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站预报,4月16-17日,我场地区阴有小到中雨过程;18日阵雨转多云;19-20日有阵雨,气温偏低;21-23日天气转晴;24-25日有小雨;26-31日天气转晴,气温回升。(中长期气象预测,可能会有偏差,具体情况以当日气象预报为准)
今年苗床播种集中在4月5-10日,比去年提前5天左右,但播种后天气情况并不理想,多云、阵雨天气偏多,由于育秧大棚主要靠日照升温,导致出苗时间比正常偏晚1-2天。从上面的气象预报来看,4月中下旬的天气也不太好,阴雨天气仍然很多,而5月的天气,有可能会和去年插秧期一样恶劣。那么,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该怎样进行苗床管理?(以下所有意见,仅适用于忽阴忽晴,偶有阵雨、小雨的天气)
一、出苗期
温度低,出苗慢,大棚两侧和棚头的位置可能出苗更加缓慢,天气忽阴忽晴,还下小雨,大棚还要不要通风?要!见绿就要通风。其实很多种植户最不理解的就是这段时间的通风,“我苗还没出齐,干嘛要通风?”、“我想再捂一捂,要不边上的苗出不好”。其实这段时间通风的目的是排潮气,见绿就要排潮气(其实没出苗前湿度过大也应该揭膜排潮,只是我们日常生产中基本忽略了这一点),棚内云雾缭绕,低温高湿,是不利于出苗的,但却利于病菌的繁殖,可能会造成烂种。再者,不排潮气光大棚滴答水也够你头疼的了。另外,下雨天,如果大棚内的湿度过大,也要适度的打开大棚通风口进行排潮。有潮气,就要排,先别管温度。苗没出齐,是要管已经出的苗,还是“将就”一下没出的苗捂捂棚,答案是二者兼顾。刚出苗的这段时间,通风是必要的(排潮,温度不超过28度),但保持温度促进出苗也是必要的。所以如果棚内潮气过大,要坚持小通风,小通风是指打开大棚两头通风,千万不要打开两侧卷帘器通风,否则影响两侧出苗,棚头苗没出好用塑料布挡一下,50公分高足矣。这样保持空气流动,根据当日天气情况调整通风口的大小。下午,根据天气情况提早关棚,重点是保温。没出好的地方夜间一定要盖膜,出齐的地方盖上无纺布也可保温。
二、苗出齐以后的管理
主要按照苗床管理要求进行。具体参照过往发布的信息。
2015年4月16日《苗床管理1-种子根发育期管理》
2015年4月23日《苗床管理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
2015年4月28日《苗床管理3-离乳期管理》
2015年5月7日 《苗床管理4-移栽前准备期》
这样阴晴不定的天气,说实话,温度计在这种天气参考作用不大。太阳偶尔露下头温度计上的显示就蹭蹭往上穿,但太阳一藏起来,棚里立刻就感觉温度下降了,究竟我们要不要通风?
这样的阴雨天气秧苗生长速度会偏慢,但缺乏光照,秧苗素质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时候,最能体现出“炼苗”的效果,既要适应得了低温寡照,又要抵抗得了病菌侵染。即便棚内潮气排完了,通风也要进行。阴多晴少,小通风;阴少晴多,加大通风口。这时候是卷帘器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切忌通风过度,无厘头大通风。
提示:“通风”是指大棚两头打开,空气能够流动。就打开大棚一头,那不叫通风,叫“放风”,什么用没有。
当然,别忘了保证秧苗素质的另一大利器:少浇水。毫无理由的浇水不但会降低苗床温度,不利于培育壮苗也会加大病害发生的风险。现在正处于出苗期,这天儿本来蒸发就少,基本不缺水,能不浇就不浇,尤其是浇水破顶盖的习惯一定要改,顶盖非常严重,板结的厉害,先上磙子,不好使,再少量浇水。
低温条件下,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薹素(碧护),有一定叶片面积再喷,不要洗苗,提高秧苗抗低温抗病能力。至于微生物菌剂,还是不要用了,低温条件下,有益菌繁殖受限,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浪费钱。
特别注意:低温条件下,无论秧苗地上部分(茎叶)还是地下部分(根)生长必然缓慢,不要着急,天晴以后,很快长起来,千万不要捂棚促长,也不要轻信农资商店推荐的强力生根药剂、无所不能的叶面肥、防病组合套餐。除了套你钱,有用的不多。详情请查看2015年5月13日《你用的肥药对么?》。
推荐药剂:农场辖区多年试验与实践筛选出来的,非广告。
1、防病药剂:移栽灵、瑞苗清;
2、除草剂:氰氟草酯(千金)、灭草松(排草丹);
3、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
