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高分论述文
一、分数打不高的作文
1.文辞优美、空灵,内容空泛、飘逸的小散文。
玉笙吹彻
独坐在老屋的房顶上,夜风流过我的身侧,深深浅浅的玉笙吹奏散在风中。我凝望星空下的路,路尽头的门,缓缓地打开,我看到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广袖当风,独步于离乱的旷野。江离的俊秀,白芷的芳馨,填满他身后的脚印,深深浅浅。他不向世俗妥协,固执地追寻着,求索着挽狂澜于既倒的智慧。同流合污的岔路,纸醉金迷的大门,畅通无阻他却视而不见,他的正直,遍布荆棘却义无反顾。推开尽头那扇沉重的大门,他用生来诠释理想的终极意义。浪浪的《离骚》伴着浪浪的汨罗,和着漫漫的笙歌,飘飘荡荡在千年的时光里。他的坚定,他的决绝,令后世多少英雄追随,多少豪杰折腰?他那可歌可泣的一生,千年吹彻。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轻轻吟唱着歌谣,我抱膝而坐,与灵魂对话:像屈原一样,为梦想,上下求索,永不言弃。
“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大观园里,繁华囚禁了多少青春年华?推不倒的高墙,翻不过的篱落,只那几竿子竹子方显得几分清净来。黛玉独坐纱窗,看“花谢花飞飞满天”,听“秋风秋雨秋夜凉”。泪落了又落,才情在一豆烛火中化为灰烬,余红犹热。她目下无尘,如谪仙般不食人间烟火,装愚弄拙的大路,假意逢迎的大门,畅通无阻她却视而不见;她的正直,步履维艰却义无反顾。她有才情,便要流露得酣畅淋漓,即便化为青烟也要有余烬证明。她有话要说,即便得罪人也要问心无愧,功名利禄是粪土,家族纷争是云烟。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惑无畏。推开尽头的那扇门,她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将一切埋葬。黛玉的美是超然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柔弱却坚韧。她的坚定,她的勇敢,她的不为世俗所趋的情操令多少读者掩卷唏嘘,心碎不已却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她那风华绝代的生命,和着悠悠的玉笙吹彻在永恒的传奇里。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我仰头看天,口角噙香对月吟,像黛玉一样,不为世俗道理所低头。
柳永温婉,不为名利所拘,奉旨填词一生萧然却也云淡风轻,他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门,此生,无悔。东坡豪放,于逆境也一蓑雨笠单行,坦然洒脱,他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门,脚步晰然,深深浅浅。仓央嘉措用莲花商量来世,再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他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门,伤痕累累却也笑傲众生。
我独坐在时光的十字路口,看古今孤傲,盼前程锋芒,清浅的玉笙响彻我的十八岁,路的尽头,可爱的大学之门敞开了,我看见了。
真的看见了,并且,奋起前行。
2.缺失论述的举证文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下笔高雅,是否作者为人脱俗?下笔悠远,是否作者为人澄淡?下笔朴实,是否作者为人平实?下笔深沉,是否作者为人沉郁?
我认为,是的。
古人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认为这经历了千年历史沉淀的八个字,这用无数人的双眼见证监督的八个字,这走过无数风风雨雨依旧被奉为真理的八个字,没有错。
马拉拉,年仅十七岁的少女,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她历经枪林弹雨的洗礼,遭受过塔 利班人员的袭击。站到领奖台前时,她没有责备那些攻击她的人,只是向世界宣告她没死,信念也不倒,她将继续她的理想。她只在提及枪击事件时,安静宽容地说:“我也不怨恨那些塔利班成员。”倘若换作其他人,可能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吗?那毕竟是威胁她的理想乃至生命的人啊!而她是马拉拉,不怨天尤人,因而才能在演讲中说出那平静的宽恕。
黄美廉,由于医生疏忽而大脑出了问题,脸总诡异地歪着。可她笔下的画是多么平静安宁,美丽得直击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啊!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她坦然:“上帝是爱我的,他只是要我完成他人完不成的事罢了。”她付出比常人多六倍七倍的时间练习,终于成为一位画家。她的画色彩绚烂,又安宁得如同天堂。试问,如果没有她面对苦难犹自坚强的坦然宁静的人品,能画出她的画吗?
丁冰,一位渐冻人女孩,她自患病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与病魔和死神抗争。若没有那二十余年的经历塑造的坚强微笑的她,又怎么会有那本厚厚的读来令人重新感受到生命美好的书呢?
