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30分)
A)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为汉字注音。(4分)
1. yùn niàng ( ) 2. yé yú ( )
3. 哽咽 ( ) 4. 诽谤 ( )
B)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5、比喻突出地显露才能和本领。 ( )
6、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很害怕。 ( )
7、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 )
8、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
C)理解性记忆。(5ⅹ2’=10)
9、《望岳》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
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千古名句是( ),
( )。
11、《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 )。
12、美国的哲学家欧文说过,“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
一起”,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
( ),( )。
13、沿用《三峡》中 “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此句诗却艺术造诣比它更高的一句
唐诗是:( ),( )。
二、拓展与运用。(4分) 17、依照例句,任选一句仿写句子。 (2
分)
例句(1):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
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2):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
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要求完成(1)(2)(3)小题。(6分)
为了迎接期中考试的到来,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诚信考试的宣传
教育活动。
(1)请你为学校的“诚信考试”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2分)
(2)请你就“考试的诚信”展开问卷调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两
个问题,并在后面注明你的调查目的。(2分)
问题一: 目的:
问题二: 目的:
(3)在调查中,你说:“考试时,同学给你抄,你会怎么做?”
调查对象说:“不抄白不抄。”对他人的说法你无法认同。(2分)
你会说: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观点去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B、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
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单位领导制定了一系列
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D、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
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阅读理解(40分)
课内阅读( 13分)
《空城计》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
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
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
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
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
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
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
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
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
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
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
“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
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
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
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
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6、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2
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司马懿为什么中计?(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孔明的“空城计”施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找出描写孔明笑的词语,并分析他当时的心理。(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除了描写孔明,还对众官进行了描写,这是否多余?为什么?(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果你是司马懿,也同样了解孔明,遇到此种战况,你会如何应战?(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自1986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2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2分)
23、请用横线划出本段中写读书好的句子。(2分)
24、本文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两方面阐述了好书的标准,从语段中找出词句概括。(2分)
古典文学:
现代文学: 25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课外阅读(12分)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一篇
作文。
一个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张纸,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上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
“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可以重新给他打分。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这个占地2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道;“老师,谢谢您!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6、请为这篇选文加一个简要鲜明的标题。(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克利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这个评价?请说明理由。(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蒙迪的父亲对他说:“你得慎重一些。”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呢(2分) 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许多年以后,蒙迪是否完全实现了他在作业中的构想?你对这一事实有什么看法?(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过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夫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亦?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回: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人,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谁手熟尔。”康肃笑而造之。
31.陈康肃公自矜的“资本”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3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公射技的态度? 33.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陈康市公性格上的什么特点?
34.卖油翁演示倒油技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35.“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
四、作文:50分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也曾经历过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
吧。请你以“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让老师、同学了解你所经历的事,共享你的人生收获。
1. 酝酿 2.揶揄 3. gěng yè 4.fěi bàng 5.虔 6. 匝
B) (5ⅹ1’)
7、崭露头角8、心有余悸9、喜不自胜10、望洋兴叹11、名副其实
C) (5ⅹ1’)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二、拓展与运用。(7分)
17、(2分)答案不一,略。
18、(2分)答案:D
提示:A、不合逻辑顺序,应:提出、分析、解决(问题)。B、搭配不当,“详细的规定”是对“政策”而言,“深刻的说明”是对“理论”而言。C、成分赘余,或删去“防止”,或删去“不再”或“不”。
19、(3分)(1)夸张(2)反问(3)反复
二、阅读理解
(一) 课内阅读( 15分)
20、(2分)诸葛亮自己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临危不惧;而他还命令一些士兵假扮百姓在城门内外低头洒扫,做旁若无人状。
21、(2分)因为司马懿生性多疑,而他料定自己很了解诸葛亮,认为诸葛亮生平不曾弄险,所以误下判断……
22、(2分)A、诸葛亮了解司马懿,知道他生性多疑 B、诸葛亮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演得十分逼真。
23、(3分)(1)笑容可鞠:故做镇定的笑
(2)抚掌而笑:脱离险境,开怀的笑
(3)拍手大笑:计谋成功,得意的笑
24、(2分)不多余,可以侧面凸显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25、(3分)答案不一,略。
(二) 课外阅读(13分)
26、(2分)老师的忏悔、蒙迪的梦想、一份“差等”作业、一份打“F”的作业。(所拟标题文字简洁,内容鲜明,紧扣主旨皆可)
