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各位领导来火花街道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社区党建工作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凝聚民心、稳定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火花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举措、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谈谈感受,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社区党建基本情况
火花街道办事处管辖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76个居民小组,14个村民小组,197个居民小区。幅员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79701人,中共党员771人,其中街道机关党员49名,社区党员722人。社区党员身份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原居委会党员;二是企业改制后纳入社区管理的党员,这部分党员占整个社区党员的70%;三是流动党员;四是辖区内单位党员。
二、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了“三个亮点”。抓基础,社区阵地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社区活动阵地、办公场所和社区活动场所被拆迁,我们用好政策,多方协调,在社区拆迁还房中配建社区办公
场所,目前6个社区均落实了办公地点,着力解决了社区党组织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的问题。按照创建区级自治示范社区的标准,以“规范党建工作,强化核心作用,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全面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化建设活动,投入人力财务,打造精品社区,共建成三个亮点社区,即茶盘寺社区、塘殿堰社区和任家桥社区,社区党建工作亮点频现。
(二)整合社区资源,培植了“三个系统”。一是完善社区文化系统。我们加强了政治思想、社会专业文化学习,继续加强了社区党员及工作人员的社区理念、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工作原则等的专业教育,坚持完善了各种学习制度,并把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完善社区服务系统。通过开展“阳光行动”、“金桥行动”、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一助一”等形式,大力开展面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帮扶。2011年共结对帮扶750户,全年有121名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25.1985万元。免费为143名优抚、五保、特困、重症精神病、贫困家庭残疾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医疗救助。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力开展“金桥行动”,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350人,组织4次大型就业招聘会,现场聘用了300多人;免费成功职介11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0
人,全年共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761人。为2675名符合条件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失业农民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2338名就业困难人员办理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大力开展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在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了 “便民服务站”。三是完善社区资源系统。一方面充分调动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区退职干部、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熟悉社情民意,与居民有良好人际关系,信息灵通,这些社区人才资源的利用,既为社区降低了管理服务成本,也减轻了办事处及社区的工作负担,更大大提高了社区工作效能。在街道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在社区组建了13支文艺宣传队,1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三)践行创先争优,开展了“三个活动”。切实加强了干部作风建设,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观念由“守护”城区向“发展”城区转变,由创建“平安”社区向构建“和谐”社区转变,由“管理”社区向“服务”居民转变。在领导班子中扎实开展“围绕中心办实事,破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联系一个社区、破解一个突出问题、为民办一件实事;在街道机关干部中扎实开展“立足本岗当先锋,转变作风做贡献”为主题的“五联三帮”活动,“五联系”联系低保户、联系空巢
老人、联系下岗失业户、联系残疾人户、联系矛盾纠纷户,“三帮”帮思想、帮就业、帮生活;在社区党员中开展“服务群众办好事,建设社区促和谐”为主题的“四民工程”,问民、帮民、便民、乐民,多渠道多方位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整个活动共搜集归纳整理涉及社区建设意见20余条,民计民生问题13条,维稳信访10条,现已限时办结15条,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四)适应时代变迁,进行了“三个探索”,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一是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推行流动党员“培训教育、行使权利、发挥作用、管理监督、考核评议”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深入实施“一书一卡一证”(即向流动党员颁发《党章》、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卡、认真检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定期研究、分析问题,使这些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对下岗职工党员,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再就业援助站等平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对无职党员通过利用“市民学校”的形式组织学习,对年老体弱的党员采取进门入户方式进行关怀。在行使权利方面,引导党员参与社区民主选举、管理、监督。围绕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采取组织设岗、党员认岗、群众监岗等形式设岗定责,实现有效管理。我们结合各社区实际,设立了“环境卫生监督岗”、“治安巡逻岗”、“政策宣传岗”、“民事调解岗”等,目前,有85%的无职党
