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原文】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供养诸佛。华香幢幡,供养之具,应念即至,皆现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诸佛,及菩萨众。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百千光色,色色异香,香气普熏。盖之小者,满十由旬,如是转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前所散华终不复落。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经须臾间,还其本国,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即时香风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前后往来,熙怡快乐。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白话文】

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仰承阿弥陀佛的神威之力,在享用一顿饭的时间内,往复于十方无边无际的佛国净土,供养这些佛国的诸多佛,供佛所需的花、香、幢、幡等供品,随其意念立即而至出现在手中。这些供品珍奇美妙,特殊非凡,不为世间所有,都是至心虔诚地奉献给诸佛及众菩萨的。他们若有洒下的花瓣,在空中便立即合成一巨花,花瓣向下,端顶浑圆周全,化成华盖,华盖放射百干种光,纷呈百千种色,每种色彩都放出异香,香气薰满空中。小的华盖有十由旬大,大的华盖是小华盖的一倍或者数倍,乃至于大到可以覆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这些花缓缓下降,随着落下来的先后,依次化没,前花刚散,新花又降,若是没有重新撒下新的花办聚合成新花,前所撒下的花就不会落下。依然在空中悬浮。菩萨们于虚空之中合奏美妙天乐,微妙的音乐回荡在大虚空中,歌颂着佛的大功德。只需片刻的功夫,菩萨们又都回到极乐世界,全部集会于七宝讲堂。在这里,无量寿佛为他们广宣经教,演说妙法。无量寿佛的音声如此美好,菩萨们听闻教导后莫不欢欣鼓舞,自心开解,得悟圣道。每当这时,就有香风吹拂七宝树,发出五种音乐声。无数神妙之花也都随风四下散开,自然供养于佛。如此这样的妙景,在一切时间中反复不绝。

“一切的诸天圣众,全都棒着百千种鲜花和妙香,奏出万种乐器,或唱歌,或舞蹈,都在一心供养阿弥陀佛、供养诸菩萨和翰之众。一切圣众前后往来,熙熙攘攘,怡悦欢乐。这都是因为无量寿佛本愿功德加被于众,同时也是诸圣众在过去世中曾至心供养过佛,其所积累的善根佛德延续下来,在极乐世界不缺损减少分毫而一一受报的缘故;是圣众善于修习、善于摄取、善于成就的缘故。”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原文】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预知之。又彼佛剎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白话文】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西方极乐世界中的诸菩萨众,都能够完全洞察彻视,倾耳聆听八方上下过去现在一切事情。对其他世界的诸天人民以至于飞蝇爬虫之类的心意善恶、口所发言的或善或恶、欲言未言以及在什么时候能够度脱苦海等等问题,对在什么时候得道往生极乐世界等等问题,诸菩萨都全部能够预先知道了解。还有呢,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声闻众,身上发出的光可以照亮一句之地;而菩萨的光明,可照亮方圆百由旬之地。有两个菩萨最为至尊。他们的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问道:“这两个菩萨的名号叫什么呀?”

释迦牟尼佛答道:“一个叫观世音,一个叫大势至。这两个菩萨在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往生极乐世界时,便常侍在阿弥陀佛左右。他们若想去到十方无量佛国,随心所欲便能到达。现在他们居住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为十方人民作示范,教化人民求生净土。世间的善男信女若是有紧急危难恐怖之事,只要一心将生命托付给观世音菩萨的,无不立时得到解脱的。”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原文】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供养诸佛。华香幢幡,供养之具,应念即至,皆现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诸佛,及菩萨众。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百千光色,色色异香,香气普熏。盖之小者,满十由旬,如是转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前所散华终不复落。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经须臾间,还其本国,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即时香风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前后往来,熙怡快乐。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白话文】