27、(1分)是因为蒙迪的理想离现实太远。(1分)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目,无论肯定还是否定老师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皆可肯定(2分)。
28、(2分)蒙迪对自己理想的描述不只是一份作业,实际上是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因此,父亲要求他以慎重态度对待这件事。(意思正确即可)
29、(1分)是或否都可。(2分)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说他未能完全实现作业中的构想,可举他的牧马场只有20多英亩,距他设想的200英亩所差甚远为据;说他实现了自己的构想,可以他有了自己的牧马场为据。评价方面,既可肯定他对自己的话负责,用自己的奋斗占实践它;也可肯定定老师有责任心,他提醒蒙迪把理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是完全必要的。
30、(3分)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从老师、父亲、蒙迪上都可以悟到许多人生道理。学生能从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5分)
31、(1分)(1)不久(2)怎么有
32、(1分)A
33、(1分)而且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34、(2分)略。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能从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二)课外阅读(5)
35、 (1分)①高兴的样子 ②不久或不一会儿
36、 (2分)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你们说说它像什么?
37、(2分) 谢道韫;因为雪花的特点是洁白、轻盈,胡儿用“撒盐”作比,只注重了色彩的相似,而忽视了雪花轻盈飘动的形态。谢道韫用“柳絮”作比,不仅抓住了色彩洁白这个相似点,而且又抓住了形态轻盈这一更具特征的相关点。它的比喻巧妙贴切,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30分)
A)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为汉字注音。(4分)
1. yùn niàng ( ) 2. yé yú ( )
3. 哽咽 ( ) 4. 诽谤 ( )
B)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5、比喻突出地显露才能和本领。 ( )
6、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很害怕。 ( )
7、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 )
8、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
C)理解性记忆。(5ⅹ2’=10)
9、《望岳》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
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千古名句是( ),
( )。
11、《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 )。
12、美国的哲学家欧文说过,“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
一起”,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
( ),( )。
13、沿用《三峡》中 “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此句诗却艺术造诣比它更高的一句
唐诗是:( ),( )。
二、拓展与运用。(4分) 17、依照例句,任选一句仿写句子。 (2
分)
例句(1):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
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2):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
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要求完成(1)(2)(3)小题。(6分)
为了迎接期中考试的到来,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诚信考试的宣传
教育活动。
(1)请你为学校的“诚信考试”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2分)
(2)请你就“考试的诚信”展开问卷调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两
个问题,并在后面注明你的调查目的。(2分)
问题一: 目的:
问题二: 目的:
(3)在调查中,你说:“考试时,同学给你抄,你会怎么做?”
调查对象说:“不抄白不抄。”对他人的说法你无法认同。(2分)
你会说: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观点去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B、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
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单位领导制定了一系列
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D、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
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阅读理解(40分)
课内阅读( 13分)
《空城计》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
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
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
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
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
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
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
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
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
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
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
“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
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
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
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
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6、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2
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司马懿为什么中计?(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孔明的“空城计”施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找出描写孔明笑的词语,并分析他当时的心理。(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除了描写孔明,还对众官进行了描写,这是否多余?为什么?(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果你是司马懿,也同样了解孔明,遇到此种战况,你会如何应战?(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自1986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2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2分)
23、请用横线划出本段中写读书好的句子。(2分)
24、本文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两方面阐述了好书的标准,从语段中找出词句概括。(2分)
古典文学:
现代文学: 25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课外阅读(12分)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一篇
作文。
一个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张纸,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上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
“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可以重新给他打分。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这个占地2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道;“老师,谢谢您!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6、请为这篇选文加一个简要鲜明的标题。(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克利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这个评价?请说明理由。(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蒙迪的父亲对他说:“你得慎重一些。”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呢(2分) 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许多年以后,蒙迪是否完全实现了他在作业中的构想?你对这一事实有什么看法?(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过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夫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亦?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回: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人,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谁手熟尔。”康肃笑而造之。
31.陈康肃公自矜的“资本”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3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公射技的态度? 33.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陈康市公性格上的什么特点?
