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反思
国培伴我成长
牛 家 满 族 镇 中 心 学 校
刘 杨 红
总结反思
国培伴我成长
2017年的国培学习,让我在教育教学之余,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集中研修、诊断示范、磨课研课,我聆听了很多名师的讲座和和一线优秀教师的磨课研课,例如:五常进修田莹老师的讲座《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牛家中心学校刘春雨老师的数学课《小小设计师》; 刘晓敏老师的数学课《图形的旋转》; 兴隆中心学校代金莲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等等。使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的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更加深刻。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引领。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我深深感受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决不能“死教书――书教死――教书死”,除了要给学生答疑解惑,还应培养其习惯,渗透其思想,教好书育好人。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道德修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也从中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现将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与大家一同分享:
这段时间的培训,突然让我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也很多,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
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培训只是一种手段,也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这股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这次教师培训使我焕发出无限生机,也使我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最后,我会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钻研教学业务,让自己的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发展更快,我会不断反思,改进,向同仁们好好学习,我也相信,我会在倾听,反思,实践中做的更好。
怎样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预测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修订时提出了十个 “核心概念” , 其中新增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要先从直观教学开始, 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上升到能将直观图与数学语言、 符号语言进行合情转换, 并逐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悟数与形、 形与数之间的转化。
简单的说就是“用图形说话”,用图形描述问题,用图形讨论问题,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它反映了一个学生能否把他的理解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否用图形的方式来理解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通过重视直观感知,重视直观图形与数学符号的合情转换,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通过多媒体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逐步培养低段学生的几何直观的能力。
一、注重直观感知。
数学中有很多推理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凭借生活经验,采用有效的数学手段去解决。这里,几何直观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生要是能善于运用几何直观,很多问题就能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理解的问题攻克了,解决就不是问题。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再学生面对问题时,让他们充分的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几何直观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感知几何直观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分一分与除法”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等,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直观感知,从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及与除法的关系,辨析出乘除法之间的不同,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数与形的结合。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实质是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小学数学教材中特别注重这种思想的渗透,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反映出来。例如:小丽前面有9人,后面有4人,这一队有多少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时很难想到题中还有个隐含的“小丽”,往往列出来的算是“9+4=13(人)”。要是借助直观图形展现出排队的情况,学生就非常醒目的发现队伍由3部分构成,前面的人﹑小丽和小丽后面的人,算式也自认会变成“9+1+4=14(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示意图对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学生也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像“从前往后数,小丽排第9,从后往前数,小丽排第四,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就会联想起直观图的作用,以直观图形作桥梁,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三、重视直观图形与数学符号的合情转换。
直观图形的应用要能充分的体现数量关系,展现数学的本质。有时两者合情转换更能体现数与形的密切关系。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统计图中一格代表多少数量,一定的数量需要几格来表示,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等等。学生在画图和分析数据中了解直观图形和数学符号的相互转化,体会数与形的统一。
四、注重实物或模型直观印象。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学,适时的利用实物和模型为教学服务,因为实物和模型承载着很多数学信息,需要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在几何教学中,我们往往要准备很多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玩一玩 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感知,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事先收集好的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盒子,放手让他们活动,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总结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发
现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活动探究的形式,学生兴趣很高。他们不但能积极参与其中,让自己有切身的感知,而且能集思广益,展现集体的智慧,学到真实的数学知识,而不是机械的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新课标:“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理念。
五、注重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不但给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提供直观的演示和展示,表现图形的直观变化,也给学生展示其不易想像的图形,扩大其空间视野,并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多媒体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学生的学建立了直观基础。例如教学钟表一节课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要验证1时=60分时,要是仅仅靠老师的讲,学生只能是机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利用多媒体展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的过程,给予学生视觉感知,使他们从中发现时和分的关系,学生的印象才深刻,才能真正的理解其中所以然,后面的解决问题才能有依据,做到得心应手。
徐利治先生提出,直观就是借助于经验、观察、测试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而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换言之,通过直观能够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物体验的对应关系。几何直观是揭示现代数学本质的有力工具,几何直观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已经成为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应随时体现在我们适时的教学中。教学中
