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界限

如何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界限

「基本案情」

被告(某企业)因建一栋大楼,急需水泥,遂向A水泥厂,B水泥厂,及原告C水泥厂发出电话告知,称:“我企业急需标号为150型号的水泥1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电话告知,我企业愿派人前往购买”。三家水泥厂在收到电话告知后,都先后向原告回复了电话,在电话中告知他们备有现货,且告知了水泥的价格。而原告C水泥厂在发出电话告知的同时,亦派车给被告送去了50吨水泥。在该批水泥送去被告之前,被告得知B水泥厂所生产的水泥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因此,向B水泥厂电话告知,称:“我企业愿购买贵厂100吨150型吨水泥,盼速送货,运费由我企业承担”。在告后第二天上午,B水泥厂称已准备发货。下午,原告将50吨水泥送到,被告告知原告,他们已决定购买B水泥厂的水泥,因此不能接受原告送来的水泥。原告认为,被告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双方因协商不成,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之行为构成违约。理由是被告向原告发出的电话告知中,称“我企业愿派人前往购买”。实际上已表示,只要原告有货,它就将购买。这是对原告发出的购买水泥的要约,而原告发出水泥,实际上是以行为所作出承诺。可见,双方已成立买卖合同,被告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之行为未构成违约。理由是被告向原告发出的电话告知并非是一种要约,而是要约邀请,而原告送货,实际上是一种要约行为。据此,被告可以承诺,也可以拒约承诺,如被告拒绝收货,表明它不愿意承诺,这完全是合法的。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笔者认为,确定本案被告之行为是否构成违约,首先须判定买卖合同是否成立,而要判定合同是否成立,关键是认定被告向原告所发出的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我国《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主要构成要件是:(1)要约人受该意思表示约束;(2)要约必须反映其订立合同的基本意图;(3)要约须是要约人向其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的。向不特定的人发出的要约是要约而非要约邀请,其次是要约人应承担向多数人发出要约的法律后果;(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包括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所谓“确定”是指那些足以使合同成立的要约内容必须明确,决不能模楞两可,含糊不清,应使受要约人能了解未来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作出承诺。

我国《合同法》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只有在相对人发出要约以后,再经过自已的承诺,才能使合同有效成立。要约邀请发出以后,要约邀请人是可以将其撤回的,只要其要约邀请没有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害,要约邀请人一般都不承担法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依如下标准来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1)按照法律规定。《合同法》

第15条明文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2)根据当事人是否愿意在法律上受到约束来区分,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要约中应包含明确的订约意图。而要约邀请人只是希望对方向自己提出订约的意思表示,故要约邀请中不能有任何直接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3)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予以确定。要约的内容应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这样才能使承诺人作出承诺而使合同成立。而

要约邀请只是希望对方当事人提出要约,不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4)根据交易的习惯亦即当事人历来的交易方式进行区别。如询问商品的价格,根据交易习惯,一般认为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

本案中,从当事人的意愿角度来看,被告之行为应属要约邀请。被告向原告发出的电话告知:“如贵厂有货,请速来电,我企业愿派人前往购买”,可以看出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其次,从电话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来确定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要约在内容上应当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因承诺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要约必须具备标的、数量和价格,而本案不具备合同的主要条款,故被告向原告发出的应属要约邀请。第三,从交易习惯上看,也不足以认定被告是要约。在被告尚未了解水泥的价格和质量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派人前往原告处提货的,被告向原告发出的仅是要约邀请。综上所述,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发出的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被告拒收原告C水泥厂的水泥不构成违约。

如何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界限

「基本案情」

被告(某企业)因建一栋大楼,急需水泥,遂向A水泥厂,B水泥厂,及原告C水泥厂发出电话告知,称:“我企业急需标号为150型号的水泥1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电话告知,我企业愿派人前往购买”。三家水泥厂在收到电话告知后,都先后向原告回复了电话,在电话中告知他们备有现货,且告知了水泥的价格。而原告C水泥厂在发出电话告知的同时,亦派车给被告送去了50吨水泥。在该批水泥送去被告之前,被告得知B水泥厂所生产的水泥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因此,向B水泥厂电话告知,称:“我企业愿购买贵厂100吨150型吨水泥,盼速送货,运费由我企业承担”。在告后第二天上午,B水泥厂称已准备发货。下午,原告将50吨水泥送到,被告告知原告,他们已决定购买B水泥厂的水泥,因此不能接受原告送来的水泥。原告认为,被告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双方因协商不成,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之行为构成违约。理由是被告向原告发出的电话告知中,称“我企业愿派人前往购买”。实际上已表示,只要原告有货,它就将购买。这是对原告发出的购买水泥的要约,而原告发出水泥,实际上是以行为所作出承诺。可见,双方已成立买卖合同,被告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之行为未构成违约。理由是被告向原告发出的电话告知并非是一种要约,而是要约邀请,而原告送货,实际上是一种要约行为。据此,被告可以承诺,也可以拒约承诺,如被告拒绝收货,表明它不愿意承诺,这完全是合法的。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笔者认为,确定本案被告之行为是否构成违约,首先须判定买卖合同是否成立,而要判定合同是否成立,关键是认定被告向原告所发出的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我国《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主要构成要件是:(1)要约人受该意思表示约束;(2)要约必须反映其订立合同的基本意图;(3)要约须是要约人向其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的。向不特定的人发出的要约是要约而非要约邀请,其次是要约人应承担向多数人发出要约的法律后果;(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包括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所谓“确定”是指那些足以使合同成立的要约内容必须明确,决不能模楞两可,含糊不清,应使受要约人能了解未来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作出承诺。