34.卖油翁演示倒油技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35.“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
四、作文:50分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也曾经历过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
吧。请你以“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让老师、同学了解你所经历的事,共享你的人生收获。
1. 酝酿 2.揶揄 3. gěng yè 4.fěi bàng 5.虔 6. 匝
B) (5ⅹ1’)
7、崭露头角8、心有余悸9、喜不自胜10、望洋兴叹11、名副其实
C) (5ⅹ1’)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二、拓展与运用。(7分)
17、(2分)答案不一,略。
18、(2分)答案:D
提示:A、不合逻辑顺序,应:提出、分析、解决(问题)。B、搭配不当,“详细的规定”是对“政策”而言,“深刻的说明”是对“理论”而言。C、成分赘余,或删去“防止”,或删去“不再”或“不”。
19、(3分)(1)夸张(2)反问(3)反复
二、阅读理解
(一) 课内阅读( 15分)
20、(2分)诸葛亮自己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临危不惧;而他还命令一些士兵假扮百姓在城门内外低头洒扫,做旁若无人状。
21、(2分)因为司马懿生性多疑,而他料定自己很了解诸葛亮,认为诸葛亮生平不曾弄险,所以误下判断……
22、(2分)A、诸葛亮了解司马懿,知道他生性多疑 B、诸葛亮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演得十分逼真。
23、(3分)(1)笑容可鞠:故做镇定的笑
(2)抚掌而笑:脱离险境,开怀的笑
(3)拍手大笑:计谋成功,得意的笑
24、(2分)不多余,可以侧面凸显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25、(3分)答案不一,略。
(二) 课外阅读(13分)
26、(2分)老师的忏悔、蒙迪的梦想、一份“差等”作业、一份打“F”的作业。(所拟标题文字简洁,内容鲜明,紧扣主旨皆可)
27、(1分)是因为蒙迪的理想离现实太远。(1分)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目,无论肯定还是否定老师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皆可肯定(2分)。
28、(2分)蒙迪对自己理想的描述不只是一份作业,实际上是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因此,父亲要求他以慎重态度对待这件事。(意思正确即可)
29、(1分)是或否都可。(2分)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说他未能完全实现作业中的构想,可举他的牧马场只有20多英亩,距他设想的200英亩所差甚远为据;说他实现了自己的构想,可以他有了自己的牧马场为据。评价方面,既可肯定他对自己的话负责,用自己的奋斗占实践它;也可肯定定老师有责任心,他提醒蒙迪把理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是完全必要的。
30、(3分)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从老师、父亲、蒙迪上都可以悟到许多人生道理。学生能从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5分)
31、(1分)(1)不久(2)怎么有
32、(1分)A
33、(1分)而且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34、(2分)略。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能从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二)课外阅读(5)
35、 (1分)①高兴的样子 ②不久或不一会儿
36、 (2分)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你们说说它像什么?
37、(2分) 谢道韫;因为雪花的特点是洁白、轻盈,胡儿用“撒盐”作比,只注重了色彩的相似,而忽视了雪花轻盈飘动的形态。谢道韫用“柳絮”作比,不仅抓住了色彩洁白这个相似点,而且又抓住了形态轻盈这一更具特征的相关点。它的比喻巧妙贴切,发人深思,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