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中心安装工程实施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依据:
1.1.1某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招标文件;
1.1.2某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图纸答疑;
1.1.3安装工程施工图纸;
1.2 规范:
1.2.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1-2002;
1.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3 标准:
1.3.1《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10-2001;
1.3.2《卫生设备安装》99S304;
1.3.3《排水设备附件制造及安装》92S220;
1.3.4《管道支架及吊架安装》S161;
1.3.5《防水套管安装》S312;
1.3.6《管内穿线》D 三
1.3.7《防雷接地安装合订本》D 六
1.3.8《电缆桥架安装》90SD180
2. 工程概况:
2.1给水系统概况:
本工程分为两个供水系统,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为低区,外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四至九层为高区,由居民生活变频加压泵供
给,给水管采用钢壁管,丝扣连接。
2.2排水系统概况
本工程生活污水、废水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排至小区污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水立管采用低噪音UPVC 内螺旋消音塑料管。排出横管采用柔性抗震铸铁管,法兰连接。
2.3消防自喷系统概况
本工程室外消防给水由市政管网提供,室外地下室设一座400立方米消防水池,室内消火栓系统分一个区,消火栓给水管道均布置成环状,屋顶设一座18立方米消防专用水箱,自喷系统地下泵房设两台加压泵,报警阀室设3组滑式报警阀,自喷头采用工作温度为68℃。消防管道和自喷管道采用热镀锌管。DN <100mm 采用丝扣连接。DN ≥100mm 的采用卡箍连接。
2.4采暖系统概况:
本工程设一个热力入口,热力入口处,设有自动式流量控制阀,热量表,装置采暖系统采用单管上供下回方程式机械循环系统,散热器选用三栓钢制3067型散热器,采用管道采用焊接管。DN ≤32丝扣连接。DN >32焊接。
2.5通风系统概况:
本工程地下办公室及活动室均采用高窗进行自然风电梯机房设置机械排风。-1层至9层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风管及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2.6电气工程概况:
照明配电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网络系统、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系统。
电源线采用YJV22-1KV 电力电缆埋地引自室外配电室。三相四线制进线,进线处零线重复接地,采用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1欧姆。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 系统制,工作零线,保护线PE 严格分开敷设,配电设备外壳,插座保护线插孔应与PE 线可靠连接。
配电线路采用RVV-3*2.5P绝缘护套线穿金属线槽保护自各层分线箱引至房间开关盒。房间内所有线路穿焊接钢管保护沿墙地板暗设方式。电源总控制柜靠墙明装,底部抬高地面200mm ,其余所有的配电箱,开关,插座均采用嵌墙暗设方式。
本工程接地为联合接地,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做接地极,并利用结构柱内两根主钢筋做为接地引下线。作为引下线的柱子住钢筋的连接及和基础底版接地网(两根以上)的交接处均应可靠焊接,焊接长度应大于6D 。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根Φ16钢筋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上端与避雷带焊接;距室外地面以上0.5米处做接地测试点。电梯机房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根Φ16钢筋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在机房地面上0.2米引出后用40*4扁钢作一圈人工接地装置。配电竖井接地引下线-40*4扁钢下端熔接焊与基础接地极焊接,进竖井后垂直引上每层与LEB 连结。竖井内设备需接地均用ZRBV-10 mm与LEB 连接;消防值班室接地引下线-40*4热镀锌扁钢下端熔接焊与基础接地极焊接,
并与消防值班室LEB 连接。
所有进出建筑金属管及保护管均须作等电位连接。总等电位联结采用BV-1*25mm PC32,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本建筑防雷等级为三类。本建筑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屋面敷设避雷带,利用构造柱中两根主筋通焊作为防雷接地引下线。利用现浇板中的两根筋通焊组成网络为暗装避雷带,在屋面女儿墙上土建预埋Φ10圆钢支持卡,支持上焊接Φ10圆钢避雷带做接闪器并与女儿墙内主筋焊接为明装避雷带支持卡间距1m (拐角处0.5 m )支持卡伸出女儿墙或挑檐100mm 。 所有金属门窗或金属构件均与防雷钢筋焊接。
