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图及前景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图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人口与用地规模

近期至2010年,高新区的规划建筑面积为35.23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17.23平方公里。预计城市总人口将达到36万人,其中新增城市人口24.1万人。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总体发展目标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以2004年指标为基数,在2005~2010年期间,四大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保持在35%左右。

其中,第一阶段(2005~2007年)综合指标:以2004年为基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达38%左右,2007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工业增加值130亿元,使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前移7位。

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积极培植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到2007年,四大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50家,高新技术产品1000种;累计实施火炬项目250项,其中国家级火炬项目100项;新建立10个技术中心,打造50个名牌产品;培育产值50亿元的骨干企业2家、10亿元企业10家、1亿~9亿元企业38家;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前移3位,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

第二阶段目标(2008~2010年)综合指标:以2007年为基数,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达32%左右,即到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0亿元,工业增加值270亿元,使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前移8位。

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到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产品1500项;累计实施火炬项目250项,其中国家级火炬项目120项;建立20个技术中心,打造100个名牌产品;培育重点企业60家,其中产值100亿元的骨干企业2家、50亿元企业2家、20亿元企业10家、10亿元企业10家、1亿~9亿元企业36家;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前移3个位次,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地位于西四环以西,科学大道以南、须水河以东、合欢西街以北区域,相对集中医药(环科药业、科来富制药等项目),种子(天存种子、农标种子、中棉所种子基地等项目),饲料(开创饲料、新龙饲料、韩国CJ饲料、成农饲料等项目),食品及添加剂(九头崖、正通添加剂等项目)等行业的生产基地,总面积约60公顷。

光机电产业基地:基地位于西四环以西,梧桐西街两侧,牵牛路以东区域,相对集中重型机械装备(大方桥梁机械、江河装卸、恒星重型设备、郑起起重机、机械研究所、科润机电、强力油缸、宇通重工等项目),机床装备(长城机床、富康机床、宇隆机床、康达机械等项目)、电表仪表(郑控变压器、宏峰电器、逐鹿变压器、辉帮电子、赛富特电子等项目)等行业的生产基地,面积约100公顷。并可在此基础上,集中建设以重型机械装备、机床装备为主的“重型(机床)设备工业园”。

信息产业基地:基地位于高新区建成区内莲花街、翠竹街、雪松路围合的扇行区内,面积约80公顷。基地规划已完成,863孵化器、汉威电子等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信缘电子、申泰孵化器等项目即将开工,“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基地将依托西流湖公园、沙湖公园和大学城、莲花街居住区的建设,严格按照规划控制,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努力打造成一个精品园区。

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形成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主体的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以合金钢带、箔;合金铝板、带、箔为主体的精密合金材料产业基地,以印刷包装项目为主体的郑州印刷包装材料城。形成以冬青街两侧及须水河以西,梧桐西街以北,牵牛路以东,杜英街以南等区域的新材料生产基地,总面积约100公顷。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高新区远景规划

开发郑东新区是新世纪郑州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而向西发展,开发以高新区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则是郑州市加快西部发展、重新调整开发郑东新区后的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战略选择。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重要组团之一,高新区承担着带动西部发展的使命。在未来的郑州城市格局中,郑州高新区将作为一块重要的功能区域成为郑州的城市核心区之一,为郑州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广阔空间。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人口与用地规模

正是看重了这个重要的区域发展契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04~2020)》新近出台。此次总体规划,规划总用地面积89.46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0.7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内有7所大学,规划用地面积7.31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高新区核心区的城市总人口将达到61.7万人。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用地结构与布局

高新区利用原有河流须水河、索须河及其支流形成功能组织的骨架,围绕中心区组织各类功能用地。规划区由西四环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东区由原来的核心区向周边地区拓展,主要安排高新区的教育研发功能、生态旅游、高级居住和部分高新产业的生产职能。西区主要安排教育科研、高新产业的生产、物流和生活等综合职能。

在居住用地方面,2020年,高新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170.31公顷,占高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22.50%。其中一类居住用地面积为112.64公顷,二类居住用地面积为1057.67公顷。

在工业用地方面,2020年,高新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007.68公顷,占高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19.37%。

规划中的工业用地主要位于规划区的南北两翼,西区北翼靠近研发基地建立信息技术优先的集合园区,南翼建立两个集合园区;东面为生物制药优先结合园区,西面为新材料优先集合园区。同时,对东区产业分布进行调整,结合现状分别形成北部软件产业园区、中部的传统产业优先集合模块、西南的光机电产业优先集合模块、东南的生物制药优先集合模块。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

