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就业"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虽然目前金融危机带给这群基本上都是80后的应届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他们坚定的乐观和积极,不断地从他们的话里渗透出来:“世道艰难,只有更加努力和出色才能受到青睐。”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面对今年经济不景气、对口招聘的岗位剧减、竞争加剧的就业不利局面,当本刊记者采访2009年毕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研究生李欣关于今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感受时,小李却出乎记者意料地甩出了这句2008年底热映的《梅兰芳》里的热门台词。

  据统计,2009年,中国将有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2万人。而与一就业人数增加相对应的,却是中国以及世界经济下滑的大背景。在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首次跌至9%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国家人力资源和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确定的新增就业岗位是1000万个,尽管前三个季度完成了全年就业目标的94%,但是第四季度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接踵而来,“在2009年暑假前后我国的经济可能探底,这也可能是高校毕业就业的最低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表示,到2010年就业形势也许会好转,就业与经济的发展是一体的。

  

  找工作“总能挺过去的,不怕”

  

  按李欣的外语类专业,往年就业的最大去向之一就是外企。而在今年的不景气之下,有调查显示,企业2008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目,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岗位流失增减相抵甚至出现了负数。外企更是惜人自保,以浙江省来说,2008年前三季度,新批的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减少了四成。与2008年的就业招聘形势相比,小李感慨地说:“2008那届毕业生的就业也不是很理想,但至少来招人的单位比现在要多很多。而今年(2008年)到目前,尤其是对我们专业来说,虽不至于无人问津,却也有门庭冷落之感。”但当记者问到她对于现状和前景的感受时,她还是抱有稳定的心态:“大家都不容易,总能艇过去的。不怕。”

  在金融危机之下,国内汽车、机械制造业、IT及电子制造业的生产已经开始压缩,从而影响其招聘规模也大幅缩水。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李政现在工作就找得比较“郁闷”:“往年像我们这个专业一般投10份简历至少都能得到一份笔试或面试的答复。而今年(2008年)到现在为止,我投了有20多份了吧,还没有一个答复的。”据他介绍,他所在的工科类专业跟往年相比,目前大公司、大企业来招聘的人数非常少。例如汽车行业的丰田、本田、一汽等企业2009年招聘的人数至少缩减了一半。而一些航天系统的招聘很多都是走过场,或是只招技术类专业。“我甚至还听到有的制造业企业说,今年不裁人就不错了。”

  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也有毕业生早早定下工作的消息让人生出好些信心来。当记者说到今年金融类的就业很受影响时,也是2009年毕业的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的小胡(化名)连声说:“很艰难、很艰难”。但小胡目前已经拿到TOFFER(录用通知),虽然没有进到最想去的外资投资银行,但也是一家很不错的国内基金公司。在2009年毕业他的同届同学当中已经算很不错了:今年80个应届毕业的同学当中,目前只有10-t-拿到了初步的OFFER,而往年在12月初正是大规模招人的时候,一般的“牛人”都会有2~3个OFFER可供选择了。小胡介绍:“到学院宣讲的公司数量虽然与往年差不多,但是,不管是各公司招聘的宣称人数还是实际人数,与往年相比都减少了很多。在减少的幅度上来看,以投资银行来说,往年如果招2~3个,今年则基本上只招1个甚至有的干脆都不招了;其余的如基金公司、咨询公司和券商减招的幅度也很大,例如博时基金公司2008年招聘30个人,2009年则完全没有招聘计划了。”

  

  用人单位“形势严峻,一切从紧”

  

  招聘单位除了在招聘的数量上大幅缩减之外,开出的招聘条件也特别严格。首先在简历的筛选上就“挑得很严”,在毕业生学校背景和实习经历上都有要求,往年能够进面试的应聘者今年就不一定了。