如果李白并不洒脱不羁,那他是否写得出“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果杜甫并不忧国忧民,那他是否写得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果柳永并不缠绵多情,那他是否写得出“杨柳岸,晓风残月”?如果陶渊明并不淡泊明志,那他是否写得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写不出的。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令人钦佩的作者,又何来那样一个令人仰慕的文章诗句呢?
二、高分论述文如何写
(一)审题准确,立意深刻
(2015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 作。
材料大意:文品和人品一致或背离。
命题意图:文品和人品有没有一致?
文品和人品要不要一致?
思考分析:为何要一致,或者可以相背离
(二)谋篇布局:只要四个问
高考满分作文
且以作品论英雄(点评:“且”,显示理性)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点评:针对现象,提出观点)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点评:欲抑先扬:认同“文如其人”)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所)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财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有)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点评:人品与作品背离,如何知人论世?)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
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点评:普遍性道理:阅读重在作品本身)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点评:再次强调“以作品论英雄”)
《且以作品论英雄》的结构分析 四要件转换为四个问题
1.阅读、
2.
3. 结果:知人论世无法解决人文背离问题。 从现象产生的因、果来阐述观点的正确。 所以我们不必纠结人品如何 外部原因(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影响等) 再说文学史看重的是作品非作者本人。 内部原因(主观原因、事物本身复杂性等)
4.
解决现实问题,是议论文生存的意义。
(三)清晰思路:写好第一句
《且以作品论英雄》的每段第一句话
1.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末)
2.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杜甫)
3.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莎士比亚)
4.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
5.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
三、训练:问“四问”,立作文提纲并给每一个部分写好第一句话。
这是一篇小学生的作文,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请针对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写一篇论述文。 妈妈让我去扔垃圾,我想:万一下面有一个卖小孩的怎么办?或者更惨,被挖掉眼睛,被放进一个麻袋里丢进河里淹死。那些小孩都是因为自己出门而遇难的,我可不要像他们一样。我看到楼梯旁有好多垃圾。随手一扔就走了。虽然很不好,但是,我活着回来就很好了。
观点:
针对的现象(问题):
理由:
办法:
写一篇高分论述文
一、分数打不高的作文
1.文辞优美、空灵,内容空泛、飘逸的小散文。
玉笙吹彻
独坐在老屋的房顶上,夜风流过我的身侧,深深浅浅的玉笙吹奏散在风中。我凝望星空下的路,路尽头的门,缓缓地打开,我看到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广袖当风,独步于离乱的旷野。江离的俊秀,白芷的芳馨,填满他身后的脚印,深深浅浅。他不向世俗妥协,固执地追寻着,求索着挽狂澜于既倒的智慧。同流合污的岔路,纸醉金迷的大门,畅通无阻他却视而不见,他的正直,遍布荆棘却义无反顾。推开尽头那扇沉重的大门,他用生来诠释理想的终极意义。浪浪的《离骚》伴着浪浪的汨罗,和着漫漫的笙歌,飘飘荡荡在千年的时光里。他的坚定,他的决绝,令后世多少英雄追随,多少豪杰折腰?他那可歌可泣的一生,千年吹彻。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轻轻吟唱着歌谣,我抱膝而坐,与灵魂对话:像屈原一样,为梦想,上下求索,永不言弃。
“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大观园里,繁华囚禁了多少青春年华?推不倒的高墙,翻不过的篱落,只那几竿子竹子方显得几分清净来。黛玉独坐纱窗,看“花谢花飞飞满天”,听“秋风秋雨秋夜凉”。泪落了又落,才情在一豆烛火中化为灰烬,余红犹热。她目下无尘,如谪仙般不食人间烟火,装愚弄拙的大路,假意逢迎的大门,畅通无阻她却视而不见;她的正直,步履维艰却义无反顾。她有才情,便要流露得酣畅淋漓,即便化为青烟也要有余烬证明。她有话要说,即便得罪人也要问心无愧,功名利禄是粪土,家族纷争是云烟。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惑无畏。推开尽头的那扇门,她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将一切埋葬。黛玉的美是超然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柔弱却坚韧。她的坚定,她的勇敢,她的不为世俗所趋的情操令多少读者掩卷唏嘘,心碎不已却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她那风华绝代的生命,和着悠悠的玉笙吹彻在永恒的传奇里。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我仰头看天,口角噙香对月吟,像黛玉一样,不为世俗道理所低头。
柳永温婉,不为名利所拘,奉旨填词一生萧然却也云淡风轻,他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门,此生,无悔。东坡豪放,于逆境也一蓑雨笠单行,坦然洒脱,他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门,脚步晰然,深深浅浅。仓央嘉措用莲花商量来世,再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他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门,伤痕累累却也笑傲众生。
我独坐在时光的十字路口,看古今孤傲,盼前程锋芒,清浅的玉笙响彻我的十八岁,路的尽头,可爱的大学之门敞开了,我看见了。
真的看见了,并且,奋起前行。
2.缺失论述的举证文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下笔高雅,是否作者为人脱俗?下笔悠远,是否作者为人澄淡?下笔朴实,是否作者为人平实?下笔深沉,是否作者为人沉郁?
