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单元主题
《塞北江南》
美丽富饶的祖国幅员辽阔。 本单元以“塞北江南”为主题。 编排了 《葡 萄沟》 、 〈 〈小镇的早晨〉 〉 以及一个语文天地。 主要体现了祖国地域辽阔、 物产丰富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塞北江南自然、生 活美景,激发学生多祖国山水、对家乡的热爱。 本单元承接了第三主题单元“祖国在我心中”,将这一主题感情内化、具 体化,通过对西北水果胜地、江南水乡小镇的记叙与描写,让学生更深 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增强爱国意识。 本单元的文章语言优美,可读性强,传说故事情节吸引力很强,但教材 篇幅较长。教学时,可从整体入手,先感知,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抓住重 点句段认真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最后学生能根据内容的情感认 真的品读。同时,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认识“吐鲁番、维武尔族、碉堡、介绍、镇、碌、绸等字词。掌 握具、族 、淳、朴、晨、 热情好客等字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把握朗读的 节奏,背诵自己喜欢的句与段。 3.学习抓重点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围绕重点句写一段 4.搜集家乡的资料,模仿课文写写自己的家乡。 重点: 1. 字词:杏、梨、蜜桃、镇、晨、热情好客等。 2. 了解葡萄沟,热爱祖国山河,找出每一段的重要内容。 3. 了解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和发展变化,更加热爱生活。 难点: 1.会辨析同音字:例如 族 、 橹 、漾 绸 等字。 2.理解自然段,把握、找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理解主人公不怕艰难困苦、不畏强暴的勇气。 本单元增加了通读的难度, 特别关注抓重点句理解自然段内容能力 的培养,学习难度增加,同时还要注意想象力的培养。要重视在读中理 解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2. 内容。 3. 4. 通过幻灯片、图片或者课件多种方式展示祖国的塞北江南。 通过反复朗读,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逐步理解课文 通过抓重点句理解,学习围绕重点句写作的方法。 让学生勤于实践,搜集资料,学写自己可爱的家乡。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整体目标
单元重点 难 点
单元学情分析
单元教学设想
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 《葡萄沟》 两课时 第二课 《小镇的早晨》 两课时 语文天地 五课时(笔下生花两课时)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葡萄沟》
讲读课 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 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
葡萄干非常 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 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 上, 长得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 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 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 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 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新疆的葡萄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的, 具有浓厚 的地域性、民族性,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葡萄沟是个好 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很好地体现了课标中“在语文学习 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的目标要求。
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 分 析
学生对葡萄和葡萄干都不陌生,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在城区 里,对葡萄的生长环境及葡萄干的制做、新疆吐鲁番都非常陌生,这就 需要课件来展示,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 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 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 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表演、游戏、自学等学习方式展开学 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茂密、展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 语的意思,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过程和方法: 教给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来理解课文的内 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中的词句,并感悟蕴含其中的情感。 根据课标中“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 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 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的教 学策略,针对葡萄沟对学生来讲是“遥远又陌生”的这一情况,要充分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关于葡萄沟的图文 资料。2、利用微机课,教给学生在网上查资
料的一些基本方法,带领 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葡萄沟的资料。3、在小组内交流,选择与课文有直 接关联的资料。4、结合学生查找的资料制作课件。这样,充分利用网 络资源和其他各种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 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得以自然升发。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本课共四个自然 段,第二自然段是训练的重点。在突破重点“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 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 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事物等方法,感悟葡 萄的多和美, 体会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指导学生观察想象, 理解 “茂 密、展开、绿色的凉棚”的意思。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要是这 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让你吃个够。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或者结合插图去 理解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在读中细细体会,慢慢品味语 言文字的美,从而提高了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第三自然段内容之间的 关系比较复杂,教师可根据以下提问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⑴葡萄沟 的葡萄结得又多又好, 收下来怎么办呢?⑵晾房什么样?怎么把葡萄制 成葡萄干呢?⑶这里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在“拓展延伸”中,可以精心设计“创编广告”和“课后延伸”等 作业,给学生创设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实践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积累运 用词句的能力和愿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 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 “葡萄”两个字单读都读第二声,两个字连用时, “萄”读轻声。教学“沟、搭、晾、堡”这几个生字时,可指导学生用 学过的识字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和部件组合法等自主识记。课文中有三 个多音字:好客(hà o) ,水分(fè n) ,钉(dì ng)着,要结合具体的语
教学设想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言环境去分辨读音。 在写字教学中, “葡萄”两个字不容易写好,上边都是“艹”,下半 部分要先外后里。 “沟、桃、族”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蜜”是上中 下结构的字,指导学生注意区别形近字“密” 。 要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解决重、难点,运用一般的常规性教学并不 容易。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抓 住课文知识点,层层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并运用多媒体优
化教学过程, 同时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注重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渗透。
葡萄沟:迷人的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 10 公里的火焰山中, 这是一条南北长约 7 公里、东西宽约 2 公里的峡谷。人工引来的天山雪 水沿着第一人民渠穿沟而下,潺潺流水声给葡萄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两面山坡上,梯田层层叠叠,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 色的海洋。在这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桃、杏、梨、桑、苹果、石榴、 无花果等各种果树,一幢幢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 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 农家庭院上, 别具特色。 夏天, 沟里风景优美,凉风习习,是火洲避暑的天堂。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 年沟里种 植葡萄 315.6 公顷,生产鲜葡萄 8601 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 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 13 个品种。其果实 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有 的绿若翡翠。 晾房:葡萄干晾房是为晾制葡萄干而专门盖的房屋,在晾房内凭借 干热风使新鲜葡萄脱水浓缩干燥而成。葡萄干晾房完全为土木结构,平 顶多为长方型。一般长 5-10 米,宽为 3-5 米,高为 3-3.5 米,每 隔 3 米左右为一小间,中间有土柱间隔,主要以土地面积大小或以葡萄 数量多少而修建。晾房墙壁由土块砌成有孔花墙。砌墙时土块与土块相 距约 10 厘米,留出长方形小孔,大小为 14× 12 厘米,利于自由通风, 而又避免太阳光直射于葡萄上。晾房地面多为麦草泥抹面。晾房内挂葡 萄的主要设备为 “挂架” (或称 “挂刺” ) , 一般由 2—3 米长的木椽制成, 木椽上交叉驻打孔,插入长约 40 厘米的小树枝,每支木椽上有小树枝 50 个左右,可挂鲜葡萄 l00 公斤。挂架的顶端悬挂在屋顶,挂架的下端 离地面 40 厘米左右,便于通风和清扫脱落在地面上的葡萄。在八、九 月份,吐鲁番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约 30-40 天鲜葡萄可以风于。 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 之一。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县,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个地方。 维吾尔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相关资料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课时 课 题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2 课时