员认领了自己的岗位。三是初步探索了社区党组织进楼院新思维。针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党员数量、分布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社区党组织进行了适当调整,建立了以楼院、门栋为单位的党小组,设立了党员责任岗,实现了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员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推进了楼院自治、门栋自治等居民自治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改革的深化,社区党建工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辖区共建不到位,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行政体制中单位和地区分割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条块分割”也反映到了社区党建设工作中,虽然作了一些探索研究,但是由于共建没有涉及权责划分、资源整合等深层次问题,社区与辖区之间沟通、协调仍然不到位,社区党建的整体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承担社会事务过多,存在“政府化”的现象。当前,社区成了“小政府”,社区干部人少事多,承担的工作任务拓展到了便民服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就业等30多个方面70多项社会事务。政府行为对社区自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社区干部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对社区
自身建设的思考显得力不从心。
(三)党员管理难度大,存在“挂空”现象。当前,社区党员流动加快,党员的身份不同、构成不一、情况各异,给党员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而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比较滞后,在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和流动党员落下空档,产生了一些“盲点”;“口袋党员”、“挂名党员”、“游击党员”、“地下党员”游离于城市之中;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贫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体现。
(四)工作力量不足,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近年来,一大批企业离退休党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党员、下岗失业党员、自主择业的流动党员涌入社区,社区的党员数量日渐增多,部分社区的党员数翻了数番,有的社区党员从20多名增加到了上百名,但是社区的干部数量却一直没有增加。
(五)党建工作经费缺乏,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城市社区中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很少,其他的一般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在街道解决,社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社区党支部活动场所严重缺乏,加上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费随事转,利随权移”不到位,没有办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和活动。社区开展的多是公益服务,为社区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服务,这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
(六)社区党务工作者后继乏人,党组织设置不合理。
社区党务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当前,社会发展很快,原有的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已不相适应。“两新”经济中党组织未建立。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助推社区党建亮点纷呈。社区党建要抓载体。今年,我街道将以“争优创优”活动为契机,以项目为载体来推动党建工作,实行党建项目工作制,确定“支部牵头项目”。每个社区要选准抓手,选择1—2个党建项目,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推动党建品牌的创建,精及到“一居一品、一支部一特色”,分类指导,精心打造,着力打造“五大亮点”,形成巩固老品牌、打造新品牌,老品牌要有新内容,新品牌要更具特色。任家桥社区要依托“365党员工作室”、“居民说事室”建立起社区信访代理服务站、信访接待站、综治工作中心,将党员干部“请”到接访第一线,做到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由接访人员记录并上报街道党工委,由党工委协调相关单位进行解决,使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初步形成了“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条龙、调处一体化”的365党员服务体系。新创建的3个社区,蚂蝗堰社区要以“老年体协”、“老年公寓”为依托,要开展“六式”服务,即是“体贴”式服务,为老弱病残请医送药和入户探望;“愉悦”式服务,通过开展书面、棋牌比赛、组织秧歌队、门球
队、丰富文化生活、愉快身心;着力将新成立的陈寿路社区打造成精品社区。三是“帮扶”式服务,设捐助站,帮困解难;四是“守岗式”服务,为下岗职工党员找门路、想办法、再就业;五是“风筝”式服务,为外出流动党员发放活动证,保持电话、网络、书信联系,确保外出党员“不断线”;六是“家庭”式服务,有话找组织说,有事找组织办。镇庆寺社区要扎实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重点人员帮教活动,探索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宝光山社区建立“红色服务联盟”,展开文化救助总动员,发放“红色服务卡”,设置“红色监督岗”。力争年底打造10个硬件设施一流、党建工作突出、服务管理过硬、居民满意度高的社区亮点群。
(二)健全组织,延伸机构,增强社区党建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社区党建要抓延伸。合理设置党组织、街道党工委实行“两新”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合理组建“两新”党支部。为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居民住宅的党建工作,以小区为单位,成立“小区支部”,或以楼院为单位建立楼宇支部,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延长手臂。小区支部根据自身特点,围绕小区居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扣“为民、安民、乐民、育民”的主题,以活动的多样性、针对性、实效性,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小区,形成“支部建在小区、组织就在眼前、党员就在身边、奉献就在社区”的良好氛围。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向社区建设、管理、
服务等领域的延伸,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初步形成“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党中心”四级组织网络。
