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赏析:
首联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就以自问句出之,借以表达惊赞之情。所以紧接着自答:“齐鲁青未了”。这一句写足了泰山的高远。这是远望所见。
颔联紧承“青未了”。“青未了”是远望,是概貌。诗人分两方面写出。“造化钟神秀”,写的山所呈现的自然风貌,注入了诗人的由衷赞美之情。“阴阳割昏晓”,原来那天色的一昏一晓竟被山所分开,这不就是“未了”吗! 这两句是写近望泰山概貌。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山中云气层层迭起,致使诗人胸中也为之荡漾。不但如此,诗人长时间望岳时,因专注而睁大眼睛,回归山林的鸟似乎尽收眼底。这里表明诗人望了很了很长时间,已经是薄暮时分了。这两句是细望所见泰山景物。
尾联抒情。由于对泰山的仰慕,诗人从不同角度“望岳”,但不论怎么想,其意犹未了,因为还没有登上顶峰。所以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然推想,也是事实。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向岳而望。在描写手法上,运用了渲染、衬托和虚实相映的写,由景到情,由情及景,宇里行间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朝气。最后两句语意警策,被誉为千古绝唱。《望岳》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意境开阔,格调昂扬。
四、考点考题;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 一句描写了泰山的_________ ;“决眦人归鸟”一句蕴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 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用联想和想象,描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画面。
7.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 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高大 神奇秀丽 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
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示例: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一、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诗意
国都陷落但山河依旧存在,
暮春的京城草木,一片芜杂荒寂。 感伤国事的时局花也落泪,
怅恨亲人离别,鸟啼令我心更乱。 战火已经延续了三个月,
此时若得家信一封,能抵得万两黄金 因烦恼而搔头使白发更稀疏,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三、赏析
首联先写春望所见:放眼望去,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只有山河依旧。然而,山河虽在,荒草遍地,尽失昔日繁华的景象。这里,一个“破”字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感受到满目凄凉。
颔联写了诗人的感受。感伤时事,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
颈联写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足见诗人思念亲人之切。
尾联写诗人自己当时的痛苦与烦恼。“烽火连三月”,亲人杳无音信,真让人难以忍受,度日如年。因愁而搔头,因搔而发短,甚至于短到不能插簪的程度。由此可见其悲苦之深。
这首诗显著的艺术特点是以景衬情。既以京城的荒凉景象作正衬,又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反衬,处处照应,意在言外。特别是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使人感到言近而旨远,意
味无穷。
四、练习、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到_______。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中的“破”“深”二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3.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杜甫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试选择一个方面谈淡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运用等任一方面进行赏析) 。
答案:
1. 望 山河 草木花鸟
2.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思想内容: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 思家,感时恨别的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山河犹存,春色依旧”,“国破城空,人烟稀少”,运用反衬(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形象地描绘了长安沦陷后的悲惨景象,令人深感沉痛。 “感时花溅? 目,恨别鸟惊心”句,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此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因感时,花亦溅泪,因恨别,鸟亦惊心。诗人将主观感情“移情”或“拟人化”到花鸟身上,使花鸟亦含悲,更显人的悲伤。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战火连绵不断,持续整个春天,家人音信难通,令人牵挂不安,用“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的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颠沛流离的生活,使诗人早生华发,不断地搔头,白发越来越短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通过细节描写,抒写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沉痛。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诗词散译: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夜里有差役进村捉人。这家的老汉听到动静翻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去看情况。 差役的吼叫声是多么的凶狠,老妇人的啼哭又是多么的悲痛!