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仰承阿弥陀佛的神威之力,在享用一顿饭的时间内,往复于十方无边无际的佛国净土,供养这些佛国的诸多佛,供佛所需的花、香、幢、幡等供品,随其意念立即而至出现在手中。这些供品珍奇美妙,特殊非凡,不为世间所有,都是至心虔诚地奉献给诸佛及众菩萨的。他们若有洒下的花瓣,在空中便立即合成一巨花,花瓣向下,端顶浑圆周全,化成华盖,华盖放射百干种光,纷呈百千种色,每种色彩都放出异香,香气薰满空中。小的华盖有十由旬大,大的华盖是小华盖的一倍或者数倍,乃至于大到可以覆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这些花缓缓下降,随着落下来的先后,依次化没,前花刚散,新花又降,若是没有重新撒下新的花办聚合成新花,前所撒下的花就不会落下。依然在空中悬浮。菩萨们于虚空之中合奏美妙天乐,微妙的音乐回荡在大虚空中,歌颂着佛的大功德。只需片刻的功夫,菩萨们又都回到极乐世界,全部集会于七宝讲堂。在这里,无量寿佛为他们广宣经教,演说妙法。无量寿佛的音声如此美好,菩萨们听闻教导后莫不欢欣鼓舞,自心开解,得悟圣道。每当这时,就有香风吹拂七宝树,发出五种音乐声。无数神妙之花也都随风四下散开,自然供养于佛。如此这样的妙景,在一切时间中反复不绝。

“一切的诸天圣众,全都棒着百千种鲜花和妙香,奏出万种乐器,或唱歌,或舞蹈,都在一心供养阿弥陀佛、供养诸菩萨和翰之众。一切圣众前后往来,熙熙攘攘,怡悦欢乐。这都是因为无量寿佛本愿功德加被于众,同时也是诸圣众在过去世中曾至心供养过佛,其所积累的善根佛德延续下来,在极乐世界不缺损减少分毫而一一受报的缘故;是圣众善于修习、善于摄取、善于成就的缘故。”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原文】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预知之。又彼佛剎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白话文】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西方极乐世界中的诸菩萨众,都能够完全洞察彻视,倾耳聆听八方上下过去现在一切事情。对其他世界的诸天人民以至于飞蝇爬虫之类的心意善恶、口所发言的或善或恶、欲言未言以及在什么时候能够度脱苦海等等问题,对在什么时候得道往生极乐世界等等问题,诸菩萨都全部能够预先知道了解。还有呢,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声闻众,身上发出的光可以照亮一句之地;而菩萨的光明,可照亮方圆百由旬之地。有两个菩萨最为至尊。他们的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问道:“这两个菩萨的名号叫什么呀?”

释迦牟尼佛答道:“一个叫观世音,一个叫大势至。这两个菩萨在娑婆世界修菩萨行。往生极乐世界时,便常侍在阿弥陀佛左右。他们若想去到十方无量佛国,随心所欲便能到达。现在他们居住在我们这娑婆世界,为十方人民作示范,教化人民求生净土。世间的善男信女若是有紧急危难恐怖之事,只要一心将生命托付给观世音菩萨的,无不立时得到解脱的。”


相关文章

  •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 1
  •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原文] 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唯除大愿,入生死界,为度群生,作狮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恶趣.生生之处,常识宿命.无量寿佛,意欲度 ...查看


  •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24-32品)
  • 无量寿经 24-32 品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 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 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 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 ...查看


  • [十善业道经]原文及白话翻译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 ...查看


  • [骆驼祥子]日译版中方言的翻译
  • 摘要:<骆驼祥子> 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是通过作为人力车夫骆驼祥子这个人物描述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作品中对中国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描写并运用了北京方言.老舍把北京方言中的精华锤炼成具有特色的文学语言, ...查看


  • 2016高考语文论述文汇编
  • 2016年语文高考汇编--论述文 2016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 ...查看


  •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 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 ...查看


  • 活见鬼教学设计 1
  • <活见鬼>教学设计及反思 --灵源街道林格小学 吴玉婷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有译文,学生可以通过自已预习撑握大意,再加上本学期, 我们学校语文考研课题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因此,本节课重点 ...查看


  • 在线圣经多版本对照
  • <新译本圣经> http://www.edzx.com/zxdj/bible-ncv/index.html <和合本圣经> http://www.jdtjy.com/html/shengjingyuandi/jian ...查看


  • [新绘图聊斋志异]序
  •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统绪之中,肇启于笔记形式的传奇小说自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轨迹印痕,历代文学史家早已考订评述详备,无须再行赘言.然而,这类畸异文学著述至今依然感荡着万千读者的心灵,启发着人们的遐思,以其情节生动和造境奇幻而使人们深深感动于它的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