(三)互动互融,共驻共建,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品位。启动“携手工程”,以整合辖区力量、共同服务为民为主题,驻街单位与社区携手共建,初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双向互动,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双向互动的结合点,把辖区单位作为双向互动的支撑点,以党建带社建、以党建带全面,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形成推动社区工作的双向互动局面,制定《关于集中开展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二是双向互融,开展“党政互融”、“党纪共融”、“街道和社区互融”、“校企互融”,从而使社区党建工作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四)挖掘资源,拓宽领域,提升街居党组织服务水平。各社区支部要“我想民思、我帮民困、我做民需、我应民求”为工作准则,通过强化自身建设,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融入到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中去,充分显现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开通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建立社区服务网络,成立以“义务巡逻员、治保安全员、卫生督导员”为主要形式的“一人一岗、一人多岗”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开
展包括网点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医疗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各具特色的服务,不断提升综合服功能。二是建设多功能“党员之家”。为进一步改善街道党员活动条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在党支部与党员之间构筑崭新的交流平台,街道党工委分别将在各社区建立12个“党员之家”,具备七大功能:1、参政议政所;利用“党员之家”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党员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让党员、群众参政有激情,议政有渠道。2、信息交流港;“党员之家”在“两新”组织党员之间建立起互相交流的平台,并以此互通商机,交换信息。3、电教播放点;配齐百部电教片及电教播放设备,为社区开展党员的电教化、数字化教育夯实基础。
4、培训教育地;经常性地为辖区党员、外来青工、未成年人等各类人群举办电脑、书法等实用技能培训。5、科普宣传站;不定期开设讲座,宣传有关计生、法律、卫生、安全等科普知识,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6、文体活动室;内设健身器材和活动器材。7、图书阅览室;为居民提供必要的政策法规读本、科普书籍等。三是建好社区业余党校。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已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在全区成立首家社区业余党校,每年集中两到三次,每次1—2天,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社区党员素质。四是建立民意倾谈室。街道党工委着眼于建立“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决策机制,
在任家桥社区建立“民意倾谈室”、“社情民意气象站”,就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场“听诊”,及时“会诊”,通过这个途径,让居民的心事有诉说渠道,也打通了社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连心桥”,关系进一步密切。
11
xx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各位领导来火花街道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社区党建工作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凝聚民心、稳定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火花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举措、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谈谈感受,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社区党建基本情况
火花街道办事处管辖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76个居民小组,14个村民小组,197个居民小区。幅员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79701人,中共党员771人,其中街道机关党员49名,社区党员722人。社区党员身份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原居委会党员;二是企业改制后纳入社区管理的党员,这部分党员占整个社区党员的70%;三是流动党员;四是辖区内单位党员。
二、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了“三个亮点”。抓基础,社区阵地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社区活动阵地、办公场所和社区活动场所被拆迁,我们用好政策,多方协调,在社区拆迁还房中配建社区办公
场所,目前6个社区均落实了办公地点,着力解决了社区党组织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的问题。按照创建区级自治示范社区的标准,以“规范党建工作,强化核心作用,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全面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化建设活动,投入人力财务,打造精品社区,共建成三个亮点社区,即茶盘寺社区、塘殿堰社区和任家桥社区,社区党建工作亮点频现。
(二)整合社区资源,培植了“三个系统”。一是完善社区文化系统。我们加强了政治思想、社会专业文化学习,继续加强了社区党员及工作人员的社区理念、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工作原则等的专业教育,坚持完善了各种学习制度,并把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完善社区服务系统。通过开展“阳光行动”、“金桥行动”、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一助一”等形式,大力开展面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提供帮扶。2011年共结对帮扶750户,全年有121名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25.1985万元。免费为143名优抚、五保、特困、重症精神病、贫困家庭残疾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医疗救助。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力开展“金桥行动”,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350人,组织4次大型就业招聘会,现场聘用了300多人;免费成功职介11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0