只听到老妇人上前向差役诉说,她说:我一共有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去守邺城了。最近有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活着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就都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抓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这孙子,所以他母亲还没有离家而去,只是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啊! 你们如果非抓一个人不可,就抓我老婆子好了,我虽然衰老没什么力气,但今晚跟你们去,还能支应河阳紧急的差使,赶得上给部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嘈杂的说话声消失了。我似乎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抽咽。天亮后,我启程赶路,只好单独跟老汉一个人告别。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卷二。作于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 春。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长安、洛阳两京虽已被唐军收复,但叛军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 的部队仍占据以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 为中心的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唐王朝调动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兵马围攻邺郡,而叛匪史思明派军来援,政府军在两面夹击下全线崩溃。郭子仪退守河阳,(今河南省孟县) ,形势岌岌可危。肃宗(李亨) 大恐,急令征兵补充,动员和组织工作都做得很糟,一味不择手段的强征乱拉,使恐怖和悲怨的空气笼罩民间各处。杜甫在前一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兵荒马乱,怵目惊心,便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合称“三吏”) ,这和另外一组诗《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别”) ,都是反映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石壕吏指在石壕镇抓丁拉夫的差役。 三、中心把握:
这首叙事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暴及冷酷,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对国家的担忧,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四、大意与赏析: 第一部分:(开头四句)写诗人傍晚投宿,差役夜间捉人,是事件的开端。 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 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渲染悲凉气氛。
“有吏夜捉人” 一句,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而说“捉人”,不于日间捉,而于夜间乘人不备来捉,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全篇围绕“捉人”二字展开。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以作掩护,惊恐仓惶之状,宛然可见。
第二部分:(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概叙差役和老妇间盘问应答情景。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不止于说寡媳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严重。
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是故事的结局。写老妇被抓后这一家的凄惨情景和作者的感受,照应开头,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天明”照应“日暮”。“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令人沉痛不已。
五、名句赏析: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夜里有差役进村捉人。本句直叙其事,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典型环境,渲染悲凉气氛。“有吏夜捉人” 一句,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而说“捉人”,不于日间捉,而于夜间乘人不备来捉,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2、“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
差役的吼叫声是多么的凶狠,老妇人的啼哭又是多么的悲痛!
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3、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
六、练习巩固: 1、文学常识 (1)《石壕吏》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_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被收入《__________》
中。
(2)本诗从内容上看,属于_________诗,以________为顺序,最能概括本诗中心事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____________这一历史事件之中。杜甫反映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作品中,组诗“三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注音:
①石壕.( ) ②逾.墙走( ) ③邺.城戍.( )( )④长已.矣( )⑤老妪.( )⑥急应.河阳役( )⑦泣幽咽.
( ) 3、解词: ①暮投.石壕村( )②老翁逾.墙走. ( )( ) ③吏呼一何..怒( )④邺城戍.( ) ⑤新.战死( ) ⑥偷生..( )⑦长已.矣(有( ) ⑨急应.河阳役( ) ⑩犹得..( ) ⑾夜久语声绝.( )⑿如闻泣幽咽..( )⒀独与老翁别.( )⒁听妇前致词...( 4、名句默写:
(1)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战争造成的灾难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篇直叙其事,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典型环境,渲染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表现老妪自请服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表现战争破坏严重、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理解: (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作用主要是( )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B、点明儿媳未来送行。
C 、暗示老翁家无人过问 D、交代路上再无行人。 (2)下列句中的“夜”字,各说明了什么?
①有吏夜捉人( )② 请从吏夜归( )③ 夜久语声绝( ) 、人在断肠时,倍觉夜难熬 B 、深夜堵门捉,更见吏凶恶 、心有爱国志,白发自请缨。 D 、肝肠已寸断,此身何足惜。
.) )⑧惟 A A C
(3)全诗通过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 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 .第2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 .第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 .第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5)《石壕吏》中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 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 ①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此时的感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物形象分析:
诗中主要有哪两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法探究:
