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

历史易错易混:

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

2

3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且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5、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这是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就其相比而言主要“新”的表现。

6、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7、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革命中心的地区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

8、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会师,而不是吴起镇会师。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正式形成是在七七事变后。

10党的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1、国共不同时期的谈判:

(1)抗战时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正式合作抗日。

(2)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但没有实现合作。

两次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12、三大战役指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不包括渡江战役。

13、1949、4、23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并不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也还没有结束。

14、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的区别: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是“三大战役”,最终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是“渡江战役”。

15、三个标志:解放战争(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1949年4 月23日南京解放。

1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带动了民族资本开办工厂生产,民族资本主义由此产生了。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8、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2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归农民所有。

2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的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造的完成。

22、“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

2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建立起来。

24、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

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新时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而不是“文革”结束以后。

27、厦门既是《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又是1980年国家首批设立经济特区的城市。

28、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现阶段我国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29、(1)“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首先应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2)港澳问题,涉及近代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解决需要外交途径;台湾问 题属于中国内政。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两个典型例子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3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33、1、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2、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是一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34、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议会斗争(或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而不是武装斗争(内战开始)。

36、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历史不存在封建统治。

37、美国国庆节源于美国独立日(7、4),而不是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1775、5).

38、英国《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美国《独立宣言》意在谋求独立;法国《人权宣言》侧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倡导自由、平等;法国《民法典》是拿破仑时期通过的法律;美国1787年宪法开创了总统制。

39、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发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科技革命,后来又扩展到其它行业。

40、三角贸易指的是贩卖黑人奴隶的贸易,最先进行贩卖黑人奴隶的是葡萄牙,获利最大的是英国。

41、玻利瓦尔率领的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而非整个拉丁美洲。玻利瓦尔斗争的对象是西班牙而不是葡萄牙。

42、章西女王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众多杰出领袖是的一位,她主要是在章西地区领导反英斗争,而不是说她一人领导了整个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是印度的一个地区,不能简单的用章西代指印度。

43、1861年改革前危机来自于农奴制。1861年改革后,俄国仍是沙皇专制政体,但专制独裁开始出现了一些民主气息,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初会性质。

44、日本明治维新前危机来自于外来侵略。明治维新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是经济方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最深远的是社会生活方面和发展教育。

45、宪章运动要求取得选举权而不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不是武装起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6、马克思主义指导宪章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宪章运动在前,马克思主义诞生在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事件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47、国际歌创作于巴黎公社失败后,而不是巴黎公社成立时。

48、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集团之间的斗争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斗争,其实质是争夺殖民地,不存在正义的一方,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49、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

50、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启蒙运动。

51、贝多芬为拿破仑写的是《英雄交响曲》而不是《命运交响曲》;《战争与和平》是反映俄国反抗无大无小侵俄而不是一战;《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而不是毕加索。

52、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53、列宁领导的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4、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事件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5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巴黎公社; 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 巴黎公社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完成对资本主义经济改造就失败了;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造。

56、国家名称的演变:1917年以前是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底,是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至1991年是苏联;1991年以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57、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58、巴黎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凡尔赛和约》中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

59、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没有波及苏联,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在此期间苏联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迅速。

60、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改革,并不是改革社会性质。

61、1939年9月1 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会面爆发而不是开始爆发。波兰不是第一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并且中国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卷入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62、1931年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华盛顿体系;1939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3、1942年1 月签署的是《联合国家宣言》,而不是《联合国宣言》。

64、打破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二战的转折点是1943年取得

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第二战场的是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因为此前欧洲战争只有苏德战场,此后德国陷入被两面夹击的状态。

6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德国投降只是欧洲战场结束。

66、欧共体即欧洲共同体;欧盟即欧洲联盟。欧盟是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建立。

67、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紧密、最健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欧盟成立于1993年,不是国家,是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68、日本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美国的帮助,外因是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69、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70、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出现多极化趋势,并非是美国一国独霸或已实现了多极化。

7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简要概括为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开始的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信息化时代。

启示录:

1、近代侵略与抗争的启示:

(1)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提醒我们,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我们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2)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要保证自己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并在国际上伸张正义,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力争早日进入世界强国之林。

2、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从性质上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从领导力量来说: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骨干力量,显示了新的伟大力量。

3、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1)新的领导阶级——全国统一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4)新的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4、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行径有何感想?