我国《合同法》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只有在相对人发出要约以后,再经过自已的承诺,才能使合同有效成立。要约邀请发出以后,要约邀请人是可以将其撤回的,只要其要约邀请没有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害,要约邀请人一般都不承担法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依如下标准来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1)按照法律规定。《合同法》

第15条明文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2)根据当事人是否愿意在法律上受到约束来区分,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要约中应包含明确的订约意图。而要约邀请人只是希望对方向自己提出订约的意思表示,故要约邀请中不能有任何直接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3)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予以确定。要约的内容应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这样才能使承诺人作出承诺而使合同成立。而

要约邀请只是希望对方当事人提出要约,不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4)根据交易的习惯亦即当事人历来的交易方式进行区别。如询问商品的价格,根据交易习惯,一般认为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

本案中,从当事人的意愿角度来看,被告之行为应属要约邀请。被告向原告发出的电话告知:“如贵厂有货,请速来电,我企业愿派人前往购买”,可以看出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其次,从电话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来确定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要约在内容上应当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因承诺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要约必须具备标的、数量和价格,而本案不具备合同的主要条款,故被告向原告发出的应属要约邀请。第三,从交易习惯上看,也不足以认定被告是要约。在被告尚未了解水泥的价格和质量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派人前往原告处提货的,被告向原告发出的仅是要约邀请。综上所述,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发出的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被告拒收原告C水泥厂的水泥不构成违约。


相关文章

  • 电子合同的要约承诺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年第24卷第6期 SUN Y ATS EN UNIVERSITY FORUM , V ol 124 N o 16 2004 电子合同的要约承诺 杨思静Ξ (东莞市土地储备中心, 广东东莞523129) 摘 要:以 ...查看


  • 买卖签合同需要哪些证件
  • 遇到房屋土地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点击>>http://s.yingle.com 买卖签合同需要哪些证件 买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进行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他可以提供给人们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人们赚 ...查看


  • 大学生就业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
  • 经济法案例分析 --大学生就业合同法律效力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2000年2月,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小毕突然看到某外资企业登出了一则招聘广告,广告中写道:"本单位录用的员工将送到国外培训半年至一年".小毕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顺 ...查看


  • 债法侵权法知识点
  • 债法总论 考查要点: 1.合同相对性 2.合同相对性的例外--保全分包预登记.买卖不能破租赁 3.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破产债券中劳动债权 4.区分标准和区分意义 5.连带之债的规则:对内按份.对外连带 6.记住特例:麦当劳的餐券.通行路 ...查看


  • 2011CPA考试经济法复习重点
  •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2-3分): 1.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单选或者多选题) 2.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两者混合在一起出单选题) 3.代理权的滥用和无权代理(单选或者多选) 4.表见代理(单选题)会考是否构成表见代理 5.诉讼时效部 ...查看


  • 试论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 试论电子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 内容提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新的交易形式即电子商务.我国<合同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交易形式的要求,明确规定了电子合同,从而扩大了传统书面合同形式的范围.文章从电子合同的含义 ...查看


  • 合同法与我们的生活
  • 买卖合同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摘要:买卖合同是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合同.同时,它也是和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结合最密切的合同.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买卖活动.但是,这些买卖活动却导致曾不不穷的买卖合同纠纷的发生.这不仅给买卖合同的一方 ...查看


  • 采购与供应中的谈判与合同重点复习
  • 第1章 制订商订协议 1.2报价和投票文件 报价邀请 向供应商发送报价请求:RFI (信息请求单)RFQ (询价单)RFP (提案邀请): 通过预先设定的格式向多个供应商,传达询价请求: 标准询价单需载明的需求细节: • 买方的详细联系方式 ...查看


  • [合同法]教案
  • 合同法教案 第一课时 第一章 合 同 法 概 述 第一节 合同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在自由平等基础上所达成的协议.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