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浅谈我军救援直升机的发展 与美军比差距很大 

资料图:直-8搜索救援直升机是目前国内搜索救援直升机的主力

近日有网友提到我军救援直升机的发展,我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的救援直升机一直比较薄弱,在本世纪之后才有比较明显的改善,目前装备机型包括进口的米-17和国产的直-8系列救援直升机。

国产救援直升机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国内直升机工业比较薄弱,难以提供比较先进的型号,配套设备也不完善,另外空军长期招待国土防空作战任务,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比较近,对于专业救援直升机的要求并不迫切。

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空军的需要,我国在直-5直升机的基础上加装了简单的救生设备,改装成直-5救援直升机,1965年之后,根据海军航空兵的要求,在直-5救援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制了直-5水上救援型,它主要是加装了电动绞车、可以投放救生绳梯和抛放救生船,同时增加一些救生设备,主要执行海上救生任务。

由于直-5存在载荷低、速度低、发动机功率小、油耗高、噪声大等缺点,被飞行员称为“空中拖拉机”。所以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一直希望能够研制新型救援直升机,不过考虑到当时的国内经济技术条件,只能在现有的直升机上简单的加装救援设备,用于执行救援任务。

资料图:直-8JH搜索救援直升机

上世纪80年代根据海军航空兵的要求,我国决定测绘仿制SA321“超黄蜂“通用直升机,这就是直-8直升机,它的货舱底板就有一个1*0.8米的开口,可以外部吊挂吊篮或者绳梯之用,同时它的内部空间较大,可以根据需要加装备救援设备,所以它也具备一定的救援能力。

2001年发生歼-8B与EP-3相撞事件是我军救援直升机发展的一个转折,事件之中我军飞行员王伟落海,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出动了海空救援力量进行搜索,但是仍旧未能发现王伟同志,并且在搜索过程之中,也痛感现代搜索救援力量的缺乏,为此这个事件之后,中央军委决定将搜索救援作为一项专项工程来抓,发展海陆空立体的搜索救援力量。

作为这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直-8的基础上改装了直-8S搜索救援直升机,它在直-8的基础上加装了舱门绞车系统、光电探测系统、高频定位仪,具备更好的搜索与救援能力,主要执行海上飞行员搜索与救援以及执行医疗救护任务,并且还可以执行一般的运输任务。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海军编队远海训练增多,空军、海军航空兵也频繁出海训练,已经超过了直-8S的作战半径,所以又发展了直-8JH舰载救援直升机,它主要是在直-8J舰载型的基础上改装而成,主要采秀了高压起落架,以适应舰上起降,采用了基于数据总线的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玻璃化座舱,飞行性能更好。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空军考虑到现有的直-5救援直升机已经陈旧,并且搜索能力较差,难以执行新形势下的搜索救援工作,所以利用引进的米-17型直升机改装了米-17搜索救援直升机,它主要是在米-17-1型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主要加装备高亮度探照灯、光电吊舱、舱门绞车等,具备昼夜全天候搜索与救援能力,为了配合搜索设备使用,在座舱内部加装了一个多功能显示器,可以进行多模式切换,满足不同任务的使用。

资料图:我军在米-17-1的基础上改装的搜索救援直升机

为了打破国外直升机对于空军救援直升机的垄断,同时保持与海军搜索救援直升机的通用型,根据空军的要求,昌河飞机公司在国产直-8的基础上为空军研制直-8K搜索救援直升机,在研制之中空军要求直-8K具备3000米以上高原搜索救援能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所以直-8K换装了PT6B-67A型涡轴发动机,同时对滑油散热系统进行改进,与直-8原型机相比,PT6B-67A的功率提高30%,直升机剩余功率大幅度增加,提高直升机在高原及山区执行救援的能力。在直-8K的基础上我国又发展了直-8KA通用运输直升机和用于驻港部队的直-8KH搜索救援直升机。

除此之外,我国民用部门也在使用一些进口的救援直升机,如交通部求助打捞局使用的S-76救援直升机、超级美洲豹救援直升机等,这些直升机的性能较好,可以在昼夜恶劣气候条件下执行搜索救援任务。

