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采收 科学烘烤
第一节 成熟采收
一、成熟烟叶的基本标准
(一)下部叶:烟叶基本色为绿色,稍微显现黄色;主脉2/3变白,支脉1/3变白;茸毛部分脱落;采摘时声音清脆,断面整齐;叶龄50天~60天。
(二)中部叶:叶片黄绿至浅黄色,叶耳呈黄绿色,叶尖、叶缘落黄明显;叶面稍皱,部分有黄色成熟斑;主脉全部变白,支脉1/2变白;叶片自然下垂,茎叶角度增大;叶龄60天~70天。
(三)上部叶:叶片和叶耳浅黄至淡黄色,叶面落黄充分、皱折多,出现明显的黄色成熟斑;主脉变白发亮,支脉2/3以上变白;叶尖下垂,茎叶角度明显增大;叶龄70天~90天。
二、成熟采收的基本原则
提高采收烟叶的成熟度是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等级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部位的烟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成熟采收。
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叶成熟稳采,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片~6片叶充集中成熟后一次性采收或带茎采收。以此为原则,按部位自下而上逐叶采收,确保采收烟叶的品种、部位、成熟度尽量一致。
(一)采收时间
一般烟株打顶后一周左右开始采收。下二棚叶烤完后应根据情况停炉7天~10天,待中部叶达到成熟后采收;顶部4片~6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提倡带茎采收烘烤。
(二)采收数量和方法
烟叶采收前应根据烤房容量、天气状况和烟叶含水量多少确定采收数量,以防采多或采少。
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挤压,勿曝晒,堆放不宜过密、时间过长。 烟株生长成熟一致的烟田,每次每株可采2片~3片,每隔5天~10天采一次,顶部4片~6片叶在充分成熟后一次采完;烟株生长不一致的烟田,应按部位选择成熟一致的烟叶采收。
(三)特殊烟叶采收
假熟烟只有当叶尖转黄、主脉变白时方可采收。
对于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病叶及遭冰雹危害的烟叶,应及时抢收,并清理病残叶以防危害整片烟田。
第二节 绑杆(夹)装炉
一、鲜烟叶分级
鲜烟叶分级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基础。对采收后的烟叶一定要进行鲜烟叶分级,把成熟适中、成熟稍差和过熟烟叶以及病病斑烟叶分别绑竿,保证同竿同质。在装炉时,根据烤房内各层次的温度差进行配炉,这样才能使烘烤时变化一致,烤后质量一致。
二、绑烟或夹烟
使用烟竿绑烟时,每竿绑鲜烟10公斤~15公斤,每撮烟叶2片~4片。使用针长16厘米的烟夹夹烟时,下部烟或叶片较小的烟叶,每夹夹鲜烟14公斤~16公斤,中部叶16公斤左右,上部叶17公斤~18公斤。绑烟或夹烟密度应均匀,不宜过量或欠量。
三、装烟
(一)分类装烟
对于普通烤房和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变黄快的鲜烟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装在底层,质量好的鲜烟装在中层,欠熟叶装在底层。对于广泛推广的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变黄快的鲜烟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装在顶层,质量好的鲜烟装在中层,欠熟叶装在底层。观察窗口附近放置具有代表性的烟叶。
(二)装烟密度和数量
烟夹装炉时,相邻两个烟夹之间应紧贴;烟竿装炉时,相邻两竿的中心距12厘米~18厘米。
在无法达到全房鲜烟素质完全一致时,应做到同层鲜烟素质基本一致;若烟叶数量(烟夹或烟竿数量)不足以装满各层时,空缺的挂烟位置用木板铺满铺严,不应随意拉大烟夹(或烟竿)之间的间距而留下较大的人为间隙。
(三)传感器(温湿度探头)挂置
给湿球水瓶装满洁净的清水,最好是凉开水,并按要求塞置好纱布,将温湿度传感器平稳挂置在密集烤房中层中间位置,使传感器探头位于在该层烟叶中部稍低位置(注意传感器探头不要与烟叶接触)。
第三节 密集烤房三段式烘烤
