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下发三甲评审重点工作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等级医院评审,医院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医院制定了临床医技科室、护理部以及职能部门近期各10项重点工作,由易利华院长在院周会上进行了重点部署,并全院下发。

一、临床医技科室十大重点项目

1.科室制度、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科室制度是指适用于本科室内部的制度,指南和规范,要根据卫计委、学组、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指南和标准进行整理。

2.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要针对2013年以来临床路径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包括开展的病种、入径例数、完成例数、入径率及完成率。每年对临床路径开展情况、成效进行一次分析与评价。每月完成科室单病种质量数据的上报,年度进行一次汇总及对比分析。6个重点单病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死、肺炎、髋膝关节置换、冠脉旁路移植)要有横向的数据对比、分析。

3.核心条款:病人身份识别、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手术和有创检查与治疗的部位识别、术前安全核查是核心条款,各科室要坚持执行,对每个病人均按规范要求实施,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遗漏。

4.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科室所有医务人员都要掌握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及报告流程,汇总2013年以来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并对每年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同时做好记录。

5.科室QC小组活动记录:各科每月要有一次活动记录。完善2013年以来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包括组织架构、年度计划、每月活动记录、年度总结。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主题明确,记录详细,有指标、有数据、运用管理工具,每年至少有1—2个持续改进的案例。

6.技术项目开展情况一览表:各科室依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5版)》认真准备必备技术项目,列出2013年以来的必备技术项目清单,每个项目至少5例住院号,缺项或例数不够的取难度相近的技术项目替代。病历全部要抽好,统一存放在病案室。

7.病历质量:重点准备技术项目的病历、2013年以来的死亡和纠纷病历、非计划二次手术病历、住院时间超过30天及费用10万元以上的病历,确保无重大缺陷、无丙级病历,要有病情评估的内容、授权委托和知情同意书齐全;近期的各类知情同意书均需使用新版,有替代方案,有授权委托书;抗菌药物和辅助药物使用规范。

8.交接班记录、抢救登记、危重、疑难病人比例大于30%、四级手术率大于30%、2013年以来的科室值班表(单独值班人员均有资质)等:这些台帐,各科室都在准备,但不够齐全,要抓紧时间,确保在7月底前完成。

9.医师技术权限:各位医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限,并按照此权限开展医疗业务工作,不得有超越权限的行为。

10.病例讨论:包含疑难危重病人讨论、死亡讨论、纠纷讨论、术前讨论、非计划二次手术、住院天数大于30天、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均有登记和分析,重点讨论分析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落实整改并做好记录。例如:某一段时间,连续出现同样一类并发症,就需要对适应症、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减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外急诊、重症、麻醉、药事、检验、病理、影像、输血、介入、血透、放疗等科室除了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外,还需参照专门条款,作好迎评的准备。

二、护理部十大重点项目

1. 修定专科护理常规:护士长根据专科最新进展和规范要求,2周内完成本专科的护理常规与操作规范的修订,1月内组织全科培训并掌握到位。

2. 建立专科护理台账:护士长根据今年护理部完善的静疗、压疮、疼痛、管道、糖尿病、血液净化等6个专科护理小组开展的工作,2周内完成本部门的相关专科护理台账,并进行培训和落实。

3. 具备3项必备技能与技术:护士长针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患者评估技能”、“新护士在科室独立当班资质考核必备技术”、“SBAR模式促进交班环节有效沟通”等3项技能,2周内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全科培训,1月内人人掌握。

4. 制定专科护理分级标准:护士长根据部颁“分级护理标准”,结合本专科特点,制定本专科的分级护理标准;2周内完成护理组的培训,1月内掌握。

5. 确定2项专科护理监测指标:护士长根据本专科特点,借鉴国家卫计委护理质控中心2016版“专科护理监测敏感指标”指导用书,2周内确定本专科至少2项专科护理监测敏感指标,并完成全科护士的培训,人人皆知,在次月初完成上月敏感指标的数据分析。

6. 确定2项优质护理服务特色项目: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开展要求,确定本专科至少2项优质护理服务特色或创新项目,有目标有内涵;2周内完成全科护士的培训,人人知晓。

