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孩子,你永远不会孤单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而一大批未成年人被留在农村,成为了农村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调查目标:为了响应全社会及学校关注留守儿童的号召,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以及增加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能力。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及亲人
调查形式: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共50份)
内容摘要: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基于实践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家乡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
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原因、建议
正文:
潢川县谈店乡朱寨村位于乡南部方向,耕地面积较大,人口三千多人,该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但近几年来当地主要劳动力都流向城市,以农民工的身份生活在城市里,村内只剩下老年人及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14岁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一、 留守儿童的现状
我在寒假期间对我所在村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显示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及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据统计的相关数据得知,在所有的留守儿童79%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祖父母或与其亲戚居住在一起,另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居住在一起。在所有留守儿童中,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极大矛盾,有23.9%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经常联系,并仅有22%的留守儿童在与人闹矛盾时选择向父母诉苦。另外,有2
成以上的留守儿童认为社会并不关心自己。
(2)、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差。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心理方面由于长期父母不在身边,渐渐形成自闭现象,语言表达能力差,不愿意同陌生人交流。
(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较低且年龄较大,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75%。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68%,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20%,而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班或学校学习的仅占3%。其他的占9%。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动力,有较高的学习盲目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固然在留守儿童中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
由于父母外出,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盲目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一举两得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已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2,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不听监护人(代表人)的教导,顶碰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饮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三年级学生谢小兵,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到广东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不在他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花钱大手大脚,而且经常顶撞老师,违反学校校规校纪。
3,监护管理不够强。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不生病,按群不失事就尽到责任了。甚至部分监护人,由于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不周。在问卷调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药;20%的给父母打电话。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调查中,有一个黄帮豪的男生,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跟爷爷生活在一起,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以各种理由向爷爷要钱,然后到处去玩耍,直到用完后,才会回家。
4,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当问到:“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这类问题时,据统计回答两个以上是“否”的留守儿童占38.45%,还有很多小孩心理过迟成熟,很多同学在回答为什么会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被问及到为什么不想当科学家、老师诸类问题时,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现实,相当部分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没拥艿得人称道的地方,甚至少数同学在被调查问到“被人欺负时怎么办?”时回答“忍气吞声”,还有65.23%都以为生活现状很苦恼。
5、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有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可。
三、 关于留守儿童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孩子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比重,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
2、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尽量从各种渠道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上给予帮助,使一些家长多有些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子女;
3、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谈心、疏导教育,进行家访等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4、大力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5、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
四、反馈意见
调查结束后,我将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整理了出来。此期间正处于年前,在外打工的人们都陆续回来了,父母们看完调查结果大多都很惊讶,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存在这么多问题,他们认识到以前只是想整样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忙于赚钱,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心理等问题。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他们表示以后肯定会注意这些问题,会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并且会在适当的时间回家看看孩子,协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村里的老支书听说这件事后亲自给我打了电话并讲到,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家乡发展,你在这方面给我们村树立了榜样。留守儿