第 1 课时
《葡萄沟》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1、认识本课的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培养学
生的爱国情怀。 谈话 启发引导 谈话 讨论交流 指导朗读 朗读体会 组织讨论
搜集有关新疆的资料。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由哪里的葡萄干最出名导人新课,板书 课题。
1、反馈搜集的资料; 2、出示地图,认识新疆。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 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 办法解决。 2、 出示本课生字:自己会 的可以不读,不会的请教一 下别人,多读几遍。 3、指名领读。同位互教 互读。开火车读。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 夸葡萄沟的,边听录音边用 “一学生读课文验证。
继续学习 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生自读。 2、指名说。 3、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葡 萄干的制作过程。 4、品尝葡萄干,感受它的 味道。 5、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 方。
通读课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1、读课文。 2、谈感受。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师总结全文,带领学生策划广告。
1、学生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利用用学到的知识为葡 萄沟的葡萄、葡萄干策划 一则广告呢。 可以用说、 演、 画画等你喜欢的形式来表 达,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并 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
作业布置
课后一、二题
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 老乡 葡萄干 五光十色 热情好客 色鲜味美 好地方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 讲 读 课
《小镇的早晨》以散文的体裁,清丽的文字把人、景、物融为一体, 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小镇安静、忙碌、热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小镇新貌 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欣赏这篇文质俱 美的散文,会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培养爱国主义感 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积极的人 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文第 1 自然段介绍了小镇所在的地方和交通工具的特点, 从而使读 者初步了解水乡的特色。第 4 至 6 自然段的段式相同,将主题进行深化, 是全文的重点。在第 2 段中,淡淡的霞光、平静的河面、清澈的河水、停 泊的船群、遥相对峙的石桥以及轻漂的小船,这一切都浸在霞光柔和美丽 的色调中,使读者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恬静之美。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 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写,突出了江南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最后一句是烘 托出了小镇恬静的气氛。学生能通过第 2 段,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 优美的语言。 第 3 段主要写了人多和货物多, 表现了小镇热闹非凡的景象, 通过作者生动的描写,读者能感受人群熙熙攘攘但有序的生活之美。第 4 段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展现了小镇忙碌紧张的景象,通过今昔对比, 表明小镇在变化,在前进。第 5 段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由衷地表达了作者 对小镇早晨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 分 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 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钓学习能力 较强。 根据学生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
, 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将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融合在一起。江南水乡的晨景对于北方孩子来 说, 有一定的地域差异, 为了弥补这种差异, 我在教学中, 通过配乐朗读, 加上媒体出示江南水乡的景色,使学生领略江南的美景,因而感触一定是 深刻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 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重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难点 理解“小镇的早晨为什么既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既是紧张的又是美 丽的。 ”
教学设想
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美点” ,通过自主的阅读实 践活动,感受水乡小镇的魅力,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使语文实践与人 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设计具体饿教学活动时,力求 体现“语文教学语文味” 、 “别出心裁读课文”的特色。 理解课文应从整体入手,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小镇 的特点。在初读课文后,可提问: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然 后画出能概括特点的三个句子。同时结合课文的第 2—4 自然段描写的特 点“安静” “热闹” “忙碌” ,启发学生说说这些主要内容是怎样知道的— —围绕重点句具体叙述。 课文的 2—4 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教学中可重点指导第 2 自然段的 学习,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总分”的关系:先写小镇的早晨很安静,然后 通过具体描写写出了小镇的美景。有许多同学未必到过江南水乡,书上的 内容可能搞不清楚,教师可使用课件、照片,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避免 以词解词,纸上谈兵。教学第 3 自然段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观察 书中的插图,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充分体会小镇早晨的热 闹景象。教学第 4 自然段可采用自学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 写一写,充分体会小镇早晨的忙碌景象。 欣赏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所以要紧紧 抓住“情” 、 “境” 、 “美”组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破重点、 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关资料
桃源镇简介:素以“江南鱼
米之乡”著称的桃源镇是苏、锡、常地区首 批对外开放的卫星镇。位于苏、沪、杭中心地带,东距上海 30 公里,北 距苏州 80 公里, 南距杭州公里, 镇南有沪杭高速公路贯通, 镇北有 “318” 国道相连,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紧靠上海虹桥机场、杭州笕桥机场、苏 州硕放机场, 附近港口有上海港、 张家港等。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享有 “上 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走廊中的天堂”之美称。桃源镇历史悠久,名人 辈出,文物古迹较多,其中广福村无字圩为距今 6000 年前的马家浜文化 遗址。元化至正年间,有个名叫戴敬本的武官来此隐居,在镇东一座桥上 题写了“问津桃花何处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佳句。 “艰苦奋斗、合力 拼博、强镇富民、勇于争先”这是新时代桃源人的精神。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教学课时
2 课时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题 第 1 课时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1、认识本课的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 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谈话 启发引导 谈话 多媒体课件 讨论 指导朗读 指导自学生字词 自学字词 朗读体会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活动
板书课题,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 什么,这篇文章究竟写了小镇早晨的哪此景 色和特点呢?
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
1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 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 议,加强朗读指导。
再读课文
1 、请大家再自己把整篇课文朗读一 下,找找描写小镇早晨特点的句子,把它们 划出来。 2、你喜欢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请你 读一读吧!