完成装烟后,关严装烟室大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及时点火烘烤。
一、 火炉操作方法
(一) 采用隧道式蜂窝煤燃烧炉,每炉配备4个~5个燃料筐,每个燃料筐每次装蜂窝煤100块~120块(煤球直径10厘米、高8厘米)。点火时,先点燃第一筐底部的3块~4块蜂窝煤引火,把煤球框从火炉进料口一端装入并推至出渣口一端的助燃口处,调节助燃口开启的大小来控制炉膛火力。约20小时左右再从进料口顺序装入第二筐煤球,以后每10小时左右添加一个筐燃煤。然后根据烟叶烘烤进程和煤球燃烧情况决定装煤、出渣时间。
(二)对火炉供热系统加强检修养护,保持炉体、换热器和炉门等供热构件及其联接处的密封,以防风道与烟道间的相互串风干扰,影响烘烤工艺的实施。
二、变黄阶段
(一)烟叶变化要求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8成以上;中上部烟叶变黄程度达9成~10成,且叶片凋萎塌膀,主脉开始变软或达半软。
(二)干湿球温度控制(干球温度36℃~45℃)
烤房点火后烧小火,开启风机,实现房内热循环,将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至36℃~37℃,湿球温度维持在35℃~36℃。待烟叶叶尖变黄(烟叶变黄约3成~4成)后,以1℃/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8℃~39℃,湿球温度控制在36℃~37℃,压小火力,稳温并延长时间。待烟叶出汗发软,烟叶变黄约7成~8成黄时,加大火力,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0℃~42℃,湿球温度保持在37℃~38℃,充分延长时间,使烟叶继续变黄失水,达到黄片青筋微带青(烟叶达9成~10成黄,支脉全黄,主脉微青)、烟叶充分凋萎、主脉柔软,然后转入定色阶段。
(三)注意事项
1.变黄阶段风机应连续运转,前期应可高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烟叶变软后可转入低速运行。
2.变黄阶段中后期应适当排湿,具体情况视湿球温度和烟叶变化情况而定,防止烟叶变黄失水不协调,杜绝出现硬变黄。
三、定色阶段
(一)烟叶变化要求
烟叶黄筋黄片,中上层叶片完全干燥,底层叶片基本干燥。
(二)干湿球温度控制(干球温度45℃~55℃)
加大火力,持续开风机,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6℃~48℃,湿球温度37℃~38℃,稳温,直至烟叶黄筋黄片(叶片达10成黄),部分烟叶小卷筒,然后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2℃~54℃,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延长时间12 小时左右,促进烟叶香气物质的大量形成,
待叶片、支脉全干,烟叶大卷筒,再转入干筋阶段。
(三)注意事项
1.定色阶段风机要高速运转,如若停电,应尽快发电或与柴油机连接,使保持风机正常运转。
2.烧火应灵活,防止升温太猛和掉温。
3.注意观察烟叶变化,以确定升温和定色速度。定色阶段掌握好湿球温度,前段37℃~38℃,后段38℃~39℃。
4. 52℃~54℃适当拖长时间,可以促进烟叶内致香物质的大量形成,对于突出烟叶的香气风格、实现密集烤房烘烤由烤鲜到烤香的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密集烤房具有排湿能力强、调控灵敏的优势,因此可以大胆保湿变黄,掌握较高的变黄程度,促使形成更多的香气物质。
四、干筋阶段
(一)烟叶变化要求
全部烟叶的主脉充分干燥。
(二)干湿球温度控制(干球温度55℃~68℃)
逐步关小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以1℃/小时的速度升温,60℃稳温使主脉1/2以上变干 ,65℃~68 ℃稳温干筋;湿球温度保持40℃~42℃。
五、注意事项
(一)风机可低速运行,以近门1米~2米处二层烟叶主脉全干或整炉烟叶主脉全干为停火标准。
(二)严禁大幅度掉温,以防洇筋。
(三)控制干筋最高温度,防止出现烤红。干筋期最高温度条件下不超过10 小时。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烘烤初期烤房排湿
鲜烟表面粘附着较多水滴时,宜将首次加热的温度略为提高到38℃~39℃,并适当延长加热通风时间,进行数次间歇排湿,将叶面附着水蒸发排出后再进入正常烘烤。
