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试车方案
一、联动试车的目的
1.利用氮气进行联动试车,检验装置的动/静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气以及DCS系统等的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利用系统降温过程,对系统中的连接法兰进行冷紧。
3.对系统内的气体连锁进行校检、测定实际的连锁。
4.模拟开车操作和事故处理,锻炼操作工,为实际的开车打好基础。
二、组织指挥和人员配备
1.净化车间负责编制(变压吸附工序联动试车方案),并组织实施,施工单位、仪表及电修车间派人参加。
2.净化车间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检查、操作。
3.施工单位检修人员负责设备、管道、阀门的消缺以及法兰的冷紧和热紧工作。
4.仪表车间人员负责仪表、阀门以及DCS系统的调校工作。
5.电修车间人员负责电气方面的调校工作。
三、试车前应具备条件
1.系统内的设备、管线、仪表、阀门及其他管件等安装正确。
2.系统内的设备、管线的保温(除法兰连接处外)基本完成。
3.系统内设备位号、管道介质名称及流向标记完毕。
4.各动设备单体试车合格,处于备用状态:置换气鼓风机(C2101A/B)、真空泵(P2101A/B/C/D/E)、富氢气三压缩机(C2201A/B)。
5.相关的安全阀调校合格,安装正确。
6.仪表调试工作结束:报警及连锁整定值静态调试合格,联锁及调节阀动作正常。
7.界区内具备以下的公用工程条件中压氮气、低压氮气、仪表空气、循环冷却水、脱盐水,高压冷密封水、高压热密封水、低压锅炉给水、S25蒸汽。
8.试车工艺指标、连锁及报警值已经生产部门批准并公布。
9.生产记录表已经印刷齐全,发至岗位。
10.“变压吸附工序操作法”、“变压吸附工序联动方案”已经印刷发给所有的参加试车工作的人员。
11.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及防护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2.系统最终气密性试验合格。
13.开车前确认表已全部确认。
四、试车程序
1.准备工作
1.根据PID图检查系统内的设备、管线、仪表及盲板,确认安装正确。
2.检查系统内所有的阀门位置,确认所有的工艺阀门及导淋放空阀关闭,调节阀手动关闭。
3.确认系统内的仪表和调节阀调试完毕,所有液位、流量及压力仪表的根部阀打开,导淋及排气阀关闭,处于随时可以投用的状态。
4.检查所有泵的轴承油位、油品,需要时,补充或更换合适的润滑油。
5.各中、低压蒸汽发生器液位补充到60%左右。
6.置换气鼓风机(C2101A/B)建立起自循环。
7.真空泵(P2101A/B/C/D/E)建立起循环。
8.富氢气三压缩机(C2201A/B)建立起循环。
2.系统中压氮气的联动试车
1.PSA-CO工序的联动试车
1.将PSA-CO运行程序投入自动运行状态,并设定好分周期时间。 2.开启PSA-CO吸附废气放空阀(PV2102)和部分吸附废气返回PSA-CO用于再生的管线阀门。
3.中压氮气除小部分排放外(保证系统压力稳定)其余大部分作为系统置换气。
4.关闭界区手动阀门,外接中压氮气临时管线并经由管线(PG-2101)缓慢进入PSA-CO系统(由进口手动阀门控制)。
5.开启真空泵(P2101A/B/C/D/E)、置换气鼓风机(C2101A/B)(当系统压力大于0.1Mpa,可投运真空泵)。
6.吸附器的吸附压力每上升0.1Mpa手动步进一次(压力上升速率为0.1Mpa/min)。
7.调整调节阀(HV-2101A/B)的开度,使终充压力达到工艺要求。
8.通过调节阀(HV-2106A/B)调节置换压力,通过调节阀(HV-2105A/B)调节顺放压力。
9.当PSA-CO吸附压力达到3.5Mpa后,将系统全部投用自动运行。
10.吸附废气合格后送往PSA-H2。
2.PSA-H2工序的启动
1.将PSA-H2的运行程序投入自动运行状态,并设定好各步骤时间。 2.开启产品氢气放空阀门(管线HG-2203下游手动阀门)。
3.投用富氢气三压缩机(C2201A/B),其所使用的中压氮气由乙二醇工序送来,并经由管线(PG-2204)送至PSA-H2系统进口。
4.缓慢开启PSA-H2系统进口阀,向PSA-H2送入中压氮气。
5.吸附器的吸附压力每上升0.1Mpa手动步进一次(压力上升速率为0.1Mpa/min)。
6.调整调节阀(HV-2201A/B)的开度,使终充压力达到工艺要求。 7.由调节阀(HV-2202A/B)控制冲洗再生。 8.当吸附压力达到3.5Mpa时,使过程控制系统完全在自动状态下进行。 9.此时整个变压吸附系统已处于中压氮气的联动试车状态。