应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道题解决,不是一节课讲授,而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方法的探究和深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一种用直观的图形语言,刻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2011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直观模型的价值不止是形式,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在读懂教材、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长期关注,并有意识地渗透,潜移默化地润入孩子心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捕捉、合理应用,让学生感受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感受几何直观的优势,逐渐把它转化为数学学习的内在需要。当然,几何直观的渗透也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达成的,几何直观的培养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坚持并适当的渗透、引导,那我们孩子的数学学习将会变得厚重而丰满,在数学思考过程中,孩子们的头脑中就会逐步有一个看不见的“形”的支撑,逐渐形成几何直观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几何直观素养。
2017年小学数学国培课例研修心得
本学期我参加了小学数学课的“国家培训”—2017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学学
习了关于小学数学学科的培训课程。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 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 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 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 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 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
上提高自己。
本次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使我们农村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
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指导。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关问题 的思考,以及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阐述,他们把 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为我们讲解 了最新的课标发展动向,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新 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学习中有很多的收获和感受,想
和大家分享。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识到了在教学中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以前对学情分析认识的很片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考虑到
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少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的经历、经验、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需求等。这样,就使教学活动失去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培训,明确了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核心,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是变化的,而不应该死搬教参中的内容。其变化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认知层面的具体问题,并准确的分析成因,从而非常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资源,使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目的明确,最终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们进行学情分析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谈话、网络调研等方式,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其次,就是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方面。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曾向我反映,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的教学感觉很枯燥乏味。现在想想,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没有吸引学生,主要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没有很好的将数学的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资源指可为教学服务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就要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标,因此思路一定要放开,方法一定要灵活。
两个多月的培训虽然很短暂,但却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结反思
国培伴我成长
牛 家 满 族 镇 中 心 学 校
刘 杨 红
总结反思
国培伴我成长
2017年的国培学习,让我在教育教学之余,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集中研修、诊断示范、磨课研课,我聆听了很多名师的讲座和和一线优秀教师的磨课研课,例如:五常进修田莹老师的讲座《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牛家中心学校刘春雨老师的数学课《小小设计师》; 刘晓敏老师的数学课《图形的旋转》; 兴隆中心学校代金莲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等等。使我的头脑增添了不少的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更加深刻。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引领。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我深深感受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决不能“死教书――书教死――教书死”,除了要给学生答疑解惑,还应培养其习惯,渗透其思想,教好书育好人。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道德修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也从中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现将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与大家一同分享:
这段时间的培训,突然让我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也很多,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
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培训只是一种手段,也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这股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这次教师培训使我焕发出无限生机,也使我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最后,我会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钻研教学业务,让自己的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发展更快,我会不断反思,改进,向同仁们好好学习,我也相信,我会在倾听,反思,实践中做的更好。
怎样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预测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修订时提出了十个 “核心概念” , 其中新增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要先从直观教学开始, 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上升到能将直观图与数学语言、 符号语言进行合情转换, 并逐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悟数与形、 形与数之间的转化。
简单的说就是“用图形说话”,用图形描述问题,用图形讨论问题,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它反映了一个学生能否把他的理解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否用图形的方式来理解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通过重视直观感知,重视直观图形与数学符号的合情转换,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通过多媒体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逐步培养低段学生的几何直观的能力。
一、注重直观感知。
数学中有很多推理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凭借生活经验,采用有效的数学手段去解决。这里,几何直观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生要是能善于运用几何直观,很多问题就能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理解的问题攻克了,解决就不是问题。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再学生面对问题时,让他们充分的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几何直观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感知几何直观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分一分与除法”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等,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直观感知,从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及与除法的关系,辨析出乘除法之间的不同,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数与形的结合。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少直观”。“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实质是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小学数学教材中特别注重这种思想的渗透,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反映出来。例如:小丽前面有9人,后面有4人,这一队有多少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时很难想到题中还有个隐含的“小丽”,往往列出来的算是“9+4=13(人)”。要是借助直观图形展现出排队的情况,学生就非常醒目的发现队伍由3部分构成,前面的人﹑小丽和小丽后面的人,算式也自认会变成“9+1+4=14(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示意图对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学生也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像“从前往后数,小丽排第9,从后往前数,小丽排第四,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就会联想起直观图的作用,以直观图形作桥梁,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三、重视直观图形与数学符号的合情转换。
