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一直是这几年中央和政府极力倡导的事情,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现状,实在不容乐观。而农村 农业 农民作为我们整体国家和民族的基石,如果还是没有一个清晰长长远的战略部署,一旦现状长久不能改观,势必动摇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那么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电视剧里乡村爱情里的那种风光旖旎吗?还是十里洋场早就遗忘的边缘山区,拟或是世外桃源一般的青山绿水?如果都不是,那么真实的农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晃就是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变成一名青年大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学要爱护自己的家乡,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对自己生活的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对事情的认识度也越来越深刻全面,所以除了在对自己的家乡深深的感激之情以外,还看到知道一些“黑暗”的事情,于是对于家乡有些遗憾,更是急切的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可惜自己空有一腔热血,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接下来就我对我们村的认识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说说积极的方面,我村的发展情况;
在原来农村对于城市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角落。但是现在,村镇在国家的关怀帮助下,取得了不小的
发展,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集体作为整个农村生活的全部,一直都在追求机械化。而且随着机械化的提高,也确实将一部分的劳动力富余出来,从而向制造业进军,因此,一些家庭过的上不错的生活;农民不在是过去那么单调的去种地,在闲暇时候可以去看看电视,去锻炼锻炼,而且国家给与的补助也是越来越多,老百姓日子还过的去,但是不乏有一些贪污的官员。
接下来就说说农村存在的问题,普遍官员素质较低。他们大都是党员,但是有关党的一些基础知识不但不了解,而且自私自利,几乎不给群众办点实事。此外,重大疾病困扰农村。这已经不是个案了,而是一种常态化的东西了。不管是由于水污染,还是粮食污染,近年来,农村罹患重大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其中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的向年轻化发展。走到任何一个村庄,都会看到一些一些踮着脚尖的人在艰难的行走;只要一问,肯定会听到很多的英年早逝的家庭的顶梁柱。这些已经非常的严重了。
但是由于医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农民的治病问题。而且对疾病的来源更是没有人研究和防止,从而导致了农村一些听天由命的事情发生。
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
虽然国家政策对教育很优惠,对百姓很公平,但是在农村子女教育负担还是太重。此前,一条英国的消息显示,在英国的一些好大学学校里,只有5%的穷人的子女在上学。那么中国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不过从农村现状看,确实一些家庭,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就让孩子放弃了学业。能够上到大学的似乎又回到了81年的水平。整体的原因是,即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有了工作也不应能买得起房子,买得起房子,也不一定可以供下来。还给家里整了一屁股债,倒不如早早的走入社会,多赚一些钱,讨老婆生孩子。 曾经一个事情,让人唏嘘。一个父亲为了自己女儿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就将自己完全的交给了一个带毒作业的工厂,工厂提前垫付了上学的钱,这个人,也没黑美白的干活,最后在女儿毕业两三年后,还是因病死亡,剩下的没有还清的钱,工厂也没有再要。这一切的起源,都是教育的负担过重按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了,大学里恐怕再难以看见农村贫困孩子的身影。
农村成为社会的死角。在农村乡镇企业上班的人,没有四险一金,更没有劳动保护,有的只是超时加班,动辄被辞退的状况。同时一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闲散人员,没事可做,就危害社会,吸毒打架,敲
竹杠,路霸,村霸等,都有抬头。
从这一点上看,农村显然没有城市来的光鲜和有尊严。
农民还是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三十年前,主席是非常的看重农民的,一直以来将农民当做国家的一个主要的政治力量来对待。但是随着精英教育和专家治国,农民成了一切问题的之外的边缘问题。在一些人的眼里,农民,只要给口吃的,就满足的人。没有什么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学历层次,甚至没有一身干净的衣服。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当年周总理晨曦中与清洁工握手的温暖场景,一直感动着。我干的工作再累,再苦,也是受到社会认可的,也是受到领袖们承认的!
现在再看看城市里的清洁工,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半百老人,工资更是抵得可怜。这些现象是农民的问题呢?还是社会的问题?