(二)停风处理(停电而又无其它辅助动力设备或出现其它机械故障时) 烘烤过程中,若在中火以上火候下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风故障,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压火、撤火措施。包括关严火炉门、烟囱闸板、打开热风室顶部排热窗和热风室检修门等。若停风故障在短时间内无法排除,应用严密压火、封火,或将炉
膛内的在燃煤筐撤出。
七、烟叶回潮
(一)外界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情况下
当确认全房烟叶完全干筋后,关闭风机电源,当烤房温度降低至45℃~50℃时,打开装烟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让烟叶自然回潮。
(二)外界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情况下
当烤房温度降至45℃~50℃时,开启自控设备回潮功能,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回潮装置向加热室喷雾化水,控制循环风机正转、反转循环,用所产生的蒸汽水和雾化水混合物提高循环风的湿度回潮烟叶;若回潮时火炉火管已明显回冷,则可用柴草重新烧一段时间的中火,促进水分的汽化,实现烟叶的人工回潮。也可向装烟室地面洒水,开启风机循环回潮。注意防止烟叶回潮过度。
(三)余热共享烤房
利用余热共享烤房群组的相互作用,通过余热共享通道,打开排湿期装烟室内的余热共享出风口,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使湿热水汽进入余热共享通道;再开启需要回潮的装烟室内的余热共享进风口,使湿汽进入装烟室进行烟叶回潮。
八、电机及风机维护
经常检查风机的运转状况是否正常,包括声音是否异常、是否漏油、缺油,机架是否松脱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检修和排除。根据风机类型和要求及时添加高温润滑油,或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
成熟采收 科学烘烤
第一节 成熟采收
一、成熟烟叶的基本标准
(一)下部叶:烟叶基本色为绿色,稍微显现黄色;主脉2/3变白,支脉1/3变白;茸毛部分脱落;采摘时声音清脆,断面整齐;叶龄50天~60天。
(二)中部叶:叶片黄绿至浅黄色,叶耳呈黄绿色,叶尖、叶缘落黄明显;叶面稍皱,部分有黄色成熟斑;主脉全部变白,支脉1/2变白;叶片自然下垂,茎叶角度增大;叶龄60天~70天。
(三)上部叶:叶片和叶耳浅黄至淡黄色,叶面落黄充分、皱折多,出现明显的黄色成熟斑;主脉变白发亮,支脉2/3以上变白;叶尖下垂,茎叶角度明显增大;叶龄70天~90天。
二、成熟采收的基本原则
提高采收烟叶的成熟度是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等级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部位的烟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成熟采收。
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叶成熟稳采,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片~6片叶充集中成熟后一次性采收或带茎采收。以此为原则,按部位自下而上逐叶采收,确保采收烟叶的品种、部位、成熟度尽量一致。
(一)采收时间
一般烟株打顶后一周左右开始采收。下二棚叶烤完后应根据情况停炉7天~10天,待中部叶达到成熟后采收;顶部4片~6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提倡带茎采收烘烤。
(二)采收数量和方法
烟叶采收前应根据烤房容量、天气状况和烟叶含水量多少确定采收数量,以防采多或采少。
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挤压,勿曝晒,堆放不宜过密、时间过长。 烟株生长成熟一致的烟田,每次每株可采2片~3片,每隔5天~10天采一次,顶部4片~6片叶在充分成熟后一次采完;烟株生长不一致的烟田,应按部位选择成熟一致的烟叶采收。
(三)特殊烟叶采收