1、读课文,交流读书的 收获。 2、指名读,喜欢小镇同 一特点站起来一起读。
指导书写
1、让学生再读字词。 2、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1、读生字词。 2、写生字词。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拓展练习
拓展习题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早晨 ( )的小船 ( )的蔬菜 ( )的霞光 ( )的海洋 ( )的市场 二、写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1) 当东方
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 木船的橹声, 把小镇唤醒 。 ( .. (2)走在街上,仿佛 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 .. ) (3) 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 的小船, 一只紧挨着一只。 ( ....
)
)
三、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远远地相互对应。 ( )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 ) (3)忙着做各种事情。 ( ) 四、课文 2—4 自然段写了小镇 、 和 三个方面 的特点。请你仿照其中的一段的写法,以学校的早晨为题,写一个片段。
安静
板书设计
小镇的早晨
热闹
多美的
忙碌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讲读 第 2 课时
《小镇的早晨》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 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环节
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谈话 谈话 组织讨论 讨论交流 指导朗读 朗读感知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风景如画的水乡 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自 由回 答,师 适时 板 书:安静 热闹 忙碌
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作 者围绕看 ”安排了“日积月累” 、 “开卷有益” 、 “初显 身手” 、 “笔下生花”等几项练习。 “日积月累” 中的 “区别形近字” 是比较形近字组词语的练习。 “抄 一抄”此题的目的是积累词语,练习把字写端正。 “词语搭配”设计此 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正确地进行词语搭配。 “读一读”所选的 对韵歌,语言简练,对仗工整,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音 韵之美。 “体会动词”意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可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 会作者情感。句中带点的词语,都是动词,用得非常恰当。 “读一读,背 一背”中的《敕勒歌》比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己大体读明白。但要注意 古诗中生字比较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 “开卷有益”中提供了自读课文《我家门前的路》 。此文是练习、检 验独立阅读能力的好机会,教师先不要指导,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 自问、自答,应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带着“我家门前的路经历 了哪些变化?”的问题自学。 “初显身手”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此项活动的目的,一是训 练学生搜集资料、根据采访提纲进行采访的能力,二是为后面的写作做 准备。首先要确定采访内容,想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的过去。然后根据 内容确定采访的对象。 “笔下生花”是在综合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练习,写作之前先 整理一下采访记录,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要写出见闻及联想,内 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要反映出热爱家乡的感情。 “金钥匙”可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朗读的体会。还 可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自检”引导学生总结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鼓励大家向好的同学 学习,多积累语言。 教学“语文天地”的内容时,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习题可结合课文 的学习穿插进行,其它练习可以集中进行。 在教学“日积月累”中的“区别形近字”时,需要注意的是:1.先比 较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区别,再组词语,在运用中区别。2.组词语时, 鼓励学生一词多组。 “抄一抄”可先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接着说 说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找找哪些字容易写错;再工工整整地抄下来。还 可鼓励学生再抄一些词语。 “词语搭配”补充词语可按以下层次训练:⑴ 审题,明确要求。⑵指导方法,前面的叠词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应在 横线上填名词。⑶试着独立完成练习。填完后想一想,填上的词语和前 面的词语搭配是否合适。⑷全班交流。应鼓励发散,说出不同答案。⑸ 开展填词语的抢答活动。学生出叠词,其他学生
抢答,把词组补充完整, 这样可丰富学生的词汇。 “读一读”教学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要求背诵。 “读一读,注 意加点的词语”本题可放在学习课文时进行。读句子时既要注意引导学 生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又要重在想象。如:第 1 段话应启发学生体会到, 课文以“钻” “漂” “荡漾”这些动词,既写出小船在小河上悄然划过的
教材分析