什么时候农村官员成为百姓的父母,什么是时候国家的政策能下达到农民身上,什么时候百姓也过得幸福了,那就是我过走向发达的时候。
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一直是这几年中央和政府极力倡导的事情,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现状,实在不容乐观。而农村 农业 农民作为我们整体国家和民族的基石,如果还是没有一个清晰长长远的战略部署,一旦现状长久不能改观,势必动摇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那么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电视剧里乡村爱情里的那种风光旖旎吗?还是十里洋场早就遗忘的边缘山区,拟或是世外桃源一般的青山绿水?如果都不是,那么真实的农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晃就是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变成一名青年大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学要爱护自己的家乡,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对自己生活的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对事情的认识度也越来越深刻全面,所以除了在对自己的家乡深深的感激之情以外,还看到知道一些“黑暗”的事情,于是对于家乡有些遗憾,更是急切的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可惜自己空有一腔热血,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接下来就我对我们村的认识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说说积极的方面,我村的发展情况;
在原来农村对于城市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角落。但是现在,村镇在国家的关怀帮助下,取得了不小的
发展,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集体作为整个农村生活的全部,一直都在追求机械化。而且随着机械化的提高,也确实将一部分的劳动力富余出来,从而向制造业进军,因此,一些家庭过的上不错的生活;农民不在是过去那么单调的去种地,在闲暇时候可以去看看电视,去锻炼锻炼,而且国家给与的补助也是越来越多,老百姓日子还过的去,但是不乏有一些贪污的官员。
接下来就说说农村存在的问题,普遍官员素质较低。他们大都是党员,但是有关党的一些基础知识不但不了解,而且自私自利,几乎不给群众办点实事。此外,重大疾病困扰农村。这已经不是个案了,而是一种常态化的东西了。不管是由于水污染,还是粮食污染,近年来,农村罹患重大疾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其中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的向年轻化发展。走到任何一个村庄,都会看到一些一些踮着脚尖的人在艰难的行走;只要一问,肯定会听到很多的英年早逝的家庭的顶梁柱。这些已经非常的严重了。
但是由于医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农民的治病问题。而且对疾病的来源更是没有人研究和防止,从而导致了农村一些听天由命的事情发生。
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
虽然国家政策对教育很优惠,对百姓很公平,但是在农村子女教育负担还是太重。此前,一条英国的消息显示,在英国的一些好大学学校里,只有5%的穷人的子女在上学。那么中国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不过从农村现状看,确实一些家庭,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就让孩子放弃了学业。能够上到大学的似乎又回到了81年的水平。整体的原因是,即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有了工作也不应能买得起房子,买得起房子,也不一定可以供下来。还给家里整了一屁股债,倒不如早早的走入社会,多赚一些钱,讨老婆生孩子。 曾经一个事情,让人唏嘘。一个父亲为了自己女儿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就将自己完全的交给了一个带毒作业的工厂,工厂提前垫付了上学的钱,这个人,也没黑美白的干活,最后在女儿毕业两三年后,还是因病死亡,剩下的没有还清的钱,工厂也没有再要。这一切的起源,都是教育的负担过重按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了,大学里恐怕再难以看见农村贫困孩子的身影。
农村成为社会的死角。在农村乡镇企业上班的人,没有四险一金,更没有劳动保护,有的只是超时加班,动辄被辞退的状况。同时一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闲散人员,没事可做,就危害社会,吸毒打架,敲
竹杠,路霸,村霸等,都有抬头。
从这一点上看,农村显然没有城市来的光鲜和有尊严。
农民还是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三十年前,主席是非常的看重农民的,一直以来将农民当做国家的一个主要的政治力量来对待。但是随着精英教育和专家治国,农民成了一切问题的之外的边缘问题。在一些人的眼里,农民,只要给口吃的,就满足的人。没有什么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学历层次,甚至没有一身干净的衣服。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当年周总理晨曦中与清洁工握手的温暖场景,一直感动着。我干的工作再累,再苦,也是受到社会认可的,也是受到领袖们承认的!
现在再看看城市里的清洁工,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半百老人,工资更是抵得可怜。这些现象是农民的问题呢?还是社会的问题?
什么时候农村官员成为百姓的父母,什么是时候国家的政策能下达到农民身上,什么时候百姓也过得幸福了,那就是我过走向发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