  据北大金融专业的小胡说,如今用人单位大多都会对应聘者婉拒,“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好态度”。看来,目前金融业的用人单位似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本刊记者向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情况,用人单位在目前的形势下大都缩减用人规模,节衣缩食,用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大型国企员工对记者所说的话来形容就是:“形势严峻,一切从紧”。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员工则向记者透露,公司明确表示今年已经完全不向外招聘。一家长期从事建筑业的国企,往年招聘的都是工科方面的应届毕业生。而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则说了简短的8个字:“艰难时期,基本不招”。但是,当记者问及如今的经济危机对其企业的影响是否很大时,他回答:“有影响,但目前还不是很大。”可见企业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大多以缩减用人和预算来自保。

  也有观点认为,今年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大多更加严格,在众多的毕业生求职者当中更能网罗“真金白银”。

  

  压力之下的其他选择

  

  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毕业生会考虑一些其他的选择来分散压力。一些应届毕业生加入到“考研”、“考公”等的队伍当中。而这些“考字头”队伍的大阵仗更能让人看见实实在在挡在面前的“人墙铁壁”。

  2008年11月30日,77.5万人参加了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的笔试,但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13566个工作岗位。而多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更多的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毕竟公务员录取比例太低,跟买彩票一样”。

  报名考研的人数在经历了前两年的低潮之后,在2009年又重新回温。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225649名考生报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较2008年增加11199名,增幅为5.2%。而“考注册会计师”、“考司法考试”、“考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考托”等“考字头”选项还在纷纷列入目前许多毕业生的考虑之中,而这同时也能使毕业生增强自身实力,增加就业砝码。

  由于人民币升值,留学费用大大降低,相对于在国内继续打拼,也有不少应届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暂避风头。

  仍有不少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是最大的“想法”。北外德语系的李欣自己的想法就是:“第一目标仍然是工作,要看看自己所学能不能用上。”为此降低薪资要求和预期标准也在她的心理准备当中。

  除去党政机关、事业性单位、企业等就职去向之外,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于2008g年底公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高校毕业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是要善于走出一条新路,更多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政府“把大学生就业放首位”

  

  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政府各部门一揽子促进应届毕业生的措施相继出台。

  国家教育部联合铁道部、商务部等10个部委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将共同组织举办13场专场网络招聘会。N2008年12月召开的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出台了一份关于保就业的组合政策措施的建议上交国务院。

  2008年12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看望大学生时说:“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表示政府会研究一整套措施,包括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将吸收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生参加;一些大型企业尽管有困难,但一定还要吸收、留住大学生和研究生等。他还表示:“总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可能要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完全相符的工作,但是,这是暂时的现象,我们不希望这样做,因为岗位很紧,所以你们先找到工作,解决生活问题,然后,随着我们经济复苏再调整工作。”

  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地为应届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北京理工大学到2008年年底已经组织了100多场次的企业校园宣讲会,尽可能多和广地引进职位资源,还与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不要等、不要怕,要有清醒的意识。北京农学院毕业生指导分配办的党登峰老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毕业生首先还是要选择好职业定位,想好自己想做什么。接下来就要有针对性地做简历,有针对性地投给招聘单位。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期望值不要太高。目前从用人单位来看,有些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愿意要有工作经验的。因此,应届毕业生还是要有踏实的工作心态,有一个工作就好好干在工作岗位上积累经验,之后再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目前金融危机带给这群基本上都是80后的应届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他们坚定的乐观和积极,不断地从他们的话里渗透出来:“世道艰难,只有更加努力和出色才能受到青睐。”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面对今年经济不景气、对口招聘的岗位剧减、竞争加剧的就业不利局面,当本刊记者采访2009年毕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研究生李欣关于今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感受时,小李却出乎记者意料地甩出了这句2008年底热映的《梅兰芳》里的热门台词。

  据统计,2009年,中国将有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2万人。而与一就业人数增加相对应的,却是中国以及世界经济下滑的大背景。在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首次跌至9%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国家人力资源和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确定的新增就业岗位是1000万个,尽管前三个季度完成了全年就业目标的94%,但是第四季度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接踵而来,“在2009年暑假前后我国的经济可能探底,这也可能是高校毕业就业的最低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表示,到2010年就业形势也许会好转,就业与经济的发展是一体的。

  

  找工作“总能挺过去的,不怕”

  