在对外交通上,高新区向北依托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四环路与连霍高速公路、黄河三桥连接,通向东、西、北方向;向西通过310国道和科学大道经西南绕城高速与荥阳、上街联系;向东通过310国道、化工路、科学大道、新龙路与郑州市中心组团联系;向南通过西四环路、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与须水组团南部地区联系。同时规划了郑州轻轨交通一号线。并在西南部规划设置陇海铁路炉西辅助编组站,结合辅助编组站建设铁路、公路区域性货物流通中心两处。

在内部交通上,规划道路总长度为320.18公里;城市游憩集会广场8处,用地23万平方米;机动车停车场31处,总面积为55万平方米;公交场站4处,总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城市互通式立交3座,分别为新龙路与西四环立交、科学大道与化工路立交、西四环与化工北路立交;另外,除科学大道与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口、西四环与连霍高速公路交叉口为互通式立交外,规划道路与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口均设置为分离式立交穿越。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城市绿地规划

至2020年,绿地达923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534万平方米,防护绿地389万平方米。具体为市级公园用地18~20公顷以上;组团级公园用地3~10公顷;街边绿地1~6公顷;依托贾鲁河、须水河、索水河和引黄干渠等水体,控制30~200米不等的滨水绿带;铁路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出50米至上百米的防护绿带;城区外围道路控制百米以上的防护绿带,城市快速路两侧控制25~100米不等的防护绿带;工业区(尤其是有污染性质的工厂)与生活区制件控制30~100米不等的绿化隔离带;主干道两侧控制出25~50米不等的绿化带。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图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人口与用地规模

近期至2010年,高新区的规划建筑面积为35.23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17.23平方公里。预计城市总人口将达到36万人,其中新增城市人口24.1万人。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总体发展目标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以2004年指标为基数,在2005~2010年期间,四大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保持在35%左右。

其中,第一阶段(2005~2007年)综合指标:以2004年为基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达38%左右,2007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工业增加值130亿元,使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前移7位。

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积极培植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到2007年,四大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50家,高新技术产品1000种;累计实施火炬项目250项,其中国家级火炬项目100项;新建立10个技术中心,打造50个名牌产品;培育产值50亿元的骨干企业2家、10亿元企业10家、1亿~9亿元企业38家;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前移3位,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

第二阶段目标(2008~2010年)综合指标:以2007年为基数,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达32%左右,即到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0亿元,工业增加值270亿元,使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前移8位。

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到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产品1500项;累计实施火炬项目250项,其中国家级火炬项目120项;建立20个技术中心,打造100个名牌产品;培育重点企业60家,其中产值100亿元的骨干企业2家、50亿元企业2家、20亿元企业10家、10亿元企业10家、1亿~9亿元企业36家;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前移3个位次,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地位于西四环以西,科学大道以南、须水河以东、合欢西街以北区域,相对集中医药(环科药业、科来富制药等项目),种子(天存种子、农标种子、中棉所种子基地等项目),饲料(开创饲料、新龙饲料、韩国CJ饲料、成农饲料等项目),食品及添加剂(九头崖、正通添加剂等项目)等行业的生产基地,总面积约60公顷。

光机电产业基地:基地位于西四环以西,梧桐西街两侧,牵牛路以东区域,相对集中重型机械装备(大方桥梁机械、江河装卸、恒星重型设备、郑起起重机、机械研究所、科润机电、强力油缸、宇通重工等项目),机床装备(长城机床、富康机床、宇隆机床、康达机械等项目)、电表仪表(郑控变压器、宏峰电器、逐鹿变压器、辉帮电子、赛富特电子等项目)等行业的生产基地,面积约100公顷。并可在此基础上,集中建设以重型机械装备、机床装备为主的“重型(机床)设备工业园”。

信息产业基地:基地位于高新区建成区内莲花街、翠竹街、雪松路围合的扇行区内,面积约80公顷。基地规划已完成,863孵化器、汉威电子等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信缘电子、申泰孵化器等项目即将开工,“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基地将依托西流湖公园、沙湖公园和大学城、莲花街居住区的建设,严格按照规划控制,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努力打造成一个精品园区。

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形成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主体的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以合金钢带、箔;合金铝板、带、箔为主体的精密合金材料产业基地,以印刷包装项目为主体的郑州印刷包装材料城。形成以冬青街两侧及须水河以西,梧桐西街以北,牵牛路以东,杜英街以南等区域的新材料生产基地,总面积约100公顷。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高新区远景规划

开发郑东新区是新世纪郑州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而向西发展,开发以高新区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则是郑州市加快西部发展、重新调整开发郑东新区后的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战略选择。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重要组团之一,高新区承担着带动西部发展的使命。在未来的郑州城市格局中,郑州高新区将作为一块重要的功能区域成为郑州的城市核心区之一,为郑州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广阔空间。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人口与用地规模