教学设想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样子,又通过船驶远后,小调飘荡,更衬托出小镇早晨的恬静,从而抒 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第 2 段话应启发学生体会到,课文通过“低” “弯” “鸣唱” “欢笑”这些动词,拟人化地写出了植物和动物们失去了太阳后 可怜悲惨的样子。朗读时不要过于强调带点的词,而应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所展现是情感。先自读,再交流体会,然后练习朗读。以朗读让学生 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必求同,可有不同感受。在朗读的基础上可练习背 诵。动词的概念不必介绍。 “读背古诗《敕勒歌》 ”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 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读了这首诗后,可启发学生:你能不 能想出北方草原的风景?和学过的描写江南风光的诗比较一下,说说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归纳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 容。然后在抓住每段要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变化,要鼓励学生 的不同表达。最后练习归纳路的变化。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路越修越 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初显身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提前布置,使每个学 生思想上都有所准备。⑵选择大家都想了解的地点,使每个学生都有话 可说。⑶学生都可随时提问,使大家真正交流起来。⑷采访结束后,归 纳刚才的问题,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哪些问题与主题无关。从而引导 学生明确怎样采访、提问题。⑸告诉学生在采访中注意采访的态度和语 言的修养。在课下采访的基础上,评选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物,展示、交 流学生采访的见闻。口述时尤其注意三点:⑴说出你采访的景物,采访 的对象。⑵讲讲它过去的样子。⑶讲讲它现在的样子。在口述时要寓抒 情于见闻与联想之中。 “笔下生花”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平时积累好词好句的好处。应 让学生建立“摘抄本” “采蜜集” ,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建立摘 抄本应具备以下条件:⑴自编目录,目录要分类,便于摘抄与提取。⑵ 自定摘抄标准。⑶摘抄的好词佳句要注明出处,便于备查。⑷经常翻阅, 经常提取应用。 1、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习,锻炼学生区别形
近字提高书写水平,积 累词语,正确地进行词语搭配,培养诵读兴趣。 2、通过学习自读课文《我家门前的路》 ,练习、检验学生阅读能力。 3、学习“初显身手” ,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根据采访提采访的能力。 锻炼学生区别形近字提高书写水平,积累词语,正确地进行词语搭 配,培养诵读兴趣。 《敕勒歌》本诗摘自《乐府诗集》 。 敕勒:古匈奴族的后代。 仓:青色;苍苍,形容青蓝的天空无边无际的样子。 茫茫:面积大,看不到边。 见(xiàn) :显现,露出。 诗意:多么壮美呀,北方的草原!头上是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 脚下是碧绿的牧场,茫茫无边。只有当草原风起,草儿弯下了腰时,才 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它们正吃得香甜。 5 课时(作文两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参考资料
教学课时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完成“日积月累”的内容。
201 年 月 日
复习巩固本单元积累的词语。 引导练习 练习 讲评
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 小黑板出示词语。或多媒体展示本单元词语。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此题是比较形近字组词语的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 1 、先比较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 区别,再组词语,在运用中区别。 2 、 组词语时,鼓励一词多组。 例:密 亲密 保密 密集 蜜 蜜蜂 蜜糖 甜蜜 飘 飘带 飘动 飘落 漂 漂流 漂浮。 读piɑo时指 漂白。读piɑo时指漂亮。 坐 座位 坐机 宝座 底 锅底 月亮 海底 低 低头 降低 低烧
1、指名学生区分形近字。 2、学生组词区分。
区别 形近字
此题的目的是积累词语,练习把字 写端正。 1、先读一读,说说那些字音容易 读错; 2、引导学生说赐予意思。 3、让学生找找那些字容易写错; 4、工工整整的抄下来。 易读错的字: 成熟 热情好客 唉 声叹气 淳朴 易写错的字:蒸(13画,四点底上 还有一小横) ;醒(左边不是西字,里 边还有一小横是“酋” ) ;岭(右边是令 字,不是今字) ;辛(最后一短横,中 间一长横) ;声(上边是示字,不是土 字)
抄写词语
1、读一读, 说一说字 音。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找找容易写错的 字。 4、抄写词语。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还可鼓励学生再摘抄一些词语:民 族 小孔 小镇 早晨 介绍 工具 油菜 决心长江 百售 1、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方法,前面的叠词是修饰 后面的词语的,应在横线上填名词。 3、试着独立完成练习。填完后想 一想,填上的词语和前面的词语搭配是 否合适。 4、全班交流。应
鼓励发散,说出 不同答案。 5、开展填词语的抢答活动。 1 、 钻 漂 荡漾 既写出小船在 小河上悄然划过的样子,船驶远后,小 船飘荡,更衬托出小镇早晨的恬静; 2 、 低 弯 鸣唱 欢笑 朗读时 要读出怜爱之情。 3、读题目。 4、学生填空 5、全班交流。 6、汇报词语。 5、 学生出叠词, 其他学 生抢答,把词语补充完 整。这样可以丰富学生 的语汇。
词语练习
体会动词
3、先自读,再交流体 会。 4、然后练习朗读。在 朗读的基础上可练习背诵。
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和句子。
语文天地四
密 蜜 飘 漂 坐 底 低 亲密 蜜蜂 飘带 漂流 座位 锅底 低头 保密 密集 蜜糖 甜蜜 飘动 飘落 漂浮。读piǎo时指漂白。读piào时指漂亮。 坐机 宝座 月亮 海底 降低 低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阅读课 第 2 课时
语文天地 4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开卷有益” “读一读,背一背”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和语言文字的积累。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阅读 阅读理解 组织讨论 朗读背诵 讨论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读背古诗
1、学习《望天门山》 2、学习《敕勒歌》 《敕勒歌》比较浅显,学生可以自 己大体读明白,但要注意古诗中生字比 较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 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 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 展开合理的想象。 读了这首诗, 可启发学生 : 你能不 能想象出北方草原的风景?和学过的 描写江南风光的额诗比较一下,说说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学生初读古诗。 2、讨 论 交 流 诗 歌 大 意。 3、汇报结果。 4、集体朗读并试着背 诵诗歌。
1、让学生自学,自悟,自答,让 自读《五彩池》 学生自学。 2、在自读的基础上,归纳每一自 然段的主要内容。 3、然后在抓住每段要点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五彩池的来历及样子,要鼓 励学生的不同表达 4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引用神
1、自读《五彩池》 2、归纳主要内容和段 意。 3、说说五彩池的来历 和样子。 4、讨论交流。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话有什么作用?