7. 落实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护士长和科室带教老师一起,根据国家卫计委2016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和护理部总体指导意见,2周内完善本专科N0-N4级护士的分层次培训目标与计划,1月内组织实施和落实。

8. 完善最近6个月排班:护士长根据所在病区优质护理类别,核算科室所需护理人力,由科护士长在大科内协调具体人头,1月内完善本科室最近6个月的排班资料,在排班上体现科室“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方案”,确保优质护理实施所需的人力,体现护理人力相对固定和弹性调配的效果。

9. 完善最近6个月绩效考核记录:根据排班表确定人员,1月内完成本科室护理人员一览表及护士分级管理档案,2月内完善最近6个月护士绩效考核记录的资料。

10. 完成1个PDCA持续改进项目: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召开一次半年度质量分析讨论会,针对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存在问题,2周内确立1个科室的PDCA持续改进项目,1月内完成持续改进案例的制作。

三、职能部门十大重点项目

1. 按要求,完成各科室对应条款的再学习及再分工(7月29日前):根据二院政【2016】24号文件,关于下发《2016年三甲医院评审迎检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完成由本科室牵头的评审条款内容的再学习,对照要求重新梳理台账资料。

2. 完成医院三甲制度汇编工作和各类委员会工作责职(8月5日前):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对应各评审条款梳理所要求的规章制度目录,提交院部审核通过后,根据要求完成所有制度的修订及制订。同时完成各类委员会的工作责职。

3. 完成医院2016版《医院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8月12日前):按等级医院要求,根据国家卫计委《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完成我院2016版《医院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4. 各类发文规定的完善(8月12日前):请各科室按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梳理2013年1月1日以来需重新发文和重新审批的相关管理规定。

5. 完善迎检支撑数据(8月19日前):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完成2013年以来相关支撑数据的收集,数据必须具有可信度及权威性。

6. 召开迎检联席会(8月5日前):由条款牵头部门召集相关科室召开联席会,具体分解并落实迎检任务。

7. 对临床科室台账资料进行全面检查(8月19日前):凡涉及临床科室的台账资料,由条款牵头部门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整改建议。

8. 学习及调研(8月19日前):对标准解读不明确或存有疑惑的条款,主动与省内大医院或去年已迎接过三甲评审的医院联系与请教。

9. 完成台账资料的补充和完善(8月25日前):根据初评调研反馈的信息,结合院部最新要求,从难从严对科室台账进行补充和完善。

10. 完善医院各类应急预案制定(8月12日前):根据《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标准,按等级医院要求,制定我院应急工作预案,并明确各类人员责职,做到人人知晓;按要求完成演练和相关应急准备。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等级医院评审,医院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医院制定了临床医技科室、护理部以及职能部门近期各10项重点工作,由易利华院长在院周会上进行了重点部署,并全院下发。

一、临床医技科室十大重点项目

1.科室制度、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科室制度是指适用于本科室内部的制度,指南和规范,要根据卫计委、学组、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指南和标准进行整理。

2.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要针对2013年以来临床路径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包括开展的病种、入径例数、完成例数、入径率及完成率。每年对临床路径开展情况、成效进行一次分析与评价。每月完成科室单病种质量数据的上报,年度进行一次汇总及对比分析。6个重点单病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死、肺炎、髋膝关节置换、冠脉旁路移植)要有横向的数据对比、分析。

3.核心条款:病人身份识别、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手术和有创检查与治疗的部位识别、术前安全核查是核心条款,各科室要坚持执行,对每个病人均按规范要求实施,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遗漏。

4.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科室所有医务人员都要掌握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及报告流程,汇总2013年以来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并对每年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同时做好记录。

5.科室QC小组活动记录:各科每月要有一次活动记录。完善2013年以来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包括组织架构、年度计划、每月活动记录、年度总结。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主题明确,记录详细,有指标、有数据、运用管理工具,每年至少有1—2个持续改进的案例。

