取士的规模远超隋唐时期,寒门子弟被录取的机会也更大。

隋朝时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极为有限,“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朝也是如此,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而且,由于允许“公荐”,这寥寥可数的一二十个录取名额,也多数被世家子弟占据。研究者对《旧唐书》记载之人物的出身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参见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第九讲“社会流动及其局限”)

这一情况到了宋代就扭转过来了。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据研究者统计,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在这10万多名宋朝进士中,布衣出身之人超过半数。

从南宋宝祐四年的《登科录》来看:当年录取了601名进士,其中平民出身的有417名,官宦子弟只有184名,寒门进士占了绝大多数。

研究者还发现,“《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以宰辅的出身来作统计,情况也大体相似。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参见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第九讲“社会流动及其局限”)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从负面想象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是维护“封建专制”、禁锢读书人思想的工具,也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文化因素。但是,如果我们不带偏见,摒弃成见,便会发现,科举制度其实为传统中国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士人政府,一个流动性的平民社会。

(本文完整版本首发于网易新闻“十号院”、网易云课堂)

科举制度,首创于隋朝,确立于唐朝,鼎盛于宋朝,元朝时式微,明清又得复兴。尽管自隋唐至晚清,历代均推行科举取士,但具体制度又各有不同。那么宋朝的科举制与唐朝的又有什么差异呢?

从打破阶层固化的角度而言,跟隋唐时期相比,宋代科举有几项制度创新是可圈可点的。

锁院·封弥·誊录

其一,宋朝科举考试更加强调程序的公正,更有利于寒门子弟脱颖而出。

隋朝为科举草创之时,考试制度尚很简陋;唐代科举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不甚用心,以致存在很多作弊的漏洞,比如唐朝科举允许“公荐”,每到开科之年,朝中权贵便纷纷宴请主考官——“知贡举”,向他们推荐心仪的进士人选。所以唐时的科举,往往尚未开考,而录取的名单及名次已经预定下来,考试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礼部侍郎崔郾被任命为知贡举,前往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长安的公卿都来给崔郾饯行,拜托崔郾留意他们的门生子弟。其中有一个叫做吴武陵的太学博士,带着一篇《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侍郎请看这《阿房宫赋》,作者的才华好得不得了。”崔郾读了《阿房宫赋》,认为杜牧的文章的确写得好。吴武陵趁机说:“请将杜牧录为状元。”崔郾说:“这事不好办,不瞒你说,状元已经许给其他人了。这样吧,我将第五名安排给杜牧吧。”当时有人反对将杜牧列为第五名,称杜牧这个人品行有问题。崔郾说:“已经答应了吴君,不可食言。不管杜牧是杀猪的,还是卖酒的,都给他第五名。”

这种名为公荐、实为请托的做法,到了宋代就不被允许了。建隆四年(963年)正月二十七日,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今后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为杜绝朝臣请托,宋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锁院制”,即主持考试的知贡举确定下来后,马上进入贡院,不得出外,不得与外人交通,食宿都得在贡院之内。(美国的大陪审团遴选出来后,与要求与外界隔离,以免受干扰)

宋太宗时,又创设“封弥制”,即将考生答卷卷首的考生姓名、年甲、乡贯等个人信息密封,代之以字号,又叫“糊名考校”。这样考官在评卷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某卷的考生是何人,就算想给熟人卖一个人情,也无从下手。(今日的高考评卷还沿用宋人发明的封弥制)

不过,“糊名考校”并不能完全杜绝考官徇情,因为考官还可以通过辨认笔迹或暗记,认出答卷是不是出自熟悉的考生之手。到宋真宗时,朝廷又设立“誊录制”,堵住了“封弥制”的制度漏洞。所谓“誊录制”,是说每一份考生交上来的试卷,都要经专门的书吏用红笔抄录成副本,然后将副本送考官进行评卷。

应该承认,锁院制、封弥制与誊录制的推行,使得宋代科举的考试程序更为公平,“一切以呈文任去留”,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从中受益的,当然是那些朝中无贵人、胸中有才学的寒门读书人。

“矫正的平等”

