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姓长生组学课 备 同 兆 朱 人组制小编 文 语 科 学 级 验班 实 一 高 导 级领年科包 蜀道难 no10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白,掌握本文的基础知识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主旋律。 3.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课时重点】
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主旋律。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课时难点】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点拨
一、预习导引
1、李白(701-762)字 ,号 , 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 , , , ,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 诗歌的代表作家。 2注字音 噫吁嚱( ) 鱼凫( ) 秦塞( ) 萦绕( )石栈( )猿猱( ) 扪参( ) 峥嵘( ) 抚膺( ) 巉岩( )飞湍( ) 咨嗟( ) 喧豗( ) 砯崖( )
崔嵬( ) 吮血( ) 3 解释词义 噫吁曦 :
开国何茫然: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 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 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 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 参、井, 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所守或匪亲:或,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 二、相关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出现词类活用的字及通假字
2总体把握结构
(1)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有三“叹”
,分别叹的是什么? 1
噫吁嚱(yixūxi) 鱼凫(fú) 秦塞(sai)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五、当堂训练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 (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 (hú)
C.崔嵬(wãi) 峥嵘(zhēng) 参(shēn) 万壑 (hâ)
线D.猿猱(náo) 秦塞(sâ) 咨嗟(jiē) 趑趄 (zī jū)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3.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封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 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 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 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 无赖
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 伤与无赖
附答案
一、自学释疑
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他留 密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 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注字音
猿猱(náo) 参(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a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ng) 崔嵬(wãi) 吮血(shǔn) 3 解释词义
噫吁曦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出现词类活用的字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2总体把握结构
(1)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诗歌有三“叹”,分别叹的是什么?
一叹:高 难行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二叹:险 可畏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山水险恶 三叹: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五、训练操作
1.D 2.B 3.D 4.A 第二课时
2
名 姓长生组学课 备 同 兆 朱 人组制小编 文 语 科 学 级 验班 实 一 高 导 级领年科包 蜀道难 no10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白,掌握本文的基础知识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主旋律。 3.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课时重点】
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
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主旋律。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课时难点】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学法指导】朗读·讨论·点拨
一、预习导引
1、李白(701-762)字 ,号 , 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 , , , ,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 诗歌的代表作家。 2注字音 噫吁嚱( ) 鱼凫( ) 秦塞( ) 萦绕( )石栈( )猿猱( ) 扪参( ) 峥嵘( ) 抚膺( ) 巉岩( )飞湍( ) 咨嗟( ) 喧豗( ) 砯崖( )
崔嵬( ) 吮血( ) 3 解释词义 噫吁曦 :
开国何茫然: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 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 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 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 参、井, 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所守或匪亲:或,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 二、相关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出现词类活用的字及通假字
2总体把握结构
(1)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有三“叹”
,分别叹的是什么? 1
噫吁嚱(yixūxi) 鱼凫(fú) 秦塞(sai)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五、当堂训练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 (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 (hú)
C.崔嵬(wãi) 峥嵘(zhēng) 参(shēn) 万壑 (hâ)
线D.猿猱(náo) 秦塞(sâ) 咨嗟(jiē) 趑趄 (zī jū)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3.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封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 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 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 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 无赖
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 伤与无赖
附答案
一、自学释疑
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他留 密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 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注字音
猿猱(náo) 参(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a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ng) 崔嵬(wãi) 吮血(shǔn) 3 解释词义
噫吁曦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四、合作探究
1、找出本文出现词类活用的字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2总体把握结构
(1)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诗歌有三“叹”,分别叹的是什么?
一叹:高 难行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二叹:险 可畏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山水险恶 三叹: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五、训练操作
1.D 2.B 3.D 4.A 第二课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