作业布置
自读学习《日月潭的传说》
语文天地 4 五彩池
板书设计 大的----水河 大大小小 玲珑多姿 形状 小的----小浅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题 课 型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第 3 课时
语文天地 4 综合实践课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完成“初显身手”和“金钥匙”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并写一写。 指导访问 访问 引导交流
讨论交流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前准备: 1、提前布置采访任务。
1、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筛 选采访的问题。
初显身手
2、 采访结束后, 归纳刚才提的问题, 哪些问题与主题无关,哪些是有价值的问 2、记录采访内容。 题。从而 引导学生知道怎样采访,提问 题。 3、 告 诉 学 生 在 采 访 中 注 采 3、整理采访笔记。 访的态度和语言的修养。 口述时要注意三点: (1)说出你采 访的景物,采访的对象。 (2)讲讲它过 去的样子。在口述时要寓抒情于见闻与 联想之中。 4、整理采访资料。
金钥匙
学习一些朗读的技巧 5、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课外, 说说自己 1、学生交流,谈体 朗读的体会。 会。 6、朗读比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2、读本单元自己喜 欢的段落, 开展小小朗读 比赛。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自检
通过自检,引导学生总结前一段的 学习情况,鼓励大家向好的同学学习, 多积累语言。
学生自检, 回顾本阶段 学习情况。
布置作业
完成采访表,为写作做好资料准备。
语文天地4
板书设计
初显身手:采访家乡最近几年的变化。 1、筛选采访问题。 2、记录采访笔记。 3、整理资料。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单元主题
《塞北江南》
美丽富饶的祖国幅员辽阔。 本单元以“塞北江南”为主题。 编排了 《葡 萄沟》 、 〈 〈小镇的早晨〉 〉 以及一个语文天地。 主要体现了祖国地域辽阔、 物产丰富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塞北江南自然、生 活美景,激发学生多祖国山水、对家乡的热爱。 本单元承接了第三主题单元“祖国在我心中”,将这一主题感情内化、具 体化,通过对西北水果胜地、江南水乡小镇的记叙与描写,让学生更深 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增强爱国意识。 本单元的文章语言优美,可读性强,传说故事情节吸引力很强,但教材 篇幅较长。教学时,可从整体入手,先感知,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抓住重 点句段认真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最后学生能根据内容的情感认 真的品读。同时,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认识“吐鲁番、维武尔族、碉堡、介绍、镇、碌、绸等字词。掌 握具、族 、淳、朴、晨、 热情好客等字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把握朗读的 节奏,背诵自己喜欢的句与段。 3.学习抓重点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围绕重点句写一段 4.搜集家乡的资料,模仿课文写写自己的家乡。 重点: 1. 字词:杏、梨、蜜桃、镇、晨、热情好客等。 2. 了解葡萄沟,热爱祖国山河,找出每一段的重要内容。 3. 了解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和发展变化,更加热爱生活。 难点: 1.会辨析同音字:例如 族 、 橹 、漾 绸 等字。 2.理解自然段,把握、找出每段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理解主人公不怕艰难困苦、不畏强暴的勇气。 本单元增加了通读的难度, 特别关注抓重点句理解自然段内容能力 的培养,学习难度增加,同时还要注意想象力的培养。要重视在读中理 解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2. 内容。 3. 4. 通过幻灯片、图片或者课件多种方式展示祖国的塞北江南。 通过反复朗读,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逐步理解课文 通过抓重点句理解,学习围绕重点句写作的方法。 让学生勤于实践,搜集资料,学写自己可爱的家乡。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整体目标
单元重点 难 点
单元学情分析
单元教学设想
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 《葡萄沟》 两课时 第二课 《小镇的早晨》 两课时 语文天地 五课时(笔下生花两课时)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葡萄沟》
讲读课 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 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
葡萄干非常 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 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 上, 长得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 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 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 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 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新疆的葡萄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的, 具有浓厚 的地域性、民族性,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葡萄沟是个好 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很好地体现了课标中“在语文学习 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的目标要求。
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 分 析
学生对葡萄和葡萄干都不陌生,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在城区 里,对葡萄的生长环境及葡萄干的制做、新疆吐鲁番都非常陌生,这就 需要课件来展示,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 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 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 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表演、游戏、自学等学习方式展开学 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茂密、展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 语的意思,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过程和方法: 教给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来理解课文的内 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中的词句,并感悟蕴含其中的情感。 根据课标中“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 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 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的教 学策略,针对葡萄沟对学生来讲是“遥远又陌生”的这一情况,要充分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关于葡萄沟的图文 资料。2、利用微机课,教给学生在网上查资
料的一些基本方法,带领 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葡萄沟的资料。3、在小组内交流,选择与课文有直 接关联的资料。4、结合学生查找的资料制作课件。这样,充分利用网 络资源和其他各种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 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得以自然升发。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本课共四个自然 段,第二自然段是训练的重点。在突破重点“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 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 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事物等方法,感悟葡 萄的多和美, 体会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指导学生观察想象, 理解 “茂 密、展开、绿色的凉棚”的意思。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要是这 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让你吃个够。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或者结合插图去 理解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在读中细细体会,慢慢品味语 言文字的美,从而提高了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第三自然段内容之间的 关系比较复杂,教师可根据以下提问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⑴葡萄沟 的葡萄结得又多又好, 收下来怎么办呢?⑵晾房什么样?怎么把葡萄制 成葡萄干呢?⑶这里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在“拓展延伸”中,可以精心设计“创编广告”和“课后延伸”等 作业,给学生创设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实践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积累运 用词句的能力和愿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 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 “葡萄”两个字单读都读第二声,两个字连用时, “萄”读轻声。教学“沟、搭、晾、堡”这几个生字时,可指导学生用 学过的识字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和部件组合法等自主识记。课文中有三 个多音字:好客(hà o) ,水分(fè n) ,钉(dì ng)着,要结合具体的语
教学设想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言环境去分辨读音。 在写字教学中, “葡萄”两个字不容易写好,上边都是“艹”,下半 部分要先外后里。 “沟、桃、族”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蜜”是上中 下结构的字,指导学生注意区别形近字“密” 。 要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解决重、难点,运用一般的常规性教学并不 容易。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抓 住课文知识点,层层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并运用多媒体优
化教学过程, 同时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注重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渗透。
