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到苦了家长 上大学该不该让家长陪?
随着开学临近,2011级大学新生也将离开父母,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在每年开学之际,新生父母亲戚成群护送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从报名缴费,搬运行李,到铺床叠被,家长也是“身体力行”,为子女一一安排好。高校周围,更是“一房难求”。对此,不少专家和高校都倡议家长不要陪送新生报到。
新生入学,家长要不要陪送?这个话题,也令许多即将入学的新生和家长犯难。对此,记者采访了我市即将入学的部分新生和家长,听听他们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观点一: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家长当然要送送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就近入学,许多生活上的问题都由家长料理。因此,到了上大学,很多新生都希望家长陪送,壮壮胆;而家长们也是放心不下,“孩子经过高考这个独木桥,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当然要送送了”。
儿子刚考入大学,家长夏瑞告诉记者,儿子高考这几天,全家人都是严阵以待,为儿子做好“后勤”工作;高考结束后,为了填志愿,一家人也是四处打听各个高校和专业的情况。“现在,儿子终于顺利入学了,一家人自然要一起分享快乐。”他还说,“另外,我们也想去看看孩子求学的高校环境和城市,毕竟这所
大学是全家人一起选择的结果。”
在采访中,还有部分家长向记者表示,孩子平时较少出门,一个人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去上大学,路途较远,身上的财物较多,客流量又较大,有时还需转车,因此不安全。所以父母为了减少担心,还是想陪伴孩子去上大学。
田义江是这届高中的毕业生,刚刚考入大学。对于要不要护送孩子上大学,田义江的妈妈这样告诉记者:“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我肯定要陪去的。她从小到大都在我们身边,没出过远门,实在是让我不放心。”由于学校路途遥远,田义江一家人打算提前一周去报到,这样可以把生活用品备齐。
在“是否要家长陪送”这个话题上,田义江显得不好意思。她告诉记者,自己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虽然也想过要独立些、勇敢些,但是毕竟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心里总有点虚。因此,田义江说,这次以后他就不再要爸妈护送,而他也在网上寻找同城一起去的同学,以后可以结伴上学。
观点二:我不要父母陪送,学会自我生存
在记者采访中,姜爽是少见的坚决“不要父母陪送”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她即将就读的高校在遥远的内蒙古,之所以填报这么远的大学,就是为了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和阅历,尤其是一个女孩子。虽然第一次到遥远的内蒙古读大学,不过姜爽还是打算一个人北上,独自体验。
“我不喜欢父母大包小包地跟在后面,那样反而觉得不轻
松。”姜爽说,他一直是不用父母操太多心的女孩,从初中开始就已经独自在外地求学。他的父母常常是顾得了生意,就顾不了她。不过,姜爽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其独立生活能力也是父母引以为豪的优点。姜爽的打算,也正中了父母的心意。姜爽的父母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孩子缺乏独立性,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操办。因此,姜爽有这样的想法,父母自然要支持。
其实,家长护送孩子入学,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一般情况下,陪送家长从所在地到高校,再返回家中,少则一两天,多则四五天。 大学新生入学,家长护送实乃多此一举。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做,父母只能包办代替一阵子,不能包办代替一辈子。社会舆论来势汹汹,多数是把父母送孩子上学等同于孩子不自立。平心而论,这个推断太过片面和绝对。其实,单方面地指责孩子是不公平的。学生中固然有情愿让家长们前呼后拥的“小祖宗”,但也有广大在父母的执意下无奈“被陪送”的有为青年。其实,首先应该反思、应该改变的不是孩子,是我们成人。因为孩子是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我们的镜子。
新生报到苦了家长 上大学该不该让家长陪?
随着开学临近,2011级大学新生也将离开父母,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在每年开学之际,新生父母亲戚成群护送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从报名缴费,搬运行李,到铺床叠被,家长也是“身体力行”,为子女一一安排好。高校周围,更是“一房难求”。对此,不少专家和高校都倡议家长不要陪送新生报到。
新生入学,家长要不要陪送?这个话题,也令许多即将入学的新生和家长犯难。对此,记者采访了我市即将入学的部分新生和家长,听听他们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观点一: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家长当然要送送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就近入学,许多生活上的问题都由家长料理。因此,到了上大学,很多新生都希望家长陪送,壮壮胆;而家长们也是放心不下,“孩子经过高考这个独木桥,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当然要送送了”。
儿子刚考入大学,家长夏瑞告诉记者,儿子高考这几天,全家人都是严阵以待,为儿子做好“后勤”工作;高考结束后,为了填志愿,一家人也是四处打听各个高校和专业的情况。“现在,儿子终于顺利入学了,一家人自然要一起分享快乐。”他还说,“另外,我们也想去看看孩子求学的高校环境和城市,毕竟这所
大学是全家人一起选择的结果。”
在采访中,还有部分家长向记者表示,孩子平时较少出门,一个人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去上大学,路途较远,身上的财物较多,客流量又较大,有时还需转车,因此不安全。所以父母为了减少担心,还是想陪伴孩子去上大学。
田义江是这届高中的毕业生,刚刚考入大学。对于要不要护送孩子上大学,田义江的妈妈这样告诉记者:“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我肯定要陪去的。她从小到大都在我们身边,没出过远门,实在是让我不放心。”由于学校路途遥远,田义江一家人打算提前一周去报到,这样可以把生活用品备齐。
在“是否要家长陪送”这个话题上,田义江显得不好意思。她告诉记者,自己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虽然也想过要独立些、勇敢些,但是毕竟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心里总有点虚。因此,田义江说,这次以后他就不再要爸妈护送,而他也在网上寻找同城一起去的同学,以后可以结伴上学。
观点二:我不要父母陪送,学会自我生存
在记者采访中,姜爽是少见的坚决“不要父母陪送”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她即将就读的高校在遥远的内蒙古,之所以填报这么远的大学,就是为了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和阅历,尤其是一个女孩子。虽然第一次到遥远的内蒙古读大学,不过姜爽还是打算一个人北上,独自体验。
“我不喜欢父母大包小包地跟在后面,那样反而觉得不轻
松。”姜爽说,他一直是不用父母操太多心的女孩,从初中开始就已经独自在外地求学。他的父母常常是顾得了生意,就顾不了她。不过,姜爽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其独立生活能力也是父母引以为豪的优点。姜爽的打算,也正中了父母的心意。姜爽的父母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孩子缺乏独立性,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操办。因此,姜爽有这样的想法,父母自然要支持。
其实,家长护送孩子入学,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一般情况下,陪送家长从所在地到高校,再返回家中,少则一两天,多则四五天。 大学新生入学,家长护送实乃多此一举。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做,父母只能包办代替一阵子,不能包办代替一辈子。社会舆论来势汹汹,多数是把父母送孩子上学等同于孩子不自立。平心而论,这个推断太过片面和绝对。其实,单方面地指责孩子是不公平的。学生中固然有情愿让家长们前呼后拥的“小祖宗”,但也有广大在父母的执意下无奈“被陪送”的有为青年。其实,首先应该反思、应该改变的不是孩子,是我们成人。因为孩子是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我们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