(1)本诗诗题是“石壕吏”,但对石壕镇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其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石壕吏》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
[甲]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乙]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1)《木兰诗》选自_______朝_________(人名) 编的《___________》, 这是汉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 勤劳能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女英雄形象。
(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 《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 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 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六、练习巩固: 1、文学常识
(1)《杜诗详注》 杜甫 唐 子美 “诗圣” “诗史” 《杜工部集》 (2) 叙事 事件的发展(或时间的先后) 有吏夜捉人 (3)“安史之乱”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注音:
①h áo ② yú ③ yè shù ④ yǐ ⑤y ù ⑥ yìng ⑦y è
3、解词:
① 投宿 ② 越过 逃跑 ③ 多么 ④ 防守 ⑤ 最近 ⑥ 苟且活着 ⑦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⑧ 只 ⑨ 微、断续的哭声。 ⒀ 告别 ⒁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4、名句默写:
(1)三男邺城戍。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7)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8)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9)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内容理解: (1)A
(2)① B ② D ③ A
(3)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暴及冷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对国家的担忧,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应征 ⑩ 还能够⑾ 停止、消失 ⑿ 形容低
(4) A 第1句写诗人杜甫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不是捉人的差役)
(5)老妇的诉说用意在于想使官吏同情她,使家庭免于服役。但是官吏不同情她,老妇无可奈何自请服役。 (6) ① “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走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 ② 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忧虑国家的命运,同情老百姓的悲惨遭遇。 6、人物形象分析:
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7、写法探究:
(1)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这首诗是通过老妇人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这种自述的方式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采用自述的方式,可以使读者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3)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8、比较阅读:
1.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代父从军, 不慕名利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旦辞黄河去 旦辞爷娘去。
4. 《木兰诗》的“夜色”与下文“不闻”“但闻”的内容相关, 所以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为:烘托木兰离家远征, 思念亲人的心情。 而《石壕吏》中的“夜色”与文中“吏捉人”“吏之怒”“妇之苦”的情状相关, 所以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为:烘托兵荒马乱, 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5. 同是“从军”“应征”, 但木兰从军的原因是:家无长兄, 代父从军。老妇应征的原因是:家中老翁已逃走, 男人已被征尽, 被迫应征。作者各自的态度是:前者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后者表现了作者对战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差吏抓人凶暴气焰的无情揭露。
归园田居
一、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诗意
我种豆在南山下,
野草长得茂盛,豆苗长得稀疏。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晚上) 在月光下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路边) 草木丛生, 傍晚的露水沾在我的衣服上。 虽然衣服沾满露水,也不值得可惜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三、赏 析
1、思想内容: 诗人描绘了自己一天的劳动生活。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毫不气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从早干到晚。诗人没有用笔墨直接写其苦,而是巧妙地用“道狭草长”“夕露沾衣”这一细节表现劳作的艰辛。辛苦固然辛苦,诗人内心却很充实,他想到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作者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作为士大夫的陶渊明,能这样做,实属难终可贵。
2、从艺术特色: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显然没有得到
们的认可,钟嵘的《诗品》仅把陶诗列为“中品”。陶诗朴质的风貌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装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独特的艺术特点。 四、练习
1.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2. 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4、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 B .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锄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回家。截取两个片断, 将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 .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
劳动的艰辛。
D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5. 写出劳动艰辛的句子:
6. 写出主旨句:
答案:
1. 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超然世外,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表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2.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3.“愿”字蕴含了作者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4.D(“愿无违”表明诗人愿意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短暂的生命)
使至塞上
一、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诗意]
行装简从出使边塞去慰问边疆的将土
我到居延以外的地方。
蓬草随风飘出了塞外,
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
大沙漠里一柱狼烟直上青天,