葡萄沟:迷人的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 10 公里的火焰山中, 这是一条南北长约 7 公里、东西宽约 2 公里的峡谷。人工引来的天山雪 水沿着第一人民渠穿沟而下,潺潺流水声给葡萄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两面山坡上,梯田层层叠叠,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 色的海洋。在这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桃、杏、梨、桑、苹果、石榴、 无花果等各种果树,一幢幢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 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 农家庭院上, 别具特色。 夏天, 沟里风景优美,凉风习习,是火洲避暑的天堂。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 年沟里种 植葡萄 315.6 公顷,生产鲜葡萄 8601 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 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 13 个品种。其果实 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有 的绿若翡翠。 晾房:葡萄干晾房是为晾制葡萄干而专门盖的房屋,在晾房内凭借 干热风使新鲜葡萄脱水浓缩干燥而成。葡萄干晾房完全为土木结构,平 顶多为长方型。一般长 5-10 米,宽为 3-5 米,高为 3-3.5 米,每 隔 3 米左右为一小间,中间有土柱间隔,主要以土地面积大小或以葡萄 数量多少而修建。晾房墙壁由土块砌成有孔花墙。砌墙时土块与土块相 距约 10 厘米,留出长方形小孔,大小为 14× 12 厘米,利于自由通风, 而又避免太阳光直射于葡萄上。晾房地面多为麦草泥抹面。晾房内挂葡 萄的主要设备为 “挂架” (或称 “挂刺” ) , 一般由 2—3 米长的木椽制成, 木椽上交叉驻打孔,插入长约 40 厘米的小树枝,每支木椽上有小树枝 50 个左右,可挂鲜葡萄 l00 公斤。挂架的顶端悬挂在屋顶,挂架的下端 离地面 40 厘米左右,便于通风和清扫脱落在地面上的葡萄。在八、九 月份,吐鲁番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约 30-40 天鲜葡萄可以风于。 新疆:古称西域,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 之一。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县,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个地方。 维吾尔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相关资料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课时 课 题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2 课时
第 1 课时
《葡萄沟》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1、认识本课的 13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培养学
生的爱国情怀。 谈话 启发引导 谈话 讨论交流 指导朗读 朗读体会 组织讨论
搜集有关新疆的资料。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由哪里的葡萄干最出名导人新课,板书 课题。
1、反馈搜集的资料; 2、出示地图,认识新疆。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 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 办法解决。 2、 出示本课生字:自己会 的可以不读,不会的请教一 下别人,多读几遍。 3、指名领读。同位互教 互读。开火车读。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 夸葡萄沟的,边听录音边用 “一学生读课文验证。
继续学习 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生自读。 2、指名说。 3、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葡 萄干的制作过程。 4、品尝葡萄干,感受它的 味道。 5、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 方。
通读课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1、读课文。 2、谈感受。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师总结全文,带领学生策划广告。
1、学生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利用用学到的知识为葡 萄沟的葡萄、葡萄干策划 一则广告呢。 可以用说、 演、 画画等你喜欢的形式来表 达,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并 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
作业布置
课后一、二题
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 老乡 葡萄干 五光十色 热情好客 色鲜味美 好地方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 讲 读 课
《小镇的早晨》以散文的体裁,清丽的文字把人、景、物融为一体, 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小镇安静、忙碌、热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小镇新貌 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欣赏这篇文质俱 美的散文,会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培养爱国主义感 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积极的人 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文第 1 自然段介绍了小镇所在的地方和交通工具的特点, 从而使读 者初步了解水乡的特色。第 4 至 6 自然段的段式相同,将主题进行深化, 是全文的重点。在第 2 段中,淡淡的霞光、平静的河面、清澈的河水、停 泊的船群、遥相对峙的石桥以及轻漂的小船,这一切都浸在霞光柔和美丽 的色调中,使读者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恬静之美。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 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写,突出了江南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最后一句是烘 托出了小镇恬静的气氛。学生能通过第 2 段,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 优美的语言。 第 3 段主要写了人多和货物多, 表现了小镇热闹非凡的景象, 通过作者生动的描写,读者能感受人群熙熙攘攘但有序的生活之美。第 4 段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展现了小镇忙碌紧张的景象,通过今昔对比, 表明小镇在变化,在前进。第 5 段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由衷地表达了作者 对小镇早晨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 分 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 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钓学习能力 较强。 根据学生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
, 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将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融合在一起。江南水乡的晨景对于北方孩子来 说, 有一定的地域差异, 为了弥补这种差异, 我在教学中, 通过配乐朗读, 加上媒体出示江南水乡的景色,使学生领略江南的美景,因而感触一定是 深刻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 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重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难点 理解“小镇的早晨为什么既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既是紧张的又是美 丽的。 ”
教学设想
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美点” ,通过自主的阅读实 践活动,感受水乡小镇的魅力,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使语文实践与人 文精神水乳交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设计具体饿教学活动时,力求 体现“语文教学语文味” 、 “别出心裁读课文”的特色。 理解课文应从整体入手,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小镇 的特点。在初读课文后,可提问: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然 后画出能概括特点的三个句子。同时结合课文的第 2—4 自然段描写的特 点“安静” “热闹” “忙碌” ,启发学生说说这些主要内容是怎样知道的— —围绕重点句具体叙述。 课文的 2—4 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教学中可重点指导第 2 自然段的 学习,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总分”的关系:先写小镇的早晨很安静,然后 通过具体描写写出了小镇的美景。有许多同学未必到过江南水乡,书上的 内容可能搞不清楚,教师可使用课件、照片,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避免 以词解词,纸上谈兵。教学第 3 自然段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观察 书中的插图,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充分体会小镇早晨的热 闹景象。教学第 4 自然段可采用自学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 写一写,充分体会小镇早晨的忙碌景象。 欣赏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所以要紧紧 抓住“情” 、 “境” 、 “美”组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突破重点、 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关资料
桃源镇简介:素以“江南鱼
米之乡”著称的桃源镇是苏、锡、常地区首 批对外开放的卫星镇。位于苏、沪、杭中心地带,东距上海 30 公里,北 距苏州 80 公里, 南距杭州公里, 镇南有沪杭高速公路贯通, 镇北有 “318” 国道相连,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过,紧靠上海虹桥机场、杭州笕桥机场、苏 州硕放机场, 附近港口有上海港、 张家港等。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享有 “上 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走廊中的天堂”之美称。桃源镇历史悠久,名人 辈出,文物古迹较多,其中广福村无字圩为距今 6000 年前的马家浜文化 遗址。元化至正年间,有个名叫戴敬本的武官来此隐居,在镇东一座桥上 题写了“问津桃花何处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佳句。 “艰苦奋斗、合力 拼博、强镇富民、勇于争先”这是新时代桃源人的精神。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教学课时
2 课时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题 第 1 课时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1、认识本课的 1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 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谈话 启发引导 谈话 多媒体课件 讨论 指导朗读 指导自学生字词 自学字词 朗读体会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活动
板书课题,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 什么,这篇文章究竟写了小镇早晨的哪此景 色和特点呢?
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
1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 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 议,加强朗读指导。
再读课文
1 、请大家再自己把整篇课文朗读一 下,找找描写小镇早晨特点的句子,把它们 划出来。 2、你喜欢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请你 读一读吧!