童问题在我们村也很普遍,我们村委会会在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为外出打工的人们解决后顾之忧,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总结
类似以上的留守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这次实践我更深刻的了解到留守儿童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虽然我这次实践的范围并不大,但也基本上反应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他们面临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他们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父母的言传真教,得不到父母意识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亲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长期的漂泊的身影,是可视而不可及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人生观是惨淡的。他们希望社会关注他们,重视他们,他们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扶持,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行为的认同,在社会上被更好的对待。
2012年2月16日
附录:
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性别 A 、男 B 、女
2、年龄3、年级 A 、一年级 B 、二年级 C 、三年级 D 、四年级 E 、五年级 F 、六年级 G 、其他__________
二、情况调查
1、 你的父母不在你身边时,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 )
A 、(外)祖父母 B 、亲戚 C 、其他人 D 、自己住
2、 你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 )
A 、一周一次 B 、一月一次 C 、经常,不定时 D 、很少
3、 你是否担心父母在外打工会出事? ( )
A 、很担心 B 、有点担心 C 、不担心
4、 你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是?( )
A 、支持 B 、不支持 C 、无所谓 D 、不表态
5、 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A 、孤单没人聊天 B 、生活没人照顾 C 、学习没人指导监督 D 、其他
6、 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向谁求助?( )
A 、给父母打电话 B 、老师 C 、亲戚 D 、自己解决
7、 你父母外出打工,多久回来一次?( )
A 、1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D 、两年以上
8、 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
A 、自己平时不够努力 B 、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 C 、客观原因 D 、自己本来就不行
9、 你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
A 、听老师话,十分刻苦 B 、听老师话,比较刻苦
C 、一般,不爱听老师话 D 、不努力,不爱听老师话
10、有没有在课后复习知识?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呢?( ) A、经常复习 B、很少复习,没时间
C、偶尔复习,想不起来 D、很少复习,不喜欢
11、如果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而被老师和家长批评, 你会怎么做? ( )
A 、承认错误, 下次不再犯 B 、有点气愤, 但只在心里想
C 、无所谓, 听完就算 D 、当面顶撞, 对着干
12、你平常如果生病了,会怎么办?( )
A 、忽略 B 、自己配药 C 、看医生,抓药 D 、打电话给父母
13、你平常会帮助家人做家务吗?( )
A 、每天 B 、经常 C 、很少 D 、从不
14、平常的周末,放假时间都做些什么?( )
A 、做家务 B 、 做农活 C 、学习 D 、玩
15、在学校里的朋友多吗?( )
A 、很多 B 、不是很多 C 、很少 D 、没有
16、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A 、从不关心 B 、很少关心 C 、偶尔关心 D 、很关心
17、你最感谢的人是谁?( )
A 、父母 B 、在家照顾自己的人 C 、老师 D 、其他_______
18、你是否喜欢呆在角落,害怕陌生人?( )
A 、喜欢,害怕 B 、喜欢,不害怕
C 、不喜欢,害怕 D 、不喜欢,不害怕
19、 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 )
A 、我很棒,我做的很好 B 、我做的很一般
C 、 我做的比很多人差 D 、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20、喜欢上学吗?感谢老师吗?( )
A、喜欢,感谢 B、不喜欢,但是感谢
C、喜欢,不感谢 D、不喜欢,不感谢
21、 你觉得你的好朋友是好孩子吗? ( )
A 、好 B 、一般 C 、不好
22、 你对自己的一日三餐满意吗? ( )
A 、满意 B 、吃得饱但是不好吃 C 、吃不饱
23、 如果可能, 你愿意随父母进城读书吗? ( )
A 、愿意 B 、不愿意
24、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 )
A 、好 B 、一般 C 、不好
25、平时家里人是否会打骂你? ( )
A 、经常有 B 、偶尔有 C 、几乎没有 D 、没有
11
26、如果他们打骂你, 你会怎样办? ( )
A 、吵架 B 、闷不吭声 C 、向父母诉苦 D 、采取某种行为发泄
27、在你希望的,或者与自己希望相符的选项后打“√”
生活上我希望:
A、能得到学校的关怀,父母在身边关怀。
B、有很多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C、希望可以吃的更好一点,穿的更好一点。
D、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
E、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赚很多钱,然后回家。
F、希望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
G、希望获得自由,不被学校束缚。
H、摆脱痛苦的世界。
在学习上我希望:
A 、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辅导。
B 、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C 、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
D 、希望自己学习好,给父母争光。
E 、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关心。
F 、希望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有更多的学习资料。
G 、不想继续在这里学习,希望和父母一起在城市学习。H 、不想读书了,想自己去赚钱。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心理上,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A 、我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 ( )
B 、如果政府努力帮助我们,生活会好起来的。 ( )
C 、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现状。 ( )
D 、社会,别人都很关心我,我将来要回报他们。 ( ) E 、社会,别人都不关心我,我也不会去关心他们。 ( ) F 、我很有同情心,帮助,爱护,保护小动物。 ( ) G 、我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 ( ) H 、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和小朋友打架或者发脾气。 ( )
28、父母在外打工,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与你联系?多久联系一次?
30、你的理想是什么?
31、你认为父母出去打工的原因是什么?
32、你喜欢农村还是城市, 为什么?
33、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4、你觉得村子里的人关心你吗?