黄河边上落日正浑圆。
走到萧关恰巧遇到侦察兵,
说都护正在燕然山前线。
三、作者:王维(70真y 一761) ,字摩诘,唐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 人。他与盂浩然齐名,是唐代田园诗人,兼通音乐和绘画。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 ,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他以监察御史身份赴凉州西节使府慰劳将士。将一路见闻感受写入此诗之中 《使至塞上》是他出使边塞途中写的。 这是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
四、赏析:
诗中叙述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轻车简从踏上迢迢征途,入胡天,到萧关,赴前线;描绘了塞奇丽壮阔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写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侦察兵活跃在关一带,军政长官亲临前线指挥。所有这些,表现了塞北将士们为国守边的战斗精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是写使命与征程。自己作为朝廷的特使,轻车简从,途经居延,准备直奔边塞去慰将士。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有两层含义:字面上是说,只见蓬草飘舞,直飞出汉家边塞;大雁归飞,划破胡地上空。“出汉塞”“入胡天”,上下为互文,也有离开国境,进入异域的含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用简练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一路上所见到的两幅最具特色大漠奇景。可以说,此诗的动人之处恰在此。它笔触粗犷,意境雄浑,景象阔大,色调壮美。通过“直”一“圆”,将烟与日的形态写得维妙维肖。特别是将竖直的烟与平旷的大漠相配合,圆圆的日长长的河相配合,勾画出了塞外风光的开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是说自己行至萧关时,正碰上侦察骑兵。他们报告说主将已取大捷,正准备仿效当年汉军大将窦宪在燕然山战胜匈奴后刻石记功,已亲临前线了。
练习、
1.王维,字——,太原祁州人。他和--------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3.“征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出的画面。
5、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是:“——---------------------------”。
答案:
1. 摩诘 孟浩然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没有根基、四处飘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
4.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5.长烟落日孤城闭。
渡荆门送别
一、[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诗意]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到那古时的楚国故地漫游。高山渐渐隐去,现出空旷的平原,迢迢江水,仿佛流进广阔无际的原野。明月映入江水,宛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空中霞云,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我依旧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诗风雄奇豪放,想象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其诗思想、艺术均有很高成就。 此诗是他刚刚出蜀东下,远渡荆门时所作。李白25岁前主要生活在蜀地。在蜀地,他曾在戴天山读书,到峨眉山游览,在青城山隐居。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一直向荆门山外驶去,目的是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此诗描写的就是这一壮行。
四、赏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诗人出行在外思念家乡的一腔深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待了这次远游的丸式:乘船远渡;地点:荆门外;目的:到楚国游玩。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说船过荆门后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景象:这里没有崇山峻岭,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江水也不是穿山越崖,飞湍泻瀑,而是缓缓流淌,无声无息地流向那广阔J 垠的原野。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开阔情怀。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平静的江面上倒映的月影,如同天上引来的一面镜子;到了白天,云团兴起,变幻莫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些景色,在水流湍急遮天蔽日的蜀地根本是无法见到的。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诗人初次远离故乡,心中对故乡有无限的留恋之情。可是,并没有直说思念故乡,而是说故乡水对自己依依不舍,不辞辛苦地一路送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国的一腔深情,可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这首五律可以说能以小见大,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天相接的景色,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练习: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人”“尽”字用得好,
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人”“尽”字好在何处。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人荒漠辽远的原野。
2。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 ,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人”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 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3.这两句写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江水中,晓雾云生,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 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 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4.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游山西村
一、[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诗意]
不要笑话农家酿的酒浑浊,
(他们在) 丰收年景留着(准备招待) 客人的有丰足的鸡和猪。
山峦重重叠叠,河流盘旋曲折,正疑没有道路可走,
(忽然眼前一片)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了一个村落。
社日将近,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在迎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
(他们) 穿戴简单朴素,保存着古代的风俗。
从今天开始,如果同意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那么我) 拄着手杖随时在晚上来敲门。
三、作者简介:
作者陆游(1125—1210) ,字务观,白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是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呔作》《书愤》《关山月》《示儿》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四、主旨: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生动流畅地描述了故乡农家丰年的热闹景色和早春风光,赞美故乡淳朴的风土人情。
五、赏 析