1、读课文,交流读书的 收获。 2、指名读,喜欢小镇同 一特点站起来一起读。
指导书写
1、让学生再读字词。 2、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1、读生字词。 2、写生字词。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拓展练习
拓展习题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早晨 ( )的小船 ( )的蔬菜 ( )的霞光 ( )的海洋 ( )的市场 二、写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1) 当东方
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 木船的橹声, 把小镇唤醒 。 ( .. (2)走在街上,仿佛 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 .. ) (3) 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 的小船, 一只紧挨着一只。 ( ....
)
)
三、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远远地相互对应。 ( )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 ) (3)忙着做各种事情。 ( ) 四、课文 2—4 自然段写了小镇 、 和 三个方面 的特点。请你仿照其中的一段的写法,以学校的早晨为题,写一个片段。
安静
板书设计
小镇的早晨
热闹
多美的
忙碌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讲读 第 2 课时
《小镇的早晨》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 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环节
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谈话 谈话 组织讨论 讨论交流 指导朗读 朗读感知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风景如画的水乡 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自 由回 答,师 适时 板 书:安静 热闹 忙碌
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作 者围绕看 ”安排了“日积月累” 、 “开卷有益” 、 “初显 身手” 、 “笔下生花”等几项练习。 “日积月累” 中的 “区别形近字” 是比较形近字组词语的练习。 “抄 一抄”此题的目的是积累词语,练习把字写端正。 “词语搭配”设计此 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正确地进行词语搭配。 “读一读”所选的 对韵歌,语言简练,对仗工整,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音 韵之美。 “体会动词”意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可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 会作者情感。句中带点的词语,都是动词,用得非常恰当。 “读一读,背 一背”中的《敕勒歌》比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己大体读明白。但要注意 古诗中生字比较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 “开卷有益”中提供了自读课文《我家门前的路》 。此文是练习、检 验独立阅读能力的好机会,教师先不要指导,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 自问、自答,应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带着“我家门前的路经历 了哪些变化?”的问题自学。 “初显身手”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此项活动的目的,一是训 练学生搜集资料、根据采访提纲进行采访的能力,二是为后面的写作做 准备。首先要确定采访内容,想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的过去。然后根据 内容确定采访的对象。 “笔下生花”是在综合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练习,写作之前先 整理一下采访记录,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要写出见闻及联想,内 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要反映出热爱家乡的感情。 “金钥匙”可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朗读的体会。还 可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自检”引导学生总结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鼓励大家向好的同学 学习,多积累语言。 教学“语文天地”的内容时,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习题可结合课文 的学习穿插进行,其它练习可以集中进行。 在教学“日积月累”中的“区别形近字”时,需要注意的是:1.先比 较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区别,再组词语,在运用中区别。2.组词语时, 鼓励学生一词多组。 “抄一抄”可先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接着说 说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找找哪些字容易写错;再工工整整地抄下来。还 可鼓励学生再抄一些词语。 “词语搭配”补充词语可按以下层次训练:⑴ 审题,明确要求。⑵指导方法,前面的叠词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应在 横线上填名词。⑶试着独立完成练习。填完后想一想,填上的词语和前 面的词语搭配是否合适。⑷全班交流。应鼓励发散,说出不同答案。⑸ 开展填词语的抢答活动。学生出叠词,其他学生
抢答,把词组补充完整, 这样可丰富学生的词汇。 “读一读”教学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要求背诵。 “读一读,注 意加点的词语”本题可放在学习课文时进行。读句子时既要注意引导学 生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又要重在想象。如:第 1 段话应启发学生体会到, 课文以“钻” “漂” “荡漾”这些动词,既写出小船在小河上悄然划过的
教材分析
教学设想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样子,又通过船驶远后,小调飘荡,更衬托出小镇早晨的恬静,从而抒 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第 2 段话应启发学生体会到,课文通过“低” “弯” “鸣唱” “欢笑”这些动词,拟人化地写出了植物和动物们失去了太阳后 可怜悲惨的样子。朗读时不要过于强调带点的词,而应从整体上把握文 章所展现是情感。先自读,再交流体会,然后练习朗读。以朗读让学生 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必求同,可有不同感受。在朗读的基础上可练习背 诵。动词的概念不必介绍。 “读背古诗《敕勒歌》 ”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 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读了这首诗后,可启发学生:你能不 能想出北方草原的风景?和学过的描写江南风光的诗比较一下,说说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归纳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 容。然后在抓住每段要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变化,要鼓励学生 的不同表达。最后练习归纳路的变化。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路越修越 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初显身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提前布置,使每个学 生思想上都有所准备。⑵选择大家都想了解的地点,使每个学生都有话 可说。⑶学生都可随时提问,使大家真正交流起来。⑷采访结束后,归 纳刚才的问题,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哪些问题与主题无关。从而引导 学生明确怎样采访、提问题。⑸告诉学生在采访中注意采访的态度和语 言的修养。在课下采访的基础上,评选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物,展示、交 流学生采访的见闻。口述时尤其注意三点:⑴说出你采访的景物,采访 的对象。⑵讲讲它过去的样子。⑶讲讲它现在的样子。在口述时要寓抒 情于见闻与联想之中。 “笔下生花”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平时积累好词好句的好处。应 让学生建立“摘抄本” “采蜜集” ,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建立摘 抄本应具备以下条件:⑴自编目录,目录要分类,便于摘抄与提取。⑵ 自定摘抄标准。⑶摘抄的好词佳句要注明出处,便于备查。⑷经常翻阅, 经常提取应用。 1、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习,锻炼学生区别形