所有凸出屋面的金属构件物均应与防雷钢筋焊接。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根Φ16钢筋上下通焊,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上端与避雷带焊接,均压坏,本建筑自60m 以上设均压环,每三层利用建筑物结构最外圈钢筋通焊成封闭框做均压环,均压环须与防雷引下线做可靠焊接。
电话系统采用两路HYA —500(2*0.5)电话电缆埋地进线。电话线路垂直干线采用钢管保护方式沿墙内引至各层分线箱户内线路采用RVB —2*0.5采用穿钢管保护方式引至各房间。电视系统采用SYKV-75-9 电视电缆穿钢管保护方式埋地进线。网络系统采用两路八芯多模光缆2*SC40保护埋地进线。垂直干线采用钢管保护沿墙内引至各层配线架。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各专业工长认真熟悉施工图纸,配合图纸会审等相关内容作好准备工作。
3.1.2准备施工中所需要的规范和标准图籍,编制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项目质量计划。
3.1.3准备施工中所需要的测量器具。
3.2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用水、用电和加工场地、办公场所、材料库房由总承包方统一规划提供。
3.3 机械准备:
机具在施工人员进场后,施工之前运入现场,按施工平面
图布置定位。本工程所使用的机具名称、数量详见表。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表3-1)
3.4 劳动力安排:
劳动力安排根据各专业工程进度由项目负责人统一调配。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3.5 材料准备:
中标后,项目部组织各专业施工员编制材料总计划,根据
进度需求,编制每月需用计划,并注明进场时间,甲供材料计划在开工前30天内交甲方采购备料,其他加工,预埋件按施工要求在开工前交生产科安排加工。
4. 各分项施工方法
4.1 给水系统施工方法:
4.1.1 作业条件:
1. 所有安装项目的设计图纸已具备,并且给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2. 施工技术人员自班组作了图纸施工方案交底,并填写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3. 穿墙楼板和基础应预留孔洞。
4. 安装工作应待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后进行安装。
5. 检查施工用水、用电能满足施工需要。
6. 对管材、管件、配套设备进行核对无误,并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4.1.2 工艺流程: 支架制安 立管安装安装 管道试压管道防腐 管道冲洗和消毒 管道通水。
4.1.3管道安装
1 给水立管安装:首先根据图纸要求或给水配件及卫生器具的○
种类确定支管的高度。在墙面画出横线,再用线坠吊在立管的位置上,在墙上弹出或画出垂直线,并根据立管卡的高度在垂直线上确定立管的位置并画好横线,然后再根据所画横线和垂直线的交点打洞裁长。
管卡安装好后,测出各层立管的实际尺寸进行编号记录,在地面统一进行预制和组装,组装好的管道要检查调直方可进行安
装。与配件相连时要注意三通口的方向,以防支管头偏差或过头,安装好的立管要进行最后检查,保证管道的垂直度和离墙距离,使其正面和侧面都在同一垂直线上,最后把管卡拧紧。
2 给水支管安装:安装支管前,先按立管上预留的管口在墙面○
画出水平支管安装位置的横线,并在横线上按图纸要求画出各分支或给水配件的位置中心,再根据横线中心测各支管的实际尺寸进行编号记录,根据记录尺寸进行预制和组装,组装好后需进行调直方可安装。
4.2排水系统
4.2.1 作业条件:
1. 根据设计图纸编制的管材、管件、辅助计划均已按质量要求备齐。
2.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经检查合格,满足了安装施工要求。
3. 室内排水管道和管件按图纸和建筑物结构实况先进行实物排列,经核实各部位标高、位置、甩口尺寸以及其他管道间距确实准确无误。
4. 所有排水管材、管件防腐处理已经完成。
5. 直埋管沟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方可施工。
4.2.2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排出管安装 支、吊架安装 立管安装 支管安装闭水试验 通水试验通球试
验。
4.2.3 管道安装:
1. 排水立管安装:按设计每设置固定支架或承件,再进行立管安装。安装立管时,立管外侧与饰面的距离控制在50 mm之间。立管上三通口的方向对准横托管方向,以免在安装横托管时由于三通口的偏斜而影响安装质量。三通口采用顺水或45°三通,三通口和楼板的相距离为250 mm,但不得大于300 mm,透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300mm ,但必须大于积雪厚度,上人层的透气管高出屋面2000 mm。
2. 排水横管安装:先将安装横管尺寸测量记录好,按正确尺寸和安装的难易程度在地面进行预制,然后将吊卡安装在楼板上,并按横管的长度和规范要求的坡度调整好吊卡的高度,再开始吊管,吊横托管时,要将横管上的三通口方向及坡度调好后,再将吊卡收紧,应随手将所有管口堵好。
3. 排水支立管安装:安装支立管前,先按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附件的种类及规范型号,检查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先在地面上按正确尺寸画出大于管径的十字线,修好孔洞后,可按十字线中心尺寸配制支立管,在配制支立管时,要和土建密切配合,在安装支立管的一侧墙面上弹出50线,根据墙面上的50线,实量出各支立管的高度。地漏应低于地面5 mm ,坐式大便器水的应高出地面10 mm。