《游西山村》展现了一幅和平、富饶的农村风俗画卷,表现了作者热爱家乡、留恋农村生活的情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开头两句描写了农村的丰收、农民的好客,流露出主客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风光描绘的范畴。它内涵酌深刻哲理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当做一件事遇到困难,似乎看不到光坍前途的时候,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继续努力下去,转眼便豁然开朗,光明扑面而来。“疑无路”是虚写,使人产生扑朔迷离酌困惑;“又一村”是实写,让人得到豁然开朗的欣慰。这一境界,正是诗人被迫离开官场,闲居乡村帅心境的形象反映。
“箫鼓追随春社近”写社日将近,远远地听到吹箫打鼓的声音。热闹的气氛,反映了农村百姓寄托着丰收的心愿。“衣冠简朴古风存”写农家的穿戴简朴,还保存着古代的风俗习惯。这里洋溢着诗人对古老的民风的赞美和热爱。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进一步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好客,抒写了诗人随时乘月而往的心愿;也表现了诗人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怀。
练习:
1. 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Ⅱ5个字)
2. 首联中“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的哲理。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 景色幽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2.“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 3.山环水绕,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越来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无路可走之际,突然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锦簇,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4.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望岳
赏析:
首联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就以自问句出之,借以表达惊赞之情。所以紧接着自答:“齐鲁青未了”。这一句写足了泰山的高远。这是远望所见。
颔联紧承“青未了”。“青未了”是远望,是概貌。诗人分两方面写出。“造化钟神秀”,写的山所呈现的自然风貌,注入了诗人的由衷赞美之情。“阴阳割昏晓”,原来那天色的一昏一晓竟被山所分开,这不就是“未了”吗! 这两句是写近望泰山概貌。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山中云气层层迭起,致使诗人胸中也为之荡漾。不但如此,诗人长时间望岳时,因专注而睁大眼睛,回归山林的鸟似乎尽收眼底。这里表明诗人望了很了很长时间,已经是薄暮时分了。这两句是细望所见泰山景物。
尾联抒情。由于对泰山的仰慕,诗人从不同角度“望岳”,但不论怎么想,其意犹未了,因为还没有登上顶峰。所以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然推想,也是事实。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向岳而望。在描写手法上,运用了渲染、衬托和虚实相映的写,由景到情,由情及景,宇里行间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朝气。最后两句语意警策,被誉为千古绝唱。《望岳》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意境开阔,格调昂扬。
四、考点考题;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 一句描写了泰山的_________ ;“决眦人归鸟”一句蕴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 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用联想和想象,描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画面。
7.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 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高大 神奇秀丽 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
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示例: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一、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诗意
国都陷落但山河依旧存在,
暮春的京城草木,一片芜杂荒寂。 感伤国事的时局花也落泪,
怅恨亲人离别,鸟啼令我心更乱。 战火已经延续了三个月,
此时若得家信一封,能抵得万两黄金 因烦恼而搔头使白发更稀疏,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三、赏析
首联先写春望所见:放眼望去,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只有山河依旧。然而,山河虽在,荒草遍地,尽失昔日繁华的景象。这里,一个“破”字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感受到满目凄凉。
颔联写了诗人的感受。感伤时事,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
颈联写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足见诗人思念亲人之切。
尾联写诗人自己当时的痛苦与烦恼。“烽火连三月”,亲人杳无音信,真让人难以忍受,度日如年。因愁而搔头,因搔而发短,甚至于短到不能插簪的程度。由此可见其悲苦之深。
这首诗显著的艺术特点是以景衬情。既以京城的荒凉景象作正衬,又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反衬,处处照应,意在言外。特别是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使人感到言近而旨远,意
味无穷。
四、练习、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到_______。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中的“破”“深”二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3.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杜甫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试选择一个方面谈淡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运用等任一方面进行赏析) 。
答案:
1. 望 山河 草木花鸟
2.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思想内容: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 思家,感时恨别的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句,“山河犹存,春色依旧”,“国破城空,人烟稀少”,运用反衬(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形象地描绘了长安沦陷后的悲惨景象,令人深感沉痛。 “感时花溅? 目,恨别鸟惊心”句,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此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因感时,花亦溅泪,因恨别,鸟亦惊心。诗人将主观感情“移情”或“拟人化”到花鸟身上,使花鸟亦含悲,更显人的悲伤。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战火连绵不断,持续整个春天,家人音信难通,令人牵挂不安,用“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的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颠沛流离的生活,使诗人早生华发,不断地搔头,白发越来越短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住了,通过细节描写,抒写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沉痛。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诗词散译: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夜里有差役进村捉人。这家的老汉听到动静翻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去看情况。 差役的吼叫声是多么的凶狠,老妇人的啼哭又是多么的悲痛!