近字提高书写水平,积 累词语,正确地进行词语搭配,培养诵读兴趣。 2、通过学习自读课文《我家门前的路》 ,练习、检验学生阅读能力。 3、学习“初显身手” ,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根据采访提采访的能力。 锻炼学生区别形近字提高书写水平,积累词语,正确地进行词语搭 配,培养诵读兴趣。 《敕勒歌》本诗摘自《乐府诗集》 。 敕勒:古匈奴族的后代。 仓:青色;苍苍,形容青蓝的天空无边无际的样子。 茫茫:面积大,看不到边。 见(xiàn) :显现,露出。 诗意:多么壮美呀,北方的草原!头上是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 脚下是碧绿的牧场,茫茫无边。只有当草原风起,草儿弯下了腰时,才 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它们正吃得香甜。 5 课时(作文两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参考资料
教学课时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完成“日积月累”的内容。
201 年 月 日
复习巩固本单元积累的词语。 引导练习 练习 讲评
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 小黑板出示词语。或多媒体展示本单元词语。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此题是比较形近字组词语的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 1 、先比较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 区别,再组词语,在运用中区别。 2 、 组词语时,鼓励一词多组。 例:密 亲密 保密 密集 蜜 蜜蜂 蜜糖 甜蜜 飘 飘带 飘动 飘落 漂 漂流 漂浮。 读piɑo时指 漂白。读piɑo时指漂亮。 坐 座位 坐机 宝座 底 锅底 月亮 海底 低 低头 降低 低烧
1、指名学生区分形近字。 2、学生组词区分。
区别 形近字
此题的目的是积累词语,练习把字 写端正。 1、先读一读,说说那些字音容易 读错; 2、引导学生说赐予意思。 3、让学生找找那些字容易写错; 4、工工整整的抄下来。 易读错的字: 成熟 热情好客 唉 声叹气 淳朴 易写错的字:蒸(13画,四点底上 还有一小横) ;醒(左边不是西字,里 边还有一小横是“酋” ) ;岭(右边是令 字,不是今字) ;辛(最后一短横,中 间一长横) ;声(上边是示字,不是土 字)
抄写词语
1、读一读, 说一说字 音。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找找容易写错的 字。 4、抄写词语。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还可鼓励学生再摘抄一些词语:民 族 小孔 小镇 早晨 介绍 工具 油菜 决心长江 百售 1、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方法,前面的叠词是修饰 后面的词语的,应在横线上填名词。 3、试着独立完成练习。填完后想 一想,填上的词语和前面的词语搭配是 否合适。 4、全班交流。应
鼓励发散,说出 不同答案。 5、开展填词语的抢答活动。 1 、 钻 漂 荡漾 既写出小船在 小河上悄然划过的样子,船驶远后,小 船飘荡,更衬托出小镇早晨的恬静; 2 、 低 弯 鸣唱 欢笑 朗读时 要读出怜爱之情。 3、读题目。 4、学生填空 5、全班交流。 6、汇报词语。 5、 学生出叠词, 其他学 生抢答,把词语补充完 整。这样可以丰富学生 的语汇。
词语练习
体会动词
3、先自读,再交流体 会。 4、然后练习朗读。在 朗读的基础上可练习背诵。
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和句子。
语文天地四
密 蜜 飘 漂 坐 底 低 亲密 蜜蜂 飘带 漂流 座位 锅底 低头 保密 密集 蜜糖 甜蜜 飘动 飘落 漂浮。读piǎo时指漂白。读piào时指漂亮。 坐机 宝座 月亮 海底 降低 低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课
题 型 阅读课 第 2 课时
语文天地 4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开卷有益” “读一读,背一背”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和语言文字的积累。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阅读 阅读理解 组织讨论 朗读背诵 讨论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读背古诗
1、学习《望天门山》 2、学习《敕勒歌》 《敕勒歌》比较浅显,学生可以自 己大体读明白,但要注意古诗中生字比 较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解决。 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 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 展开合理的想象。 读了这首诗, 可启发学生 : 你能不 能想象出北方草原的风景?和学过的 描写江南风光的额诗比较一下,说说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学生初读古诗。 2、讨 论 交 流 诗 歌 大 意。 3、汇报结果。 4、集体朗读并试着背 诵诗歌。
1、让学生自学,自悟,自答,让 自读《五彩池》 学生自学。 2、在自读的基础上,归纳每一自 然段的主要内容。 3、然后在抓住每段要点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五彩池的来历及样子,要鼓 励学生的不同表达 4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引用神
1、自读《五彩池》 2、归纳主要内容和段 意。 3、说说五彩池的来历 和样子。 4、讨论交流。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话有什么作用?
作业布置
自读学习《日月潭的传说》
语文天地 4 五彩池
板书设计 大的----水河 大大小小 玲珑多姿 形状 小的----小浅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课 题 课 型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 目 标 教学重点及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具学具 准 备 教学环节
第 3 课时
语文天地 4 综合实践课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完成“初显身手”和“金钥匙”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并写一写。 指导访问 访问 引导交流
讨论交流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前准备: 1、提前布置采访任务。
1、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筛 选采访的问题。
初显身手
2、 采访结束后, 归纳刚才提的问题, 哪些问题与主题无关,哪些是有价值的问 2、记录采访内容。 题。从而 引导学生知道怎样采访,提问 题。 3、 告 诉 学 生 在 采 访 中 注 采 3、整理采访笔记。 访的态度和语言的修养。 口述时要注意三点: (1)说出你采 访的景物,采访的对象。 (2)讲讲它过 去的样子。在口述时要寓抒情于见闻与 联想之中。 4、整理采访资料。
金钥匙
学习一些朗读的技巧 5、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课外, 说说自己 1、学生交流,谈体 朗读的体会。 会。 6、朗读比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2、读本单元自己喜 欢的段落, 开展小小朗读 比赛。
Xxx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模板
自检
通过自检,引导学生总结前一段的 学习情况,鼓励大家向好的同学学习, 多积累语言。
学生自检, 回顾本阶段 学习情况。
布置作业
完成采访表,为写作做好资料准备。
语文天地4
板书设计
初显身手:采访家乡最近几年的变化。 1、筛选采访问题。 2、记录采访笔记。 3、整理资料。
教学反思及 感 想
评 教研组长审 阅 查 节 教导主任 审 阅 日
语:
组长签字: 201 年 月
等 级: 签字盖章: 201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