  按李欣的外语类专业,往年就业的最大去向之一就是外企。而在今年的不景气之下,有调查显示,企业2008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目,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岗位流失增减相抵甚至出现了负数。外企更是惜人自保,以浙江省来说,2008年前三季度,新批的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减少了四成。与2008年的就业招聘形势相比,小李感慨地说:“2008那届毕业生的就业也不是很理想,但至少来招人的单位比现在要多很多。而今年(2008年)到目前,尤其是对我们专业来说,虽不至于无人问津,却也有门庭冷落之感。”但当记者问到她对于现状和前景的感受时,她还是抱有稳定的心态:“大家都不容易,总能艇过去的。不怕。”

  在金融危机之下,国内汽车、机械制造业、IT及电子制造业的生产已经开始压缩,从而影响其招聘规模也大幅缩水。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李政现在工作就找得比较“郁闷”:“往年像我们这个专业一般投10份简历至少都能得到一份笔试或面试的答复。而今年(2008年)到现在为止,我投了有20多份了吧,还没有一个答复的。”据他介绍,他所在的工科类专业跟往年相比,目前大公司、大企业来招聘的人数非常少。例如汽车行业的丰田、本田、一汽等企业2009年招聘的人数至少缩减了一半。而一些航天系统的招聘很多都是走过场,或是只招技术类专业。“我甚至还听到有的制造业企业说,今年不裁人就不错了。”

  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也有毕业生早早定下工作的消息让人生出好些信心来。当记者说到今年金融类的就业很受影响时,也是2009年毕业的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的小胡(化名)连声说:“很艰难、很艰难”。但小胡目前已经拿到TOFFER(录用通知),虽然没有进到最想去的外资投资银行,但也是一家很不错的国内基金公司。在2009年毕业他的同届同学当中已经算很不错了:今年80个应届毕业的同学当中,目前只有10-t-拿到了初步的OFFER,而往年在12月初正是大规模招人的时候,一般的“牛人”都会有2~3个OFFER可供选择了。小胡介绍:“到学院宣讲的公司数量虽然与往年差不多,但是,不管是各公司招聘的宣称人数还是实际人数,与往年相比都减少了很多。在减少的幅度上来看,以投资银行来说,往年如果招2~3个,今年则基本上只招1个甚至有的干脆都不招了;其余的如基金公司、咨询公司和券商减招的幅度也很大,例如博时基金公司2008年招聘30个人,2009年则完全没有招聘计划了。”

  

  用人单位“形势严峻,一切从紧”

  

  招聘单位除了在招聘的数量上大幅缩减之外,开出的招聘条件也特别严格。首先在简历的筛选上就“挑得很严”,在毕业生学校背景和实习经历上都有要求,往年能够进面试的应聘者今年就不一定了。

  据北大金融专业的小胡说,如今用人单位大多都会对应聘者婉拒,“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好态度”。看来,目前金融业的用人单位似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本刊记者向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情况,用人单位在目前的形势下大都缩减用人规模,节衣缩食,用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大型国企员工对记者所说的话来形容就是:“形势严峻,一切从紧”。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员工则向记者透露,公司明确表示今年已经完全不向外招聘。一家长期从事建筑业的国企,往年招聘的都是工科方面的应届毕业生。而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则说了简短的8个字:“艰难时期,基本不招”。但是,当记者问及如今的经济危机对其企业的影响是否很大时,他回答:“有影响,但目前还不是很大。”可见企业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大多以缩减用人和预算来自保。

  也有观点认为,今年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大多更加严格,在众多的毕业生求职者当中更能网罗“真金白银”。

  

  压力之下的其他选择

  

  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毕业生会考虑一些其他的选择来分散压力。一些应届毕业生加入到“考研”、“考公”等的队伍当中。而这些“考字头”队伍的大阵仗更能让人看见实实在在挡在面前的“人墙铁壁”。

  2008年11月30日,77.5万人参加了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的笔试,但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13566个工作岗位。而多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更多的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毕竟公务员录取比例太低,跟买彩票一样”。