从目前来看,我国救援直升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性能也有了较大的增加,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不论是数质量比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美国光民用救生直升机就达到800架左右,而我军装备的直升机总数可能都没有这个数字多,在质量上来讲,我军也缺少CH-53这样的重型直升机,因此在救援能力和效率上比美军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对于我军,随着外线及远海作战的增多,发展新一代救援直升机已经势在必行,近期可能以直-8F100/AC-313为原型机,加装搜索、救援设备,研制新一代救援直升机,实现部队装备的更新,远期可能以国产重型直升机的研制为契机,研制或者改装重型救援直升机,提高我军搜索救援能力和效率。(作者署名:鼎盛 小飞猪)

资料图:我国正在使用的超级美洲豹搜索救援直升机

资料图:直-8搜索救援直升机是目前国内搜索救援直升机的主力

近日有网友提到我军救援直升机的发展,我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的救援直升机一直比较薄弱,在本世纪之后才有比较明显的改善,目前装备机型包括进口的米-17和国产的直-8系列救援直升机。

国产救援直升机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国内直升机工业比较薄弱,难以提供比较先进的型号,配套设备也不完善,另外空军长期招待国土防空作战任务,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比较近,对于专业救援直升机的要求并不迫切。

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空军的需要,我国在直-5直升机的基础上加装了简单的救生设备,改装成直-5救援直升机,1965年之后,根据海军航空兵的要求,在直-5救援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制了直-5水上救援型,它主要是加装了电动绞车、可以投放救生绳梯和抛放救生船,同时增加一些救生设备,主要执行海上救生任务。

由于直-5存在载荷低、速度低、发动机功率小、油耗高、噪声大等缺点,被飞行员称为“空中拖拉机”。所以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一直希望能够研制新型救援直升机,不过考虑到当时的国内经济技术条件,只能在现有的直升机上简单的加装救援设备,用于执行救援任务。

资料图:直-8JH搜索救援直升机

上世纪80年代根据海军航空兵的要求,我国决定测绘仿制SA321“超黄蜂“通用直升机,这就是直-8直升机,它的货舱底板就有一个1*0.8米的开口,可以外部吊挂吊篮或者绳梯之用,同时它的内部空间较大,可以根据需要加装备救援设备,所以它也具备一定的救援能力。

2001年发生歼-8B与EP-3相撞事件是我军救援直升机发展的一个转折,事件之中我军飞行员王伟落海,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出动了海空救援力量进行搜索,但是仍旧未能发现王伟同志,并且在搜索过程之中,也痛感现代搜索救援力量的缺乏,为此这个事件之后,中央军委决定将搜索救援作为一项专项工程来抓,发展海陆空立体的搜索救援力量。

作为这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直-8的基础上改装了直-8S搜索救援直升机,它在直-8的基础上加装了舱门绞车系统、光电探测系统、高频定位仪,具备更好的搜索与救援能力,主要执行海上飞行员搜索与救援以及执行医疗救护任务,并且还可以执行一般的运输任务。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海军编队远海训练增多,空军、海军航空兵也频繁出海训练,已经超过了直-8S的作战半径,所以又发展了直-8JH舰载救援直升机,它主要是在直-8J舰载型的基础上改装而成,主要采秀了高压起落架,以适应舰上起降,采用了基于数据总线的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玻璃化座舱,飞行性能更好。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空军考虑到现有的直-5救援直升机已经陈旧,并且搜索能力较差,难以执行新形势下的搜索救援工作,所以利用引进的米-17型直升机改装了米-17搜索救援直升机,它主要是在米-17-1型直升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主要加装备高亮度探照灯、光电吊舱、舱门绞车等,具备昼夜全天候搜索与救援能力,为了配合搜索设备使用,在座舱内部加装了一个多功能显示器,可以进行多模式切换,满足不同任务的使用。

