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成就完美
——教室布置助力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概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教室是学生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室环境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层”,也是“表现体”,更是很好的“载体”。通过“懒”老师打造“接班人”;“倾听“民声”,追求实效”;“内外兼修,由表及里”这三项举措,进一步完善教室布置的细节,助力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布置
从我的困惑说起:
又到一年开学时,学校又将开展班级形象设计大赛,这可真让人伤脑筋啊。年年教室布置,想来想去就那么几块内容,似乎要江郎才尽了。光有创意还不够,设计、打印、张贴,件件都是麻烦事,折腾一场下来,堪比装修自家新房。学生们对此还并不买账,记得去年,不论是“小组竞赛”还是“班级明星榜”,三天新鲜劲儿一过,就提不起兴趣了。因为精力有限,像“美文欣赏”“读报时间”这些板块更新的速度很慢,久而久之,我疏忽了,学生也忽略了。一个学期下来,最初花费我大量心血的教室布置俨然成了班级的摆设。如何让教室布置不再只做表面文章,切切实实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阵地呢?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教室环境),制度文化(规章制度),行为文化(行为方式),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心理氛围)。教室是学生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80%的时间都呆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层”,也是“表现体”,更是很好的“载体”。 营造一个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我市农村多数小学校舍新,硬件足,与城区小学差距小,但是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在班级教室布置上 “千班一面”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室布置缺少体现学生个性、班级特色的东西,学生参与面窄,有的则班级布置过于花哨,实用性不高,环境育人的作用尚未体现出来。
在这一学期开始,我在教室布置积极探索,改变方式,摸索出了一点教室布置的新举措。
举措一:“懒”老师打造“接班人”
教室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只有让他们尝试当家作主,真正的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来,才能有效实现墙面布置、区角设计的教育意义。以往,我总选择自己一手包办,孩子们能参与的也只是一些剪贴的打杂工作。这一次,我选择放手,做个“懒“老师,鼓励孩子参与进来。教室的几面墙怎么设计,我们分小组包干到户,从内容到外在表现形式都由他们说了算。在一番热烈讨论之后,每个小组的设计初现雏形,金侃星小组希望教室里能有一面照片墙,把每次班队活动的照片展示出来,留下成长的画面;陈洋小组觉得光有个“图书角”比较简单,名字也比较土,最好边上再配有一些图书介绍,这样他们借的时候更有选择,名字就改成“魔法读书屋”。何瑞小组将小组竞赛的形式改为四艘扬帆起航的大轮船,根据每组积分前进,这样哪个小组有进步一目了然。之后的实际操作,他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家里有电脑的,负责大字的设计和打印,手巧的负责剪花边之类,实在没什么特长的,就管贴贴弄弄。有了这一大群帮手相助,这次教室布置进展很顺利,我肩上的担子似乎一下子轻了许多,其实孩子们的收获更多。有的同学在设计中学会了如何根据墙面大小设置字体、字号;有的知道了如何配色更醒目;有的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对于墙面布置更加爱惜;更多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这次转变,从以往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群策群力,看似 “解放”了班主任,实则更多的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举措二:倾听“民声”,追求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更多的班主任意识到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因此在教室布置上也是挖空心思,努力创新,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真正需要,最后落个“吃力不讨好”。
在这次改革中,顾佳雯小组设计的“妙笔生花”板块十分精美,主要是展示
同学们的优秀作文,可是不知为什么同学们总是兴致不高,有些被选上的学生居然还来问我能不能弃权。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按常理说,作文能展示出来是多光荣的事情啊,怎么还有推辞的啊?在小组成员的“打探”下,才知道了原因所在。原来因为农村电脑普及率不高,我们依然选择手写方式,让选上的同学将作文誊抄后上墙。他们觉得要将作文重新抄在稿纸上,费时又费力,最主要的是来看作文的同学也不多,这一来二去的,他们就没劲了。之后,在我的探听下才了解个中缘由,原来大多数同学觉得贴得太高,字比较小,看起来太吃力了,慢慢发展下来,看的人也就少了很多。找到症结所在,解决起来就容易了。受到网络发言“顶贴”这一形式的启发,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本便利贴,每一期的作文展示出来后,你都可以在便利贴上留言,然后贴在这篇作文下方。同时,考虑到学生身高,我们把这一版面下降了很多,这样阅读就比较方便了。学生们对于这一新鲜的方式十分好奇,纷纷尝试。既有留言称赞的,也有提出修改意见的。看的人多了,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上去了。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重视教室布置,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墙壁“说话”。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对于教室布置的关注度并没有老师想象中那么高。张贴的班训、标语,大部分只是一看而过。如何避免班级布置中的花哨、华而不实,是每个班主任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特别像低段的老师更要蹲下来看教室,这样才能体会到孩子眼中的教室,布置出孩子心目中想要的教室。
举措三:内外兼修,由表及里
教室布置如果仅仅局限于学期初教室墙壁的张贴,把教室弄得花花绿绿,那么班主任们做的就是“装修工”的活。对于教室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布局,在保持相对稳定前提下,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设定;对于学习园地、中队生活等活动板块,则要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和形式创新。如果能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在教室布置上及时调整,深化,那么教室布置就将内外兼修,由表及里。