正是看重了这个重要的区域发展契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04~2020)》新近出台。此次总体规划,规划总用地面积89.46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0.7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内有7所大学,规划用地面积7.31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高新区核心区的城市总人口将达到61.7万人。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用地结构与布局

高新区利用原有河流须水河、索须河及其支流形成功能组织的骨架,围绕中心区组织各类功能用地。规划区由西四环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东区由原来的核心区向周边地区拓展,主要安排高新区的教育研发功能、生态旅游、高级居住和部分高新产业的生产职能。西区主要安排教育科研、高新产业的生产、物流和生活等综合职能。

在居住用地方面,2020年,高新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170.31公顷,占高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22.50%。其中一类居住用地面积为112.64公顷,二类居住用地面积为1057.67公顷。

在工业用地方面,2020年,高新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007.68公顷,占高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19.37%。

规划中的工业用地主要位于规划区的南北两翼,西区北翼靠近研发基地建立信息技术优先的集合园区,南翼建立两个集合园区;东面为生物制药优先结合园区,西面为新材料优先集合园区。同时,对东区产业分布进行调整,结合现状分别形成北部软件产业园区、中部的传统产业优先集合模块、西南的光机电产业优先集合模块、东南的生物制药优先集合模块。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

在对外交通上,高新区向北依托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四环路与连霍高速公路、黄河三桥连接,通向东、西、北方向;向西通过310国道和科学大道经西南绕城高速与荥阳、上街联系;向东通过310国道、化工路、科学大道、新龙路与郑州市中心组团联系;向南通过西四环路、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与须水组团南部地区联系。同时规划了郑州轻轨交通一号线。并在西南部规划设置陇海铁路炉西辅助编组站,结合辅助编组站建设铁路、公路区域性货物流通中心两处。

在内部交通上,规划道路总长度为320.18公里;城市游憩集会广场8处,用地23万平方米;机动车停车场31处,总面积为55万平方米;公交场站4处,总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城市互通式立交3座,分别为新龙路与西四环立交、科学大道与化工路立交、西四环与化工北路立交;另外,除科学大道与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口、西四环与连霍高速公路交叉口为互通式立交外,规划道路与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口均设置为分离式立交穿越。

郑州高新区发展规划:城市绿地规划

至2020年,绿地达923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534万平方米,防护绿地389万平方米。具体为市级公园用地18~20公顷以上;组团级公园用地3~10公顷;街边绿地1~6公顷;依托贾鲁河、须水河、索水河和引黄干渠等水体,控制30~200米不等的滨水绿带;铁路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出50米至上百米的防护绿带;城区外围道路控制百米以上的防护绿带,城市快速路两侧控制25~100米不等的防护绿带;工业区(尤其是有污染性质的工厂)与生活区制件控制30~100米不等的绿化隔离带;主干道两侧控制出25~50米不等的绿化带。


相关文章

  • 房地产概论论文
  • 河南工程学院<房地产概论>考查课 专业论文 地铁1号线沿线房地产楼盘现状与发展分析 学生姓名: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工程造价1231 专业课程: 房地产概论 任课教师: 周枫钧 201 4 年 10 月21日 地 ...查看


  • 郑东新区CBD_郑州之林_公园设计思路剖析
  • 郑东新区CBD"郑州之林"公园设计思路剖析 AnalysisoftheDesignIdeasof"The ForeslofZhengzhou''ParkinlheCBDofZhengdongNewZone 孔宪琨 I&l ...查看


  • 郑州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郑州市 "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 前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 ...查看


  • 郑州市酒店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年中国郑州市酒店行业现状研究分析 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A7837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 ...查看


  • 郑州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 郑州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郑州东部地区是大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区和重要拓展区,在推进郑汴一体化中,它是重要腹地和支撑点,在打造中原城市群龙头城市郑州.促进河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中,它有条件成为领头羊.未来15年,郑州东部地区面临着难得历史发 ...查看


  • 沈阳楼市之--沈北新区"棋谱"(1)
  • 沈阳楼市之--沈北新区"棋谱"(1)(2009-10-29 14:59:28) 标签:沈北新区 房产  分类:地产观察●观点 沈北新区成立三周年专题 沈阳楼市之-- 沈北新区"棋谱" 引言:三年布局  ...查看


  • 2016年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 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事关当前.受益长远,将强力推动金乡实现兴农富民强县,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工业园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年来,在我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产业结构不合 ...查看


  • 郑州市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郑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金 鑫 2011年1月26日,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作为省会,郑州如何把握战略机遇,如何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构想,而要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必须转变经济发 ...查看


  • 郑州市城市规划调研
  • 城 市 设 计 论 文 班级 :建 姓名:王 学号:201622 目录 一.郑州市简要介绍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