我认为,是的。
古人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认为这经历了千年历史沉淀的八个字,这用无数人的双眼见证监督的八个字,这走过无数风风雨雨依旧被奉为真理的八个字,没有错。
马拉拉,年仅十七岁的少女,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她历经枪林弹雨的洗礼,遭受过塔 利班人员的袭击。站到领奖台前时,她没有责备那些攻击她的人,只是向世界宣告她没死,信念也不倒,她将继续她的理想。她只在提及枪击事件时,安静宽容地说:“我也不怨恨那些塔利班成员。”倘若换作其他人,可能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吗?那毕竟是威胁她的理想乃至生命的人啊!而她是马拉拉,不怨天尤人,因而才能在演讲中说出那平静的宽恕。
黄美廉,由于医生疏忽而大脑出了问题,脸总诡异地歪着。可她笔下的画是多么平静安宁,美丽得直击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啊!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她坦然:“上帝是爱我的,他只是要我完成他人完不成的事罢了。”她付出比常人多六倍七倍的时间练习,终于成为一位画家。她的画色彩绚烂,又安宁得如同天堂。试问,如果没有她面对苦难犹自坚强的坦然宁静的人品,能画出她的画吗?
丁冰,一位渐冻人女孩,她自患病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与病魔和死神抗争。若没有那二十余年的经历塑造的坚强微笑的她,又怎么会有那本厚厚的读来令人重新感受到生命美好的书呢?
如果李白并不洒脱不羁,那他是否写得出“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果杜甫并不忧国忧民,那他是否写得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果柳永并不缠绵多情,那他是否写得出“杨柳岸,晓风残月”?如果陶渊明并不淡泊明志,那他是否写得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写不出的。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令人钦佩的作者,又何来那样一个令人仰慕的文章诗句呢?
二、高分论述文如何写
(一)审题准确,立意深刻
(2015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 作。
材料大意:文品和人品一致或背离。
命题意图:文品和人品有没有一致?
文品和人品要不要一致?
思考分析:为何要一致,或者可以相背离
(二)谋篇布局:只要四个问
高考满分作文
且以作品论英雄(点评:“且”,显示理性)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点评:针对现象,提出观点)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点评:欲抑先扬:认同“文如其人”)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所)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财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有)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点评:人品与作品背离,如何知人论世?)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
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点评:普遍性道理:阅读重在作品本身)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点评:再次强调“以作品论英雄”)
《且以作品论英雄》的结构分析 四要件转换为四个问题
1.阅读、
2.
3. 结果:知人论世无法解决人文背离问题。 从现象产生的因、果来阐述观点的正确。 所以我们不必纠结人品如何 外部原因(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影响等) 再说文学史看重的是作品非作者本人。 内部原因(主观原因、事物本身复杂性等)
4.
解决现实问题,是议论文生存的意义。
(三)清晰思路:写好第一句
《且以作品论英雄》的每段第一句话
1.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末)
2.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杜甫)
3.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莎士比亚)
4.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
5.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
三、训练:问“四问”,立作文提纲并给每一个部分写好第一句话。
这是一篇小学生的作文,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请针对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写一篇论述文。 妈妈让我去扔垃圾,我想:万一下面有一个卖小孩的怎么办?或者更惨,被挖掉眼睛,被放进一个麻袋里丢进河里淹死。那些小孩都是因为自己出门而遇难的,我可不要像他们一样。我看到楼梯旁有好多垃圾。随手一扔就走了。虽然很不好,但是,我活着回来就很好了。
观点:
针对的现象(问题):
理由:
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