6.技术项目开展情况一览表:各科室依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5版)》认真准备必备技术项目,列出2013年以来的必备技术项目清单,每个项目至少5例住院号,缺项或例数不够的取难度相近的技术项目替代。病历全部要抽好,统一存放在病案室。

7.病历质量:重点准备技术项目的病历、2013年以来的死亡和纠纷病历、非计划二次手术病历、住院时间超过30天及费用10万元以上的病历,确保无重大缺陷、无丙级病历,要有病情评估的内容、授权委托和知情同意书齐全;近期的各类知情同意书均需使用新版,有替代方案,有授权委托书;抗菌药物和辅助药物使用规范。

8.交接班记录、抢救登记、危重、疑难病人比例大于30%、四级手术率大于30%、2013年以来的科室值班表(单独值班人员均有资质)等:这些台帐,各科室都在准备,但不够齐全,要抓紧时间,确保在7月底前完成。

9.医师技术权限:各位医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限,并按照此权限开展医疗业务工作,不得有超越权限的行为。

10.病例讨论:包含疑难危重病人讨论、死亡讨论、纠纷讨论、术前讨论、非计划二次手术、住院天数大于30天、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均有登记和分析,重点讨论分析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落实整改并做好记录。例如:某一段时间,连续出现同样一类并发症,就需要对适应症、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减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此外急诊、重症、麻醉、药事、检验、病理、影像、输血、介入、血透、放疗等科室除了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外,还需参照专门条款,作好迎评的准备。

二、护理部十大重点项目

1. 修定专科护理常规:护士长根据专科最新进展和规范要求,2周内完成本专科的护理常规与操作规范的修订,1月内组织全科培训并掌握到位。

2. 建立专科护理台账:护士长根据今年护理部完善的静疗、压疮、疼痛、管道、糖尿病、血液净化等6个专科护理小组开展的工作,2周内完成本部门的相关专科护理台账,并进行培训和落实。

3. 具备3项必备技能与技术:护士长针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患者评估技能”、“新护士在科室独立当班资质考核必备技术”、“SBAR模式促进交班环节有效沟通”等3项技能,2周内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全科培训,1月内人人掌握。

4. 制定专科护理分级标准:护士长根据部颁“分级护理标准”,结合本专科特点,制定本专科的分级护理标准;2周内完成护理组的培训,1月内掌握。

5. 确定2项专科护理监测指标:护士长根据本专科特点,借鉴国家卫计委护理质控中心2016版“专科护理监测敏感指标”指导用书,2周内确定本专科至少2项专科护理监测敏感指标,并完成全科护士的培训,人人皆知,在次月初完成上月敏感指标的数据分析。

6. 确定2项优质护理服务特色项目: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开展要求,确定本专科至少2项优质护理服务特色或创新项目,有目标有内涵;2周内完成全科护士的培训,人人知晓。

7. 落实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护士长和科室带教老师一起,根据国家卫计委2016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和护理部总体指导意见,2周内完善本专科N0-N4级护士的分层次培训目标与计划,1月内组织实施和落实。

8. 完善最近6个月排班:护士长根据所在病区优质护理类别,核算科室所需护理人力,由科护士长在大科内协调具体人头,1月内完善本科室最近6个月的排班资料,在排班上体现科室“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方案”,确保优质护理实施所需的人力,体现护理人力相对固定和弹性调配的效果。

9. 完善最近6个月绩效考核记录:根据排班表确定人员,1月内完成本科室护理人员一览表及护士分级管理档案,2月内完善最近6个月护士绩效考核记录的资料。

10. 完成1个PDCA持续改进项目: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召开一次半年度质量分析讨论会,针对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存在问题,2周内确立1个科室的PDCA持续改进项目,1月内完成持续改进案例的制作。

三、职能部门十大重点项目

1. 按要求,完成各科室对应条款的再学习及再分工(7月29日前):根据二院政【2016】24号文件,关于下发《2016年三甲医院评审迎检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完成由本科室牵头的评审条款内容的再学习,对照要求重新梳理台账资料。