据气象站预报,4月16-17日,我场地区阴有小到中雨过程;18日阵雨转多云;19-20日有阵雨,气温偏低;21-23日天气转晴;24-25日有小雨;26-31日天气转晴,气温回升。(中长期气象预测,可能会有偏差,具体情况以当日气象预报为准)
今年苗床播种集中在4月5-10日,比去年提前5天左右,但播种后天气情况并不理想,多云、阵雨天气偏多,由于育秧大棚主要靠日照升温,导致出苗时间比正常偏晚1-2天。从上面的气象预报来看,4月中下旬的天气也不太好,阴雨天气仍然很多,而5月的天气,有可能会和去年插秧期一样恶劣。那么,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该怎样进行苗床管理?(以下所有意见,仅适用于忽阴忽晴,偶有阵雨、小雨的天气)
一、出苗期
温度低,出苗慢,大棚两侧和棚头的位置可能出苗更加缓慢,天气忽阴忽晴,还下小雨,大棚还要不要通风?要!见绿就要通风。其实很多种植户最不理解的就是这段时间的通风,“我苗还没出齐,干嘛要通风?”、“我想再捂一捂,要不边上的苗出不好”。其实这段时间通风的目的是排潮气,见绿就要排潮气(其实没出苗前湿度过大也应该揭膜排潮,只是我们日常生产中基本忽略了这一点),棚内云雾缭绕,低温高湿,是不利于出苗的,但却利于病菌的繁殖,可能会造成烂种。再者,不排潮气光大棚滴答水也够你头疼的了。另外,下雨天,如果大棚内的湿度过大,也要适度的打开大棚通风口进行排潮。有潮气,就要排,先别管温度。苗没出齐,是要管已经出的苗,还是“将就”一下没出的苗捂捂棚,答案是二者兼顾。刚出苗的这段时间,通风是必要的(排潮,温度不超过28度),但保持温度促进出苗也是必要的。所以如果棚内潮气过大,要坚持小通风,小通风是指打开大棚两头通风,千万不要打开两侧卷帘器通风,否则影响两侧出苗,棚头苗没出好用塑料布挡一下,50公分高足矣。这样保持空气流动,根据当日天气情况调整通风口的大小。下午,根据天气情况提早关棚,重点是保温。没出好的地方夜间一定要盖膜,出齐的地方盖上无纺布也可保温。
二、苗出齐以后的管理
主要按照苗床管理要求进行。具体参照过往发布的信息。
2015年4月16日《苗床管理1-种子根发育期管理》
2015年4月23日《苗床管理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
2015年4月28日《苗床管理3-离乳期管理》
2015年5月7日 《苗床管理4-移栽前准备期》
这样阴晴不定的天气,说实话,温度计在这种天气参考作用不大。太阳偶尔露下头温度计上的显示就蹭蹭往上穿,但太阳一藏起来,棚里立刻就感觉温度下降了,究竟我们要不要通风?
这样的阴雨天气秧苗生长速度会偏慢,但缺乏光照,秧苗素质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时候,最能体现出“炼苗”的效果,既要适应得了低温寡照,又要抵抗得了病菌侵染。即便棚内潮气排完了,通风也要进行。阴多晴少,小通风;阴少晴多,加大通风口。这时候是卷帘器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切忌通风过度,无厘头大通风。
提示:“通风”是指大棚两头打开,空气能够流动。就打开大棚一头,那不叫通风,叫“放风”,什么用没有。
当然,别忘了保证秧苗素质的另一大利器:少浇水。毫无理由的浇水不但会降低苗床温度,不利于培育壮苗也会加大病害发生的风险。现在正处于出苗期,这天儿本来蒸发就少,基本不缺水,能不浇就不浇,尤其是浇水破顶盖的习惯一定要改,顶盖非常严重,板结的厉害,先上磙子,不好使,再少量浇水。
低温条件下,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薹素(碧护),有一定叶片面积再喷,不要洗苗,提高秧苗抗低温抗病能力。至于微生物菌剂,还是不要用了,低温条件下,有益菌繁殖受限,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浪费钱。
特别注意:低温条件下,无论秧苗地上部分(茎叶)还是地下部分(根)生长必然缓慢,不要着急,天晴以后,很快长起来,千万不要捂棚促长,也不要轻信农资商店推荐的强力生根药剂、无所不能的叶面肥、防病组合套餐。除了套你钱,有用的不多。详情请查看2015年5月13日《你用的肥药对么?》。
推荐药剂:农场辖区多年试验与实践筛选出来的,非广告。
1、防病药剂:移栽灵、瑞苗清;
2、除草剂:氰氟草酯(千金)、灭草松(排草丹);
3、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