只听到老妇人上前向差役诉说,她说:我一共有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去守邺城了。最近有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活着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就都永远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抓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这孙子,所以他母亲还没有离家而去,只是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啊! 你们如果非抓一个人不可,就抓我老婆子好了,我虽然衰老没什么力气,但今晚跟你们去,还能支应河阳紧急的差使,赶得上给部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嘈杂的说话声消失了。我似乎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抽咽。天亮后,我启程赶路,只好单独跟老汉一个人告别。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卷二。作于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 春。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长安、洛阳两京虽已被唐军收复,但叛军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 的部队仍占据以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 为中心的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唐王朝调动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兵马围攻邺郡,而叛匪史思明派军来援,政府军在两面夹击下全线崩溃。郭子仪退守河阳,(今河南省孟县) ,形势岌岌可危。肃宗(李亨) 大恐,急令征兵补充,动员和组织工作都做得很糟,一味不择手段的强征乱拉,使恐怖和悲怨的空气笼罩民间各处。杜甫在前一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兵荒马乱,怵目惊心,便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合称“三吏”) ,这和另外一组诗《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别”) ,都是反映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石壕吏指在石壕镇抓丁拉夫的差役。 三、中心把握:
这首叙事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叙述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暴及冷酷,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对国家的担忧,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四、大意与赏析: 第一部分:(开头四句)写诗人傍晚投宿,差役夜间捉人,是事件的开端。 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 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渲染悲凉气氛。
“有吏夜捉人” 一句,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而说“捉人”,不于日间捉,而于夜间乘人不备来捉,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全篇围绕“捉人”二字展开。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以作掩护,惊恐仓惶之状,宛然可见。
第二部分:(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概叙差役和老妇间盘问应答情景。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不止于说寡媳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严重。
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是故事的结局。写老妇被抓后这一家的凄惨情景和作者的感受,照应开头,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天明”照应“日暮”。“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令人沉痛不已。
五、名句赏析: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夜里有差役进村捉人。本句直叙其事,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典型环境,渲染悲凉气氛。“有吏夜捉人” 一句,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而说“捉人”,不于日间捉,而于夜间乘人不备来捉,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2、“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
差役的吼叫声是多么的凶狠,老妇人的啼哭又是多么的悲痛!
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3、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
六、练习巩固: 1、文学常识 (1)《石壕吏》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_________,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被收入《__________》
中。
(2)本诗从内容上看,属于_________诗,以________为顺序,最能概括本诗中心事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____________这一历史事件之中。杜甫反映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作品中,组诗“三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注音:
①石壕.( ) ②逾.墙走( ) ③邺.城戍.( )( )④长已.矣( )⑤老妪.( )⑥急应.河阳役( )⑦泣幽咽.
( ) 3、解词: ①暮投.石壕村( )②老翁逾.墙走. ( )( ) ③吏呼一何..怒( )④邺城戍.( ) ⑤新.战死( ) ⑥偷生..( )⑦长已.矣(有( ) ⑨急应.河阳役( ) ⑩犹得..( ) ⑾夜久语声绝.( )⑿如闻泣幽咽..( )⒀独与老翁别.( )⒁听妇前致词...( 4、名句默写:
(1)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战争造成的灾难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篇直叙其事,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典型环境,渲染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表现老妪自请服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表现战争破坏严重、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理解: (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作用主要是( )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B、点明儿媳未来送行。
C 、暗示老翁家无人过问 D、交代路上再无行人。 (2)下列句中的“夜”字,各说明了什么?
①有吏夜捉人( )② 请从吏夜归( )③ 夜久语声绝( ) 、人在断肠时,倍觉夜难熬 B 、深夜堵门捉,更见吏凶恶 、心有爱国志,白发自请缨。 D 、肝肠已寸断,此身何足惜。
.) )⑧惟 A A C
(3)全诗通过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 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 .第2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 .第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 .第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5)《石壕吏》中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 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 ①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此时的感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物形象分析:
诗中主要有哪两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法探究:
(1)本诗诗题是“石壕吏”,但对石壕镇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其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石壕吏》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
[甲]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乙]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1)《木兰诗》选自_______朝_________(人名) 编的《___________》, 这是汉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 勤劳能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女英雄形象。