2. 完成医院三甲制度汇编工作和各类委员会工作责职(8月5日前):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对应各评审条款梳理所要求的规章制度目录,提交院部审核通过后,根据要求完成所有制度的修订及制订。同时完成各类委员会的工作责职。

3. 完成医院2016版《医院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8月12日前):按等级医院要求,根据国家卫计委《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完成我院2016版《医院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4. 各类发文规定的完善(8月12日前):请各科室按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梳理2013年1月1日以来需重新发文和重新审批的相关管理规定。

5. 完善迎检支撑数据(8月19日前):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完成2013年以来相关支撑数据的收集,数据必须具有可信度及权威性。

6. 召开迎检联席会(8月5日前):由条款牵头部门召集相关科室召开联席会,具体分解并落实迎检任务。

7. 对临床科室台账资料进行全面检查(8月19日前):凡涉及临床科室的台账资料,由条款牵头部门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出整改建议。

8. 学习及调研(8月19日前):对标准解读不明确或存有疑惑的条款,主动与省内大医院或去年已迎接过三甲评审的医院联系与请教。

9. 完成台账资料的补充和完善(8月25日前):根据初评调研反馈的信息,结合院部最新要求,从难从严对科室台账进行补充和完善。

10. 完善医院各类应急预案制定(8月12日前):根据《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标准,按等级医院要求,制定我院应急工作预案,并明确各类人员责职,做到人人知晓;按要求完成演练和相关应急准备。


相关文章

  • 迎评办年度工作总结
  • 2014年迎评办工作总结 迎评办在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近一年来大家努力奋进,认真完成迎评工作.做到医院迎评工作持续稳步的发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人员素质逐渐提高,医院形象得到良好的塑造.真正的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 ...查看


  • 医院创"三甲"工作奖惩办法
  • XXXXXX 医院创"三甲"工作奖惩办法 为推动和促进我院创"三甲"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并全面提升科室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目的,确保我院创"三甲"能够"一役达标.顺利通过& ...查看


  • 重症医学科创建三甲医院工作总结
  • 重症医学科创建三甲医院工作总结 20**年*月*日是载入*****医院史册的重大日子,是****医院开拓进取.腾飞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天****医院通过了省卫生厅专家组的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晋级为三级甲等医院.省卫生厅领导宣布结果后 ...查看


  • 三甲复审工作总结1
  • 2014年三甲复评审工作总结 2014年5月,区卫计委组织"三甲"评审组对我院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检查.在评审过程中,护理专家对我科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查阅了护理组护理安全管理相关资料,现场查看住院患者各项护理安全措 ...查看


  • 创三甲心得体会
  • "创三甲"心得体会 "三甲"评审结束了,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专家认可.病人的好评.回顾这一年多的创三 甲历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记得刚开始因为需要整理的材料很多,医疗工作任务又重,我的思想有一些波 ...查看


  • 三级医院评审意义
  • 新一轮医院评审须注重六大创新 来源:健康报 2011-02-18 清华大学医卫研究中心 刘庭芳 发布时间:2011-06-10 14:21:00 不久前,卫生部网站发布了<医疗机构评审办法(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亮点 ...查看


  • 创三甲的心得体会
  • 创三甲的心得体会 急诊科 陈忠英 2011年9月19日,我永远已忘不了这一天,感谢院领导的信任,把担任急诊科护理临时负责人的重任交给了我,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战战兢兢的心情接受了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距离"三甲"评审工 ...查看


  • 三甲医院评审临床科室检查重点
  • 临床科室检查重点 一.评审材料建档情况. 二.核心制度.岗位职责知晓及落实情况. 三.病历书写质量. 四.不良事件范围及报告流程. 五.手术科室: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及科内处理流程.手术部位标识及安全核查(Time--out)流程. 六.对住 ...查看


  • 创三甲感受
  • 创三甲感受 刘鑫 ‎2011‎年‎12‎月‎5‎日 针对我院年初制定的"创建三甲"的总体目标,护理部围绕"创建三甲,提高质量,强化素质"的总体思路,认真宣传创建三甲的重要意义,提高各级护理人员对创建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