其二,宋朝科举取士不问家世,甚至有意抑制世家,照顾寒门利益。

隋唐之时,门阀制度尚有遗存,政治几乎为世族垄断,社会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门第壁垒。这一门阀制度遗存在科举中也有体现,比如世家子弟占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与人脉资源,可以通过“公荐”获得主考官的照顾,因此,寒门子弟借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机会尽管存在,但不可高估。

赵宋立国后,有意在科举考试中抑制世家子弟。开宝元年(968)三月开科,翰林学士陶谷之子陶邴名列第六,但宋太祖说:“闻陶谷不能训子,陶邴安得登第?”命宰相加以复试,陶邴在复试时成绩及格,才被录取。之后宋朝立下了一条原则:“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

雍熙二年(985年)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宰相李昉之子李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的从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均在科考中名入上等,但殿试时,宋太宗认为,“势家不宜与孤寒竞进”,俱罢之,将名次让给寒门子弟。此举看似对“势家”不公,但从化解阶层固化的角度看,却体现了一种“矫正的平等”。——类似道理,可参考美国黑人的平权运动。

与此同时,宋朝政府还为寒门子弟参加科举提供经济资助。参加科举考试需要成本,包括从家乡到京城的路费,偏远地方的贫家子弟往往因为掏不出盘缠而不得不放弃了考试。针对这一情况,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下诏:“国家岁开贡部,敷求俊乂,四方之士,无远弗届,而经途遐阻,资用或阙,朕甚愍焉。自今西川、山南、荆湖等道举人,往来给券。”西川、山南、荆湖的读书人进京考试,凭“券”可以免费使用官驿的交通工具,并在官驿借宿。

宋朝的地方政府也相继设立“贡士庄”与“贡士库”,资助参加科考的当地士子。贡士庄是地方政府拨出若干公田放租,以田租为基金,给当地赴考的读书人提供经济资助。贡士库则是地方政府拨出若干公款,成立一只基金,基金的本金通常用于投资解库(相当于钱庄),再以放贷收取的利息资助应考的当地士子。

贫家子弟参加科考的经费有了着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童话才有变现的可能性。

宋朝进士出寒门

其三,宋代取士的规模远超隋唐时期,寒门子弟被录取的机会也更大。

隋朝时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极为有限,“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朝也是如此,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而且,由于允许“公荐”,这寥寥可数的一二十个录取名额,也多数被世家子弟占据。研究者对《旧唐书》记载之人物的出身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参见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第九讲“社会流动及其局限”)

这一情况到了宋代就扭转过来了。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据研究者统计,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在这10万多名宋朝进士中,布衣出身之人超过半数。

从南宋宝祐四年的《登科录》来看:当年录取了601名进士,其中平民出身的有417名,官宦子弟只有184名,寒门进士占了绝大多数。

研究者还发现,“《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以宰辅的出身来作统计,情况也大体相似。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参见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第九讲“社会流动及其局限”)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从负面想象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是维护“封建专制”、禁锢读书人思想的工具,也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文化因素。但是,如果我们不带偏见,摒弃成见,便会发现,科举制度其实为传统中国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士人政府,一个流动性的平民社会。

(本文完整版本首发于网易新闻“十号院”、网易云课堂)


相关文章

  • 初一历史导学案
  • 初一历史导学案 学 校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 姓 名 李 钢 志 学 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学 期 二0一二年上学期 学习目标]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 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 ...查看


  •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册)1
  • 1.掌握隋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独立试航 (一)南北重归统一 1.建立: 2.统一:南北重归统一. 3 ...查看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点解读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点解读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历史上大的统一:秦统一:589年隋统一:元朝统一(蒙古族) 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605年 (2)三个地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诼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查看


  • 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 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 ...查看


  • 七下历史1-22课
  •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问答式复习(1--4课) 1. 隋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答: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 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出现"开皇之治"的局面? 答:隋文帝. 3. 隋朝是在哪位皇帝在位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 北师大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2012.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 ...查看


  •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册)
  • 第1课时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目标] 1.掌握隋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2.理解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 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独立试航 (一)南北重归统一 ...查看


  • 七下期中1-14课复习要点(答案)
  • 七年级历史(下)第1-14课期中复习要点 1. 隋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定都在哪里?隋 朝统一全国是哪一年? 隋文帝(杨坚):581年:长安:589年 2.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下课时作业
  •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选择题: 1.南北重归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B.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C.隋军南下灭掉陈 D.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2.清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