(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 《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 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 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六、练习巩固: 1、文学常识
(1)《杜诗详注》 杜甫 唐 子美 “诗圣” “诗史” 《杜工部集》 (2) 叙事 事件的发展(或时间的先后) 有吏夜捉人 (3)“安史之乱”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注音:
①h áo ② yú ③ yè shù ④ yǐ ⑤y ù ⑥ yìng ⑦y è
3、解词:
① 投宿 ② 越过 逃跑 ③ 多么 ④ 防守 ⑤ 最近 ⑥ 苟且活着 ⑦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⑧ 只 ⑨ 微、断续的哭声。 ⒀ 告别 ⒁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4、名句默写:
(1)三男邺城戍。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7)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8)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9)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内容理解: (1)A
(2)① B ② D ③ A
(3)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暴及冷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对国家的担忧,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应征 ⑩ 还能够⑾ 停止、消失 ⑿ 形容低
(4) A 第1句写诗人杜甫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不是捉人的差役)
(5)老妇的诉说用意在于想使官吏同情她,使家庭免于服役。但是官吏不同情她,老妇无可奈何自请服役。 (6) ① “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走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 ② 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忧虑国家的命运,同情老百姓的悲惨遭遇。 6、人物形象分析:
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7、写法探究:
(1)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这首诗是通过老妇人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这种自述的方式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采用自述的方式,可以使读者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3)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8、比较阅读:
1.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代父从军, 不慕名利 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 旦辞黄河去 旦辞爷娘去。
4. 《木兰诗》的“夜色”与下文“不闻”“但闻”的内容相关, 所以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为:烘托木兰离家远征, 思念亲人的心情。 而《石壕吏》中的“夜色”与文中“吏捉人”“吏之怒”“妇之苦”的情状相关, 所以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为:烘托兵荒马乱, 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5. 同是“从军”“应征”, 但木兰从军的原因是:家无长兄, 代父从军。老妇应征的原因是:家中老翁已逃走, 男人已被征尽, 被迫应征。作者各自的态度是:前者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后者表现了作者对战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差吏抓人凶暴气焰的无情揭露。
归园田居
一、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诗意
我种豆在南山下,
野草长得茂盛,豆苗长得稀疏。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晚上) 在月光下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路边) 草木丛生, 傍晚的露水沾在我的衣服上。 虽然衣服沾满露水,也不值得可惜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三、赏 析
1、思想内容: 诗人描绘了自己一天的劳动生活。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毫不气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从早干到晚。诗人没有用笔墨直接写其苦,而是巧妙地用“道狭草长”“夕露沾衣”这一细节表现劳作的艰辛。辛苦固然辛苦,诗人内心却很充实,他想到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作者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作为士大夫的陶渊明,能这样做,实属难终可贵。
2、从艺术特色: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显然没有得到
们的认可,钟嵘的《诗品》仅把陶诗列为“中品”。陶诗朴质的风貌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装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独特的艺术特点。 四、练习
1.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2. 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4、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 B .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锄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回家。截取两个片断, 将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 .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
劳动的艰辛。
D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5. 写出劳动艰辛的句子:
6. 写出主旨句:
答案:
1. 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超然世外,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表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2.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3.“愿”字蕴含了作者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4.D(“愿无违”表明诗人愿意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短暂的生命)
使至塞上
一、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诗意]
行装简从出使边塞去慰问边疆的将土
我到居延以外的地方。
蓬草随风飘出了塞外,
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
大沙漠里一柱狼烟直上青天,
黄河边上落日正浑圆。
走到萧关恰巧遇到侦察兵,
说都护正在燕然山前线。
三、作者:王维(70真y 一761) ,字摩诘,唐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 人。他与盂浩然齐名,是唐代田园诗人,兼通音乐和绘画。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 ,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他以监察御史身份赴凉州西节使府慰劳将士。将一路见闻感受写入此诗之中 《使至塞上》是他出使边塞途中写的。 这是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
四、赏析:
诗中叙述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轻车简从踏上迢迢征途,入胡天,到萧关,赴前线;描绘了塞奇丽壮阔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写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侦察兵活跃在关一带,军政长官亲临前线指挥。所有这些,表现了塞北将士们为国守边的战斗精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是写使命与征程。自己作为朝廷的特使,轻车简从,途经居延,准备直奔边塞去慰将士。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有两层含义:字面上是说,只见蓬草飘舞,直飞出汉家边塞;大雁归飞,划破胡地上空。“出汉塞”“入胡天”,上下为互文,也有离开国境,进入异域的含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用简练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一路上所见到的两幅最具特色大漠奇景。可以说,此诗的动人之处恰在此。它笔触粗犷,意境雄浑,景象阔大,色调壮美。通过“直”一“圆”,将烟与日的形态写得维妙维肖。特别是将竖直的烟与平旷的大漠相配合,圆圆的日长长的河相配合,勾画出了塞外风光的开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是说自己行至萧关时,正碰上侦察骑兵。他们报告说主将已取大捷,正准备仿效当年汉军大将窦宪在燕然山战胜匈奴后刻石记功,已亲临前线了。