这一学期的“队角”设计中,我们预留了学校三项竞赛红旗的位置,并取名为“我们的成绩”。可是连续几周过去,一次红旗都没有得到,这块位置也一直空置在那里。在一次班队课上,针对这块空缺,我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谈话。谈话中,学生自己分析连续几周丢分的原因,在大家的提议下,将“我们的成绩”
几个字改成了“我们一起努力”,并根据丢分原因起草了一份《我们一起努力——三项红旗竞争倡议书》,全班签名张贴在“队角”里。这次小小的改动,给全体学生带来了心灵上的震动,“队角”上的红旗悬挂区,不再只是挂面旗那么简单,它凝聚着全班同学的努力,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现在它空在那里,也不只是不美观那么简单,而是激励着同学们要更加努力。、
虽说是农村小学,但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疙瘩,平时家长宠着爱着,一旦进入集体生活,学生间的矛盾就比较多,打架闹纠纷时常发生。特别是一些力气大点的男生,下手不知轻重,好几次差点闯祸。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级醒目位置张贴了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的标语,这句话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五年级的学生都能明白。每当有纠纷要发生时,我都让他们多读几遍,久而久之,这句话也慢慢地印到学生的心里,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远远好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我也打铁趁热,在“心灵鸡汤”栏里张贴了诸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文章,鼓励学生经常去读读、看看。
在这里,教室布置已不仅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表层”,更多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 教室是鼓舞的动力,利用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名言名句时刻勉励和鼓舞着学生;教室是知识的殿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学生从这里可以走入到精彩的世界里去。教室是成果的交流,精彩纷呈的学生作品展示,主题鲜明,无声地展示着学生们的才华,激荡起心灵的交流。这些墙壁文化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
如果说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无形的“场”,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孩子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会影响到他们的能力和发展,还会将这种能量辐射到每个孩子的家庭,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益。那么教室布置就是一个有形的“场”,它承载着沉甸甸的班级文化建设,关注布置细节,成就建设之美,让教室布置助班级文化建设一臂之力!
细节成就完美
——教室布置助力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概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教室是学生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室环境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层”,也是“表现体”,更是很好的“载体”。通过“懒”老师打造“接班人”;“倾听“民声”,追求实效”;“内外兼修,由表及里”这三项举措,进一步完善教室布置的细节,助力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布置
从我的困惑说起:
又到一年开学时,学校又将开展班级形象设计大赛,这可真让人伤脑筋啊。年年教室布置,想来想去就那么几块内容,似乎要江郎才尽了。光有创意还不够,设计、打印、张贴,件件都是麻烦事,折腾一场下来,堪比装修自家新房。学生们对此还并不买账,记得去年,不论是“小组竞赛”还是“班级明星榜”,三天新鲜劲儿一过,就提不起兴趣了。因为精力有限,像“美文欣赏”“读报时间”这些板块更新的速度很慢,久而久之,我疏忽了,学生也忽略了。一个学期下来,最初花费我大量心血的教室布置俨然成了班级的摆设。如何让教室布置不再只做表面文章,切切实实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阵地呢?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教室环境),制度文化(规章制度),行为文化(行为方式),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心理氛围)。教室是学生一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80%的时间都呆在教室,教室环境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层”,也是“表现体”,更是很好的“载体”。 营造一个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我市农村多数小学校舍新,硬件足,与城区小学差距小,但是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在班级教室布置上 “千班一面”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室布置缺少体现学生个性、班级特色的东西,学生参与面窄,有的则班级布置过于花哨,实用性不高,环境育人的作用尚未体现出来。
在这一学期开始,我在教室布置积极探索,改变方式,摸索出了一点教室布置的新举措。
举措一:“懒”老师打造“接班人”