4.3消防系统:
科技培训中心安装工程实施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依据:
1.1.1某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招标文件;
1.1.2某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图纸答疑;
1.1.3安装工程施工图纸;
1.2 规范:
1.2.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1-2002;
1.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3 标准:
1.3.1《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10-2001;
1.3.2《卫生设备安装》99S304;
1.3.3《排水设备附件制造及安装》92S220;
1.3.4《管道支架及吊架安装》S161;
1.3.5《防水套管安装》S312;
1.3.6《管内穿线》D 三
1.3.7《防雷接地安装合订本》D 六
1.3.8《电缆桥架安装》90SD180
2. 工程概况:
2.1给水系统概况:
本工程分为两个供水系统,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为低区,外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四至九层为高区,由居民生活变频加压泵供
给,给水管采用钢壁管,丝扣连接。
2.2排水系统概况
本工程生活污水、废水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排至小区污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水立管采用低噪音UPVC 内螺旋消音塑料管。排出横管采用柔性抗震铸铁管,法兰连接。
2.3消防自喷系统概况
本工程室外消防给水由市政管网提供,室外地下室设一座400立方米消防水池,室内消火栓系统分一个区,消火栓给水管道均布置成环状,屋顶设一座18立方米消防专用水箱,自喷系统地下泵房设两台加压泵,报警阀室设3组滑式报警阀,自喷头采用工作温度为68℃。消防管道和自喷管道采用热镀锌管。DN <100mm 采用丝扣连接。DN ≥100mm 的采用卡箍连接。
2.4采暖系统概况:
本工程设一个热力入口,热力入口处,设有自动式流量控制阀,热量表,装置采暖系统采用单管上供下回方程式机械循环系统,散热器选用三栓钢制3067型散热器,采用管道采用焊接管。DN ≤32丝扣连接。DN >32焊接。
2.5通风系统概况:
本工程地下办公室及活动室均采用高窗进行自然风电梯机房设置机械排风。-1层至9层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风管及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2.6电气工程概况:
照明配电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网络系统、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系统。
电源线采用YJV22-1KV 电力电缆埋地引自室外配电室。三相四线制进线,进线处零线重复接地,采用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1欧姆。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 系统制,工作零线,保护线PE 严格分开敷设,配电设备外壳,插座保护线插孔应与PE 线可靠连接。
配电线路采用RVV-3*2.5P绝缘护套线穿金属线槽保护自各层分线箱引至房间开关盒。房间内所有线路穿焊接钢管保护沿墙地板暗设方式。电源总控制柜靠墙明装,底部抬高地面200mm ,其余所有的配电箱,开关,插座均采用嵌墙暗设方式。
本工程接地为联合接地,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做接地极,并利用结构柱内两根主钢筋做为接地引下线。作为引下线的柱子住钢筋的连接及和基础底版接地网(两根以上)的交接处均应可靠焊接,焊接长度应大于6D 。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根Φ16钢筋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上端与避雷带焊接;距室外地面以上0.5米处做接地测试点。电梯机房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根Φ16钢筋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在机房地面上0.2米引出后用40*4扁钢作一圈人工接地装置。配电竖井接地引下线-40*4扁钢下端熔接焊与基础接地极焊接,进竖井后垂直引上每层与LEB 连结。竖井内设备需接地均用ZRBV-10 mm与LEB 连接;消防值班室接地引下线-40*4热镀锌扁钢下端熔接焊与基础接地极焊接,
并与消防值班室LEB 连接。
所有进出建筑金属管及保护管均须作等电位连接。总等电位联结采用BV-1*25mm PC32,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本建筑防雷等级为三类。本建筑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屋面敷设避雷带,利用构造柱中两根主筋通焊作为防雷接地引下线。利用现浇板中的两根筋通焊组成网络为暗装避雷带,在屋面女儿墙上土建预埋Φ10圆钢支持卡,支持上焊接Φ10圆钢避雷带做接闪器并与女儿墙内主筋焊接为明装避雷带支持卡间距1m (拐角处0.5 m )支持卡伸出女儿墙或挑檐100mm 。 所有金属门窗或金属构件均与防雷钢筋焊接。