(1)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行径的实质使我们更加痛恨法西斯,我们要牢记这血的教训。

(2)当今日本出现的“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等行径,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淡化侵略历史的企图,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复活,防止历史重演。

(3)日本只有深刻反省战争罪行,才能真正与中国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友好关系。

(4)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灾难,当今世界地区冲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灾难,这对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我们要学习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5)我们应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

5、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因为当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发,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和逐步行形成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在统一大业、外交、教育、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伟大的中华民族得以复兴。

6、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认识。

(1)近代割让香港岛说明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港澳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说明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3)港澳回归后的持续稳定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科学的、正确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7、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而努力。台湾必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8、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9、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0、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的特点和启示

(1)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西方近代化则是先从思想文化再到制度确立再到技术变革)

(2)启示: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对外开放、歉收闷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教兴国是关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科学的决策。

10、新时期如何促进中日关系的和谐发展?

(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对待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

(3)通过对话、和平协调机制,妥善解决中日间的分歧。

(4)相互尊重,加强合作,增进了解,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发展。

11、从古今中外的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认识

(1)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

(3)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12、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加强国际间的团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历史易错易混:

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

2

3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且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5、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这是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就其相比而言主要“新”的表现。

6、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7、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革命中心的地区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

8、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会师,而不是吴起镇会师。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正式形成是在七七事变后。

10党的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1、国共不同时期的谈判:

(1)抗战时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正式合作抗日。

(2)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但没有实现合作。

两次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12、三大战役指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不包括渡江战役。

13、1949、4、23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并不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也还没有结束。

14、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的区别: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是“三大战役”,最终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是“渡江战役”。

15、三个标志:解放战争(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1949年4 月23日南京解放。

1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客观上带动了民族资本开办工厂生产,民族资本主义由此产生了。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8、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2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归农民所有。

2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的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造的完成。

22、“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

2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建立起来。

24、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

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新时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而不是“文革”结束以后。

27、厦门既是《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又是1980年国家首批设立经济特区的城市。

28、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现阶段我国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29、(1)“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首先应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2)港澳问题,涉及近代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解决需要外交途径;台湾问 题属于中国内政。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两个典型例子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3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33、1、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2、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是一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34、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议会斗争(或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而不是武装斗争(内战开始)。

36、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历史不存在封建统治。

37、美国国庆节源于美国独立日(7、4),而不是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1775、5).

38、英国《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美国《独立宣言》意在谋求独立;法国《人权宣言》侧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倡导自由、平等;法国《民法典》是拿破仑时期通过的法律;美国1787年宪法开创了总统制。

39、工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发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科技革命,后来又扩展到其它行业。

40、三角贸易指的是贩卖黑人奴隶的贸易,最先进行贩卖黑人奴隶的是葡萄牙,获利最大的是英国。

41、玻利瓦尔率领的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而非整个拉丁美洲。玻利瓦尔斗争的对象是西班牙而不是葡萄牙。

42、章西女王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众多杰出领袖是的一位,她主要是在章西地区领导反英斗争,而不是说她一人领导了整个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是印度的一个地区,不能简单的用章西代指印度。

43、1861年改革前危机来自于农奴制。1861年改革后,俄国仍是沙皇专制政体,但专制独裁开始出现了一些民主气息,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初会性质。

44、日本明治维新前危机来自于外来侵略。明治维新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是经济方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最深远的是社会生活方面和发展教育。

45、宪章运动要求取得选举权而不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不是武装起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6、马克思主义指导宪章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宪章运动在前,马克思主义诞生在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事件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47、国际歌创作于巴黎公社失败后,而不是巴黎公社成立时。

48、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集团之间的斗争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斗争,其实质是争夺殖民地,不存在正义的一方,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49、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

50、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启蒙运动。

51、贝多芬为拿破仑写的是《英雄交响曲》而不是《命运交响曲》;《战争与和平》是反映俄国反抗无大无小侵俄而不是一战;《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而不是毕加索。

52、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53、列宁领导的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4、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事件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5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巴黎公社; 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 巴黎公社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完成对资本主义经济改造就失败了;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造。