教室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只有让他们尝试当家作主,真正的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来,才能有效实现墙面布置、区角设计的教育意义。以往,我总选择自己一手包办,孩子们能参与的也只是一些剪贴的打杂工作。这一次,我选择放手,做个“懒“老师,鼓励孩子参与进来。教室的几面墙怎么设计,我们分小组包干到户,从内容到外在表现形式都由他们说了算。在一番热烈讨论之后,每个小组的设计初现雏形,金侃星小组希望教室里能有一面照片墙,把每次班队活动的照片展示出来,留下成长的画面;陈洋小组觉得光有个“图书角”比较简单,名字也比较土,最好边上再配有一些图书介绍,这样他们借的时候更有选择,名字就改成“魔法读书屋”。何瑞小组将小组竞赛的形式改为四艘扬帆起航的大轮船,根据每组积分前进,这样哪个小组有进步一目了然。之后的实际操作,他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家里有电脑的,负责大字的设计和打印,手巧的负责剪花边之类,实在没什么特长的,就管贴贴弄弄。有了这一大群帮手相助,这次教室布置进展很顺利,我肩上的担子似乎一下子轻了许多,其实孩子们的收获更多。有的同学在设计中学会了如何根据墙面大小设置字体、字号;有的知道了如何配色更醒目;有的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对于墙面布置更加爱惜;更多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这次转变,从以往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群策群力,看似 “解放”了班主任,实则更多的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举措二:倾听“民声”,追求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更多的班主任意识到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因此在教室布置上也是挖空心思,努力创新,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真正需要,最后落个“吃力不讨好”。
在这次改革中,顾佳雯小组设计的“妙笔生花”板块十分精美,主要是展示
同学们的优秀作文,可是不知为什么同学们总是兴致不高,有些被选上的学生居然还来问我能不能弃权。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按常理说,作文能展示出来是多光荣的事情啊,怎么还有推辞的啊?在小组成员的“打探”下,才知道了原因所在。原来因为农村电脑普及率不高,我们依然选择手写方式,让选上的同学将作文誊抄后上墙。他们觉得要将作文重新抄在稿纸上,费时又费力,最主要的是来看作文的同学也不多,这一来二去的,他们就没劲了。之后,在我的探听下才了解个中缘由,原来大多数同学觉得贴得太高,字比较小,看起来太吃力了,慢慢发展下来,看的人也就少了很多。找到症结所在,解决起来就容易了。受到网络发言“顶贴”这一形式的启发,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本便利贴,每一期的作文展示出来后,你都可以在便利贴上留言,然后贴在这篇作文下方。同时,考虑到学生身高,我们把这一版面下降了很多,这样阅读就比较方便了。学生们对于这一新鲜的方式十分好奇,纷纷尝试。既有留言称赞的,也有提出修改意见的。看的人多了,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上去了。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重视教室布置,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墙壁“说话”。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对于教室布置的关注度并没有老师想象中那么高。张贴的班训、标语,大部分只是一看而过。如何避免班级布置中的花哨、华而不实,是每个班主任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特别像低段的老师更要蹲下来看教室,这样才能体会到孩子眼中的教室,布置出孩子心目中想要的教室。
举措三:内外兼修,由表及里
教室布置如果仅仅局限于学期初教室墙壁的张贴,把教室弄得花花绿绿,那么班主任们做的就是“装修工”的活。对于教室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布局,在保持相对稳定前提下,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设定;对于学习园地、中队生活等活动板块,则要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和形式创新。如果能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在教室布置上及时调整,深化,那么教室布置就将内外兼修,由表及里。
这一学期的“队角”设计中,我们预留了学校三项竞赛红旗的位置,并取名为“我们的成绩”。可是连续几周过去,一次红旗都没有得到,这块位置也一直空置在那里。在一次班队课上,针对这块空缺,我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谈话。谈话中,学生自己分析连续几周丢分的原因,在大家的提议下,将“我们的成绩”
几个字改成了“我们一起努力”,并根据丢分原因起草了一份《我们一起努力——三项红旗竞争倡议书》,全班签名张贴在“队角”里。这次小小的改动,给全体学生带来了心灵上的震动,“队角”上的红旗悬挂区,不再只是挂面旗那么简单,它凝聚着全班同学的努力,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现在它空在那里,也不只是不美观那么简单,而是激励着同学们要更加努力。、
虽说是农村小学,但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疙瘩,平时家长宠着爱着,一旦进入集体生活,学生间的矛盾就比较多,打架闹纠纷时常发生。特别是一些力气大点的男生,下手不知轻重,好几次差点闯祸。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级醒目位置张贴了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的标语,这句话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五年级的学生都能明白。每当有纠纷要发生时,我都让他们多读几遍,久而久之,这句话也慢慢地印到学生的心里,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远远好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我也打铁趁热,在“心灵鸡汤”栏里张贴了诸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文章,鼓励学生经常去读读、看看。
在这里,教室布置已不仅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表层”,更多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 教室是鼓舞的动力,利用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名言名句时刻勉励和鼓舞着学生;教室是知识的殿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学生从这里可以走入到精彩的世界里去。教室是成果的交流,精彩纷呈的学生作品展示,主题鲜明,无声地展示着学生们的才华,激荡起心灵的交流。这些墙壁文化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
如果说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无形的“场”,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孩子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会影响到他们的能力和发展,还会将这种能量辐射到每个孩子的家庭,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益。那么教室布置就是一个有形的“场”,它承载着沉甸甸的班级文化建设,关注布置细节,成就建设之美,让教室布置助班级文化建设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