所有凸出屋面的金属构件物均应与防雷钢筋焊接。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两根Φ16钢筋上下通焊,下端与基础接地极焊接上端与避雷带焊接,均压坏,本建筑自60m 以上设均压环,每三层利用建筑物结构最外圈钢筋通焊成封闭框做均压环,均压环须与防雷引下线做可靠焊接。
电话系统采用两路HYA —500(2*0.5)电话电缆埋地进线。电话线路垂直干线采用钢管保护方式沿墙内引至各层分线箱户内线路采用RVB —2*0.5采用穿钢管保护方式引至各房间。电视系统采用SYKV-75-9 电视电缆穿钢管保护方式埋地进线。网络系统采用两路八芯多模光缆2*SC40保护埋地进线。垂直干线采用钢管保护沿墙内引至各层配线架。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各专业工长认真熟悉施工图纸,配合图纸会审等相关内容作好准备工作。
3.1.2准备施工中所需要的规范和标准图籍,编制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项目质量计划。
3.1.3准备施工中所需要的测量器具。
3.2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用水、用电和加工场地、办公场所、材料库房由总承包方统一规划提供。
3.3 机械准备:
机具在施工人员进场后,施工之前运入现场,按施工平面
图布置定位。本工程所使用的机具名称、数量详见表。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表3-1)
3.4 劳动力安排:
劳动力安排根据各专业工程进度由项目负责人统一调配。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3.5 材料准备:
中标后,项目部组织各专业施工员编制材料总计划,根据
进度需求,编制每月需用计划,并注明进场时间,甲供材料计划在开工前30天内交甲方采购备料,其他加工,预埋件按施工要求在开工前交生产科安排加工。
4. 各分项施工方法
4.1 给水系统施工方法:
4.1.1 作业条件:
1. 所有安装项目的设计图纸已具备,并且给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2. 施工技术人员自班组作了图纸施工方案交底,并填写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3. 穿墙楼板和基础应预留孔洞。
4. 安装工作应待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后进行安装。
5. 检查施工用水、用电能满足施工需要。
6. 对管材、管件、配套设备进行核对无误,并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4.1.2 工艺流程: 支架制安 立管安装安装 管道试压管道防腐 管道冲洗和消毒 管道通水。
4.1.3管道安装
1 给水立管安装:首先根据图纸要求或给水配件及卫生器具的○
种类确定支管的高度。在墙面画出横线,再用线坠吊在立管的位置上,在墙上弹出或画出垂直线,并根据立管卡的高度在垂直线上确定立管的位置并画好横线,然后再根据所画横线和垂直线的交点打洞裁长。
管卡安装好后,测出各层立管的实际尺寸进行编号记录,在地面统一进行预制和组装,组装好的管道要检查调直方可进行安
装。与配件相连时要注意三通口的方向,以防支管头偏差或过头,安装好的立管要进行最后检查,保证管道的垂直度和离墙距离,使其正面和侧面都在同一垂直线上,最后把管卡拧紧。
2 给水支管安装:安装支管前,先按立管上预留的管口在墙面○
画出水平支管安装位置的横线,并在横线上按图纸要求画出各分支或给水配件的位置中心,再根据横线中心测各支管的实际尺寸进行编号记录,根据记录尺寸进行预制和组装,组装好后需进行调直方可安装。
4.2排水系统
4.2.1 作业条件:
1. 根据设计图纸编制的管材、管件、辅助计划均已按质量要求备齐。
2.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经检查合格,满足了安装施工要求。
3. 室内排水管道和管件按图纸和建筑物结构实况先进行实物排列,经核实各部位标高、位置、甩口尺寸以及其他管道间距确实准确无误。
4. 所有排水管材、管件防腐处理已经完成。
5. 直埋管沟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方可施工。
4.2.2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排出管安装 支、吊架安装 立管安装 支管安装闭水试验 通水试验通球试
验。
4.2.3 管道安装:
1. 排水立管安装:按设计每设置固定支架或承件,再进行立管安装。安装立管时,立管外侧与饰面的距离控制在50 mm之间。立管上三通口的方向对准横托管方向,以免在安装横托管时由于三通口的偏斜而影响安装质量。三通口采用顺水或45°三通,三通口和楼板的相距离为250 mm,但不得大于300 mm,透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300mm ,但必须大于积雪厚度,上人层的透气管高出屋面2000 mm。
2. 排水横管安装:先将安装横管尺寸测量记录好,按正确尺寸和安装的难易程度在地面进行预制,然后将吊卡安装在楼板上,并按横管的长度和规范要求的坡度调整好吊卡的高度,再开始吊管,吊横托管时,要将横管上的三通口方向及坡度调好后,再将吊卡收紧,应随手将所有管口堵好。
3. 排水支立管安装:安装支立管前,先按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附件的种类及规范型号,检查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先在地面上按正确尺寸画出大于管径的十字线,修好孔洞后,可按十字线中心尺寸配制支立管,在配制支立管时,要和土建密切配合,在安装支立管的一侧墙面上弹出50线,根据墙面上的50线,实量出各支立管的高度。地漏应低于地面5 mm ,坐式大便器水的应高出地面10 mm。
4.3消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