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爱中一起成长
————班主任德育成长故事
福民学校 李超萍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 担任三年级6班的班主任工作以来,让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我体会与收益确实不少。首先:我深刻体会到“育人”这两个字的含义。与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交流更多,担负的责任更重。可以说班主任是一项十分“操心”的工作。操心学生的学习,操心学生的生活,操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操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操心学生的人际交往等等。甚至我觉得我就是这六十多个孩子的妈,不过从所有的这些“操心”中,我确实学习到了“育人”的重要性和难度。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不同的想法。班主任要管理好每位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必须在平日里做个有心人,观察学生行为,并在适当的时机,教育或鼓励或批评他,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班主任工作———“育人”工作是一件极具艺术性的工作。从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教育批评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德育方面。
这个学期找了很多学生谈话,或在每次考试之后,有的很难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我对他们的关心,性格也收敛了很多,听话了很多,在每次谈话中我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心态特点,我想只有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才能让他们信服,才能达到效果。
很多老师都会问我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班的孩子那么听话,其实潜移默化很重要。在我班上,大部分孩子能循规蹈矩,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比如说课间时,要去上厕所的就去,不用去的就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不想别的班的孩子一下课就跟放羊一样。其实我没有做很多工作,只是学生都记住了班会课上的这么一句话:“礼用之,和为贵。”在平时中,给孩子们多看看有关于德育教育的一些视频或电影,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习惯就慢慢地跟着改变了。
但是学生不是小绵羊,他们也有他们的个性,一个班级,总会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钟道发,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自束能力较差。经常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聪明但不爱多动脑。跟家长联系,妈妈在老家,爸爸在这边做生意,根本没时间管他,这让我很苦恼。作为班主任,在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我怎么说,怎么骂,他还是原来的样子,死性不改。不过,通过观察,这孩子有一点是很优秀的,就是责任心很强,交给他做的东西,他做得很认真。我发现对于他来说,骂是没用的。骂一顿后,他就做好一节课,下一节课他就原形毕露了;后来我经常主动找他聊天、谈心,让同学们多找他交流,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则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
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不管他考试考得多低,只要他进步一点点,我都会在班上表扬他,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而且班上的孩子也会觉得他都进步了,我也能行,这样一来在班上就形成一种学习的风气。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另外我让担任班上劳动委员一职。
经过这一段时间,钟道发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科任老师也没跟我投诉他扰乱课堂纪律了,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我发现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对于那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另外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也让我们在爱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让我们在爱中一起成长
————班主任德育成长故事
福民学校 李超萍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 担任三年级6班的班主任工作以来,让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我体会与收益确实不少。首先:我深刻体会到“育人”这两个字的含义。与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交流更多,担负的责任更重。可以说班主任是一项十分“操心”的工作。操心学生的学习,操心学生的生活,操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操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操心学生的人际交往等等。甚至我觉得我就是这六十多个孩子的妈,不过从所有的这些“操心”中,我确实学习到了“育人”的重要性和难度。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不同的想法。班主任要管理好每位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必须在平日里做个有心人,观察学生行为,并在适当的时机,教育或鼓励或批评他,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班主任工作———“育人”工作是一件极具艺术性的工作。从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教育批评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德育方面。
这个学期找了很多学生谈话,或在每次考试之后,有的很难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我对他们的关心,性格也收敛了很多,听话了很多,在每次谈话中我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心态特点,我想只有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才能让他们信服,才能达到效果。
很多老师都会问我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班的孩子那么听话,其实潜移默化很重要。在我班上,大部分孩子能循规蹈矩,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比如说课间时,要去上厕所的就去,不用去的就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不想别的班的孩子一下课就跟放羊一样。其实我没有做很多工作,只是学生都记住了班会课上的这么一句话:“礼用之,和为贵。”在平时中,给孩子们多看看有关于德育教育的一些视频或电影,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习惯就慢慢地跟着改变了。
但是学生不是小绵羊,他们也有他们的个性,一个班级,总会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钟道发,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自束能力较差。经常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聪明但不爱多动脑。跟家长联系,妈妈在老家,爸爸在这边做生意,根本没时间管他,这让我很苦恼。作为班主任,在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我怎么说,怎么骂,他还是原来的样子,死性不改。不过,通过观察,这孩子有一点是很优秀的,就是责任心很强,交给他做的东西,他做得很认真。我发现对于他来说,骂是没用的。骂一顿后,他就做好一节课,下一节课他就原形毕露了;后来我经常主动找他聊天、谈心,让同学们多找他交流,让他体会到班级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他的厌学,我则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
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不管他考试考得多低,只要他进步一点点,我都会在班上表扬他,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而且班上的孩子也会觉得他都进步了,我也能行,这样一来在班上就形成一种学习的风气。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另外我让担任班上劳动委员一职。
经过这一段时间,钟道发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科任老师也没跟我投诉他扰乱课堂纪律了,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我发现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对于那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另外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也让我们在爱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