56、国家名称的演变:1917年以前是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底,是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底至1991年是苏联;1991年以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57、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58、巴黎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是《凡尔赛和约》中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

59、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没有波及苏联,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在此期间苏联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迅速。

60、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改革,并不是改革社会性质。

61、1939年9月1 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会面爆发而不是开始爆发。波兰不是第一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并且中国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卷入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62、1931年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华盛顿体系;1939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3、1942年1 月签署的是《联合国家宣言》,而不是《联合国宣言》。

64、打破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二战的转折点是1943年取得

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第二战场的是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因为此前欧洲战争只有苏德战场,此后德国陷入被两面夹击的状态。

6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德国投降只是欧洲战场结束。

66、欧共体即欧洲共同体;欧盟即欧洲联盟。欧盟是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建立。

67、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紧密、最健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欧盟成立于1993年,不是国家,是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68、日本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美国的帮助,外因是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69、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70、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出现多极化趋势,并非是美国一国独霸或已实现了多极化。

7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简要概括为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开始的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信息化时代。

启示录:

1、近代侵略与抗争的启示:

(1)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提醒我们,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我们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2)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要保证自己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并在国际上伸张正义,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力争早日进入世界强国之林。

2、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从性质上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从领导力量来说: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骨干力量,显示了新的伟大力量。

3、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1)新的领导阶级——全国统一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4)新的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4、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行径有何感想?

(1)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行径的实质使我们更加痛恨法西斯,我们要牢记这血的教训。

(2)当今日本出现的“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等行径,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淡化侵略历史的企图,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复活,防止历史重演。

(3)日本只有深刻反省战争罪行,才能真正与中国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友好关系。

(4)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灾难,当今世界地区冲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灾难,这对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我们要学习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5)我们应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

5、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因为当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发,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和逐步行形成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在统一大业、外交、教育、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伟大的中华民族得以复兴。

6、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认识。

(1)近代割让香港岛说明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港澳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说明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3)港澳回归后的持续稳定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科学的、正确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7、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而努力。台湾必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8、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9、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0、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的特点和启示

(1)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西方近代化则是先从思想文化再到制度确立再到技术变革)

(2)启示: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对外开放、歉收闷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教兴国是关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科学的决策。

10、新时期如何促进中日关系的和谐发展?

(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对待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

(3)通过对话、和平协调机制,妥善解决中日间的分歧。

(4)相互尊重,加强合作,增进了解,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发展。

11、从古今中外的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认识

(1)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

(3)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12、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加强国际间的团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相关文章

  •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分析
  •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被越来越的师生认可.本文在阐述信息技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其应用现状并提出高效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 ...查看


  • 初高中历史衔接
  • 初高中历史衔接 一.初中历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 1.初中历史教学重点应侧重学生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 奥苏贝尔认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 ...查看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 ...查看


  •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的定位
  • 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的定位 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12-18岁即中学阶段是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换言之,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现在中学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 ...查看


  • 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生的历史科目学习兴趣
  • 摘 要:初中历史是初中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项目,是初中时期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学习历史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教学科目.初中历史知识涉及面较广,从中国古代史到近现代史,从世界古代史到世界当今格局,要学生掌握的 ...查看


  •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 如果你从历史故事入手 分析其中的道理 联想一下他们发生的朝代 那个朝代的时代的特征 可以很快的融入历史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 它必定有起因 过程 结果 而众多历史事件归总到一起 就会发现它们会形成一定的历史规律 这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历 ...查看


  • 浅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利与弊
  •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其中就包括开卷考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被广泛采纳.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锐减,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程度达 ...查看


  • 2015江西教师资格证国考初中学科[历史]考试大纲
  •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查看


  • 如何学好初中历史?(一)
  • 如何学好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是中学生开始了解我国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长河中一系列事件和任务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初中生,由于之前并没有完全接触这门课程,使得有的初中生显得茫然失措.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历史呢?小编应大家的要求特地为大家整理这篇 ...查看


  • 如何学好初中历史
  • 如何学好初中历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少源;"九义"初中历史教材书法知识教 学浅谈[J];青海教育;1995年06期 2 王宏志 ,严志梁;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新编初中历史 ...查看


热门内容