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偿债能力

2011年06月27日 16:54:58  来源: 新华网

(权威访谈)“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就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答记者问

6月27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张晓松、杨维汉、周英峰)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

地方政府性债务关系我国经济安全,一直为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此次审计的基本情况怎样?如何评价此次审计结果?今后应采取什么措施化解债务风险?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尘肇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

答: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国际舆论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为摸清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类型、成因和管理情况,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应该说,这次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要求,审计署组织了18个特派员办事处和各省、市、县各级审计机关共4.13万名审计人员,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392个市本级、2779个县级地方政府的全部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云南省盈江县因地震未纳入审计。

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即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等举借并以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为全面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还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进行了审计。

这次审计面广量大,时间紧迫。为保证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审计人员对每一笔债务都依法进行了核实和取证,审计结果分别征求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意见。

记者: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状况如何?

答:从审计结果看,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如果按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债务率为70.45%。总体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

但审计也发现,部分地区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一些地区、行业的债务规模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由于偿债能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逾期债务。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

答:首先,要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客观的原因,债务资金的使用在弥补地方财力不足、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正确判断债务负担状况。一要分清不同性质的债务。不能把政府负有担保或救助责任的债务简单地都视为政府直接债务,否则可能会人为扩大政府债务的风险。二要与偿债的公共资源联系起来看。如果仅简单地依据债务规模、增长速度等指标,无法全面准确地判断债务风险程度。只有将债务余额与政府可支配的公共资源进行对比,当这些资源不足以偿还现有债务,才意味着产生了债务危机。三要看债务资金投入产生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等,分析债务举借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是否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记者:有观点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产生的,你们怎么看?

答:从审计情况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当年有8个县区举借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此后,各地开始陆续举债。至1996年底,全国所有省级政府、90.05%的市级政府和86.54%的县级政府都举借了债务。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其他地方政府均有政府性债务。

在截至2010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54816.11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2009年以后举借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占51.15%。其中: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31989.04亿元,占29.85%;用于续建以前年度开工项目和偿还以前年度债务本息22827.07亿元,占21.30%。这说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多年累积形成的,不能将其片面理解为主要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产生的。

记者:审计发现哪些主要问题?

答:这次审计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大部分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

为此,审计署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审计建议:一是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积极稳妥地处理存量债务;二是继续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行为;三是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实施全口径监管和动态监控。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已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整改要求。从初步整改的情况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正在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纠正相关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

记者:今后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方面有什么打算?

答:下一步,审计署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与地方财政收支、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继续组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通过审计,促进完善和规范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2011年06月27日 16:54:58  来源: 新华网

(权威访谈)“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就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答记者问

6月27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张晓松、杨维汉、周英峰)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

地方政府性债务关系我国经济安全,一直为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此次审计的基本情况怎样?如何评价此次审计结果?今后应采取什么措施化解债务风险?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尘肇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

答: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国际舆论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为摸清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类型、成因和管理情况,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应该说,这次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要求,审计署组织了18个特派员办事处和各省、市、县各级审计机关共4.13万名审计人员,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392个市本级、2779个县级地方政府的全部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云南省盈江县因地震未纳入审计。

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即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等举借并以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为全面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还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进行了审计。

这次审计面广量大,时间紧迫。为保证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审计人员对每一笔债务都依法进行了核实和取证,审计结果分别征求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意见。

记者: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状况如何?

答:从审计结果看,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如果按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债务率为70.45%。总体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

但审计也发现,部分地区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一些地区、行业的债务规模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由于偿债能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有的地方还出现了逾期债务。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

答:首先,要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客观的原因,债务资金的使用在弥补地方财力不足、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正确判断债务负担状况。一要分清不同性质的债务。不能把政府负有担保或救助责任的债务简单地都视为政府直接债务,否则可能会人为扩大政府债务的风险。二要与偿债的公共资源联系起来看。如果仅简单地依据债务规模、增长速度等指标,无法全面准确地判断债务风险程度。只有将债务余额与政府可支配的公共资源进行对比,当这些资源不足以偿还现有债务,才意味着产生了债务危机。三要看债务资金投入产生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等,分析债务举借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是否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记者:有观点认为,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产生的,你们怎么看?

答:从审计情况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当年有8个县区举借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此后,各地开始陆续举债。至1996年底,全国所有省级政府、90.05%的市级政府和86.54%的县级政府都举借了债务。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其他地方政府均有政府性债务。

在截至2010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54816.11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2009年以后举借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占51.15%。其中: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31989.04亿元,占29.85%;用于续建以前年度开工项目和偿还以前年度债务本息22827.07亿元,占21.30%。这说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多年累积形成的,不能将其片面理解为主要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产生的。

记者:审计发现哪些主要问题?

答:这次审计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大部分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

为此,审计署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审计建议:一是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积极稳妥地处理存量债务;二是继续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行为;三是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实施全口径监管和动态监控。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已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整改要求。从初步整改的情况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正在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纠正相关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

记者:今后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方面有什么打算?

答:下一步,审计署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与地方财政收支、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继续组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通过审计,促进完善和规范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债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相关文章

  • 关于加强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
  • 关于加强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省财政厅二○○五年四月十九日)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地方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快 ...查看


  • 浅析国企债务重组
  • 浅析国企债务重组 摘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相互间的大量交易带来了不良债权问题.债务重组作为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受到越多的关注.这一方法的大量运用也暴露了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企业财务及纳税存有歪曲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参照国际上的做 ...查看


  • 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2014年6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审计署审计长 刘家义 [时间:2014年06月24日][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3年度 ...查看


  •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防范
  •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防范 秦兴丽 摘要:随着地方政府负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务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地方政府的举债问题频频出现, 如何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现状导出风险,并试提出从事前.事 ...查看


  •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审计思考
  •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审计思考 目 录 摘 要 ............................................................................................... ...查看


  • 审计署发布201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
  • 审计署:2.09亿元农田水利项目资金被挪用 (06月28日 08:12) 叶檀:过度基建和过度抵押导致大量债务 (06月28日 08:04) 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10支行花4049万发奖金 (06月28日 07:21) 人民日报:审计的作用 ...查看


  • 三批债券置换达3.2万亿元 地方少付千亿利息
  • 陈益刊 徐莲 市场猜测已久的第三批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下称"置换债券")尘埃落定. 据新华社消息,8月27日下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时透露,经全国人大.国务院批准,今年下达6 ...查看


  • 公司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0
  • 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 转让方: 受让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以下简称有限公司),于______年____月_____日成立,由甲方与________________合资经营,注册资 ...查看


  • 河北省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规定
  • 河北省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规定 时效:有效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20020910 实施日期:20021001 分类:金融 文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02]第12号 河北省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规定 &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