假熟烟只有当叶尖转黄、主脉变白时方可采收。
对于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病叶及遭冰雹危害的烟叶,应及时抢收,并清理病残叶以防危害整片烟田。
第二节 绑杆(夹)装炉
一、鲜烟叶分级
鲜烟叶分级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基础。对采收后的烟叶一定要进行鲜烟叶分级,把成熟适中、成熟稍差和过熟烟叶以及病病斑烟叶分别绑竿,保证同竿同质。在装炉时,根据烤房内各层次的温度差进行配炉,这样才能使烘烤时变化一致,烤后质量一致。
二、绑烟或夹烟
使用烟竿绑烟时,每竿绑鲜烟10公斤~15公斤,每撮烟叶2片~4片。使用针长16厘米的烟夹夹烟时,下部烟或叶片较小的烟叶,每夹夹鲜烟14公斤~16公斤,中部叶16公斤左右,上部叶17公斤~18公斤。绑烟或夹烟密度应均匀,不宜过量或欠量。
三、装烟
(一)分类装烟
对于普通烤房和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变黄快的鲜烟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装在底层,质量好的鲜烟装在中层,欠熟叶装在底层。对于广泛推广的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变黄快的鲜烟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装在顶层,质量好的鲜烟装在中层,欠熟叶装在底层。观察窗口附近放置具有代表性的烟叶。
(二)装烟密度和数量
烟夹装炉时,相邻两个烟夹之间应紧贴;烟竿装炉时,相邻两竿的中心距12厘米~18厘米。
在无法达到全房鲜烟素质完全一致时,应做到同层鲜烟素质基本一致;若烟叶数量(烟夹或烟竿数量)不足以装满各层时,空缺的挂烟位置用木板铺满铺严,不应随意拉大烟夹(或烟竿)之间的间距而留下较大的人为间隙。
(三)传感器(温湿度探头)挂置
给湿球水瓶装满洁净的清水,最好是凉开水,并按要求塞置好纱布,将温湿度传感器平稳挂置在密集烤房中层中间位置,使传感器探头位于在该层烟叶中部稍低位置(注意传感器探头不要与烟叶接触)。
第三节 密集烤房三段式烘烤
完成装烟后,关严装烟室大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及时点火烘烤。
一、 火炉操作方法
(一) 采用隧道式蜂窝煤燃烧炉,每炉配备4个~5个燃料筐,每个燃料筐每次装蜂窝煤100块~120块(煤球直径10厘米、高8厘米)。点火时,先点燃第一筐底部的3块~4块蜂窝煤引火,把煤球框从火炉进料口一端装入并推至出渣口一端的助燃口处,调节助燃口开启的大小来控制炉膛火力。约20小时左右再从进料口顺序装入第二筐煤球,以后每10小时左右添加一个筐燃煤。然后根据烟叶烘烤进程和煤球燃烧情况决定装煤、出渣时间。
(二)对火炉供热系统加强检修养护,保持炉体、换热器和炉门等供热构件及其联接处的密封,以防风道与烟道间的相互串风干扰,影响烘烤工艺的实施。
二、变黄阶段
(一)烟叶变化要求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8成以上;中上部烟叶变黄程度达9成~10成,且叶片凋萎塌膀,主脉开始变软或达半软。
(二)干湿球温度控制(干球温度36℃~45℃)
烤房点火后烧小火,开启风机,实现房内热循环,将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至36℃~37℃,湿球温度维持在35℃~36℃。待烟叶叶尖变黄(烟叶变黄约3成~4成)后,以1℃/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8℃~39℃,湿球温度控制在36℃~37℃,压小火力,稳温并延长时间。待烟叶出汗发软,烟叶变黄约7成~8成黄时,加大火力,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0℃~42℃,湿球温度保持在37℃~38℃,充分延长时间,使烟叶继续变黄失水,达到黄片青筋微带青(烟叶达9成~10成黄,支脉全黄,主脉微青)、烟叶充分凋萎、主脉柔软,然后转入定色阶段。
(三)注意事项
1.变黄阶段风机应连续运转,前期应可高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烟叶变软后可转入低速运行。
2.变黄阶段中后期应适当排湿,具体情况视湿球温度和烟叶变化情况而定,防止烟叶变黄失水不协调,杜绝出现硬变黄。
三、定色阶段