35、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13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孩子,你永远不会孤单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而一大批未成年人被留在农村,成为了农村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调查目标:为了响应全社会及学校关注留守儿童的号召,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以及增加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能力。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及亲人
调查形式: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共50份)
内容摘要: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基于实践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家乡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
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原因、建议
正文:
潢川县谈店乡朱寨村位于乡南部方向,耕地面积较大,人口三千多人,该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但近几年来当地主要劳动力都流向城市,以农民工的身份生活在城市里,村内只剩下老年人及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14岁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一、 留守儿童的现状
我在寒假期间对我所在村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显示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及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据统计的相关数据得知,在所有的留守儿童79%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祖父母或与其亲戚居住在一起,另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居住在一起。在所有留守儿童中,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极大矛盾,有23.9%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经常联系,并仅有22%的留守儿童在与人闹矛盾时选择向父母诉苦。另外,有2
成以上的留守儿童认为社会并不关心自己。
(2)、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较差。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心理方面由于长期父母不在身边,渐渐形成自闭现象,语言表达能力差,不愿意同陌生人交流。
(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较低且年龄较大,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75%。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68%,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20%,而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班或学校学习的仅占3%。其他的占9%。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动力,有较高的学习盲目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固然在留守儿童中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
由于父母外出,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盲目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一举两得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已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2,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不听监护人(代表人)的教导,顶碰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饮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三年级学生谢小兵,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到广东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不在他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花钱大手大脚,而且经常顶撞老师,违反学校校规校纪。
3,监护管理不够强。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不生病,按群不失事就尽到责任了。甚至部分监护人,由于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不周。在问卷调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药;20%的给父母打电话。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调查中,有一个黄帮豪的男生,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跟爷爷生活在一起,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以各种理由向爷爷要钱,然后到处去玩耍,直到用完后,才会回家。
4,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当问到:“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这类问题时,据统计回答两个以上是“否”的留守儿童占38.45%,还有很多小孩心理过迟成熟,很多同学在回答为什么会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被问及到为什么不想当科学家、老师诸类问题时,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现实,相当部分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没拥艿得人称道的地方,甚至少数同学在被调查问到“被人欺负时怎么办?”时回答“忍气吞声”,还有65.23%都以为生活现状很苦恼。
5、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有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可。
三、 关于留守儿童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孩子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比重,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
2、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尽量从各种渠道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上给予帮助,使一些家长多有些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子女;
3、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谈心、疏导教育,进行家访等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4、大力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5、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
四、反馈意见
调查结束后,我将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整理了出来。此期间正处于年前,在外打工的人们都陆续回来了,父母们看完调查结果大多都很惊讶,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存在这么多问题,他们认识到以前只是想整样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忙于赚钱,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心理等问题。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他们表示以后肯定会注意这些问题,会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并且会在适当的时间回家看看孩子,协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村里的老支书听说这件事后亲自给我打了电话并讲到,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家乡发展,你在这方面给我们村树立了榜样。留守儿