直观图形的应用要能充分的体现数量关系,展现数学的本质。有时两者合情转换更能体现数与形的密切关系。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统计图中一格代表多少数量,一定的数量需要几格来表示,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等等。学生在画图和分析数据中了解直观图形和数学符号的相互转化,体会数与形的统一。
四、注重实物或模型直观印象。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学,适时的利用实物和模型为教学服务,因为实物和模型承载着很多数学信息,需要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在几何教学中,我们往往要准备很多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玩一玩 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感知,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事先收集好的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盒子,放手让他们活动,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总结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发
现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活动探究的形式,学生兴趣很高。他们不但能积极参与其中,让自己有切身的感知,而且能集思广益,展现集体的智慧,学到真实的数学知识,而不是机械的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新课标:“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理念。
五、注重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技术不但给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提供直观的演示和展示,表现图形的直观变化,也给学生展示其不易想像的图形,扩大其空间视野,并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多媒体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为学生的学建立了直观基础。例如教学钟表一节课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要验证1时=60分时,要是仅仅靠老师的讲,学生只能是机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利用多媒体展现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的过程,给予学生视觉感知,使他们从中发现时和分的关系,学生的印象才深刻,才能真正的理解其中所以然,后面的解决问题才能有依据,做到得心应手。
徐利治先生提出,直观就是借助于经验、观察、测试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而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换言之,通过直观能够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物体验的对应关系。几何直观是揭示现代数学本质的有力工具,几何直观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已经成为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应随时体现在我们适时的教学中。教学中
应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道题解决,不是一节课讲授,而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方法的探究和深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一种用直观的图形语言,刻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2011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直观模型的价值不止是形式,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在读懂教材、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长期关注,并有意识地渗透,潜移默化地润入孩子心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捕捉、合理应用,让学生感受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感受几何直观的优势,逐渐把它转化为数学学习的内在需要。当然,几何直观的渗透也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达成的,几何直观的培养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坚持并适当的渗透、引导,那我们孩子的数学学习将会变得厚重而丰满,在数学思考过程中,孩子们的头脑中就会逐步有一个看不见的“形”的支撑,逐渐形成几何直观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几何直观素养。
2017年小学数学国培课例研修心得
本学期我参加了小学数学课的“国家培训”—2017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学学
习了关于小学数学学科的培训课程。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 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 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 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 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 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
上提高自己。
本次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使我们农村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
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指导。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关问题 的思考,以及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阐述,他们把 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为我们讲解 了最新的课标发展动向,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新 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学习中有很多的收获和感受,想
和大家分享。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识到了在教学中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以前对学情分析认识的很片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考虑到
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少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的经历、经验、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需求等。这样,就使教学活动失去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培训,明确了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核心,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是变化的,而不应该死搬教参中的内容。其变化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认知层面的具体问题,并准确的分析成因,从而非常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资源,使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目的明确,最终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们进行学情分析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谈话、网络调研等方式,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其次,就是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方面。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曾向我反映,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的教学感觉很枯燥乏味。现在想想,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没有吸引学生,主要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没有很好的将数学的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资源指可为教学服务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就要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标,因此思路一定要放开,方法一定要灵活。
两个多月的培训虽然很短暂,但却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