(一)烟叶变化要求
烟叶黄筋黄片,中上层叶片完全干燥,底层叶片基本干燥。
(二)干湿球温度控制(干球温度45℃~55℃)
加大火力,持续开风机,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6℃~48℃,湿球温度37℃~38℃,稳温,直至烟叶黄筋黄片(叶片达10成黄),部分烟叶小卷筒,然后以1℃/(2-3)小时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2℃~54℃,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延长时间12 小时左右,促进烟叶香气物质的大量形成,
待叶片、支脉全干,烟叶大卷筒,再转入干筋阶段。
(三)注意事项
1.定色阶段风机要高速运转,如若停电,应尽快发电或与柴油机连接,使保持风机正常运转。
2.烧火应灵活,防止升温太猛和掉温。
3.注意观察烟叶变化,以确定升温和定色速度。定色阶段掌握好湿球温度,前段37℃~38℃,后段38℃~39℃。
4. 52℃~54℃适当拖长时间,可以促进烟叶内致香物质的大量形成,对于突出烟叶的香气风格、实现密集烤房烘烤由烤鲜到烤香的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密集烤房具有排湿能力强、调控灵敏的优势,因此可以大胆保湿变黄,掌握较高的变黄程度,促使形成更多的香气物质。
四、干筋阶段
(一)烟叶变化要求
全部烟叶的主脉充分干燥。
(二)干湿球温度控制(干球温度55℃~68℃)
逐步关小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以1℃/小时的速度升温,60℃稳温使主脉1/2以上变干 ,65℃~68 ℃稳温干筋;湿球温度保持40℃~42℃。
五、注意事项
(一)风机可低速运行,以近门1米~2米处二层烟叶主脉全干或整炉烟叶主脉全干为停火标准。
(二)严禁大幅度掉温,以防洇筋。
(三)控制干筋最高温度,防止出现烤红。干筋期最高温度条件下不超过10 小时。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烘烤初期烤房排湿
鲜烟表面粘附着较多水滴时,宜将首次加热的温度略为提高到38℃~39℃,并适当延长加热通风时间,进行数次间歇排湿,将叶面附着水蒸发排出后再进入正常烘烤。
(二)停风处理(停电而又无其它辅助动力设备或出现其它机械故障时) 烘烤过程中,若在中火以上火候下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风故障,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压火、撤火措施。包括关严火炉门、烟囱闸板、打开热风室顶部排热窗和热风室检修门等。若停风故障在短时间内无法排除,应用严密压火、封火,或将炉
膛内的在燃煤筐撤出。
七、烟叶回潮
(一)外界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情况下
当确认全房烟叶完全干筋后,关闭风机电源,当烤房温度降低至45℃~50℃时,打开装烟门、冷风进风口和排湿口,让烟叶自然回潮。
(二)外界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情况下
当烤房温度降至45℃~50℃时,开启自控设备回潮功能,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回潮装置向加热室喷雾化水,控制循环风机正转、反转循环,用所产生的蒸汽水和雾化水混合物提高循环风的湿度回潮烟叶;若回潮时火炉火管已明显回冷,则可用柴草重新烧一段时间的中火,促进水分的汽化,实现烟叶的人工回潮。也可向装烟室地面洒水,开启风机循环回潮。注意防止烟叶回潮过度。
(三)余热共享烤房
利用余热共享烤房群组的相互作用,通过余热共享通道,打开排湿期装烟室内的余热共享出风口,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使湿热水汽进入余热共享通道;再开启需要回潮的装烟室内的余热共享进风口,使湿汽进入装烟室进行烟叶回潮。
八、电机及风机维护
经常检查风机的运转状况是否正常,包括声音是否异常、是否漏油、缺油,机架是否松脱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检修和排除。根据风机类型和要求及时添加高温润滑油,或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