资料图:我军在米-17-1的基础上改装的搜索救援直升机

为了打破国外直升机对于空军救援直升机的垄断,同时保持与海军搜索救援直升机的通用型,根据空军的要求,昌河飞机公司在国产直-8的基础上为空军研制直-8K搜索救援直升机,在研制之中空军要求直-8K具备3000米以上高原搜索救援能力,以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所以直-8K换装了PT6B-67A型涡轴发动机,同时对滑油散热系统进行改进,与直-8原型机相比,PT6B-67A的功率提高30%,直升机剩余功率大幅度增加,提高直升机在高原及山区执行救援的能力。在直-8K的基础上我国又发展了直-8KA通用运输直升机和用于驻港部队的直-8KH搜索救援直升机。

除此之外,我国民用部门也在使用一些进口的救援直升机,如交通部求助打捞局使用的S-76救援直升机、超级美洲豹救援直升机等,这些直升机的性能较好,可以在昼夜恶劣气候条件下执行搜索救援任务。

从目前来看,我国救援直升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性能也有了较大的增加,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不论是数质量比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美国光民用救生直升机就达到800架左右,而我军装备的直升机总数可能都没有这个数字多,在质量上来讲,我军也缺少CH-53这样的重型直升机,因此在救援能力和效率上比美军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对于我军,随着外线及远海作战的增多,发展新一代救援直升机已经势在必行,近期可能以直-8F100/AC-313为原型机,加装搜索、救援设备,研制新一代救援直升机,实现部队装备的更新,远期可能以国产重型直升机的研制为契机,研制或者改装重型救援直升机,提高我军搜索救援能力和效率。(作者署名:鼎盛 小飞猪)

资料图:我国正在使用的超级美洲豹搜索救援直升机


相关文章

  • 非战争军事行动
  • 非战争军事行动 定义 "非战争军事行动"原本是一个特定称谓.在1993年美国陆军<作战纲要>中,美军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国际环境下,和平与战争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军事力量在技术上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及国际关 ...查看


  • 军事高科技
  • 我国成为高科技军事强国的重要性?高科技运用于军事给未来战争带来怎样的 变革? 最佳答案 你是大学生吧 以前遇到过很多和你一样的 他们都是论文我给他们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 我想把你的题目作个总结 其实就是现代军事与未来战争的意思 军事强国的 ...查看


  • 贡献最大的中国直升机
  • 在直升机全力救灾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盘旋在灾区上空的直升机中,米系列是俄罗斯的,"黑鹰"是美国的."超级美洲豹"是欧洲的,直-8也不过是法国"超黄蜂"的翻版-- 我国直升机发展从1 ...查看


  • 浅谈无人机及其应用
  • UESTC 浅谈无人机飞行器及其应用 1 目录 无人机飞行空气动力及飞行姿态参数 . ............................................................................. ...查看


  • 论伊拉克战争中的孙子兵法
  • 论伊拉克战争中的<孙子兵法>思想 摘 要:伊拉克战争是世界新军事变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战争.本文结合<孙子兵法>解读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及战后的全部过程,提炼出战争中美军符合孙子思想精髓的" ...查看


  • 走向"深蓝"的中国海军
  • 大型水面战舰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最集中最尖端的体现,既能把整个国家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融合.集中到一艘战舰上,还能牵引整个国家各个工业部门加速发展.中国海军正在走向远海,必须进一步强大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三联生活周刊:首先, ...查看


  • 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 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研究 工兵营桥梁连 熊伟 共同研讨,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加深认识.讲四个问题:一.美国的新战争样式:二.美军力量运用的灵活性:三.伊军的战略战术及其失败原因:四.由伊拉克战争思考未来陆军发展问题. 一.美国的新战争样式 美 ...查看


  • 荣誉迟来48年:曾击落美军头号王牌的"临时工"
  • 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同济大学,一位50来岁的人,专门负责11幢楼学生宿舍的卫生管理工作,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扫帚大叔".他每天骑着自行车按时"上班",督促勤务人员搞好学生宿舍卫生. 看到宿舍大楼有不 ...查看


  • 重温黑鹰坠落
  • 自"9・11"事件以来,伴随着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局部战争中的频繁使用和出色表现,特种部队成了和高技术武器一样出彩的"杀手锏".但是,人们对特种部队的讨论多数集中在如何快速准确地消灭敌人上,而很少有人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