联动试车方案
一、联动试车的目的
1.利用氮气进行联动试车,检验装置的动/静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气以及DCS系统等的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利用系统降温过程,对系统中的连接法兰进行冷紧。
3.对系统内的气体连锁进行校检、测定实际的连锁。
4.模拟开车操作和事故处理,锻炼操作工,为实际的开车打好基础。
二、组织指挥和人员配备
1.净化车间负责编制(变压吸附工序联动试车方案),并组织实施,施工单位、仪表及电修车间派人参加。
2.净化车间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检查、操作。
3.施工单位检修人员负责设备、管道、阀门的消缺以及法兰的冷紧和热紧工作。
4.仪表车间人员负责仪表、阀门以及DCS系统的调校工作。
5.电修车间人员负责电气方面的调校工作。
三、试车前应具备条件
1.系统内的设备、管线、仪表、阀门及其他管件等安装正确。
2.系统内的设备、管线的保温(除法兰连接处外)基本完成。
3.系统内设备位号、管道介质名称及流向标记完毕。
4.各动设备单体试车合格,处于备用状态:置换气鼓风机(C2101A/B)、真空泵(P2101A/B/C/D/E)、富氢气三压缩机(C2201A/B)。
5.相关的安全阀调校合格,安装正确。
6.仪表调试工作结束:报警及连锁整定值静态调试合格,联锁及调节阀动作正常。
7.界区内具备以下的公用工程条件中压氮气、低压氮气、仪表空气、循环冷却水、脱盐水,高压冷密封水、高压热密封水、低压锅炉给水、S25蒸汽。
8.试车工艺指标、连锁及报警值已经生产部门批准并公布。
9.生产记录表已经印刷齐全,发至岗位。
10.“变压吸附工序操作法”、“变压吸附工序联动方案”已经印刷发给所有的参加试车工作的人员。
11.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及防护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2.系统最终气密性试验合格。
13.开车前确认表已全部确认。
四、试车程序
1.准备工作
1.根据PID图检查系统内的设备、管线、仪表及盲板,确认安装正确。
2.检查系统内所有的阀门位置,确认所有的工艺阀门及导淋放空阀关闭,调节阀手动关闭。
3.确认系统内的仪表和调节阀调试完毕,所有液位、流量及压力仪表的根部阀打开,导淋及排气阀关闭,处于随时可以投用的状态。
4.检查所有泵的轴承油位、油品,需要时,补充或更换合适的润滑油。
5.各中、低压蒸汽发生器液位补充到60%左右。
6.置换气鼓风机(C2101A/B)建立起自循环。
7.真空泵(P2101A/B/C/D/E)建立起循环。
8.富氢气三压缩机(C2201A/B)建立起循环。
2.系统中压氮气的联动试车
1.PSA-CO工序的联动试车
1.将PSA-CO运行程序投入自动运行状态,并设定好分周期时间。 2.开启PSA-CO吸附废气放空阀(PV2102)和部分吸附废气返回PSA-CO用于再生的管线阀门。
3.中压氮气除小部分排放外(保证系统压力稳定)其余大部分作为系统置换气。
4.关闭界区手动阀门,外接中压氮气临时管线并经由管线(PG-2101)缓慢进入PSA-CO系统(由进口手动阀门控制)。
5.开启真空泵(P2101A/B/C/D/E)、置换气鼓风机(C2101A/B)(当系统压力大于0.1Mpa,可投运真空泵)。
6.吸附器的吸附压力每上升0.1Mpa手动步进一次(压力上升速率为0.1Mpa/min)。
7.调整调节阀(HV-2101A/B)的开度,使终充压力达到工艺要求。
8.通过调节阀(HV-2106A/B)调节置换压力,通过调节阀(HV-2105A/B)调节顺放压力。
9.当PSA-CO吸附压力达到3.5Mpa后,将系统全部投用自动运行。
10.吸附废气合格后送往PSA-H2。
2.PSA-H2工序的启动
1.将PSA-H2的运行程序投入自动运行状态,并设定好各步骤时间。 2.开启产品氢气放空阀门(管线HG-2203下游手动阀门)。
3.投用富氢气三压缩机(C2201A/B),其所使用的中压氮气由乙二醇工序送来,并经由管线(PG-2204)送至PSA-H2系统进口。
4.缓慢开启PSA-H2系统进口阀,向PSA-H2送入中压氮气。
5.吸附器的吸附压力每上升0.1Mpa手动步进一次(压力上升速率为0.1Mpa/min)。
6.调整调节阀(HV-2201A/B)的开度,使终充压力达到工艺要求。 7.由调节阀(HV-2202A/B)控制冲洗再生。 8.当吸附压力达到3.5Mpa时,使过程控制系统完全在自动状态下进行。 9.此时整个变压吸附系统已处于中压氮气的联动试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