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村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构建研究 作者:黄桂林 张于
来源:《经济师》2013年第03期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村镇建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由于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差距大。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村镇经济增长的瓶颈,是提高村镇经济发展最有效途径。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下,制定符合村镇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有利于促进村镇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文章从分析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寻求问题存在的原因,依据配置重点和配置原则提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村镇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标准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10-03
一、引言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保障居民居住场所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城镇化发展建设与扩大公共服务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村镇住房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同时村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新农村的建设是以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基础和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起源于英国。英国的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开启了近代西方研究城市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先河;在“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1929年美国建筑师C·A·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思想;1933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中心地理论”等关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从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经验来看,公共服务的配置没有相应的标准,其配置模式和规模与其各自的经济水平和政治因素相适应。与此相比,我国的村镇建设起步较晚,适应村镇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相对是缺失的,现有的配置标准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因此,研究制定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意义是重大的、急需的,是新的政策背景下、新形势下适应的新要求。
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一)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村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构建研究 作者:黄桂林 张于
来源:《经济师》2013年第03期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村镇建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由于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差距大。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村镇经济增长的瓶颈,是提高村镇经济发展最有效途径。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下,制定符合村镇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有利于促进村镇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文章从分析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寻求问题存在的原因,依据配置重点和配置原则提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村镇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标准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10-03
一、引言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保障居民居住场所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城镇化发展建设与扩大公共服务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村镇住房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同时村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新农村的建设是以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基础和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起源于英国。英国的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开启了近代西方研究城市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先河;在“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1929年美国建筑师C·A·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思想;1933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中心地理论”等关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从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经验来看,公共服务的配置没有相应的标准,其配置模式和规模与其各自的经济水平和政治因素相适应。与此相比,我国的村镇建设起步较晚,适应村镇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相对是缺失的,现有的配置标准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因此,研究制定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意义是重大的、急需的,是新的政策背景下、新形势下适应的新要求。
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