童问题在我们村也很普遍,我们村委会会在政府的领导下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为外出打工的人们解决后顾之忧,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总结
类似以上的留守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很多。通过这次实践我更深刻的了解到留守儿童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虽然我这次实践的范围并不大,但也基本上反应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他们面临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他们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父母的言传真教,得不到父母意识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亲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长期的漂泊的身影,是可视而不可及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人生观是惨淡的。他们希望社会关注他们,重视他们,他们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扶持,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行为的认同,在社会上被更好的对待。
2012年2月16日
附录:
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性别 A 、男 B 、女
2、年龄3、年级 A 、一年级 B 、二年级 C 、三年级 D 、四年级 E 、五年级 F 、六年级 G 、其他__________
二、情况调查
1、 你的父母不在你身边时,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 )
A 、(外)祖父母 B 、亲戚 C 、其他人 D 、自己住
2、 你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 )
A 、一周一次 B 、一月一次 C 、经常,不定时 D 、很少
3、 你是否担心父母在外打工会出事? ( )
A 、很担心 B 、有点担心 C 、不担心
4、 你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是?( )
A 、支持 B 、不支持 C 、无所谓 D 、不表态
5、 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A 、孤单没人聊天 B 、生活没人照顾 C 、学习没人指导监督 D 、其他
6、 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向谁求助?( )
A 、给父母打电话 B 、老师 C 、亲戚 D 、自己解决
7、 你父母外出打工,多久回来一次?( )
A 、1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D 、两年以上
8、 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
A 、自己平时不够努力 B 、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 C 、客观原因 D 、自己本来就不行
9、 你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
A 、听老师话,十分刻苦 B 、听老师话,比较刻苦
C 、一般,不爱听老师话 D 、不努力,不爱听老师话
10、有没有在课后复习知识?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呢?( ) A、经常复习 B、很少复习,没时间
C、偶尔复习,想不起来 D、很少复习,不喜欢
11、如果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而被老师和家长批评, 你会怎么做? ( )
A 、承认错误, 下次不再犯 B 、有点气愤, 但只在心里想
C 、无所谓, 听完就算 D 、当面顶撞, 对着干
12、你平常如果生病了,会怎么办?( )
A 、忽略 B 、自己配药 C 、看医生,抓药 D 、打电话给父母
13、你平常会帮助家人做家务吗?( )
A 、每天 B 、经常 C 、很少 D 、从不
14、平常的周末,放假时间都做些什么?( )
A 、做家务 B 、 做农活 C 、学习 D 、玩
15、在学校里的朋友多吗?( )
A 、很多 B 、不是很多 C 、很少 D 、没有
16、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A 、从不关心 B 、很少关心 C 、偶尔关心 D 、很关心
17、你最感谢的人是谁?( )
A 、父母 B 、在家照顾自己的人 C 、老师 D 、其他_______
18、你是否喜欢呆在角落,害怕陌生人?( )
A 、喜欢,害怕 B 、喜欢,不害怕
C 、不喜欢,害怕 D 、不喜欢,不害怕
19、 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 )
A 、我很棒,我做的很好 B 、我做的很一般
C 、 我做的比很多人差 D 、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20、喜欢上学吗?感谢老师吗?( )
A、喜欢,感谢 B、不喜欢,但是感谢
C、喜欢,不感谢 D、不喜欢,不感谢
21、 你觉得你的好朋友是好孩子吗? ( )
A 、好 B 、一般 C 、不好
22、 你对自己的一日三餐满意吗? ( )
A 、满意 B 、吃得饱但是不好吃 C 、吃不饱
23、 如果可能, 你愿意随父母进城读书吗? ( )
A 、愿意 B 、不愿意
24、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 )
A 、好 B 、一般 C 、不好
25、平时家里人是否会打骂你? ( )
A 、经常有 B 、偶尔有 C 、几乎没有 D 、没有
11
26、如果他们打骂你, 你会怎样办? ( )
A 、吵架 B 、闷不吭声 C 、向父母诉苦 D 、采取某种行为发泄
27、在你希望的,或者与自己希望相符的选项后打“√”
生活上我希望:
A、能得到学校的关怀,父母在身边关怀。
B、有很多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C、希望可以吃的更好一点,穿的更好一点。
D、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
E、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赚很多钱,然后回家。
F、希望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
G、希望获得自由,不被学校束缚。
H、摆脱痛苦的世界。
在学习上我希望:
A 、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辅导。
B 、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C 、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
D 、希望自己学习好,给父母争光。
E 、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关心。
F 、希望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有更多的学习资料。
G 、不想继续在这里学习,希望和父母一起在城市学习。H 、不想读书了,想自己去赚钱。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心理上,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A 、我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 ( )
B 、如果政府努力帮助我们,生活会好起来的。 ( )
C 、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现状。 ( )
D 、社会,别人都很关心我,我将来要回报他们。 ( ) E 、社会,别人都不关心我,我也不会去关心他们。 ( ) F 、我很有同情心,帮助,爱护,保护小动物。 ( ) G 、我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 ( ) H 、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和小朋友打架或者发脾气。 ( )
28、父母在外打工,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与你联系?多久联系一次?
30、你的理想是什么?
31、你认为父母出去打工的原因是什么?
32、你喜欢农村还是城市, 为什么?
33、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4、你觉得村子里的人关心你吗?
35、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