人,全年共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761人。为2675名符合条件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失业农民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2338名就业困难人员办理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大力开展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在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了 “便民服务站”。三是完善社区资源系统。一方面充分调动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区退职干部、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熟悉社情民意,与居民有良好人际关系,信息灵通,这些社区人才资源的利用,既为社区降低了管理服务成本,也减轻了办事处及社区的工作负担,更大大提高了社区工作效能。在街道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在社区组建了13支文艺宣传队,1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三)践行创先争优,开展了“三个活动”。切实加强了干部作风建设,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观念由“守护”城区向“发展”城区转变,由创建“平安”社区向构建“和谐”社区转变,由“管理”社区向“服务”居民转变。在领导班子中扎实开展“围绕中心办实事,破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联系一个社区、破解一个突出问题、为民办一件实事;在街道机关干部中扎实开展“立足本岗当先锋,转变作风做贡献”为主题的“五联三帮”活动,“五联系”联系低保户、联系空巢
老人、联系下岗失业户、联系残疾人户、联系矛盾纠纷户,“三帮”帮思想、帮就业、帮生活;在社区党员中开展“服务群众办好事,建设社区促和谐”为主题的“四民工程”,问民、帮民、便民、乐民,多渠道多方位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整个活动共搜集归纳整理涉及社区建设意见20余条,民计民生问题13条,维稳信访10条,现已限时办结15条,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四)适应时代变迁,进行了“三个探索”,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一是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推行流动党员“培训教育、行使权利、发挥作用、管理监督、考核评议”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深入实施“一书一卡一证”(即向流动党员颁发《党章》、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卡、认真检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定期研究、分析问题,使这些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对下岗职工党员,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再就业援助站等平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对无职党员通过利用“市民学校”的形式组织学习,对年老体弱的党员采取进门入户方式进行关怀。在行使权利方面,引导党员参与社区民主选举、管理、监督。围绕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采取组织设岗、党员认岗、群众监岗等形式设岗定责,实现有效管理。我们结合各社区实际,设立了“环境卫生监督岗”、“治安巡逻岗”、“政策宣传岗”、“民事调解岗”等,目前,有85%的无职党
员认领了自己的岗位。三是初步探索了社区党组织进楼院新思维。针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党员数量、分布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社区党组织进行了适当调整,建立了以楼院、门栋为单位的党小组,设立了党员责任岗,实现了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员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推进了楼院自治、门栋自治等居民自治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改革的深化,社区党建工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辖区共建不到位,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行政体制中单位和地区分割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条块分割”也反映到了社区党建设工作中,虽然作了一些探索研究,但是由于共建没有涉及权责划分、资源整合等深层次问题,社区与辖区之间沟通、协调仍然不到位,社区党建的整体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承担社会事务过多,存在“政府化”的现象。当前,社区成了“小政府”,社区干部人少事多,承担的工作任务拓展到了便民服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就业等30多个方面70多项社会事务。政府行为对社区自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社区干部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对社区
自身建设的思考显得力不从心。
(三)党员管理难度大,存在“挂空”现象。当前,社区党员流动加快,党员的身份不同、构成不一、情况各异,给党员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而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比较滞后,在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和流动党员落下空档,产生了一些“盲点”;“口袋党员”、“挂名党员”、“游击党员”、“地下党员”游离于城市之中;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贫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体现。
(四)工作力量不足,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近年来,一大批企业离退休党员、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党员、下岗失业党员、自主择业的流动党员涌入社区,社区的党员数量日渐增多,部分社区的党员数翻了数番,有的社区党员从20多名增加到了上百名,但是社区的干部数量却一直没有增加。
(五)党建工作经费缺乏,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城市社区中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很少,其他的一般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在街道解决,社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社区党支部活动场所严重缺乏,加上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费随事转,利随权移”不到位,没有办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和活动。社区开展的多是公益服务,为社区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服务,这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