练习、
1.王维,字——,太原祁州人。他和--------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3.“征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出的画面。
5、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是:“——---------------------------”。
答案:
1. 摩诘 孟浩然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没有根基、四处飘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
4.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5.长烟落日孤城闭。
渡荆门送别
一、[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诗意]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到那古时的楚国故地漫游。高山渐渐隐去,现出空旷的平原,迢迢江水,仿佛流进广阔无际的原野。明月映入江水,宛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空中霞云,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我依旧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诗风雄奇豪放,想象瑰丽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其诗思想、艺术均有很高成就。 此诗是他刚刚出蜀东下,远渡荆门时所作。李白25岁前主要生活在蜀地。在蜀地,他曾在戴天山读书,到峨眉山游览,在青城山隐居。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一直向荆门山外驶去,目的是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此诗描写的就是这一壮行。
四、赏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诗人出行在外思念家乡的一腔深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待了这次远游的丸式:乘船远渡;地点:荆门外;目的:到楚国游玩。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说船过荆门后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景象:这里没有崇山峻岭,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江水也不是穿山越崖,飞湍泻瀑,而是缓缓流淌,无声无息地流向那广阔J 垠的原野。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开阔情怀。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平静的江面上倒映的月影,如同天上引来的一面镜子;到了白天,云团兴起,变幻莫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些景色,在水流湍急遮天蔽日的蜀地根本是无法见到的。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诗人初次远离故乡,心中对故乡有无限的留恋之情。可是,并没有直说思念故乡,而是说故乡水对自己依依不舍,不辞辛苦地一路送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国的一腔深情,可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这首五律可以说能以小见大,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天相接的景色,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练习: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人”“尽”字用得好,
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人”“尽”字好在何处。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人荒漠辽远的原野。
2。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 ,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人”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 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3.这两句写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江水中,晓雾云生,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 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 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4.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游山西村
一、[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诗意]
不要笑话农家酿的酒浑浊,
(他们在) 丰收年景留着(准备招待) 客人的有丰足的鸡和猪。
山峦重重叠叠,河流盘旋曲折,正疑没有道路可走,
(忽然眼前一片)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了一个村落。
社日将近,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在迎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
(他们) 穿戴简单朴素,保存着古代的风俗。
从今天开始,如果同意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那么我) 拄着手杖随时在晚上来敲门。
三、作者简介:
作者陆游(1125—1210) ,字务观,白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是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呔作》《书愤》《关山月》《示儿》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四、主旨: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生动流畅地描述了故乡农家丰年的热闹景色和早春风光,赞美故乡淳朴的风土人情。
五、赏 析
《游西山村》展现了一幅和平、富饶的农村风俗画卷,表现了作者热爱家乡、留恋农村生活的情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开头两句描写了农村的丰收、农民的好客,流露出主客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风光描绘的范畴。它内涵酌深刻哲理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当做一件事遇到困难,似乎看不到光坍前途的时候,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继续努力下去,转眼便豁然开朗,光明扑面而来。“疑无路”是虚写,使人产生扑朔迷离酌困惑;“又一村”是实写,让人得到豁然开朗的欣慰。这一境界,正是诗人被迫离开官场,闲居乡村帅心境的形象反映。
“箫鼓追随春社近”写社日将近,远远地听到吹箫打鼓的声音。热闹的气氛,反映了农村百姓寄托着丰收的心愿。“衣冠简朴古风存”写农家的穿戴简朴,还保存着古代的风俗习惯。这里洋溢着诗人对古老的民风的赞美和热爱。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进一步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好客,抒写了诗人随时乘月而往的心愿;也表现了诗人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怀。
练习:
1. 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Ⅱ5个字)
2. 首联中“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的哲理。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 景色幽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2.“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 3.山环水绕,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越来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无路可走之际,突然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锦簇,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4.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