  报名考研的人数在经历了前两年的低潮之后,在2009年又重新回温。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225649名考生报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较2008年增加11199名,增幅为5.2%。而“考注册会计师”、“考司法考试”、“考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考托”等“考字头”选项还在纷纷列入目前许多毕业生的考虑之中,而这同时也能使毕业生增强自身实力,增加就业砝码。

  由于人民币升值,留学费用大大降低,相对于在国内继续打拼,也有不少应届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暂避风头。

  仍有不少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是最大的“想法”。北外德语系的李欣自己的想法就是:“第一目标仍然是工作,要看看自己所学能不能用上。”为此降低薪资要求和预期标准也在她的心理准备当中。

  除去党政机关、事业性单位、企业等就职去向之外,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于2008g年底公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高校毕业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是要善于走出一条新路,更多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政府“把大学生就业放首位”

  

  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政府各部门一揽子促进应届毕业生的措施相继出台。

  国家教育部联合铁道部、商务部等10个部委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将共同组织举办13场专场网络招聘会。N2008年12月召开的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出台了一份关于保就业的组合政策措施的建议上交国务院。

  2008年12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看望大学生时说:“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表示政府会研究一整套措施,包括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将吸收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生参加;一些大型企业尽管有困难,但一定还要吸收、留住大学生和研究生等。他还表示:“总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可能要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完全相符的工作,但是,这是暂时的现象,我们不希望这样做,因为岗位很紧,所以你们先找到工作,解决生活问题,然后,随着我们经济复苏再调整工作。”

  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地为应届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北京理工大学到2008年年底已经组织了100多场次的企业校园宣讲会,尽可能多和广地引进职位资源,还与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不要等、不要怕,要有清醒的意识。北京农学院毕业生指导分配办的党登峰老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毕业生首先还是要选择好职业定位,想好自己想做什么。接下来就要有针对性地做简历,有针对性地投给招聘单位。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期望值不要太高。目前从用人单位来看,有些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愿意要有工作经验的。因此,应届毕业生还是要有踏实的工作心态,有一个工作就好好干在工作岗位上积累经验,之后再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46名大学生竞标公厕保洁员 当厕主比失业好
  • 2009-05-09 04:00:00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南京) 跟贴 88 条 手机看新闻核心提示:昨天,苏州市58座公厕面向社会招标管理员,令招标者始料未及的是,参加竞标的746人中,竟有46名苏州籍应.往届大学生.采访中一 ...查看


  • 2017考研:应届生考研复习建议
  • 2017考研:应届生考研复习建议 2016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其中非应届生达70余万人,占四成左右,虽然还没有半壁之多,但是对于应届生来说,在社会中磨砺过得他们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更能坚定的坚持下去,真是亚历山 ...查看


  • 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分析报告
  • 关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分析报告 摘要:每年的6月至8月市新一届大学毕业生签约就业的高峰期,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理想与希望,现实与生活,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就业"成为无数毕业生,无数家庭最关心的话题.近年来 ...查看


  •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 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每年七月大批的应届毕业生走出学校大门,挤上就业的独木桥.2016年的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16年增加75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 ...查看


  • 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的具体办法
  • 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的具体办法 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的具体办法 根据沪教委学(1996)34号<关于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结业生和在校生离校办理户口手续的通知>的精神,现将有关办理落户手续的具体办 ...查看


  • 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 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前言: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在毕业这一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显现出了诸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针对邢台学院100个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毕业 ...查看


  • 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的具体办法 1
  • 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的具体办法 根据沪教委学(1996)34号<关于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结业生和在校生离校办理户口手续的通知>的精神,现将有关办理落户手续的具体办法公布如下: 一.上海生源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的程 ...查看


  • 应届毕业生就业
  • 记住五点 应届毕业生就业并不难 据相关信息表明,我国高校毕业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而就业率,即使保讨估计也只能保持70%的水平.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初出茅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想要轻而易 举实现就业并不容易.近日,笔者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问 ...查看


  • 201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生落户宝典
  • <201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生落户宝典> 一.前言 每年上海都有针对非上海生源的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出台打分落户政策.结 合过去2014年的落户政策,上海玉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为大家精心制作了 这份<2015年非上海生源应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