(六)社区党务工作者后继乏人,党组织设置不合理。
社区党务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当前,社会发展很快,原有的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已不相适应。“两新”经济中党组织未建立。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助推社区党建亮点纷呈。社区党建要抓载体。今年,我街道将以“争优创优”活动为契机,以项目为载体来推动党建工作,实行党建项目工作制,确定“支部牵头项目”。每个社区要选准抓手,选择1—2个党建项目,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推动党建品牌的创建,精及到“一居一品、一支部一特色”,分类指导,精心打造,着力打造“五大亮点”,形成巩固老品牌、打造新品牌,老品牌要有新内容,新品牌要更具特色。任家桥社区要依托“365党员工作室”、“居民说事室”建立起社区信访代理服务站、信访接待站、综治工作中心,将党员干部“请”到接访第一线,做到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由接访人员记录并上报街道党工委,由党工委协调相关单位进行解决,使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初步形成了“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条龙、调处一体化”的365党员服务体系。新创建的3个社区,蚂蝗堰社区要以“老年体协”、“老年公寓”为依托,要开展“六式”服务,即是“体贴”式服务,为老弱病残请医送药和入户探望;“愉悦”式服务,通过开展书面、棋牌比赛、组织秧歌队、门球
队、丰富文化生活、愉快身心;着力将新成立的陈寿路社区打造成精品社区。三是“帮扶”式服务,设捐助站,帮困解难;四是“守岗式”服务,为下岗职工党员找门路、想办法、再就业;五是“风筝”式服务,为外出流动党员发放活动证,保持电话、网络、书信联系,确保外出党员“不断线”;六是“家庭”式服务,有话找组织说,有事找组织办。镇庆寺社区要扎实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重点人员帮教活动,探索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宝光山社区建立“红色服务联盟”,展开文化救助总动员,发放“红色服务卡”,设置“红色监督岗”。力争年底打造10个硬件设施一流、党建工作突出、服务管理过硬、居民满意度高的社区亮点群。
(二)健全组织,延伸机构,增强社区党建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社区党建要抓延伸。合理设置党组织、街道党工委实行“两新”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合理组建“两新”党支部。为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居民住宅的党建工作,以小区为单位,成立“小区支部”,或以楼院为单位建立楼宇支部,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延长手臂。小区支部根据自身特点,围绕小区居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扣“为民、安民、乐民、育民”的主题,以活动的多样性、针对性、实效性,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小区,形成“支部建在小区、组织就在眼前、党员就在身边、奉献就在社区”的良好氛围。实现社区党建工作向社区建设、管理、
服务等领域的延伸,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初步形成“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党中心”四级组织网络。
(三)互动互融,共驻共建,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品位。启动“携手工程”,以整合辖区力量、共同服务为民为主题,驻街单位与社区携手共建,初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双向互动,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双向互动的结合点,把辖区单位作为双向互动的支撑点,以党建带社建、以党建带全面,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形成推动社区工作的双向互动局面,制定《关于集中开展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二是双向互融,开展“党政互融”、“党纪共融”、“街道和社区互融”、“校企互融”,从而使社区党建工作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四)挖掘资源,拓宽领域,提升街居党组织服务水平。各社区支部要“我想民思、我帮民困、我做民需、我应民求”为工作准则,通过强化自身建设,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融入到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中去,充分显现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开通社区服务热线电话,建立社区服务网络,成立以“义务巡逻员、治保安全员、卫生督导员”为主要形式的“一人一岗、一人多岗”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开
展包括网点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医疗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各具特色的服务,不断提升综合服功能。二是建设多功能“党员之家”。为进一步改善街道党员活动条件,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在党支部与党员之间构筑崭新的交流平台,街道党工委分别将在各社区建立12个“党员之家”,具备七大功能:1、参政议政所;利用“党员之家”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党员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让党员、群众参政有激情,议政有渠道。2、信息交流港;“党员之家”在“两新”组织党员之间建立起互相交流的平台,并以此互通商机,交换信息。3、电教播放点;配齐百部电教片及电教播放设备,为社区开展党员的电教化、数字化教育夯实基础。
4、培训教育地;经常性地为辖区党员、外来青工、未成年人等各类人群举办电脑、书法等实用技能培训。5、科普宣传站;不定期开设讲座,宣传有关计生、法律、卫生、安全等科普知识,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6、文体活动室;内设健身器材和活动器材。7、图书阅览室;为居民提供必要的政策法规读本、科普书籍等。三是建好社区业余党校。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已成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在全区成立首家社区业余党校,每年集中两到三次,每次1—2天,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社区党员素质。四是建立民意倾谈室。街道党工委着眼于建立“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决策机制,
在任家桥社区建立“民意倾谈室”、“社情民意气象站”,就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场“听诊”,及时“会诊”,通过这个途径,让居民的心事有诉说渠道,也打通了社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连心桥”,关系进一步密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